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教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教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教案 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迁徙生活(寻找肥沃土地),穴居。
(4)社会:
氏族公有,集体劳动,历经母系、父系社会。
2、传说时代:
(1)三皇五帝,可能是部落联盟首领,三皇通常包括伏羲、神农及其他;
五帝通常包括黄帝、尧、舜等(※炎帝神农,黄帝轩辕)。
(2)实行禅让制(民主推举)。
3、原始文化:
音乐、美术、舞蹈等等源头均可从中探寻。
如美术代表作《鹳鱼石斧图》;
原始宗教歌舞,后人称带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为“傩”。
二、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其历史尚需进一步考古发掘证明)
进入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
2、政治: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商时间精确到十年,周朝精确到年,故夏的建立时间是“约”,而周从建立时间1046年开始没有“约”。
)
(2)王位世袭制:
夏禹儿子夏启夺王位并传与后代,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文化:
代表为二里头文化。
据传有历法《夏小正》。
三、商、(西)周时代(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
(一)商周经济
1、农耕:
(1)农具:
木制耒耜为主;
石锄、石犁;
青铜农具珍贵稀少。
(2)耕作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治虫。
(3)表现:
①五谷丰登:
粟、黍、菽(豆)、稻、麦;
②六畜兴旺:
猪、牛、羊、马、狗、鸡;
③种桑植麻。
(4)生活:
随农耕水平提高,走向定居(安居乐业)。
(5)认识: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农业社会基础。
2、井田制:
(1)名义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分封,“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集体劳作:
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集体劳动有利于提高工效。
3、工商业:
(1)手工业:
①商:
原始瓷器;
已有织机。
②商周:
青铜铸造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商业:
产生职业商人;
产生最早货币贝壳;
均有城市与市场。
(3)政策: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工商业者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衣食,驱使其为政府服务。
(二)商周政治
1、政权更迭:
(1)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桀,建立商朝。
(2)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
(桀纣,后成为暴君泛称。
)
2、商朝政治:
(1)内服外服制度:
①中央设相、卿等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伯,方国首领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外服是方国,部落联盟发展而来,非商王赏赐,是一种联盟制度,不是分封制。
)
(2)神权色彩:
商王每日及遇事必占卜,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3、西周政治:
(1)分封制:
①周王室:
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给宗族姻亲、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广建封国。
②诸侯:
服从王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③层层分封:
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作用:
诸侯对王室臣属关系更明确;
周王取得天下共主地位,众星捧月,巩固王权;
统治区域得以扩大。
(2)宗法制:
①概念: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②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宗子)传宗继统,是大宗;
大宗小宗关系相对,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大宗。
③作用:
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
“家”“国”结合,强化王权,巩固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团结。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3)礼乐制度(周礼):
①内容:
对统治阶级日常活动制定规则和仪式,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贵族行不同礼仪(如王九、侯七、卿五、士三)。
②作用: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等级制度,有利统治秩序稳定。
(三)商周文化
1、文字:
(1)甲骨文:
出土于殷墟,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成熟的汉字,象形为主(已是“六书”构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金文(古称铜为金):
青铜器铭文,商周时期铸于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
2、青铜文化: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
3、其他:
(1)商朝:
甲骨文记载日食;
殷历;
干支纪年(古代还有帝号纪年,年号纪年)。
(2)西周:
《诗经》,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
《周易》,最古占卜用书;
《尚书》,夏商周资料汇编,最古官方史书。
四、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战国经济
1、农耕经济:
(1)生产力大幅提高,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
①新生产工具(铁农具)的出现;
②耕作技术(牛耕;
垄作法)的发展;
③水利工程(春秋的芍陂,战国的都江堰、郑国渠)的兴修。
(2)生产关系大变革:
井田制走向崩溃,多种形式土地私有制出现。
①“公田”抛荒;
②“私田”逐步成为私有土地,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
③春秋各国税制改革(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④战国大举变法(前400年左右,魏文侯变法“废沟洫”“尽地力”;
秦前356、350年商鞅两次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军功”“奖励耕织”),从法律上彻底废除井田制,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培植新兴土地所有者。
(3)战国多种土地私有制:
①君主:
私有土地由宫廷掌管,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②地主:
私有土地来源多种,“公田”转化,奖励赏赐,买卖土地;
后来土地兼并是其扩大地产主要来源,也是矛盾焦点;
土地经营出现租佃方式。
③自耕农:
也是土地主人,但私有土地规模限于家人自种。
2、小农经济的特点与作用:
(1)男耕女织: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实行性别的简单分工;
③以种植业为主,辅之以家庭手工业、家庭养殖业。
(2)自给自足:
①满足于家庭的吃穿等基本需要;
②还要交纳赋税地租;
③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盐铁需要外买。
(3)精耕细作:
因为①土地有限;
②农田基础建设得到发展;
③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4)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5)积极作用:
①农民因拥有生产资料而具有积极性;
②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
③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稳定)。
(6)局限性:
①地主的剥削重,政府的赋役重,抗灾能力弱,农民极易陷入贫困;
②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特别提醒: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封闭性----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期统一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它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也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1)冶铁业:
①西周晚期:
已有铁器;
②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硬度高、性能好)的技术;
③战国:
铁器广泛使用。
(2)商业发达:
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都是重要商业城市。
(3)地位: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打破官营局面,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社会地位提高。
(老教材知识:
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来灌溉;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精美;
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已能用曲造酒;
《考工记》:
齐国手工业工艺专著,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二)春秋战国的政治
1、春秋:
(1)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诸侯擅自分封,小宗取代大宗频发,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出现春秋五霸:
齐桓公(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晋文公(城濮大战)、楚庄王(问鼎中原)、吴王阖闾(孙武)、越王勾践(勾践尝胆)。
2、战国:
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
(1)“礼乐征伐自大夫(诸侯)出”:
①“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
②“田氏代齐”:
田氏取代姜氏为齐国国君;
③中期,国君纷纷改称“王”。
(2)各国变法:
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韩申不害变法、齐邹忌改革、秦商鞅变法。
(3)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秦,著名战事有齐国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秦军大败赵国;
最后十年,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3、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
除中原华夏族外,四周还有匈奴、东胡、戎、越族等。
②方式:
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③影响:
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三)春秋文化
1、孔子的学说:
(1)孔子: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整理出“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其思想保存在弟子整理的《论语》中。
(2)学说:
①“仁”(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等级名分制度);
③“德”(为政以德,以德化民,也主张逐步改良政治);
④教育:
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
(3)影响:
当时未受太多重视;
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步形成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老聃与《道德经》:
(1)老聃:
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楚国人,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2)《道德经》:
①道:
最高哲学概念,是凌驾于上天之上的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政治:
“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孙武与《孙子兵法》:
春秋时期军事家齐人孙武所作,提出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兵学圣典,享誉世界。
4、《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编定。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各国民歌歌词,最为精华)、雅(宫廷乐曲歌词)、颂(祭祀舞曲歌词)三部分。
《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5、其他:
①九九乘法口诀;
②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计算法;
③《春秋》记载哈雷彗星。
(四)战国文化
1、百家争鸣:
背景:
(1)经济:
①(生产力)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②(生产关系)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
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层: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思想: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许多学术旨趣不同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彼此学习、吸收,相互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2、诸子学派:
(1)孟轲:
字子舆,邹人。
弟子将其言论整理为《孟子》,唐代后,《孟子》被奉为经典,南宋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
①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②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主张用仁政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③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荀况:
赵人,基本继承儒家(礼治),又吸收法家思想(礼法并施)。
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②伦理观上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③朴素的唯物思想:
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
(3)庄周:
宋国隐士。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的自由。
①“齐物”观:
万物齐一,本质相同(成语:
朝三暮四);
②“逍遥”观: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态度,“无所恃”才能“逍遥”;
③天人“不相胜”:
人为是对自然的破坏,无利有害,因此人要顺其自然。
(4)韩非:
韩人,荀子学生,法家集大成者,其思想成为秦国指导思想。
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法,法律,政事基本;
术,权术,君主驾驭大臣工具;
势,威势,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势是法、术的前提,臣守法,君用术)。
②发展观:
社会发展变化,不会后退,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守株待兔可笑)。
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需要;
(2)与儒家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5)墨翟:
鲁人,曾求学儒家。
①兼爱:
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②非攻: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和平共处;
③尚力:
强调生产的地位,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6)孙膑:
《孙膑兵法》:
齐人,注意创造利用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第二讲秦汉史※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顺序也有不同说法)。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即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6—前202年,刘邦项羽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汉高帝)称帝,建立西汉。
都城在长安。
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七国之乱。
汉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观点;
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公元9年,王莽废孺子刘婴,建立新朝。
王莽推行新政,力图缓解西汉中期之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但改革失败。
公元23年,绿林与赤眉大起义爆发。
公元25年,刘秀(汉世祖、光武帝)建立东汉(也称后汉)。
都城在洛阳。
公元184年,张角以太平道为旗帜、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黄巾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进入群雄割据时代。
公元220年,东汉末代皇帝献帝死,东汉灭亡;
曹丕建立曹魏政权,三国时代开始。
