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3461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文档格式.docx

如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很好机会。

整数、

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教授完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到对不同的标准,有理数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分为:

有理数 

有理数

为下一步分类讨论奠定基础。

认识数a可表示任意数后,让学生对数a进行分类,得出正数、零、负数三类。

讲解绝对值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得到如下分类:

通过对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的认识,了解如何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习理解数学概念。

又如,两个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可分为:

正数和正数、正数和零、正数和负数、负数和零、负数和负数几类情况来比较,而负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是新的知识点,这就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结合“有理数”这一章的教学,反复渗透,强化数学分类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分类的意识。

并能在分类讨论的时候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如若不然,对象混杂,标准不一,就会出现遗漏、重复等错误。

如把有理数分为:

正数、负数、整数,就是犯分类标准不一的错误。

在确定对象和标准之后,还要注意分清层次,不越级讨论。

二、 

学习分类方法,增强思维的缜密性

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分类就是选取适当的标准,根据对象的属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而后对每一子类的问题加以解答。

掌握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分类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根据数学的概念进行分类

有些数学概念是分类给出的,解答此类题,一般按概念的分类形式进行分类。

例1,化简解:

这是按绝对值的意义进行分类。

例2、比较与易得的错误,导致错误在于没有注意到数可表示不同类的数。

而对数进行分类讨论,既可得到正确的解答:

〉0时,=0时,<

0时,2、根据数学的法则、性质或特殊规定进行分类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对于变形后的方程

用两边开平方求解,需要分类研究大于0,等于0,小于0这三种情况对应方程解的情况。

而此题 

的符号决定能否开平方,是分类的依据。

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

ax+3>2x+a

分析通过移项不等式化为(a-2)x>

a-3的形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a-2>0,a-2=0,和a-2<0三种情况分别解不等式。

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解是x>

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左边=0,不等式的右边=-1

因为01-1,所以不等式的解是一切实数。

当a-2<0,即a<2时,不等式的解是x<

3、根据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如三角形按角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线和圆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可分为:

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

例如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底边长为a,则其腰上的高是 

.(2002年河南中考题)

分析:

本题根据图形的特征,把等腰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类作高CD,如图,可得腰上的高是或从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的位置进行分类

在证明圆周角定理时。

由于圆心的位置有在角的边上、角的内部,角的外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分三种不同情况分别讨论证明。

先证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这种最容易解决的情况,然后通过作过圆周角顶点的直径,利用先证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的这种情况来分别解决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这两种情况。

这是一种从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

它是根据几何图形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解决的方法。

教材中在证明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也是如此分圆心在弦切角的一条边上,弦切角的内部、弦切角的外部三种不同情况解决的。

三、引导分类讨论,提高合理解题的能力

初中课本中有不少定理、法则、公式、习题,都需要分类讨论,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应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才是完整的、正确的,如不分类讨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分类讨论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加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

一般来讲,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

其一是涉及代数式或函数或方程中,根据字母不同的取值情况,分别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讨论解决问题。

其二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讨论解决问题

例4、已知函救y=(m-1)x2+(m-2)x-1(m是实数)。

如果函数的图象和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

这里从函数分类的角度讨论,分m-1=0和m-110两种情况来研究解决问题。

解:

当m=l时函数就是一个一次函数y=-x-1,它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1,0)。

当m11时,函数就是一个二次函数y=(m-1)x2+(m-2)x-1

当△=(m-2)2+4(m-1)=0,得m=0.

抛物线y=-x2-2x-1,的顶点(-1,0)在x轴上

例5、函数y=x6–x5+x4-x3+x2–x+1,求证:

y的值恒为正数。

将y的表达式分解因式,虽可证得结论但较难。

分析可发现,若将变量x在实数范围内适当分类,则问题容易解决。

证明:

⑴当x≤0时

∵x5-x3-x≥0,∴y≥1恒成立;

⑵当0<

x<

1时

y=x6+(x4–x5)+(x2–x3)+(x–1)

∵x4>

x5,x2>

x3,1>

x

∴y>

0成立;

⑶当x=1时,y=1>

⑷当x>

y=(x6–x5)+(x4–x3)+(x2–x)+1

∵x6>

x5,x4>

x3,x2>

1成立

综上可知,y>

0成立。

例6、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CD是含30°

角的直角三角形。

△ABC和△ACD拼成一个凸四边形ABCD.

(1)画出四边形ABCD;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含30°

角的直角三角形ACD中我们可以把AC作为斜边、AC作为直角边二类情况来研究。

如图1是以AC为斜边和等边三角形ABC拼成的四边形ABCD(DDAC=30°

和DDAC=60°

这两种图形算出的四边形ABCD面积相同的,故归纳为同一类)。

AC为直角边又可分为二种不同情况如图2和3.从图1,S四边形ABCD=;

从图2,可算得S四边形ABCD=;

可算得S四边形ABCD=3

由以上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类讨论往往能使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简单,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步骤非常的明了。

另一方面在讨论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现有教材,教学中着意渗透并力求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结合其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注意几种思想方法的综合使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相信会使学生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在开展高效课堂背景下

如何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西塬中学徐淑莉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与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

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

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

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

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学生爱数学,首先必须让学生爱老师。

如何让学生爱老师呢?

