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42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齿轮基本参数和概念Word下载.docx

亦可得p=rbtgak-

(1)'

三渐开线齿轮基本知识

1分类

斜齿轮

(1)圆柱齿轮直齿轮

蜗轮蜗杆直锥齿轮

(2,)锥齿轮格里森

螺旋伞齿抡奥林肯双曲线齿轮

克林根贝尔格

2功能:

两者都可为改变传动比,传动力和换向

3,左右旋向的确定.伸岀双手,手心向上,齿轮的轴心线与手一致.观察旋线和那个大呣指一致,

4,齿轮所涉及的内容

齿形的设计计算

强度计算

齿轮精度及公差

齿轮测量

齿轮加工工艺

材料选用和热处理

5,为什么渐开线齿轮被广泛地被使用

有保证稳定传动所必须的性能即当传入稳定的转速和扭矩时传出的转速和扭矩亦必须稳定的,这就要求作

IILI——

用在齿面上的法向力和变角速度相对于齿整体轮是不变的

(见四(8)节).而渐开线齿形能做到这点

中心距变化后啮合仍符合啮合条件

(见五节).

制造简单

可广泛使用变位齿轮大大改善性能

(见五节)

四,一对标准齿轮相啮合的啮合特性

(见图三)

1分度圆r或d(直径)------齿轮在加工时与刀具作纯滚动的圆称为分度圆

加工两Oi齿02齿标准齿轮时Oi齿02齿的ri和「2与刀具节线GPS作纯滚动.此处刀具的齿厚=齿槽宽

d=mZ(3)(有了d后可定义m=d/Z称模数是表示齿大小有量刚的比值系数,Z为齿数)

2,节点P,即两齿轮作纯滚动的圆的切点•两齿啮合时,按齿数比例分割中心连线O1O2的点必为节点P.它的圆

为节圆•单个齿不存在节点P

标准齿轮啮合时,既然ri和匕都与刀具节线GPS作纯滚动门和匕之间亦作纯滚动.•••两Oi齿O齿标准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3,ai,a2——分度圆压力角.即滚刀刀具压力角,或齿轮加工时与刀具作纯滚动的点上的压力角.或者说齿轮

被加工时的节点上的压力角..分度圆压力角=刀具压力角

一对标准齿啮合啮合时其节圆和分度圆重合

a=.a

4,rei和re2--------齿顶半径

5,rbi和rb2-——基圆半径由/PO1N何得rb=rCosa(4)

6,PP'

------周节p—在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廓的圆弧距离.p=mn-----(5)

t在分度圆上齿轮的齿厚S=齿槽宽,•••S=p/2=mn/2(6)(由圆周长L=ndp=L/Z可求得)

7,EE'

------基节pb----在基圆上相邻两齿廓的圆弧距离.pb=pCosa⑺

8,N1N2-----由图三知,两基圆相切的切点连线称为啮合线.该对齿在啮合时一定在N1N2上接触啮合.^

(1)—

对齿啮合时它们的法线方向是一致的,

(2)根据渐开线的特性该点的法线必分别切于基圆rb1和rb2-(3)唯有

此线即N1N2线能满足

(1)

(2)要求.••将N1N2线称为啮合线.既然两齿始终沿N1N2线接触方向不变二这两齿

只能同步前进.

在啮合啮合线上的啮合角即为节圆压力角.这是相对于成对啮合齿轮而言(而不是相对于某一牙齿的齿廓,一

对齿轮的啮合角和此点的压力角的定义是不同的(,见图三’和图十一)

9,既然两齿在N1N2线上作方相始终不变能稳定地传递扭矩和运动.在N1N2线走过的路程即为基圆滚过的路

程亦就是O1和O2齿轮所滚过的基节是相等的.•••两齿啮合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两齿的基节必须相等

另由图三’,当两齿啮合点不在节点P上,而是转到y点接触时,作用力对整个齿轮而言相对于Oq2中心线的

啮合角仍为a但对单齿形的压力角为ak

10,AB啮合线的工作区(图三)

.A和B分别为0勺和O2齿轮的外圆与啮合线的交点A和B

(1)假如O1为主动齿轮,则啮合从A点开始到B点脱开.夕卜径越大啮合线的工作区越长

(2).AB长与基节Pb之比即为啮合重合系数£

(3)A点在基点N1之上则可正确啮合,否则会产生啮合干涉如这现象发生在加工,则产生根切.