一、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1)继续推行商鞅的“耕战”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
同时由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
(2)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艰难。
(3)秦统一之后,兴修驰道,统一度量衡(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叫衡),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半两)。
(1)秦朝的统一。
①人民经历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②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统一过程:
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2)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实行皇位世袭制,希望世代相传。
②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控制着调动军队的虎符。
(3)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①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④九卿:
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
三公九卿制度的作用:
秦朝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4)推行郡县制。
①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②郡县制内容: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各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有利于秦朝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专制主义起的作用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起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秦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得到推广。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李斯反对,并提出“天下敢有藏诗书者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有学,以吏为师”,此即“焚书”。
第二年,因方士儒生议论朝政,秦始皇坑杀儒生460人,此为“坑儒”。
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1)农业:
耕作方式方面,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
耕作技术方面,赵过推行代田法。
灌溉设施方面,漕渠、白渠、龙首渠;
并积极有效地治理黄河。
(2)手工业:
西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汉代已经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在纺织业方面,西汉出现了织室,汉朝的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号,商路后被称为“丝绸之路”。
(3)商业。
汉武帝时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汉朝与匈奴在边境上经常进行“互市”。
(4)赋税制度:
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作为征收田租、人口税、更赋和服徭役、兵役的依据。
(从租佃关系的发展情况看,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1)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逐渐威胁着中央。
②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③结果: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君主专制的强化:
汉武帝削弱相权:
汉武帝重用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选官制度: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4)监察制度:
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汉朝在地方推行刺史制度。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与北方匈奴:
汉高祖时期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积累了反击力量,对匈奴进行三次大规模战役(卫青、霍去病);
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
(2)与南方越族:
越族分为东瓯、闽越和南越。
汉武帝向南扩张,将三越纳入汉的版图。
越人也多次迁徙,与汉人杂居,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各族进一步融合。
(3)与西域各族: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至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
(4)对外交往方面:
西汉时,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4、文化:
(1)科学技术:
根据考古资料,西汉已经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农书方面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文学: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3)艺术:
汉代帛画,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马王堆T形帛画)
(4)思想:
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在黄老思想指导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减免田租;
免自卖奴婢者为庶人;
士兵回家,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结果:
历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②汉武帝“积极有为”的治国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治需要,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大一统”措施。
③汉代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来维护政治统一,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用来加强君权,提倡“三纲五常”用来维护统治秩序。
④汉武帝的尊儒思想和措施:
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教科书,垄断教育;
中央兴办太学授五经;
地方设立郡县学。
儒家获得独尊地位,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耕作方式方面,铁犁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
继续治理黄河(王景)。
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东汉晚期,烧制出了青瓷。
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造纸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流传至今。
东汉制陶业出现大发展,陶器在寻常百姓家庭普及,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材料的束缚。
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分为郡(国)、省二级。
郡之上还有监察区性质的州。
州的长官刺史,后改为牧守。
郡的长官为太守。
东汉的中央政权沿用西汉的内外朝制度,外官主要有三公九卿。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
东汉政府先后派遣窦固、窦宪等人大败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西迁,部分到达欧洲。
(2)与西域各族:
东汉政府派遣班超经营西域,发展民族关系。
(3)对外关系:
公元57年,日本列岛上的奴隶制小国倭奴国派遣使臣与汉通好,刘秀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后大秦回访,两国经济往来密切。
张衡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医疗保健体操。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医圣)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此书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张衡《二京赋》
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或图形符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