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6934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ocx

405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企业合理避税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摘要

税收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和股东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减轻税收负担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企业如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少缴税款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也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企业合理避税的定义、原则和目的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合理避税的一些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合理,避税,措施

Abstract

Taxforeachenterprisethatisabigspending,itisnotonlyrelatedtoenterpriseprofit,butalsoandshareholder'sbenefithastheverybigrelations.Inamarketeconomy,enterprisesunderthebackgroundoftheprinciplebypursuingeconomicbenefitsmaximizationoftaxreliefdriver,theburdenofconsciousnessstrongerandstrongeralso,howtheenterprisedoesnotviolatethelawinthecasespaylesstaxesbecameanunavoidablecannotsolvetheproblem.Thearticlediscussestheenterprisethedefinition,locally-baseddiscussestheprinciplesandobjectives,andcombinedwiththeexistingproblemsintheenterpriseinChina,andputsforwardsomemeasurestoenterpriselocally-basedandproblemsshouldbepaidattentionto.

Keywords:

reasonable,taxavoidance,measure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企业合理避税研究1

引言1

一、合理避税理论概述1

(一)合理避税的含义1

(二)合理避税的原则2

(三)合理避税的目的3

二、我国企业合理避税的现状4

(一)企业合理避税的理论研究薄弱4

(二)企业自身合理避税的层次水平低下5

(三)忽视合理避税的风险6

三、企业合理避税的措施7

(一)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选择7

(二)企业合理避税的具体操作办法8

四、企业在合理避税中应注意的问题9

(一)合理避税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9

(二)合理避税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10

(三)合理避税要有积极的态度10

(四)合理避税应注意风险防范10

(五)合理避税应考虑实际税负水平11

结束语11

引言

合理避税可以被称为一种理财活动或策划活动。

合理避税在发达国家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公司都聘用专业的税务代理机构来进行纳税事项的安排。

而我国的合理避税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应用均较晚。

我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严重的阻碍了合理避税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合理避税各方面才得以发展,但仍有不少企业对合理避税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应用。

税收支出是企业成本支出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竭尽全力地控制一切成本支出,当然包括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税收支出。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就合理避税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

一、合理避税理论概述

(一)合理避税的含义

合理避税是纳税人在遵守现行税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国家对于企业在经营、理财、投资等事项提供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比较选择,且进一步进行优化,从而通过节约税收成本最终达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层含义:

合理避税是在一定的税收环境下进行的。

合理避税在相当大程度上受税收环境制约。

国家针对于企业合理避税活动制定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实际上限定了企业合理避税的活动空间。

合理避税只能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超越法规之外逃避税收负担,则属于违法行为。

合理避税的目的是为公司整体战略目标服务。

从表面上看,合理避税就是通过对纳税活动的事先安排,使企业税收负担尽可能最小化。

但合理避税的最终目的不限于此,作为一项企业管理决策,合理避税所应考虑的包括如何保证企业既不会出现大量闲置资金从而产生机会成本,又不会出现大量短缺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正确的运用税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经济权益,避免因为违法税法而收到税务征管部门的处罚等。

合理避税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纳税方案的统筹安排、合理选择,克服筹划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合理避税的原则

1.守法原则

合理避税是在遵守法律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企业应以守法为前提,在筹划决策过程中和筹划方案实施中都尊重税法,避免因违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首先要遵守的最基本原则即是守法原则。

在进行合理避税时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现行的各种税法及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为依据选择最优的筹划方案。

纳税人如果违反相关税收法律规定,会受到税收征管机构的惩处;如果纳税人有不止一种筹划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选择缴税较低、纳税成本较低的方案,维护自身利益,则是完全正常的。

2.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纳税人进行合理避税时要通过对合理避税的效益成本分析,来判断所进行的筹划活动是否能够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合理避税的效益是指在合理避税的过程中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净利益,即:

合理避税经济利益=筹划后的经济利益一筹划的经济成本合理避税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大小,常常与税法、执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当税率高、税收负担重时进行合理避税能取得相对明显的效果。

