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107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蚂蚁》教案文档格式.docx

这一环节利用蚂蚁的食性写字,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

  7.我们已经看望了操场上的蚂蚁,老师想邀请操场上的蚂蚁陪我们一起到花坛上的蚂蚁家做客,好不好?

怎样不伤害蚂蚁,并把它请到花坛上?

(这一环节着重研究蚂蚁的种群关系,如果操场上的蚂蚁不受欢迎,别忘了将它们送回家。

  8.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

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

用什么去招待蚂蚁?

(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2课时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

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

(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

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

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

(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

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

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有几只眼睛?

几只触角?

几条腿?

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

(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蚂蚁》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重点难点:

  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

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

(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

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

蚂蚁头上有什么?

它有几条腿?

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

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

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

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

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

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

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

蚂蚁的家在树上;

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

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

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

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

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蚂蚁》教案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

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

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图片。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图片,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

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

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

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教案4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

"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大家猜猜它是谁?

(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

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

找到它的窝了吗?

你是怎么捉的?

(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

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

要注意:

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因为不同窝的蚂蚁会因"

打架"

而死伤)。

蚂蚁长得什么样?

身上有什么?

吃什么?

怎样走?

  三、看一看:

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蚂蚁。

看谁观察的最细致,最准确。

(幼儿自由观察后,讨论结果:

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

有头、胸、腹;

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

牙"

,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

(蚂蚁在挖洞做窝;

搬运食物-稻粒;

在搬运死昆虫;

在相互传递信息;

在"

)。

  2)、讨论小结:

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

喜欢吃什么?

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

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蚂蚁附近放上各种各样的食物,观察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周围放上食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

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

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

蚂蚁搬豆。

  "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

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蚂蚁的活动。

《蚂蚁》教案5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

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

比如,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穿衣服等。

由于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在认知方面,他们依然是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在游戏时候,一部分刚三岁的幼儿处在平行游戏阶段,他们会较独立自己玩耍。

一部分三岁半的孩子,逐渐习惯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和游戏方式。

  二、现状分析

  在语言发展方面,本班98%的幼儿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或者听录音机播放故事;

90%的幼儿能认真的听老师提要求或者示范讲解。

72%的幼儿能有礼貌的听同伴回答问题;

28%幼儿不能耐心听同伴讲话,急于打断别人说话;

个别幼儿对老师的召唤“充耳不闻”。

  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且愿意开口说话,表现在:

和老师说话时表情更为放松,和同伴玩耍时出现了自由对话,在活动中原意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喜欢模仿别人的回答。

同时,也显示出不同月龄段的幼儿在言语能力上的月龄特征。

例如,2岁10月—3岁2月的幼儿,发音吐字不清楚,表述短语不完整。

沟通起来较为困难。

3岁2月-3岁6月的幼儿发音吐字较为清楚,能较清楚的说出短语,短句,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能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3岁6月以上的幼儿,能比较清楚的说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缺乏连续性,在老师的鼓励下原意和同伴交流,有时候还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主动和老师交流。

  为了让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幼儿园的乐趣,并且乐意开口,能大胆的说话。

近阶段,我们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式的氛围,让胆小的幼儿能放松心情,原意和同伴及老师说话。

通过丰富、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材料与环境提供,让幼儿在独立、自由的选择内容中喜欢玩、学会玩儿。

并且,让幼儿在已经经历过一些最感兴趣的活动后,借助一定的媒介,激发幼儿想说,要说的欲望。

  三、活动分析

  是一首朗朗上口、极富童趣的诗歌。

诗歌通过简单生动的描写和几个象声词的运用就把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形象准确地勾画出来。

并巧妙地通过诗歌表达的一个道理:

蚂蚁能背起比本身重好几倍的东西,小蚂蚁是一种很勤劳的小动物。

诗歌中的象声词也运用地非常好。

‘嗨嗬,嗨嗬’说的是蚂蚁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喔哦’是对小蚂蚁的力气大发出的赞叹。

针对现在大多数幼儿由于家庭宠爱养成不愿吃苦,不愿劳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状况。

  四、教学目的

  1、熟悉诗歌内容,会用动作和象声词表现小蚂蚁的劳动场面。

  2、观察小蚂蚁很小的身体特征并学习它勤劳能干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蚂蚁》

  2、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课件中的小蚂蚁,根据小蚂蚁很小的明显特征,大胆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

“昨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我家边上,发现了一个新邻居。

我的新邻居身体小小的,要是你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见。

可你别看它小,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呢?

你能猜出来它是谁吗?

”(幼儿做答)

  2、出示小蚂蚁(点击电脑课件)

  

(1)它是谁?

  

(2)小蚂蚁这么小,它有什么本领呢?

  3、现在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蚂蚁有什么本领?

(播放课件《小蚂蚁》)

  4、小蚂蚁会什么本领?

背的是什么?

  5、小蚂蚁是怎么背的?

(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6、那小蚂蚁背的时候还发出什么声音?

(请幼儿动作加上声音表演)

  7、小蚂蚁背的米比自己的身体要大好几倍,你们说小蚂蚁怎么样啊?

(引导幼儿说有力气,了不起。

  8、重点理解‘了不起’。

(可以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

  

(二)、学习朗诵和表演诗歌

  1、幼儿跟念两次。

  2、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句喔哦~```(理解惊讶,称赞的意思)

  3、幼儿再次朗诵诗歌并加上肢体语言。

  (三)、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

  1、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小蚂蚁啊?

为什么?

  2、引出勤劳的主题。

  (四)、游戏:

〈小蚂蚁运米〉

  师:

现在我们来学学小蚂蚁运米好吗?

  游戏准备:

沙包若干,相应的箩筐若干。

  游戏规则:

听口哨声响幼儿把沙包放在肩上爬行,谁最先把沙包运到对面的箩筐里谁就赢。

  (五)延伸活动

  1、可带幼儿到大操场上继续做〈小蚂蚁运米〉的游戏。

  2、

  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知道蚂蚁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

并在了解蚂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关于蚂蚁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各个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也可扩展为一个主题。

《蚂蚁》教案6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

《蚂蚁》。

1.引起兴趣师:

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

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

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

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

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

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

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

昆虫盒用来做什么?

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

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

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

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

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

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

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蚂蚁》教案7

  课前预习:

  1.搜集并了解作者南帆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标出文中生字词及褒扬人的词语。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__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3.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4.借助__,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

  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改过__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播放儿歌《蚂蚁搬豆》,让学生回味儿时童趣,有什么感触?

会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想象,充分调动积极性。

)教师随机解说:

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

(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

提示:

可按照“__通过对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的句式来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__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

__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明确:

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

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二、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3.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

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练习题

(一):

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

目的是什么?

  (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__的表达技巧。

  (学生交流)明确:

3.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4.不是为了赞扬蚂蚁。

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

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

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

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

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

  5.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明确:

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6.示例:

“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

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

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

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

“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

”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

__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