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827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增儒教授高考临场20招Word格式.docx

②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特别是一些你认为难记易忘的结论.

③同学之间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不仅能转移临考前的焦虑,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至于背诵基本数据(开方数、平方数、立方数、对数、勾股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等)、再现重要定理、公式等则常有实惠.

第2招:

迅速摸清“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思考亦未进入高潮,此时不要匆忙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一遍试卷,弄清全卷共有几页、几题?

看看页码是否齐全?

卷页是否配套?

印刷是否完整、清晰?

尤其要认真阅读试卷的说明与各题型的指导语.

(1)通览全卷的作用.

①一份试卷,相当于一份学科复习提纲,有了试卷的全貌认识,可使我们有机会从整体结构上获得积极的暗示,便于从学科的知识体系上产生联想,激活回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②为实施正确的答题策略提供尽可能多的客观基础,如“三个循环”(见第3招)、“四先四后”(见第4招)、“一慢一快”(见第5招)等.

③便于统筹安排时间,防止在个别小题上纠缠过久,也能有效克服“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题无暇顾及”的毛病.

④可以提前防止缺页、残页、空白页,也能从根本上避免漏做题.

(2)通览全卷的基本工作.

通览全卷既是摸清“题情”,又是解题的第一个循环,一般可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4件事:

①填卷首、看说明、两写三涂.

即首先填好卷首各栏,如写姓名、写准考证号等项.对答题卡则涂类型、涂准考证号、涂科目代号,同时,要要认真阅读试卷的说明与各题型的指导语.

②顺手解答.

即顺手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填空题,显然,看完全卷比只看开头二三道题更容易找到熟悉的内容,更容易找到会做的题目;

而只要能很快解答出一二道题(每套试卷都会有难度系数0.8以上的热身题),情绪就会迅速稳定下来,并且“旗开得胜”的愉悦感还有一种增力作用,能鼓励自己去作更充分的发挥.

③粗略分类.

对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面浏览一面按照难度估计,粗略分为A、B两类,A类是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比较容易的题;

B类是指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难的题目,以便于“先易后难”地答题.

④做到三个心中有数.

首先是对题量心中有数,弄清全卷一共几页、大小几道题,防止漏做题,发现漏印题.

其次是对题分心中有数,弄清每道题各占多少分,为后面实施“先高后低”作调查,并粗略分配一下各题的解答时间.既注重每道题少丢分,更注重全卷多得分.

最后是对题目的内容分量心中有数,即大致区分一下哪些属于函数题、哪些属于不等式题、哪些属于数列题、哪些属于三角函数题、哪些属于立体几何题、哪些属于解析几何题、哪些属于概率统计题、哪些属于微积分题,为实施“先同后异”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答题要领.

通览全卷之后,思考逐渐进入高潮,建议掌握好三个答题要领.

第3招:

三轮答题.

就是说,完整解答一套试题可经过3个循环(三轮答题法).一头一尾是两个小循环,各用10分钟左右,中间是一个大循环,用将近100分钟.

(1)第一循环:

通览全卷.

即在通览全卷的同时,先做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这是一个小循环.按高考题的难度比例3:

5:

2计算,可以先从那30%的容易题入手,获二三十分;

同时,把情绪稳定下来,将思考推向高潮.

(2)第二循环:

全面解答.

即用将近100分钟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卷,会做的都做了.在这个大循环中,要有全局意识,能作整体把握,并执行“四先四后”(参见第4招)、“一慢一快”(参见第5招))的方针.

(3)第三循环:

复查收尾.

即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检查解答过程并实施“分段得分”(参见第16~20招).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不可能在第二循环中答全答对所有的试题,因此要对那些答不全或答不对的题目进行技术性处理.这一步的作用有点像足球守门,把住最后一关.即使都做完了的题目,也要复查,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一步是超水平发挥,争取多得分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第4招:

四先四后.

考虑到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考生,都只能答对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因此,执行“四先四后”的技术措施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

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作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攻B类题,容易和困难是因人而异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虽然试卷本身的编排已经原则上考虑到从易到难,但这仅仅是命题组的主观认识,而且数学试卷常常被设计为“两个从易到难的三个小高潮”,(三类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从易到难;

每类题型本身又从易到难),就是说,选择题的难题完全可能比填空题的易题困难,而解答题的易题又完全可能比选择、填空的难题容易,所以,进入第二遍答题时,就无须拘泥于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被跳过的题目其实还在潜意识里继续思考),特别是不能在低分值的题目上耽误过长时间,防止“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题无暇顾及”.