合理避税的成本则包括企业为进行合理避税所花费的一切费用。

由于合理避税涉及面广,有时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筹划,成本中就包括支付给专业人员的劳务费用。

是否有必要进行合理避税就要进行一定的成本效益分析。

3.综合原则

综合原则是指纳税人要把合理避税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而且要综合兼顾各税种以及与纳税筹划人利益相关人的利益。

合理避税的正确取向应该是以纳税人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合理避税后选择的最优纳税方案,尽管不一定能使纳税人在筹划方案实施当期税负变的最轻,但能使企业整体、长期税后收益最大。

综合原则主要体现在:

某种纳税方案的优劣需要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评价,脱离具体条件讨论纳税方案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合理避税时需要综合分析筹划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具体条件;交易方式不同,经济活动参与各方的税收负担就可能不同,而当事人应负担的税负,往往具有高度的转嫁性,以致影响交易各方的真实税收负担,因此合理避税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活动参与各方的税负情况。

4.适时调整原则

适时调整原则是指纳税人进行筹划时,不能寄希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制定适应税法变化的纳税方案。

要使合理避税方案适时有效,要做到:

因人制宜,每个纳税人所处行业不同、业务不同、缴纳税种不同,制定纳税方案时所考虑的因素也就不同,合理避税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避税策略;因地制宜,纳税人所处的地区国际不同,其所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不同,其运用的合理避税方法也就不同,不可能采用相同的筹划策略;因时制宜,纳税人应根据自身条件的变化和税收法规的变化,适时调整合理避税策略。

(三)合理避税的目的

1.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纳税义务人在税法的规定中为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人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对于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的企业法人来说,首要解决的是获取资金投入企业以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可以说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都离不开以货币、资本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利益的追求。

因此作为企业法人的纳税人把直接减轻税收负担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合理避税的最根本目标是企业法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下的必然选择。

2.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在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由于时间价值的存在推迟纳税可为带来好处,首先可以继续使用这笔资金进行进一步的投资,其次在使用利息率进行贴现后,未来应交税款的现值会减少。

如果在市场利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纳税人推迟纳税的时间越长能够带来的税收利益越大。

延期纳税与其他获取资金方式相比还具有先天的优越性,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财务风险很大成度上是由于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举债产生的。

因而企业为了防止利润不足难以清偿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其举债规模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相对而言企业在延期纳税时只要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可以达到尽量无偿使用资金且不存在财务风险的目的。

此外由于合理避税是企业当期的总资金增加,企业更有能力清偿债务和承担风险,从而有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3.维护主体的合法权益

拥有权利就要承担义务,对于市场经济主体而言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伴而生的,同时承担义务也就必然拥有权利,纳税人亦是如此,一方面承担者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另一方面也有合法进行合理避税的权利,即对于应缴纳的税款纳税人负有及时足额缴纳的义务,对于不应缴纳的税款纳税人有权拒绝缴纳以维护其合法权利。

二、企业合理避税的措施

(一)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选择

1.筹资环节中的合理避税

筹资环节的纳税因素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且还会影响到筹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

在资本结构的构成中,利用留存收益和发行新股筹资,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存在着双重征税问题,所以税负最重。

通过举债筹资,作为成本的利息可以在税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但是这类方式风险较大。

按照税法规定,通过发行股票、留用利润自我累积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息支付不能作为企业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

负债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

企业筹资方式不同,会影响到作为税基的净利润,进而影响税负水平。

因此,从合理避税的角度看,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的效果越明显。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负债比例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从而使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投资环节中的合理避税

(1)投资行业的选择。

国家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某些行业存在相关的税收倾斜,这些税收倾斜政策构成了行业优惠,使得企业对投资行业的合理避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投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我国税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财政收入,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了不同的征税办法,这种征税办法的差别也为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3.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

在会计核算方面,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主要是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项目,合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通过合理增加有效成本费用减少利润来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首先,新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新企业所得税法取企业一定要注意合理性,注意同行的工资水平。