五,变位或移距齿轮啮合时的重要关系式(见图四,图五和图六)

(一),基本特征

1,移距的加工特徴(见图四)

红色的齿形和刀具是标准齿此时AA线既是刀具的分度线又是刀具的加工节线•与齿轮的分度圆r相切于

AA线P点.刀具在AA线上的齿厚=齿槽即PG=GS(亦=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绿色为加工正移距的齿形的刀具图•此时刀具的分度线从AA移到ATA'

移距量为Em,此时刀具在原AA上的齿槽变宽为P'

G'

而齿厚相应变窄G'

S'

,其变化值由/PP'

P'

可知为△S=2Em,tga,(8)(E为移距系数(或称变位系数,修

正系数)它的标准符号用X表示,但TX与x和乘号X很近我用E)

注意:

此时加工的节线仍为AA,机床的挂轮没有变仅仅是将刀具外移.••齿轮的分度圆亦仍为r但此时刀具

在绿线A”A”上的齿厚=齿槽,即P'

=S'

而刀具在家工节线上的齿厚P'

G'

增加了△S=2Em,tga亦就是齿轮在分度圆上的齿厚增加了2Em,tga.齿轮的外径亦由&

变为r'

e1就是说正移距齿具有

(1)渐开线齿形外移

(2)齿厚变厚(3)齿顶高ha变高(以分度圆为界)

2移距齿轮啮合时的特徴(见图五)

(1)如图五当(Ei+E2)>

0时称为正移距角度变位齿轮付时,图红色圆为节圆,其半径=r'

青色圆为分度圆,其半径=r

*图例为是Ei和E2都为正时的状况图即r'

r,即为正移距角度变位齿轮付此时a'

>

a

(**当r'

vr时为负移距角度变位齿轮付,即(Ei+E2)<

0,此时a'

a(略)

正移距角度变位齿轮付的直接特徴

a'

>

A'

A

S'

S

(2)如图六当(Ei+E2)=0或Ei=(-E2片0此时r'

r为零移距角度变位齿轮付即此时a'

a即节点的啮合

角=分度圆压力角

现分析(Ei+E2)=0的几何关系:

0匕齿分析:

先回顾一下图三这是标准齿轮啮合关系

加工0匕齿的相应齿条刀槽是GgcpP槽(图六)如果将刀具向上移动Em,距离来加工Oi,齿,(见图六)就是将原加工标准齿的刀具节线APA向上移到A'

而其它加工的运动关系不变,即加工时的刀具节线和齿Oi的加工节圆ri不变ri仍为分度圆,而刀具的分度线变为A”A'

在其上的bp=pg而在刀具加工节线AA上GP>

PB则此时弧齿厚P-u由原bp增到GP增量△S=GP-pg=2Em,tga,

02齿分析:

02为负移具,其刀具的分度线同样由AA移到A'

而加工节线仍为AA线0^的分度圆仍为S丁是反相移距,二可将pPeBb看作刀具齿槽来切02齿,显然02的分度弧圆齿厚S2=PB,其厚度少了△S=pb-PB=2Em,tga,

结论:

由于O'

i和02移距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分度圆上的齿厚变化亦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它们在分度圆上接触条件没有变只是将分度圆上的齿厚相互增减二分度圆和节圆重合..