(2)先熟后生.

通览全卷,既可能看到较多的有利条件,也可能看到较多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万一当年试题偏难.首先要会自我暗示:

“我难别人也不易,水退船低没关系”,“要镇定,别哆嗦,办法总比困难多”,其次,可实行“先熟后生”的策略,就是说,先做哪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的题目,后攻那些题型、内容、甚至语言都比较陌生的题目.先做在某些方面有熟悉感的题目,容易产生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境界,展开联想,促进转化,拾级登高.

(3)先高后低.

这是说要优先处理高分题(解答题),特别是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更要注意解题的时间效益,比如:

①两道都会做的题目,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减少时间不足的失分;

②到了最后一二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参见第五部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的得分.事实证明,“大题拿小分”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先高后低”要与“先易后难”结合起来,不能不分难易,专挑高分题做,否则会造成“高分难题做不出来,低分易题没时间做”.

(4)先同后异.

就是说,可考虑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集中处理(如同为函数题、同为方程题、同为不等式题、同为数列题、同为三角函数题、同为立体几何题、同为解析几何题、同为概率统计题、同为微积分题等),这些题目常常用到同样的数学思想、类似的思考方法,甚至同一数学公式,把他们结合起来一齐处理,思考比较集中,方法或知识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数学高考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维活动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兴奋中心必须从这一章节跳跃到另一章节,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中心转移得过急、过陡和过频.

这“四先四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果.

第5招:

一慢一快.

就是说,审题要慢、书写要快.

(1)审题要慢.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钥匙.只不过其中的积极提示往往是通过语言文字、公式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间接地告诉我们.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答题形式、数据要求等各方面真正看懂题意.特别要抓好审题的“三个要点、四个步骤”.(详见文[3]问题19、问题20)

①三个要点.

要点1:

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其数学含义如何.

要点2:

弄清题目的结论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其数学含义如何.

要点3:

弄清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有哪些数学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

②四个步骤.

步骤1:

读题——弄清字面含义.

步骤2:

理解——弄清数学含义.

步骤3:

表征——识别题目类型.

步骤4:

深化——接近深层结构.

经验表明,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地给予的,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例1过正方体的顶点作直线,使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可以作

(A)1条(B)2条(C)3条(D)4条

(2010年高考数学江西理科第4题、5分)

讲解

(1)条件是什么?

①正方体.可以作出一个正方体图形(图1),正方体中的所有性质视为已知.

②过点的直线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这里,涉及空间中线线夹角的知识,构成解题的关键与难点.正方体的“棱”本义均为线段,但当说夹角时是指棱所在的直线,因而,

●棱,,是可以延长的;

●直线与棱,,的夹角是指不大于的角.

学生普遍只认识到这两点,这就把选择题当解答题了,其实,

四个选择支还提供第3条件,并且,可以作为沟通条件与结论的桥梁.图1

③直线存在且不超过4条.

(2)结论是什么:

求直线的条数.

(3)沟通条件与结论联系.

思路1从条件③出发.

第一件工作:

题目说,至少有1条,你能找出1条来吗?

(正方体内找)

如图1,正方体内,过点与棱,,所成的角都为的体对角线为所求,这样的直线有1条.

第二件工作:

你还能再找出第2条来吗?

要突破仅在正方体内找的思维定势,关键是思考棱的延长线:

以点为顶点,三条棱落在直线,,上的正方体不只1个(参见图2),每一个都有过点的体对角线与三条棱,,所成的角都相等,这就又将问题还原为在大正方体内找体对角线.

解法1以点为顶点,三条棱落在直线,,上的正方体有8个(参见图2),每一个都有过点的体对角线与三条棱,,所成的角都相等,去掉重合的得4条直线,即图2中大正方体的4条体对角线.选(D).

领悟本思路先从小正方体中找1条体对角线,然后再从大正方体中找4条体对角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考查线线夹角的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分类(正方体内1条、正方体外3条)及转换化归的思想方法.

思路2因为与两相交直线夹角相等的直线在两个垂直平分面上,我们可以通过轨迹相交法找出直线.

解法2如图2,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的直线在两个垂直平分面,上;

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的直线在两个垂直平分面上;

两类垂直平分面间的交线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有4条:

选(D).图2

例2已知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求.

(1951年高考数学第4题)

讲解通常认为题目有两个已知条件:

(1)显性条件1:

(2)显性条件2:

记,试想由及能推出吗?