否则,税务机关对不合理支出可进行纳税调整。

其次,新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因此,企业合理避税一定要注意交易事项必须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并能提供证据证明。

4.利润分配中的合理避税

利润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

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股东取得现金股利时,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不用缴税。

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为了避税而要求企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

为此,企业需要从发展前景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筹划,尽量少支付现金股利,多支付股票股利。

(二)企业合理避税的具体操作办法

1.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规避相关税金

税收优惠是指为了对某些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给予照顾或鼓励而采取的减轻或免除税负的措施。

它是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或业务的发展,或者为了减轻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的税负,而在税法中进行的某些特殊规定。

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指对某些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各种规定。

2.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规避税负

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对企业税负影响就不同。

企业管理者可以合理、合法地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

目前,企业中常用合理的节税方法主要有:

(1)费用分配节税法。

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进行合理的筹划,以达到合理节税目的;

(2)利润分配次序节税法。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已经获得了利润,该如何分配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涉及一系列的税收问题。

正视利润分配过程中征纳税行为的存在,并尽可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减少或降低利润分配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这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

3.选择合理投资方式的避税

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享受到的税收待遇也就不一样。

在投资方式中,选择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要优于货币资金投资方式。

因为设备投资折旧费可在税前扣除,无形资产摊销费可列支管理费在税前扣除,从而缩小税基。

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还可以考虑是分期投资或是一次性投资的合理避税。

采用分期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未到位的资金可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途径来融通解决,其利息支出可以部分地准许在税前扣除,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4.充分利用行业政策

比如对服务业的有关政策:

安置“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缴营业税。

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5.变更企业性质

我国税收政策中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有许多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既扩大了经营规模,又能合理规避某些税务支出,减少现金流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6.变更企业经营地址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

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

三、我国企业合理避税的现状

(一)企业合理避税的理论研究薄弱

1.合理避税的概念不统一,存在众多认识误区

从上文对合理避税内涵的阐述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合理避税的定义在我国税收立法中仍处于空白地带,仅从学者们的论述,书籍刊物中难以得到权威统一的认识,尤其避税是否属于合理避税更是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

在对合理避税一词本身的定义没有准确把握的前提下,导致许多人对其存在错误的认识。

例如最典型的是许多人将合理避税与偷税、逃税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能有效减轻税负的一切做法都属于合理避税的范畴,在实际中就存在有人凭借合理避税的招牌授人偷逃税骗术的现象。

还有些人认为合理避税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税负,税负最小的方案就是最佳的可取方案;要么认为合理避税就是企业找税务师或专家与税务局兜圈子,想近办法将税收降至最低;或者认为合理避税就是会计人员“做账”的事情,与其他经营人员无关等。

关于其认识误区将在后面做详细阐述,正是由于对合理避税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务中有许多企业在被查出偷、逃税之后而后悔不已。

2.我国对合理避税的研究落后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对合理避税的理论研究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和我国税制的频繁改革,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着手对其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及出版的书籍也日益增多,但自从1994年作为我国合理避税的宝典由唐腾翔撰写的《合理避税》一书出版后,之后的研究鲜见有突破性的成果,大多是学者们各自的见解与看法。

其研究主要包括合理避税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就其理论研究来说主要侧重对其内涵界定、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做基层的论述,鲜见深入的探讨,如立定具体的节税模型使其发展成为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且各自的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其实务研究来说主要侧重于对合理避税的方法、技巧、策略及合理避税的领域研究,尤其以分税种、分阶段的合理避税研究居多,但在实务操作方面还处于低层次的个案筹划水平,综合典型的大案较少,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企业自身合理避税的层次水平低下

1.企业自身合理避税主要依靠内部人员运作,其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制约合理避税的发展。

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合理避税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通过企业自己内部的财务人员,另一种是聘请税务专家、委托税务代理机构。

