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饮食护理
1.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如萝卜汤、梨汁等清热滋阴通便饮料,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2.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五、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呕吐者可于舌根部滴姜汁以减轻症状。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3、应用退热剂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4、服用清热解毒、攻下通腑的中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5、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外用药剂时注意局部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初患本病时的症状体征消失后应继续服用中药5—7天,可趟
免形成慢性阑尾炎或再次发作。
六、情志护理
进行情志疏导,鼓励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
1、腹腔内出血:
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
如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
须立即将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吸氧,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
预防切口感染,应观察切口敷料,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
要保持病房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
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山药、大枣、黄芪炖鸡汤等。
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压痛或有波动感时,考虑感染可能,应给予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粘连性肠梗阻:
常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磁灸疗法或理疗以预防。
早期手术,早
下床活动可以预防。
八、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时应嘱其3个月后再次住院做阑尾切除术。
5、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
一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热结腑实:
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
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
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
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三、临证施护:
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3、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五、给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
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驱虫消积等。
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七、并发症护理
感染肠瘘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八、健康指导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胁痛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
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
病位在肝、胆。
二、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
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
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
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
张。
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
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
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穴位注射。
2、疼痛重者可叩捶胆俞和肝俞;
或吴茱萸、食盐各适量,炒热熨胁痛区,用于气郁胁痛。
3、大便燥结可用大黄汤灌肠。
4、呕吐重者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
或药物穴位注射。
5、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6、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定时定量,忌食肥甘辛辣及嗜酒。
2、发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
五、用药护理
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
攻下药时,注意排便情况,泻下过多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六、情志护理
告知患者胁痛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故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过怒、过悲及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刺激,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选择适宜的乐曲欣赏,以分散注意力,使患者心境坦然,气机条达。
1)出血、胆漏: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时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高碳酸血症:
严密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注意询问病人主诉有无四肢关节的酸痛,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有无气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八、健康指导
1、怡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活动。
2、起居有常,避免过于劳倦。
3、劳动中不可用力过猛,避免碰撞伤及胁肋。
4、饮食有节,忌烟、酒、肥甘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5、强健体魄,慎避外邪。
狐疝
一、疾病名称
腹部脏器通过腹壁或盆腔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时致病。
常见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及切口疝。
1.寒湿内盛证:
少腹坠胀疼痛,可牵引睾丸坠胀、阴囊硬冷,喜暖畏寒。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肝气郁滞证:
少腹或阴囊肿胀疼痛,阴部坠胀不适,胁肋胀满。
多因愤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
舌淡,苔薄,脉弦。
3.气虚下陷证:
肿块时大时小,伴有神疲乏力,气短心悸,食少纳差。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三、临症施护
(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膝下垫一软枕,使膝、髋关节微屈,以减小腹内压力和腹部切口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
次日可改半卧位。
(2)预防术后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
术后切口可放置沙袋压迫6~12h,以预防出血。
(3)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变化,切口有无红肿、疼痛,一旦发现切口感染,应尽早处理。
(4)预防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
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术后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并注意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5)尿潴留的处理:
手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可予艾灸关元穴,同时予以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6)防治腹内压增高:
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因受凉而引起咳嗽,如有咳嗽应及时治疗,并嘱病人在咳嗽时用手按压保护切口。
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病人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每日定时排便,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予以通便药。
(7)一般手术后3d可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但术后3d内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烟酒类。
2.术前禁食,术后6~12h,无恶心、呕吐者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次日可进普食。
3.若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流质饮食再到半流质,最后普食。
中药汤剂宜温服。
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关心体贴病人,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及手术、护理等,减轻恐惧心理。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一切不良情绪刺激,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一)嵌顿疝
1.加强病情观察。
腹股沟区肿块突出而不能回纳,有明显的触痛,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提示为嵌顿疝;
若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绞痛,考虑可能有肠管嵌顿。
2.对嵌顿疝的病人应观察是否出现脉搏加快、体温上升、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1.出院后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过量活动。
2.保持大便通畅
3.及时治疗和预防和治疗有关疾病,如肺部疾患、前列腺肥大等。
防止复发。
4.注意保暖防寒、咳嗽。
5.出院后一旦复发,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因热毒酝蒸,气血壅滞所致,以患者部位红肿热痛、光软无头、寒热口渴、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肌肤。
急性化脓性疾病、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科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
疮形、肿势、色泽、疼痛。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心里社会状况。
