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287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伤寒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先表后里为常法,而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

五是正治反治,依证而行。

大多数情况下,表象与本质相符,故多用正治法,但若有疾病表象与本质不一致,如真寒假热证,即当配用反治法。

4.太阳病提纲证原文及其病机是什么?

太阳病提纲证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映。

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

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故见恶寒。

此脉证综合反映了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的病机,故作为太阳病提纲。

5.太阳蓄水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与方药是什么?

太阳蓄水证的形成原因有二:

一是太阳表邪循经入里,以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职,水蓄下焦;

二是患太阳表证,而膀胱气化功能不健,若饮水过多,水液不得及时排出,因而水蓄下焦。

其病机总为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行,水蓄下焦。

故其临床表现以口渴,小便不利,苦里急,微热,脉浮为特点。

膀胱气化不利,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渴欲饮水,饮水后口渴不除;

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调,故见小便不利;

水蓄下焦,故见少腹胀满急迫不舒;

太阳表邪未解,故脉仍见浮,身有微热。

治用五苓散化气行水,通里达表。

此方剂型为散,取其发散之义。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以利水;

白术健脾行水:

桂枝通阳化气,兼散表邪。

“以白饮和服”,含有桂枝汤啜粥之义;

“多饮暖水”,可助药力以行津液而散表邪。

汗出则玄府通畅,利水则气化通行,表里气机俱畅,有利于排除蓄水,故曰“汗出愈”。

6.太阳蓄血证分哪几种类型?

试述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与方药。

太阳蓄血证是太阳病不解,在表之邪化热循经入里,与瘀血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而成。

由于其病情有轻重之分,病势有缓急之异,主要分为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抵当丸证三种类型。

桃核承气汤证为邪热与瘀血初结,热重而瘀轻,病势较为轻浅,故其证以如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为特点,尚有“血自下,下者愈”的机转。

若血不自下者,则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里热。

方用桃仁活血化瘀以破蓄血;

桂枝通阳行气开结;

大黄、芒硝泻热破结,活血化瘀;

甘草调和诸药。

抵当汤证为邪热与瘀血久结,瘀重而热轻,病势深重,故证见发狂,少腹硬满,脉沉而微或沉结,治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方中大黄、桃仁活血化瘀,推荡泻热;

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逐瘀。

其遣药组方可谓集活血化瘀之大成,为下血峻剂。

抵当丸证为瘀热皆轻之证,热势不及桃核承气汤证,瘀血不如抵当汤证,故仅见“少腹满”。

治以抵当丸缓攻瘀结。

本方即抵当汤减其剂量,改作丸剂而成,为峻药缓攻之法。

7.心阳虚证有哪些类型?

各自的证治特点如何?

《伤寒论》所论心阳虚有以下几种:

(1)心阳虚心悸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

方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

(2)心阳虚烦躁证: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方药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

(3)心阳虚惊狂证:

惊狂,卧起不安者。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

方药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

(4)心阳虚奔豚证:

气从少腹上冲心。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药为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

(5)心阳虚欲作奔豚证:

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8.102条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其症见心中悸而烦,为何在心而治在中焦。

小建中汤证证见“心中悸而烦”,是由于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邪扰神志不宁则烦。

脾胃居中为气血生化之源,中气立则化源足,虚得补,邪自退,烦得除。

由此可见,是证虽表现心悸,但其病实因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而起,若单纯从心而治,或虽可解一时之急,而本源未决,化源匮乏,终难取长久疗效,甚或毫无寸效,所以虽然心中悸,但不补心而建中,反映了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

9.结胸证的主症、病机、治法是什么?

结胸证以胸胁脘腹硬满疼痛而拒按为主症。

其病机为无形的热邪或寒邪内陷,与有形的痰水实邪凝结于胸胁脘腹,正气不虚。

故可见“寸脉浮,关脉沉”的主脉。

其证多属实属阳。

治宜攻下破结之法。

10.如何鉴别结胸四证?

结胸四证是指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小陷胸汤证和三物白散证。

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脘腹,结深热重,其证以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为特点,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大陷胸丸证为水热互结,病位偏上,其临床表现除具有结胸证的基本特征外,尚见“项亦强,如柔痉状”,治以大陷胸丸,泻热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小陷胸汤证为痰热结于心下,结浅热轻,以“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为证候特征,治以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

三物白散证为寒痰水饮结聚胸脘,其证除有胸脘硬满疼痛的结胸证主证外,尤以但见寒象而无热证为特点,治以三物白散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11.痞证与结胸证的区别要点如何?