(二),移距齿轮啮合时的a'

和a的关系式(见图五)

由/NiOiP得Cosa'

rb/r'

(9)得

rb=r'

Cosa'

(i0)或

r'

rb/Cosa'

(ii)

由青色的直角三角形/PdOIN。

中可得

rb=rCosa(i2)

(i0)=(i2)得,

riCosa/r'

——(i3)

••冲心距A,A'

与半径r,r'

是成比例的(i3)式可改为

ACosa/A'

-——(i4)即当知道A'

便可知节圆压力角a'

六,变位对齿形的影响(或称移距,修正)见图七

由于使用标准齿齿轮时易造成根切,其齿厚及因渐开线靠近基圆的曲线段使其啮合性能不佳等原因在齿轮

设计时多采用变位.

1,齿厚变化(见图七)

图中r为分度圆也就是加工时的节圆MM为刀具加工节线,此时刀具

的刀刃ABCD范成出齿廓为标准齿(见白色线齿廓),齿轮上分度圆弧

齿厚如分度圆上的S-S,=刀具在节线上的齿槽SS.即SS=S^S

当刀具向外移动Em(E为移具系数,m为模数),值即刀具原节线MM移倒M'

M'

•即刀具的位置改为A'

B'

C'

D'

请注意(i)此时分度圆和加工节线不变仍分别为r和MM,只是刀具外移.

(2)M'

此时是刀具的分度线,在齿线上刀具的齿厚=刀具的齿的齿槽.(3)此时刀具在加工节线上的齿槽SS变为S'

•••刀具移距后所对应的齿轮分度圆弧齿厚为S'

-S'

令△S=S'

-SS=2Emtga(i5)

2,齿廓变化(见图七)

如图齿廓由白色齿廓变为青色齿廓.齿廓外移(或内移)则造成齿轮啮

合一系列性能变化可供我们选择(以后讨论)

3,分离系数的产生.(图八所示是一对都为正移距齿的啮合的关系图)

当(Ei+E2)工0时就会有(Ei+E2)m工△A=A'

-A的现象.

令(Ei+E»

-△A/m=入叫作分离系数

如图D-D线------是齿条刀刀具的刀刃(红线所示)

M-M线-----同是01齿轮和。

2齿轮作标准齿加工时的刀具分度线.(但不是加工节线)即为(图八)中的MM在

此线上刀具的齿厚=刀具的齿槽宽

•/01和02两齿轮都作正移距加工

MiM1线——是0i齿轮的加工时的节线,圆ri即0i齿的分度圆

M2M2线——是02齿轮的加工时的节线,圆r2即02齿的分度圆

法线Np//N2p2是两加工节点的压力角即分度圆压力角线

roi,ro2为基圆半径

Ei点和E2点----是刀刃在D-D加工位置同时用左右刀刃分别在切削0i和02的齿廓Ei点和E2点标(其中假

设Ei和Pi是重合的.).

由图,其总移距量和为(E卢E2)m,

假定图中的中心距按0i02=(ri+r2)+(Ei+E2)m,令=A'

注意:

如此时将刀刃D-D拿走则会发现0i和02的齿廓并不接触.只有将中心距移近一点才能使Oi和02的

齿廓作无齿隙啮合.这移近的距离称为分离值令=△A=入m入称为分离系数

二结论:

对于角变位齿轮付,两齿作无齿隙啮合时的中心距

A工(ri+⑵+(Ei+E2)m,而是应为

=(ri+r2)+(Ei+E2)m-入m(16)

令(E什E2)=Ec令(ri+r2)=A代入(11)得

=A+Ecm-入m(17)

入值可推算得入=((Zi+Z2)/2)((Cosa/Cosa'

)(18)

或可从手册中根据乙和Z2查得相对分离系数b0值

a0=入/(Z1+Z2)(19)

七,齿轮基本要素.(见图九)

GB规定压力角为20°

标准齿顶高系数为1其实质就是当齿数Z和模数m确定后为你划定了你所使用的渐开线的性质和使用此渐开线的区段.齿形移距是改变使用此渐开线的区段但不改变渐开线的性质

确定齿轮要素应按GB的规定,但测绘引进国外产品则按原机或原图

基本要素:

.(见图九)

Z-----齿数

r,或d---分度圆半径或直径,是与加工刀具作纯滚动的圆

d=Zm(20)

m----是显示齿厚等齿轮尺寸大小的比例参数.它和齿形特征无关只和大小有机联系着

m=d/Z(21)

-----节圆半径,是一对齿啮合时作纯滚动的圆半径,单个齿不存在r'

(见图五)

见前式(11)

rb---基圆半径-rb=rCosa见前式(12)

a-----刀具压力角,或称分度圆压力角.我国标准为20°

----节圆压力角Cosa,=rt/r'

(不存单个齿在见图五)-见前式(9)

h——齿全高=ha-+hf-——(22)GB规定ha-=mh-=2.25m

ha----齿顶高(以分度圆为界)标准齿顶高ha-=m(23)

hf----齿根高标准齿根高hf-=1.2524

ra---da,-----外径标准齿的外径da,=d+2ha(25)

rf---df,------根径标准齿的外径df,=d+2hf(26)

p——周节,是在分度圆r上相邻齿廓的弧长p=nm见前(5)

pb---基节是在基圆rb上相邻齿廓的弧长pb-=pCosa---见前(7)

标准齿分度圆弧齿厚S=nm-/2见前(6)

移距后分度圆弧齿厚

S=(6)式+(15)式=(nm-/2)+2Emtga(27)

八,齿轮齿厚测量计算

齿厚测接触量参数有分度圆弦齿厚,S(如图九aq,或vb的弦长),固定弦齿厚,Sc(见图七AB)公法线长度W,量棒

距M几种二当采用常规的齿轮卡尺来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和固定弦齿厚时,其精度不高,在圆柱齿上少采用但

近来开始应用光学仪器测量其精度较高但仍少用于生产线上.不过在直锥齿轮的齿厚测量中度圆弦齿厚和

固定弦齿厚被广泛应用.••这里不讲了.此处只将公法线长度W,量棒距M的计公式.tW和M都是无基准测

量(即以齿形本身为基准).很方便当精度亦很高被广泛应用

1,公法线长度测厚度(见图九)

(1)如卡n个齿就有(n-1)个齿槽如图九卡2个齿有1个齿槽.2个齿,依此类推.

(2)公法线长度W=AB线,切于基圆.rb切点在齿槽中心线(卡偶数齿)或齿厚中心线(卡奇数齿)

(3)弧齿厚S与公法线长度W的关系:

所谓齿厚是指分度圆上的弧齿厚S,如图=a—q弧长.公法线长度AD实际上测的是n个基节齿厚+(n-1)个基节齿槽宽,即(n-1)个基节+1个基节齿厚.公法线长度AD=基圆E-F弧长公法线长度AD与分度圆上的弧a-b弧长的关系即为基圆E-F弧长与分度圆上的弧a-b弧长的关系.但它们不是简单地分度圆半径r与基圆半径rb的关系.

根据公法线长度AD实际上测的是(n-1)个基节+1个基节齿厚由图九’(a)先看看可基节与周节的关系:

对比基节的夹角与周节的夹角,可见周节夹角在左侧少了个B角则在右侧多了一个B角•••它们的夹角都是(2n/Z)•••基节与周节的关系亦就分度圆半径r与基圆半径rb的关系.

再由图九’看看分度圆弧齿厚与基节厚的关系:

由图可知基节的夹角比周节大29角.••它们不是简单的比例

关系.当齿厚增加后,由图九’可知由于移距后分度圆弧齿厚加厚,但绿色齿廓(移距后)和白色齿廓(移距前)其

两厚度虽不同但其9角是相同的.••新增加的分度圆弧齿厚△S与基节上增加的△Sb之间的关系应是分度圆

半径r与基圆半径rb的关系.即厶Sb=ASCosataSb=AW代入(15)式得

△Sb=AW=ASCosa=2EmSina(15)'