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习上给予鼓励肯定。

课后和学生多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温暖。

从而对老师有一种敬畏的感情,这样有利于数学学习。

其次,在课堂教学上,要灵活利用已有的资源,尽量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让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使自己的课堂不再枯燥,沉闷,能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

这样就给学生自信,并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教育局倡导的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西塬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把“数学的美丽”还给学生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

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院长杨乐认为,这其中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

有教师水平不齐整,教得不够活的原因;

更有现行考试模式的影响,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要考,考试指挥棒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参与制定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他认为:

“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

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丽还给他们。

这几年,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

有人认为,中国的数学“新苗”正在成长,意味着中国的数学研究前景大有希望。

但也有人担心,为竞赛而刻意进行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和让孩子喜爱并且研究数学背道而驰。

不光多数中小学生不爱学数学,不少大学生对数学也没兴趣,甚至连理工科大学生也往往忽略数学学习。

前来参加数学大会的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在哈佛大学曾碰到一件令他十分惊讶的事情。

有一天,几个从清华大学来这里念工程学的学生找到丘成桐,求教几何方面的问题,问如何把图像运动表示出来。

丘成桐感到很奇怪,这不是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题吗,原本是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

他说:

“希望即使是学工程的学生也要多花点时间在纯数学上,打破门户之见。

无论对于传统的工科、理科,还是信息、经济、管理等新兴学科,甚至于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数学方法都是必要的基础和工具。

杨乐教授说,研究生的培养、高层次人才所特别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基础。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北京师范大学刘兼教授透露,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拟定。

新标准对目前“繁”、“难”的数学内容适当做了删减,并要求教材编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大学的数学教育改革也正引起关注和讨论。

我国的大学数学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且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灵活。

南开大学数学系定光桂认为,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教育,必须以数学的应用和应用数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同时,要开设多门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的课程。

即使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也不要将课程规定得太死,除了必修的数学基础课外,大量开设一些数学选修课,让学生们得以独立自由地发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我的学生为什么喜欢学数学

2009-04-23来源:

互联网作者:

佚名[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过去,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都喊数学难学。

难在哪里?

难在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

因此,从难学发展到不想学。

现在,学生一反常态,喜欢学习数学了。

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这与实验教材编得好有关,与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有关。

现在,仅就教材的特点,谈谈个人的看法。

从当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开拓型人才的角度来衡量,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教材是具有很多优点的:

首先,实验教材新颖,图文并茂,吸引学生

我校是广西南宁市新城区实验区的一所学校,数学课本是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学生一拿到教科书,就惊喜不已,个个爱不释手,有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

“当我领到数学新课本时,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哇!

好酷啊,我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本,我被课本中的各种各样的图形及卡通深深地吸引住了……”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新颖的课本及图画,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联想,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因而,课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群,并以此为背景,汇总了本章的主要图形,这样的教材,很快地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就能登堂入室,进入知识的“大厦”。

有了这种“兴趣”,就能促使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潜泳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所以,“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

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选择一本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又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辅之以诚挚的情感、奔放的热情、形象的体态,必然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讲授“生活中的图形”一节时,用多媒体打出各种各样的图,有圆柱体的、圆锥体的、正方体的、长方体的、棱形的、球体的,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点、线、面的有关知识,感受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己设计画图,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举办展览,寓教于画,“思”在其中,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实验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在小学时,学生总感觉到数学太枯燥、大单调、太抽象,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多,学习时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学数学的乐趣,总觉得学数学“无用”。

而现在的实验教材与实际结合,内容新颖,实验内容多,实践活动多,增添了不少有现实生活意义的、富于想像思维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日历中的方程”这节里,就出现了运用方程解决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展现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该问题对初学方程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材让学生亲自从事这一游戏,深入观察日历中“数”的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动了脑又动口。

实验教材就是通过系列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学生也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有成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要动手实践,同学之间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学习“去括号”这一节内容时,实验教材首先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

小明是怎样计算火柴棒的根数的,我让学生充分思索后,让小明同学示范摆火柴棒。

在这些图形中,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x-1)]根。

而他的同伴小颖又是另一种摆法。

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4根火柴棒搭成的,然后再减多算的根数,得到的代数式是4x-(x-1)。

利用运算律将两式去括号,并比较运算结果,其结果是:

4+3(x-1)=4+3x-3

=3x+1;

4x-(x-1)=4x+(-1)(x-1)

=4x+(-1)x+(-1)(-1)

=4x-x+1

=3x+1.

从以上两个代数式看,这两个代数式是相等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议一议,并与同伴相互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结果,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

比较小明与小颖的摆法,看哪一种摆法最简捷。

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表述、交流,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兴趣。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

又如,我在讲“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内容时,让4名学生分别坐在4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同一个物体(水壶或茶杯),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物体形状画下来,然后再和同伴交换看法,猜一猜哪幅画是谁画的,画者坐在哪个位置上。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像,体会到:

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图形是不一样的,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学生现在喜欢学数学,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当然,也与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有关系。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设计优质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北师大编的实验教材,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新教材更充实、更完善。

我祈盼着拿到一套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的新教本。

浅淡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

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

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

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

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

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

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

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

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

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

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

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

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

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