痞证与结胸证均因太阳病误下,邪陷于里而成,都以心下为主要病变部位。

两者的区别要点是:

结胸证为内陷之邪与有形痰水结于胸胁,故其证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为特点,治宜攻下破结之法。

痞证为无形邪气内陷心下,气机痞塞,故其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不硬不痛为特点,治以理气消痞为主。

12.何谓阳明病?

何谓“胃家实”?

阳明病的外证是什么?

试述其病机。

阳明病是外感病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出现以内热亢盛,津伤化燥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病证。

其性质为里、热、实证。

“胃家”泛指胃肠而言。

《灵枢•本输》说: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

阳明以燥热为本,其邪气盛,当为燥热之邪亢盛。

故“胃家实”当指胃肠燥热亢盛,概括反映了阳明热证与阳明实证在病机上的共同特点,因而作为阳明病的提纲。

阳明病的外证即第182条所言“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里热炽盛,蒸腾于外,则见身热;

里热蒸腾,迫津外泄,则见汗自出;

表邪已解,故不恶寒;

里热亢盛,故反恶热。

此皆阳明里热实证之外候,为阳明热证与实证所共有,也是阳明病的辨证要点。

13.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有哪些异同?

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均属蓄血证。

太阳蓄血证为太阳之邪不解,随经入腑,热与血结于下焦,以致出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

阳明蓄血证,为阳明邪热与久有之瘀血相结于肠内,心神失养,故见喜忘,大便虽硬而易出,其色必黑。

太阳蓄血多为“新瘀”,而阳明蓄血为“本有久瘀血”,也即内有“宿瘀”。

两者成因和临床表现虽有差异,病机均为邪热与瘀血相结;

故治疗均用抵当汤。

14.试述“少阳为枢”的辨证意义。

经曰:

大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此即三阳经的离合关系。

太阳主表,是敷布阳气以卫于外故为开;

阳明主里,受纳阳气以支援内脏故为阖;

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转枢内外故为枢。

这三经开阖枢的作用,是相互为用,调合统一而不能相失。

所以少阳为枢,居半表半里之位,为人身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

15.试述少阳病提纲的意义。

少阳病提纲即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重点提示了少阳之经火气为病的基本病机特点及其主要病证特征。

即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其经脉起于目锐眦,且与肝经互为表里。

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口苦;

灼伤津液则咽干;

胆热内郁,火热循经上扰,则头目昏眩。

值得注意的是,口苦、咽干、目眩三症虽然充分反映了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火气为病的特点,可以作为少阳病的辨证提纲,但并没有概括少阳病的所有类型,故临证之时,见此三症,虽可以确认为病在少阳,而具体论治还须结合其它临床表现,进一步确定其汤证类型。

如结合96条所述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某一主证,可以确定为柴胡汤证。

16.太阴虚寒证的证治特点是什么?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太阴脾脏主运化、主升清,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清阳不升,寒湿下注,必见下利之主症。

然其下利属虚属寒,内有寒湿不化,故虽下利而口不渴,这是太阴虚寒证的主要辨证依据。

本条与第273条太阴提纲证合参,太阴虚寒证还当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临床表现。

其主要病机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治当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仲景未言具体方药,而谓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四逆辈者,指理中、四逆一类方剂而言。

临证之时,可视病情的虚寒程度而处以不同方药。

若其病轻,脾阳虚弱,中宫虚寒者,自宜理中汤;

若病重者,不惟土虚,且火不暖土,则宜四逆汤治之;

若居于两证之间者,附子理中汤则为对证之方。

17.太阴病、阳明病、少阴病均可出现自利,应如何鉴别?

在《伤寒论》中,“自利”一症,可见于太阴病、阳明病、少阴病,应详加鉴别。

太阴病的自利为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中阻,水谷混杂于下所致,故其自利多为溏泄,可挟有不消化的食物,并常伴有腹满喜温、脘腹隐痛、乏力、口淡无味、不渴、苔白润滑、脉迟等。

治宜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少阴病自利为肾阳虚衰,下关不固,火不暖土,脾肾两虚所致。

故其所下之物多完谷不化、清稀,伴见四肢逆冷、畏寒蜷卧、腰痛膝冷、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白滑、脉沉微。

治宜四逆汤温肾回阳。

阳明病自利是阳明燥热结实,迫液旁流所成之热结旁流证,故其症以“自利清水,色纯青”(第321条)为特点,多伴有潮热、谵语、口渴、腹满不减、腹痛拒按、舌红、苔黄燥、脉实等实热之象。

治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通因通用。

18.太阴病兼表证有哪几种治疗方法?

