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662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Word格式.docx

他也因此被称为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代宗师。

其思想如下:

第一,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哲学的优秀传统,把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又推进了一步。

他指责经院哲学是从书本到书本的,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泛推论,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是“不能生育的修女”。

经院哲学认为,研究自然是“损害人心尊严的事”。

而与经院哲学相反,培根提出应该把自然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从而控制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

所以培根的这样观点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将哲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第二,哲学思想

2

培根对自然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他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他把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称为分子,并认为,又分子构成的事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

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

此外,培根还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他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是与物质分不开的。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除“机械运动”外,还有“反抗运动”,“联合运动”,“自由运动”等。

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培根对运动的理解有许多还是不科学的。

但他的思想中却包含了物质的能动性与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认识论

培根首先对经院哲学的认识论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

在批判经院哲学的认识论时培根指出,有四种假象妨碍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其一是“种族的假象”。

即主观主义,也就是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人的尺度去了解自然,把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强加给自然,从而作出错误的解释。

如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于是经院哲学的目的论就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目的的,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其二是“洞穴的假象”。

即坐井观天,片面论,这种假象使人们不能全面观察事物,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受到来自环境、习惯、爱好等的制约。

3

其三是“市场的假象”。

即玩弄名词概念,这里的市场指人们长期生活的场所,带指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固定词语。

市场的假象是指人们用陈腐的名词概念和不确切的词语来解释自然现象,以至于陷于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

其四是剧场的假象。

即盲目崇拜权威和教条,满足于老调重弹,不思进取。

所以,培根认为主观主义、片面性、玩弄名词概念、盲目崇拜权威和教条是人们认识真理的严重障碍,只有去掉这些障碍才能使科学复兴。

在批判了经院哲学的认识论以后,培根提出来一套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首先,关于认识的作用,培根提出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号召人们用知识武装起来,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谋福利。

其次,关于认识的本质,培根认为,“知识是存在的反映”。

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关于认识的过程,培根认为,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关于认识的方法,培根首创了“归纳法”。

即在广泛观察,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总之,培根的哲学思想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新生代的到来。

但他的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这主要表现在他反复强调二重真理论,即认为科学有科学的真理,神学有神学的真理,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4

二、约翰?

弥尔顿(1607-1674年)

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

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与《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

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

1625年16岁时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积极投身于革命,写出了许多鼓动革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论文。

其中最著名的是《为英国人民声辩》。

此外还有《论出版自由》、《偶像破坏者》、《建设自由共和国的简易办法》等。

第一,弥尔顿是最早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家之一。

他认为,自由、财产、生命安全是人们的自然权利,其中尤以自由最为重要,其中包括财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婚姻家庭自由等。

所有这些自由都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政府的责任首先在于保障人民的自由,国王和官吏的权力来自人民,君主一旦背叛了人民,用暴力剥夺了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起来革命,推翻暴君的统治。

第二,关于国家的政体,弥尔顿主张建立议会制的共和国,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在共和国里,法律应该成为人民意志的体现。

此外,弥尔顿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其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失乐园》和《复乐园》。

其中《失乐园》与《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文学中的三大诗歌。

5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故事,是颂扬对以上帝为中心的天庭的反抗。

其中包括以撒旦为首的恶势力对上帝的反叛,也包括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为追求智慧和知识对上帝的叛逆。

作品具有非常悲壮的色彩。

最后的结果是撒旦和亚当、夏娃都被赶出了天堂乐园。

《复乐园》也取材于《圣经》故事,描写耶稣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传播基督教,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

弥尔顿的文学作品大多创作于资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时期,这事他的作品蒙上了时代的阴影。

他所塑造的英雄大多具有悲剧色彩。

总之,弥尔顿是第一个比较全面阐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对推动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霍布斯(1588-167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

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曾任培根的秘书。

主要作品有:

《论公民》、《利维坦》、《论物体》、《论人》。

第一,在哲学上,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比培根更为彻底。

他抛弃了培根哲学中对神学斗争的不彻底性。

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唯一事物就是具有广延性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

物体上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

6

他还公开宣称“哲学排斥神学”,哲学应该研究事物的因果关系。

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

这就否定了神学目的论的观点。

所以他的唯物主义比培根更进一步。

第二,在政治思想方面,其思想虽然不如弥尔顿激进,但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加以系统化方面,他的贡献又超过了弥尔顿。

这集中体现在他的“社会契约论”方面。

他是近代比较系统的论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之一。

他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但“自我保存”是决定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们为了保持自己,不惜侵犯别人的利益,于是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斗争,人们的正常生活遭到了破坏。

于是人们为了避免彼此冲突,就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了国家。

国家一旦建立,就在个人之上出现了国家的权力,以此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个人的合法权力得到保障,使社会得到安宁。

四、洛克(1632-1704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哲学家。

出生于律师家庭。

从其生活年代可以看出,他主要生活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沿着一条曲折的道路进行的。

它曾经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由于资产阶级的柔软,后来又导致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故英国的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所以,恩格斯称洛克是:

“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

这种妥协性集中体现在政治和哲学思想中。

1688年革命以后,洛克曾经担任新政府的法院院长、贸易大臣和殖民大臣等要职。

其主要作品有:

《人类理智论》、《政府论》等。

7

第一,在哲学上,洛克详尽论述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论。

洛克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经验。

他驳斥了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认为人的某些观念,如“上帝的观念”、“数学公理”、“逻辑法则”等不是从感觉经验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帝赋予的。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像是一张白纸,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来的。

但应该看到,洛克的唯物主义有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他一方面承认知识来源于经验,但另一方面又把经验分为两类:

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

他认为,外部经验是外部事物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而内部经验则是人的内心活动产生的,它可以不依赖于外部事物而主观自生。

这样的思想又使他转向了唯心主义。

此外,在宗教观念上,他承认上帝的存在,主张禁止无神论。

他认为,无神论会威胁到国家的基础。

所以,洛克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

第二,政治思想。

首先,洛克也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倡导者。

但与霍布斯不同,他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的“自然状态”并不存在“自我保存”和尔虞我诈。

而是自由平等和受理性制约的社会,人们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基本权利,但也有少数人不遵守自然法则而侵犯别人的自由。

在“自然状态”中又没有法律,也没有公共权力机关来解决人们之间的纠纷。

所以人们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便相互订立契约,建立国家,由国家来解决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8

其次,洛克还是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理论的第一个系统阐述者。

之前格劳秀斯和弥尔顿虽然提出了“天赋人权”,但没有加以系统的理论论证。

洛克指出:

生命、自由、财产是人人享有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的契约,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这些自然权利。

如果政府违背了人民的意志,剥夺了人民的自然权利,人民可以“用强力对付强力”。

再次,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各种权力机关能够相互制约,洛克还提出了分权的学说。

洛克认为,国家的权力可以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个方面。

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设立,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民的自然权利不受侵犯。

这种分权学说后来经过孟德斯鸠改造,成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

故洛克可以说是“三权分立说”的鼻祖,这是他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又一重大贡献。

纵观弥尔顿、霍布斯、洛克三人的政治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弥尔顿的思想是在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时候写成的,所以最为激进,但缺乏系统。

霍布斯的思想在将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系统化方面虽有树建,但具有保守性。

洛克的思想则是在革命胜利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既有进步性又有科学性。

9

第二节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文化

18世纪是继17世纪之后欧洲爆发大规模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

其中主要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到这一时期,法国取代英国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中心。

在法国,在大革命爆发之前,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爆发的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时,也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文化高潮。

它以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教育了民众,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启发了人们的头脑,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故称之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主要以哲学、政治思想、文学、史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