这就是弧齿厚增量与公法线增量的关系式

(4)W值只反映理论弧齿厚本身的厚度是不能反应当齿轮因变形产生椭圆或另件安装定位误差造成的径向

跳动引起对某齿的分度圆直径变化所造成分度圆上的弧齿厚变化(可以九图为例)

(5)能反应因加工分度误差造成的齿厚误差和机床主轴的定位误差所造成的齿厚误差

(6)它能测量运动精度所要求的公法线长度变动量Fw

(7)W所测的厚度是所卡齿数的平均值不是某个单齿

(8)公法线长度W的计算机公式

由图九知公法线长度AD=E-H+H-F即一个基节tb-加一个基圆弧齿厚Sb,可以类推,如卡3个齿则公法线长度=二个基节「加一个基圆弧齿厚Sb具体的公式推导省略有愿深入者可随时找我.

标准齿的公法线长度W0公式

Wo=mCosa(n(n-0.5)+Zinva)(28)

式中

n为所卡齿数,

inv是渐开线函数

变位齿的公法线长度W公式

丁由于变位造成的分度圆弧齿厚增量△S可由式(15)'

△W=△SCosa=2EmSina(29)

W=Wo+△W=Wo+2EmSina

=mCosa(n(n-0.5)+Zinva)+2EmSina(30)

对于斜齿轮只需将inva改为invat即

W=mCosa(n(n-0.5)+Zinvat)+2EmSina(30)'

at为端面压力角tgat=tga/CosB式中B为螺旋角

(8)所卡齿数n的计算.当压力角a=20°

n~0.1111Z+0.5(31)

2跨棒距M测量(见图十)

(1)如图十跨棒距M就是量棒中心的尺寸00'

加量棒直经Dp即M=OO'

+dp(32)

⑵M的测量精度比公法线长度W高,亦是无基准测量(即以齿形本身为基准)•••检测方便

(3)M是能用直接接触测量法测量内齿轮的唯一方法

M能测量与基准无关的齿轮自身的椭圆度,不能反映几何偏心,加工偏心造成的齿形变化

M所测出的齿厚是两个齿的平均齿厚值

当压力角a=20°

时,量棒直径大致为

dp=1.476m(33)

(8)计算无变位直齿标准齿轮M的步骤及其公式

(a)先求出量棒中心点O'

(或称量棒接触点)的压力角am其公式为:

invaM=inva±

(dp/ZmCosa)-/+(n/2Z)(34)

斜齿:

invaMt=invat±

(dp/ZmCosa)-/+(n/2Z)——(34)'

注;

在土和-/+中,分子用于外齿轮,分母用于内齿轮

(b)求M值

M=(ZmCosa/Cosam)±

dp(偶数齿)(35)

其中(ZmCosa/CosaM)即(32)式中的OO'

M=(ZmtCosat/CosaMt)±

dp(偶数齿)(35)'

M=(ZmCosa/Cosam)(Cos(90°

/Z))±

dp(奇数齿)(36)

斜齿:

M=(ZmtCosat/CosaMt)(Cos(90°

(9)计算变位非标准直齿轮M'

的步骤及其公式(图十)

(a)先求出量棒中心点0'

的压力角am

(dp/ZmCosa)-/+(n/2Z)+(2Etga/Z)——(37)

(dp/ZmCosa)-/+(n/2Z)+(2Etga/Z)-(37)'

(b)求M'

值:

同(35)(36)式

至此我们可开始个种齿轮计算

如何合理选取参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等以后可作专题讲座

在我过去设计时都已编程20多程序.现将常用几个程序给大家供参考只要将红色的参数输入即可得岀结果

数值•具体有:

(计算程序中所使用的公式的符号是我自已常用得符号)

1,成对齿轮验算2,单直齿求L(W)值,3单斜齿求L(W)值

4,成对齿求L(W)值5,求M值(外斜齿)6求M值(内斜齿)

7求任一点的弧齿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