太阴病兼表证属表里同病,既为表里同病,就应当遵循《伤寒论》表里同病,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或先表后里,或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

《伤寒论》中,太阴病兼表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治法恰恰体现了表里先后的这一原则。

其一,太阴病兼表证,病偏于表而里虚不甚者,治以桂枝汤先解其表,表解后再温其里(第276条)。

其二,太阴病兼表证,病偏于里,里虚较甚而表邪较轻者,治以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表里同治(第163条)。

其三,太阴病兼表证,里虚寒证病重势急者,则当用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先救其里,待里证缓解后再议解表(第386条)。

19.阳明病腹满与太阴病腹满有何区别?

阳明病腹满与太阴病腹满,二者病机虚实不同:

阳明腹满属实,为阳明燥热与胃肠糟粕相搏结而成实;

太阴病腹满属虚,为脾气亏虚,运化无力,寒湿内停,胃肠气机壅滞而成腹满。

二者具体症状有异:

阳明腹满当伴发热,汗出,口渴,舌苔黄焦起刺,脉滑数;

其满痛不减,或减不足言,伴大便秘结,下之则大便可通,腹满疼痛即减,余症也随之减轻或消除。

太阴腹满当见畏寒,倦怠,乏力,大便初硬后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其腹满疼痛可与吐利并见,且时满时减,复如故。

吐利而腹满不减,反而日增,则余症也随之加剧。

20.少阴病提纲证的意义是什么?

少阴病提纲证的原文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属心肾两脏,心主血,属火。

肾藏精,主水。

病则心肾虚衰,水火两虚。

阳气衰微,鼓脉无力,故脉微;

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

心虚神不充则精神萎靡,肾虚精不足则体力疲惫,因此患者呈似睡非睡、闭目倦卧的衰弱病状。

脉微细反映阴阳俱虚,但欲寐反映心肾虚衰,以此脉证,说明少阴病是以全身性虚衰为病理特征的疾病。

正因为此脉此证反映心为一身之主与肾为先天之本的病理特征,所以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21.少阴寒化证主要有哪些证型?

其病机、治法为何?

少阴寒化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病证。

寒化证大致可分为七种不同证型。

一是四逆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治宜回阳救逆。

二是通脉四逆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宜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三是白通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治宜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四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其病机为阳脱阴竭,寒热格拒,治宜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反佐咸寒,滋阴养液。

五是附子汤证,病机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治宜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六是真武汤证,其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治宜温阳化气行水。

七是桃花汤证,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治宜温涩固脱。

22.如何理解少阴病“急温之”的脉证及意义?

少阴病“急温之”见于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原文中仅言脉沉,尚未至脉微或脉微欲绝,说明虽已显示少阴不足,但阳虚并不太甚,厥逆吐利诸典型的少阴里虚寒证尚未出现,表示此时病情不重。

此处强调“急温”关键在于病入少阴,涉及根本,阳亡迅速,死证太多。

所以,少阴之治,贵在及早。

当脉沉显示阳虚征兆时,即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

一旦延误施治,则吐利厥逆诸证接踵而至,治亦晚矣。

本条中“急温之”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23.少阴病篇有哪几种下利证?

其主治方剂各是什么?

少阴病篇下利证共有八种:

(1)肾阳虚衰,阴寒内盛之下利,治以四逆汤;

(2)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之下利,治以通脉四逆汤;

(3)阴寒内盛,格阳于上之下利,治以白通汤;

(4)阳脱阴竭,寒热格拒之下利,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

(5)肾阳亏虚,水气泛滥之下利,治以真武汤;

(6)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之下利,治以桃花汤;

(7)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之下利,治以猪苓汤;

(8)热结旁流,火炽津枯之下利,治以大承气汤。

24.如何理解厥阴病提纲?

第326条云: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属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而主疏泄。

厥阴受邪,疏泄失常,一方面木火上炎而为上热,另一方面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而为下寒,形成上热下寒之证。

木郁化火,灼伤津液,故而消渴;

木火循经上扰心胸,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肝火犯胃则嘈杂似饥,肝木乘脾,脾气虚寒,运化失司,则不欲食;

脾虚肠寒,上热与下寒相格拒,故食入则吐,若素有蛔虫寄生者,蛔随食泛则呕、吐蛔虫。

若医者但见热证而用苦寒攻下,则使阳气更虚,下寒更甚,从而出现下利不止的变证。

本条证候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特点,故为厥阴病辨证提纲。

25.何谓脏厥、蛔厥?

两者如何鉴别?

脏厥指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蛔厥指因为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二者皆有手足厥冷,故当鉴别。

病“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为脏厥的辨证要点。

脏厥属阳衰阴盛之寒证,病至七八天之久,阳气愈虚而寒邪愈甚,不仅病人四肢厥冷,而且周身肌肤皆冷,加之病人躁扰无片刻安宁之时,是真阳将绝,脏气大衰的表现,其病情险恶,预后不良。

其治当以大剂扶阳抑阴,可选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亦可配合灸法,温经散寒回阳。

蛔厥证具有时静时烦,时作时止,并与进食相关的特征,而且发病时虽有手足厥冷,但周身肌肤不冷。

同时常有蛔虫吐出的病史,可伴有呕吐、腹痛等证。

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治疗。

26.厥热胜复反映了什么现象?

