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1154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用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释热胀现象:

1、常见的物体都由微粒组成的。

2、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3、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

五、金属的热胀冷缩

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

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七、传热比赛

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

铜>

铝>

八、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

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

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

第三单元

一、时间在流逝:

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如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45个个字、看14行字,跑300米路等。

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确地知道时间。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如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感觉时间特别慢。

二、太阳钟:

2

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而计时的。

三、用水来测量时间:

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

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

容器中水越少,高度越低,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四、我的水钟:

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

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

1.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

2.确定总水量,

3.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

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

)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

4.测出一分钟的水量。

5.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五、机械摆钟:

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次数相同。

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

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六、摆的研究: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我们通过改变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速度越慢。

七、做一个钟摆:

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

摆越长,速度越慢。

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

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

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

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

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计时器的组成:

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

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

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填空题: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3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9、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

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2、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6、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

一、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

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

地心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3.日月星辰围着地球转。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

1.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3.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

4

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他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

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

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

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

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

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

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六、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

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

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

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

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八、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

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5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24小时为一周期,用傅科摆来证明,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北极星不动等现象。

公转:

(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

公转产生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

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等。

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复习要求:

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

2、认真复习《作业本》。

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一、电单元:

Ø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电有不同的种类:

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

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Ø

4、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

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

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12、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3、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

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6

科学实验:

1、制造“电路监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

2、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

3、接线盒的检测及预测,见科学书第14页。

4、熟悉以下实物图和电路图:

二、新的生命单元

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

(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化的过程:

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2、不同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

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有雄蕊和雌蕊的称两性花。

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3、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

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

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

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4、不同植物的果实有很多不同,但果实里都有种子。

不同植物的种子也有很多不同。

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

5、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

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

撒播方式:

利用:

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6、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

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

子叶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

7、动物在繁殖上与植物有相似的地方:

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产卵繁殖的动物:

鸟类、两栖类(青蛙等)、昆虫(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螺等)、爬行动物(乌龟等)、鱼类……

1、研究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见科学书第33页。

2、研究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实验,见科学书第32页。

3、熟悉以下各种图解:

三、食物单元

7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般分三类:

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

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

其他(水、调味品等)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3、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膳食营养原则:

多种搭配;

荤素搭配;

每天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不吃垃圾食品;

不暴食暴饮……

4、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烧熟可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味道更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5、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

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

6、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用冷冻、晒干、腌制、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就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了解食品,可以从包装上获取不少信息。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方法、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保质期。

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的可能有害。

保质期短的往往有利健康。

1、检测淀粉的方法:

往食物上滴碘酒,如变成蓝紫色,则说明该食物含有淀粉。

2、检测脂肪的方法:

拿食物在白纸上反复擦,如有油迹,白纸变透明,则说明该食物含有脂肪。

1、食物营养金字塔,见科学书第43页。

4、霉菌生长实验(对比实验,注意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见科学书第47页。

表一:

研究内容

水是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实验材料

滴管、水、2个相同烘干的面包、相同袋子2个、夹子2个、霉菌、

牙签

实验步骤

1、往其中一个面包上滴10滴水;

2、用牙签在两个面包都放上一些霉菌,分别装入袋子,用夹子夹住

袋口;

3、都放在桌子下,每天观察。

8

 

实验结果

有水的面包上的霉菌长得快。

实验结论

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长。

表二:

温度是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1、往两个面包上各滴10滴水;

3、一袋放进冰箱(低温),一袋放在冰箱旁(高温),每天观察。

冰箱旁的面包上的霉菌长得快。

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说明:

1、以上四块面包,只有在桌下滴水的面包上霉菌会长的最快,说明霉菌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

2、研究太阳光对霉菌的影响,只需表格二中放置的地点改为阳光下和阴暗处即可。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2、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

沉积岩(水成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

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地球从里到外分为:

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

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3、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矿物有不同的特征。

见科学书第61页。

4、岩石有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

矿物也有不同的光泽。

物体有不同的软硬,矿物也有不同的软硬。

标准见科学书第63页。

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可以在瓷板上摩擦。

在识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9

5、地表的岩石在慢慢地不断地变化着。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叫风化,岩石的风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6、岩石和矿物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如:

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

石墨制造铅笔芯;

铁矿石炼铁;

花岗岩用于雕刻等。

实验内容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岩石的变化吗?

一杯水、镊子、岩石、酒精灯、火柴

1、用镊子夹着岩石在灯上烧;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

水底出现少量的岩石碎屑

温度变化会影响岩石的变化

1、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2、干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