但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领域,而是一场更为广泛的,更为深入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启蒙运动之所以发生在18世纪初的法国,可以说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根源。

1、政治上:

18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崩溃时期,封建制度的腐朽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出来。

特别是在路易14和路易15统治时期,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纵情淫欲,挥霍无度,尤其是路易14,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专制的君主,他曾经宣布说:

“朕即国家”,意为他的意志就是法律。

所以他在位时期的法国封建统治非常专横霸道,非常严酷。

而到路易15时期,封建统治者则变得非常腐朽,他甚至说:

“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当时的法

10

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度,整个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教士、贵族和平民。

前两个等级只占全国2500万人口的1%,却控制着国家大部分的土地,把持着政权,享有种种特权。

第三等级的平民,成分复杂,包括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

他们不仅要负担各种苛捐杂税,而且,政治上也没有丝毫的权利。

故第三等级与一、二等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这种矛盾实际上就是封建主阶级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

启蒙运动就是这一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

2、在经济上:

18世纪的法国虽然仍然是封建的农业国。

但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在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类型的手工工场。

其中纺织、冶炼、采矿、造船等行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他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清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

而当时的法国仍然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新技术的采用,新产品的开发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国内关卡林立,据统计,南部运往巴黎的商品沿途要征收14次关税。

所以商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在国家中,资产阶级只有纳税的义务,却没有政治权利,这种样的情况下,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制度,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

所以,在反封建、反教会这一点上,资产阶级与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的要求是一致的。

启蒙运动,刚才说了,就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斗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

3、思想渊源:

启蒙运动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

11

光荣传统,把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此外,启蒙运动还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

从16世纪开始,西方的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一方面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著述、翻译等方式,将中国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介绍到西方。

从而在西方,特别是18世纪初的法国掀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

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们都曾研究过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他们对中国文化十分仰慕。

伏尔泰称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人”。

狄德罗说:

“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

那么,为什么当时没落的、腐朽的儒家思想会对欧洲资产阶级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主要是由儒家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

儒家文化就本质上来说是世俗文化,它具有许多不同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特征。

如儒家文化崇尚伦理道德,主张实行仁政,提倡选贤任能,提倡君主应该纳谏,主张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等。

此外,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还有大量的无神论思想。

这些都与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理论,如神权统治、盲目信仰、等形成鲜明的反差。

故从中,他们能够吸取大量的养料作为其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但应该看到的是,启蒙思想家们并不是照搬中国文化,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取舍,用得着的才吸取,无用的则一概抛弃。

而且为了达到利用的目的,他们不惜按自己的理解,甚至歪曲中国古代文化。

总之,他们是要利用一切他们可以利用的部分,改造一切可以改造的部分,使之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启蒙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

12

为了几乎贯穿整个18世纪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

和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有如下特点:

首先,程度不同,文艺复兴仅仅是揭露教会和封建制度的个别的腹泻现象,他们并不反对整个教会和整个封建制度。

而启蒙运动则是把矛头指向整个宗教和整个封建制度。

他们公开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并为这一共和国的政治法律制度设计了宏伟的蓝图: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博爱、三权分立等。

其次,思想武器不同,文艺复兴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则是“理性主义”。

什么是理性,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

他们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他们认为宗教和封建制度都是违背自然,违反人性的,所以都是非理性的,因此,没有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应该予以取消。

“理性”这一口号在启蒙运动时期,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

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1、孟德斯鸠(1681-1755年)

启蒙运动的主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与“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出生于法国南部波尔多的一个贵族世家,曾担任律师和波尔多地方法院的庭长(其祖传的世袭的职业,他无心作官,以高价卖掉此官职),后来曾经周游欧洲各国。

在英国逗留了两年,对洛克等人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君主立宪制进行了详尽考察,这对他以后提出进步的

13

政治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孟德斯鸠知识渊博,对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都有极深的造诣。

代表作主要有:

《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1)、《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耗尽毕生精力写成的一部巨著,是作者为未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设计的蓝图。