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厥热胜复是厥阴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外在反映。

《伤寒论通俗讲话》说:

“病至厥阴,阴尽而阳生,由于正邪斗争有胜负,故其病变有厥热进退的机转。

”其表现以手足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为特征,一般而言,阳胜则发热,阴盛则厥逆,因此,常以此来辨别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进退。

而且,可依据厥冷与发热时间的长短判断病势之进退,厥热相等则阴阳平和而主自愈,而厥多热少则主病进,热多厥少而主阳复病退。

二、自测试题

【A型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

A.恶寒 

B.头痛 

C.发热 

D.项强 

E.脉浮

2.太阳病的病机是

A.风寒束表,卫外失职 

B.风寒束表,营卫不和

C.风寒束表,肺气上逆 

D.风寒束表,经脉不利

E.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3.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C.桂枝加葛根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

E.桂枝加芍药汤证

4.太阳蓄水证“消渴”的病机是

A.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B.饮停气阻,气不化津

C.水饮内停,阳虚不化 

D.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E.里热伤津,津液不足

5.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是

A.大黄黄连泻心汤 

B.小陷胸汤 

C.栀子豉汤

D.黄连阿胶汤 

E.麻杏石甘汤

6.清热止利,表里双解的主方是

A.葛根汤 

B.葛根芩连汤 

C.黄芩汤

D.白头翁汤 

E.黄连汤

7.苓桂术甘汤证的证候特点是

A.微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 

B.脐下悸、欲作奔豚

C.心下悸,口不渴,小便自利 

D.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E.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

8.小建中汤证的主症是

A.心下悸,欲得按 

B.心中烦,不得卧

C.心中悸而烦 

D.虚烦不得眠

E.心动悸,脉结代

9.以温中解表为主要功效的方剂是

A.桂枝加附子汤 

B.小建中汤 

C.桂枝人参汤

D.麻黄细辛附子汤 

E.桂枝新加汤

10.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 

B.痰热互结 

C.水寒互结

D.瘀热互结 

E.燥热互结

l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脉证特点是

A.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B.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

C.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 

D.心下痞,按之濡,寸脉浮

E.心下痞,按之痛,关脉沉

12.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的不同点是

A.有桂枝无人参 

B.有桂枝无干姜 

c.有桂枝无半夏

D.有桂枝无黄芩 

E.有桂枝无大枣

13.旋覆代赭汤的功效是

A.和胃化痰,降逆消痞 

B.和胃补中,化痰消痞

C.益气补中,平肝降逆 

D.和中化痰,平肝消痞 

E.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14.阳明病外证不包括下列何项

A.不恶寒 

B.身热 

C.汗自出 

D.反恶热 

E.腹满

15.以下哪项不是白虎汤证的症状表现

A.腹满 

B.身重,难以转侧C.面垢 

D.谵语,遗尿 

E.潮热

16.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的鉴别要点是前者何项症状更突出

A.身热 

B.汗出 

C.心烦 

D.口渴 

E.脉洪大

17.以下哪项不是猪苓汤证的主症

A.发热 

B.渴欲饮水 

c.脉浮 

D.小便不利 

E.心下悸

18.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方法是

A.通便泻热 

B.消滞除满 

c.和胃通腑

D.急下存阴 

E.攻下实热

19.以下何方无大黄与芒硝的配伍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桃核承气汤 

E.大陷胸汤

20.阳明证,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色黑,适宜用

A.调胃承气汤 

C.大承气汤

E.抵当汤

21.少阳病的病机是

A.邪犯少阳,胆腑不利 

B.邪犯少阳,三焦壅滞

C.邪犯少阳,枢机不利 

D.邪犯少阳,胆火内郁

E.邪犯少阳,胆热犯胃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阴病提纲证

A.胸下结硬 

B.食不下 

c.时腹自痛

D.腹满而吐 

E.自利益甚

23.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脾气亏虚,运化失职 

B.脾阳不足,寒湿困滞

C.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中虚不运,饮食停滞

24.以下何证不属于少阴寒化证

A.桃花汤证 

B.附子汤证 

C.真武汤证

D.四逆散证 

E.白通汤证

25.以下何项不属于厥阴病提纲

A.饥不欲食 

B.消渴 

C.下利不止

D.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E.食则吐蛔

26.蛔厥证与脏厥证的鉴别要点是

A.腹痛的轻重 

B.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