在我国除了少数业务复杂的大型企业及跨国公司经常委托税务代理机构或聘请专家进行合理避税外,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通过自身内部财务人员来完成。

然而合理避税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从事合理避税的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最新颁布的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应条例,还需要精通会计、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里多半是持上岗证或初中级的财务人员,税务知识缺乏,综合业务水平不高,考虑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在进行筹划时往往会考虑不周或走入筹划的误区,难以获得应有的筹划效益,违背企业开展合理避税的初衷。

例如一经销空调的公司既销售空调又负责上门安装及日后的维修服务。

该公司销售并负责安装维修的业务属于税法规定的混合销售行为,应按主业既销售业务统一交17%税率的增值税,该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安装维修部分按17%税率交增值税税负较高且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

后内部财务人员分析后认为如把安装维修业务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安装维修公司,则收取的安装维修费用可按3%税率交营业税。

之后该公司按照内部财务人员的思路成立了独立核算的安装维修公司,在销售空调时既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又签订安装维修合同。

安装维修公司在取得收入后按3%税率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却没有获得认可。

税务机关给出的理由是维修的对象空调为有形动产,属于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维修收入应按《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修理修配收入”缴纳增值税。

导致该公司失策的原因在于内部财务人员没有准确区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与营业税的税目。

凡对货物等有形动产的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凡是对建筑物等不动产的修理装饰劳务应按建筑业交营业税。

由此例可见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税务筹划的局限性,往往还会带来不良的筹划风险。

2.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制约着合理避税的发展

合理避税本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其有效的开展应该建立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各项活动规范有序的基础之上。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较严重的不规范现象。

例如会计岗位设置不完善,出纳职责划分不明确,一人兼数职;会计核算体制不健全,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下,税盲或略知其一;还有一些企业本身内部体制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不按规程、不经论证,甚至没有财务上的必要预算,更谈不上进行事前的合理避税。

在实务中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疏于管理,缺少科学合理的节税意识,经常是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成本开支等违法行为来降低税负,经常是被税务机关查出问题时才想到找税务专家或税务代理机构“动脑筋”来解决问题。

如果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合法理财,事先花费少许成本进行合理避税,不仅可能获得短期和长期的节税效应,还有可能够避免企业走上偷逃税等犯罪的不归途。

(三)忽视合理避税的风险

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合理避税时首先考虑的总是合理避税成功后会对企业带来何种利益,少有考虑如果合理避税失败将会对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在现实中并不是只要进行合理避税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

国家政策、税收法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原本是成功的筹划案例在不同的时期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有时反可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合理避税和其他决策一样存在风险。

首先,企业纳税人和税务征收机构之间存在着认定差异。

我国税法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自由裁量权”,即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再加上税务征收是由征收机构的相关人员执行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人为的主观因素,这些使税收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提供了可能。

因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从而产生合理避税失败的风险。

其次,合理避税很可能带来投资扭曲风险。

假设在不需要纳税的条件下,企业往往投资于利润最大化的领域,但当政府对这种经济行为征缴税款时,由于税率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原来利润最大化的领域可能改变,企业不得不将资金投向其他的经济项目,这就是现代税制建立的税收的中立性原则。

企业对于国家税收政策的反映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当税收政策改变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企业投资转变过多,又会对新的领域造成影响迫使国家再次改变政策,这种盲目和滞后必然会招致某种损失即投资扭曲风险。

最后,合理避税具有主观性。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合理避税方案,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这些合理避税方案,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主观判断。

由于各企业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合理避税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认识的不同,主观性判断的正确与错误就必然导致合理避税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的成功与失败,失败的合理避税对于纳税人来说就意味着风险。

四、企业在合理避税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避税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具体表现在:

第一,企业开展合理避税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

第二,企业合理避税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

第三,企业合理避税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令法规环境的变更。

企业合理避税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对合理避税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合理避税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合理避税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取得效益。

但是,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

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

一项成功的合理避税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

(三)合理避税要有积极的态度

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

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在企业整体收益增长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

减轻税收负担以实现税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