辨证:
热毒壅盛证、热盛肉腐证、余毒凝滞证。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注意观察疮形,肿势、色泽、疼痛及体温变化,记录脓液的色、质、量。
高热烦躁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清热利湿解毒的饮料或遵医嘱给予清热利湿解毒中药代茶饮。
给药护理
外敷膏药宜紧贴患部,箍围药宜注意干湿度,惨药粉宜散布均匀。
药物降温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被服,嘱患者多饮温开水。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辛辣、鱼腥、生冷、肥腻之品。
情志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过激。
讲解本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心情平静,积极配合治疗。
临证施护
红肿切开后,保持引流通畅:
敷料侵湿时,及时更换,以保持疮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健康指导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
勤剪指甲,注意皮肤卫生。
避免外伤,防止蚊虫叮咬及皮肤毛囊的感染。
饮食禁膏梁厚味,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个人和工作环境清洁卫生。
叮嘱患者切勿用手挤压患处,以免发生毒邪内陷。
因皮肤、黏膜破损,使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所致。
以患部鲜红灼热、肿胀疼痛、红斑边缘微翘、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为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丹毒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体温变化。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风热蕴毒证、湿热蕴毒证、胎火蕴毒证。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护局部皮肤勿受损伤,床边隔离。
下肢丹毒,抬高患肢,利于淋巴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情况。
出现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患部皮肤红肿灼痛、化脓,红肿斑片由四肢或头面向胸腹蔓延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口服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皮疹、体温等变化。
外敷药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如有小面积破溃、局部出现红疹、瘙痒时,报告医师。
指导患者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勿食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高热者,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注意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积极配合治疗。
临症施护
体温超过39度时,科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针刺降温。
头面部丹毒时,适当抬高患者头部。
下肢丹毒时,抬高患肢。
唇及颊部出现皮肤、黏膜破损时,少讲话,少咀嚼,避免疼痛加重。
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
指导患者正确描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
指导患者禁止手指挖鼻孔、挤压碰伤颜面部丹毒。
有肌肤破损者或足癣等病灶须彻底治疗,放置复发。
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加减药物,症状改善、局部红肿消退后,继续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本病的诱发因素,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保持大便通畅。
因乳汁瘀积,肝郁胃热,热毒入侵乳房所致。
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乳房。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患乳肿胀范围、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肿块及全身有无寒热。
溃后脓液的量、色、质及气味。
有无乳头发育不良、有乳头破损等情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辨证;
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正虚毒恋证。
病情较重者,卧床休息;
脓肿切开后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脓液引流。
停止哺乳,用三角巾或胸罩托起患乳。
注意观察患乳肿胀范围、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肿块、触痛,全身有无寒热。
观察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及疮口有无乳汁排出。
遵医嘱局部给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外敷。
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应遵医嘱服中药回乳。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肥甘及鱼腥发物。
宜进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
介绍病情,消除患者恐惧及焦虑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气滞热壅者,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膏。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或注射止痛剂。
指导哺乳期妇女保持乳头清洁,定期哺乳,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
指导哺乳期妇女及时纠正乳头凹陷,防止因乳头内陷、乳汁不畅而反复发作。
防止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
乳头擦伤、皲裂时,可外涂麻油或蛋黄油。
哺乳期妇女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散。
以胸罩或三角巾托起患乳,脓未成者减少活动牵拉。
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及外感风寒之气所致。
以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临床表现。
乳腺癌可参照本病护理。
乳房局部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及腋窝淋巴结等情况。
情志郁结证、冲任失调证、毒蕴溃烂正、气血两虚证。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病情较重者卧床休息。
观察乳房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触痛及全身有无寒热等。
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等。
注意止痛药物的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正确给药。
遵医嘱执行化疗药物的配制、给药途径、药量和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宜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乳岩晚期,选择宜消化、喜好的饮食,少量多餐。
放疗和化疗反应严重而影响进食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树立信息。
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
情志郁结、冲任失调者,遵医嘱局部敷贴中药膏。
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针刺、艾灸或止痛药。
择期手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锻炼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
术后伤口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患肢血循环等情况。
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
无异常情况时,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并用三角巾将患肢托起。
术后3-5天指导患者进行握拳、屈腕、屈肘、上举、活动肩关节等功能锻炼。
出院后不宜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以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机会,防止肢体肿胀。
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体。
创面愈合后,指导患者掌握伤口护理知识,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
首次洗澡必须取得医师同意,注意保护伤口。
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引导患者经常听音乐、看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流、散步、体育锻炼、种植花草,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石瘿。
因情志内伤,痰湿内生,上逆于颈部所致。
以甲状腺单侧或双侧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颈部。
甲状腺癌可参照本病护理。
项颈部肿块大小、硬度、有无压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生活自理能力。
痰瘀内结症、瘀热伤阴证。
晚期患者全身衰竭,形体消瘦,长期卧床,应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
、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舌脉、胸憋、心悸等情况。
观察肿块的皮肤色泽、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血管怒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气短、手足抽搐等情况。
了解用药类别、时间、途径、药量,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甲状腺制剂。
晚期患者的营养消耗量大,应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饮食,忌食辛辣、海带、灸煿和酒类。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情志护理
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重要性,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临证施护
痰瘀内结、瘀热伤阴者,遵医嘱给予中药药膏外敷。
术前指导患者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床上排便、头部后仰等练习以便术后恢复。
术后1天患者的颈部需制动,禁止吞咽动作。
发现异常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术后按手术后护理常规进行。
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指导患者掌握伤口护理知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切口愈合后在医师指导下逐步练习颈部活动和肩关节活动。
告知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可配合中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