所以,题目还有

(3)隐含条件:

本例正是由这三个条件推出一个等式.这时的思路探求可以这样想:

(1)题目是从等式到等式,途经应是恒等变形;

(2)题目是从两个等式,到一个等式,途经应是两个等式的合并;

(如何合并?

(3)题目是从到,途经应是消元,消去;

(4)题目是从分式到整式,途经可以去分母,也可以抵消分母.

由此可以得“设比值”之外的更多解法.如

另解1

(消除分式与整式,6个字

母与3个字母间的差异)

(用显性条件2)

(用隐性条件)

另解2由已知有

相加得

另解3对已知式的前两项用等比定理,有

即,

得,

得.

另解4已知表明,两条直线重合:

,      ①

,②

由于直线②通过点,所以直线①也通过点,得

.(如图7)

因此,不管问题的原始来源如何,对高考解题来说,化归为课堂上已经解过的题是明智和可行的.图7

例9真分数不等式.

真分数不等式有生动的现实情景,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等10多种证明方法,可以作为一个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模型.

题目请从下面的现实情景中提炼出一个数学命题,然后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

(1)糖水加糖变甜了.(糖水未饱和)

(2)某中学计划招收高一新生人,使学生总数达到人,这样高一新生所占比例为,现准备高一扩招人,则高一新生所占的比例变大了.

(3)盒中有白球和黑球共个,其中白球个,从中任取一个,取得白球的概率为,若再加入白球个,从中任取一个,则取得白球的概率增大了.

(4)建筑学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但按采光标准,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0%,且这个比值越大,采光越好.现将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等积增加,则采光条件变好.

(5)某城市有一矩形广场,该广场为黄金矩形(它的宽与长的比为5:

12),现在中央设计一个矩形草坪,四周是等宽的步行道.能否设计恰当的步行道的宽度,使矩形草坪仍为黄金矩形?

讲解以“糖水加糖变甜了”为例.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生活事实,这里有数学道理吗?

该用什么样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呢?

首先,这个情境具有不等式的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变甜、变咸所表达的是大小关系,记为

这里用到了字母表示数的知识.

其次,这个情境代表什么不等式呢,它又应该用怎样的式子表达出来呢?

这要调动“浓度”的概念并继续用字母表示数,设克糖水里有克糖(),则

而?

这还没有把加糖反映出来,有待表示.再设加入克糖(),得

最后,“糖水加糖变甜了”就是.于是得到一个真分数不等式:

若,,则

“糖水加糖”的情境本身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

(1)将3小杯浓度相同的糖水混合成一大杯后,浓度还相同.由这一情境可得等比定理:

(2)将几杯浓度不尽相同的糖水混合成一大杯后,大杯糖水的浓度一定比淡的浓而又比浓的淡.这又是托儿所小孩都知道的事实,但这里有“中间不等式”的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

对,,有

(3)取浓度不等的两杯糖水,它们有一个平均浓度,合在一起后又有一个浓度,这两个浓度哪个大呢?

这已经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了,需比较

的大小.

真分数不等式可以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图形、构造定比分点、构造复数、构造函数等10多种证明方法,非常有利于沟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

很多高考题都可以用真分数不等式来求解,这一事实既说明真分数不等式可以作为一个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模型,又说明求解高考题时可以化归为课堂和课本已解决过的问题,或化归为往届高考题.这些高考题的求解,还可以体现模式识别的层次性(直接用、转化用、综合用).

例9-1如果那么().

(1989年高考数学广东题)

例9-2设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是其前项和.

(Ⅰ)证明;

(Ⅱ)是否存在常数,使得

(1995年高考数学理科第25题)

例9-3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是数列的前项和,证明.

(2004年高考数学文科第18题)

讲解例9-2

(1)与例9-3

(2)可以认为是真分数不等式的变形用,如果我们没有“化归为课本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思想准备,可能就想不到用真分数不等式,或在变形式

与①

之间犹豫,而一旦想到用真分数不等式,则①已接近完成,因为为递增的正项数列,有

例9-4对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

(1985年高考数学上海题)

例9-5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

(Ⅱ)设数列的通项,(其中),记前项和.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998年高考数学题理科第25题)

例9-6已知是正整数,且,

(Ⅱ)证明(1+m)n>(1+n)m.

(2001年高考数学理科第20题)

讲解(Ⅰ)要证,只需

而由真分数不等式,有

,(由,有)

相乘,

即.

例9-7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且均为常数)的图象上.

(1)求的值;

(11)当时,记,证明:

对任意的,不等式成立.