作品影响极大,成为了资产阶级“国家与政治学说”的奠基之作。

其内容如下:

第一,在本书的开始部分,孟德斯鸠讨论了法的性质,他认为上帝有上帝的法,人类有人类的法,它们互不相干。

通过这种方式,孟德斯鸠实际上就将上帝、宗教、神学统统从人类政治学与法学领域中驱赶出去。

接着,他提出理性作为他构建自己整个“国家和法的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各国的法律都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法律应该与国家的自然状态相适应,如地理、历史、宗教、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口、商业、以及风俗习惯等相适应。

第二,在作品中,作者还分析了各种政体的性质,对专制政体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作者指出: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又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接着,作者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

这是作品的核心内容。

作者认为,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

如果这三种权力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可怕的暴政,自由就不复存在。

因此他主张实行三权分立,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

其中君主掌握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只要这三种权力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制约,那么就可以防止专制制度的出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财产才能够得到保障。

14

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

第三,孟德斯鸠还提倡自由和平等,他认为人民应该享有言论、出版、信仰等的自由。

但人民所享有的自由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在此,他将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这是他思想的精辟之处。

第四,作品中,作者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

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尤其是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他的许多观点美国和法国的宪法,至今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

(2)、《波斯人信札》,是其早年的一部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作者虚构了两位波斯贵族,他们周游欧洲各地,最后来到法国,来到巴黎,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信寄回波斯国内,作品就是由这两位波斯人所写的160封书信组成。

第一,作者借波斯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巴黎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抨击。

尤其尖锐的抨击了路易14的统治,作者揭露了路易14时代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

卖官鬻爵、穷兵黩武、恣意挥霍、佞臣当道、情妇弄权、政治腐败、生灵涂炭等。

作者认为,法国的专制制度比东方各国更专横,更腐败。

第二,作者对基督教会也作了无情的揭露,作者斥责教皇专横荒淫,僧侣们个个都是只进不出的吝啬鬼。

第三,作者还对《圣经》提出了怀疑和批判,作者指出,《圣经》有多少

15

行字就有多少值得争辩的地方。

这部作品在出版以后,在法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3)、《罗马盛衰原因论》是孟德斯鸠的另一部杰作,作者以史为鉴,借古喻今。

表达了自己对专制制度的不满。

作者认为,罗马在共和时期由于实行了分权,维持了各政治权力机关的平衡,从而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公民的自由。

加上罗马公民富有优良的道德素质:

责任心、爱国、爱自由、忠诚、勇敢、勤劳、简朴等,所以罗马在共和时期达到了繁荣。

进入帝国以后,由于实现了专制统治,人民的自由受到限制,公民的道德随之败坏,他认为这是导致罗马衰落的主要原因。

孟德斯鸠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分析其实是不全面的,但作者的本意并非要去分析罗马衰亡的真正原因。

刚才说了,作者是借古喻今,想要说明封建专制制度和道德败坏是法国社会衰落的根源。

总之,孟德斯鸠不愧为大革命前夕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论在当时还是对今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思想也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他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这使他反宗教的思想具有不彻底

性。

第二,他所提倡的“三权分立”也只是君主立宪制下的三权分立,

他把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英国政治制度看作是完美的典范,

从而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更没有提出“主

权在民”的激进思想。

3、伏尔泰(1694-1778年)

16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启蒙运动的另一位主将。

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公证人家庭,青年时代曾写讽刺诗讽刺封建权贵,曾两次被捕入狱,1726-1729年间避难英国,在英国期间,潜心研究英国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伏尔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著作涉及面非常广泛:

文学、哲学、史学、政治学等等,而且多有树建,成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第一,在文学上,伏尔泰是一位反封建、反教会的勇士,他以文学作为启迪民智、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愚昧主义的思想武器。

他创作了50多个剧本。

其中的代表作为《布鲁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