(2009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20题)

(1)因为对任意的,点均在函数(且均为常数)的图象上.所以得,当时,

当时,

又因为{}为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且),从而,即,得.

(11)当时,

则,

所以

由真分数不等式有

从而

即成立.

这与例9-4证明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几道题目课本都没有出现过,但例9-1可以认为是真分数不等式的直接用(加上余弦函数的单调性);

例9-2(Ⅰ)与例9-3(Ⅱ)可以认为是真分数不等式的变形用,对例9-4~例9-7可以认为是真分数不等式的整合用(多次连续或多个组合).

第11招:

差异分析.(参见文[6])

(1)差异分析的基本含义.

①目标差:

我们把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差异称为目标差,解题的实质就在于设计一个使目标差不断减少的过程.

②差异分析法:

通过寻找目标差,不断减少目标差而完成解题的思考方法,叫做差异分析法.

(2)差异分析法的使用步骤.

①寻找目标差:

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中所出现的元素,元素间所进行的运算,以及元素间所存在的数量特征(如系数、指数、函数名称、自变量等)、关系特征(如运算方式、大于或等于、平行或垂直等)、位置特征等去寻找异同点.

②作出消除反应:

对于所找出的目标差,要运用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立即作出某种减少目标差的反应.

③积累消除效果:

减少目标差的调节要一次又一次地发挥作用,使得对目标差的减少能积累起来,渐次逼近,直至消除,最终完成解题.

(3)差异分析法的基本功能.

①差异分析法是“综合——分析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可同时具有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双重优势.

②运用差异分析法解题可以同时回答“从何处下手”与“向何方前进”这两个基本问题:

我们说,就从分析目标差入手,就向着减少目标差的方向前进.

经常看到一些同学,拿着题目一筹莫展,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连下手的地方都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找目标差,或见到目标差却不能作出反应.还有的同学常在成功的思路上受阻,其原因是不善于把目标差的逼近积累起来.

对于一类恒等式或不等式证明题,这一策略常能凑效.特别地,三角题可以通过角、函数名称、运算方式等的差异分析来求解.

例10已知数列的首项,,.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对任意的,,;

(Ⅲ)证明:

(2008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2题)(参见文[7])

讲解由第(Ⅰ)问易得,因此第(Ⅱ)问可以认为是一道数列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已知数列,证明:

对任意的,

,.①

对比①式左右两边可以看到,有3个明显的差异:

(1)右边有正数,左边没有.(恒成立问题)

(2)左边有,右边没有明显表出.

(3)右边有或,左边没有明显表出.但由知

这就提供了沟通①式左右联系的线索:

思路1:

把右边的统一为的不等式;

思路2:

把左边的统一为的不等式;

思路3:

把左右两边统一为的不等式;

事实证明这些思路全都是可行的,比如

证明把统一为,有,得

右边=

(关于的二次三项式)

.(二次三项式求极值)

这个证明表现为一系列恒等变形,若将首尾两行独立出来就得到一个恒等式

这个等式的外形影响我们对本质的直接揭示,将其改写为不等式左边减右边的形式,有

.③

这就清楚了,不等式①通过②可以等价于实数的平方为非负数,并且的条件不是必要的(就够了),书写也立即可以改写为基本不等式证法.

例11-1设,求

+.

(1985年高考数学理科第二(4)题)

解法1由二项式定理有

与已知条件作比较,得

则.

可见,最终归结为的计算,这也可以由“差异分析”得出.

解法2让我们将已知式与求值式逐项对齐,并进行差异分析

可见,已知式中的项有字母,结论中的每一项都没有字母.“没有字母”是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为每一项的字母都等于1,消除差异的办法应同时取

所以取代人已知式,得

评析可见,在差异分析观点之下,取值就不是一个妙手偶得的特殊技巧了,而是一个策略思想的具体实施.并且,这一经验积累,又与“特殊化”和“整体处理”的策略思想相通,可以用来处理很多数学问题,比如下面几道类似而又有变通的高考题(化归为往年的高考题):

例11-2已知,那么.

(1989年高考数学第16题)

解设,则

.填.

说明我们在阅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令得答案为,其实得到的是

而所求的值,应再减去,从而

究其原因,是考生一见题型很熟悉(如例11-1及课本相关习题中见过),没有认真看清题目的小变化,就匆匆作答,结果“会而不对”.

例11-3若,则

的值为()

(A)1(B)(C)0(D)2

(1999年高考数学理科第8题)

.选(A).

说明若把所求式展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