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6491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作业上课讲义文档格式.docx

A.排尿B.排便C.分娩D.血液凝固E.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5.阈电位

二、填空题

1.细胞膜对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即

(1)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

2.CO2和O2等气体分子进出细胞膜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3.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共同之处是转运的物质都是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主动转运是______的浓度差的转运。

4.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____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5.动作电位的上升相是__________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是细胞膜由_______平衡电位转为_________平衡电位的过程。

三、选择题

1.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以上都不对

2.钠泵的本质

A.ATPB.ATP酶C.膜蛋白D.Na+-k+-ATP酶E.糖蛋白载体

3.体内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内是通过

A.单纯扩散B.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C.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入胞作用

4.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A.Na+B.K+C.Ca2+D.Cl-E.Mg2+

5.当细胞受到刺激时,首先引起的变化是

A.钠离子通道全面开放B.钾离子向膜外扩散

C.膜产生超极化D.产生动作电位E.膜发生局部去极化

6.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作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射E.超极化

7.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动作电位随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幅度

C.动作电位传导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D.电位可以总和

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8.阈电位是指

A.造成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D.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少的临界膜电位

E.以上都不对

9.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A.糖类B.脂类C.蛋白质D.核酸E.胺类

10.有关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的是

A.传导呈衰减性B.可以有总和现象C.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大而减少

D.动作电位随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E.双向性传导

四、简答题

1.简述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

2.简述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 2.等渗溶液3.血液凝固 4.血型 

1.血液可分为   和   两部分。

血细胞包括  、  和。

2.血浆蛋白可分为   、  和   三类,血浆蛋白中形成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是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    ,参与血液凝固的是     。

3.正常男性红细胞数量为  ,女性为   。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和   。

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包括、  和    三个阶段。

5.凝血因子中除因子  为钙离子,其余均为 。

三、是非题

1.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与血浆容积之比。

2.血清是血液去除血细胞后的液体成分。

3.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

4.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5.紧急情况下,同型血输血前不一定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6.Rh阴性的人初次不能接受Rh阳性的血液,以免发生溶血反应。

1.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组成B.胶体渗透压数值小,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C.晶体渗透压主要由电解质形成D.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胶体渗透压形成

E.晶体渗透压对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2.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B.氯化钠C.纤维蛋白原D.球蛋白E.葡萄糖

3.下列溶液中哪一种是等渗溶液

A.5%葡萄糖B.0.7%NaClC.0.5%葡萄糖D.9%NaClE.10%葡萄糖

4.下列血液正常参考值,正确的是:

A.正常男性红细胞数量为4.0~5.5×

l09/LB.血液酸碱度为7.4±

0.05

C.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30~50%D.血小板的数量为10~30×

l09/L

E.正常成人白细胞的正常植为4.0~10.0×

l012/L

5.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A.吞噬细菌B.运输O2和CO2C.调节体温D.参与血液凝固E.免疫功能

6.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红细胞容易凝集B.血液凝固加快C.溶血

D.红细胞脆性增大E.血沉加快

7.将红细胞置于0.9%NaCl溶液中其形态:

A.不变B.膨胀C.破裂D.皱缩E.叠连

8.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

A.铁和蛋白质B.铁和维生素B12C.蛋白质和叶酸

D.蛋白质和钙E.叶酸和维生素B12

9.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肾素B.雄激素C.生长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糖皮质激素

10.关于血小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

B.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0~30)×

109/L

C.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时,皮肤粘膜下可出现出血点或大块紫斑

D.血小板参与生理止血和凝血

E.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1.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化过程B.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

C.凝血过程中需要Ca2+D.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E.血液凝固的生理意义:

防止血管损伤后造成大量出血

12.内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开始于

A.激活因子ⅫB.组织释放因子C.激活因子ⅩD.激活因子ⅡE.激活因子

13.柠檬酸钠抗凝的机理是

A.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B.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D.去除与血浆中游离的Ca2+

E.减慢酶促反应

14.某人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红细胞膜无Rh抗原,其血型属于:

A.AB型Rh阴性B.O型Rh阳性C.AB型Rh阳性

D.O型Rh阴性E.A型Rh阴性

四、问答题

1.试述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2.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其分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率2.心动周期3.有效不应期4.中心静脉压

二、填空题

1.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和。

2.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

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呈关系,心率过快主要使心动周期中的显著缩短。

3.第一心音的发生表示心室的开始状态,第二心音的发生表示心室的开始状态。

4.前负荷是指,后负荷是指。

5.老人血管硬化时,大动脉弹性减退可使收缩压,舒张压。

6.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有、、、

和。

7.微循环的三条通路是、、。

其中通路具有物质交换功能。

8.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

(+)。

9.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其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

10.心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其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

11.肾上腺髓质可分泌和两种激素,其中临床上常用作“强心”解救药;

常用作“升压”药。

三、是非题

1.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2.静脉回心血量越多,心肌的前负荷越大,则心肌收缩力也越强。

3.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是保证心脏节律性舒缩的重要因素。

4.心输出量随心率的变化而改变,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5.第2心音的强弱可反映半月瓣的功能状态和动脉压的高低。

6.4期自动去极化,是所有自律细胞的共同特点。

四、选择题

1.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

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房室交界B.心房肌C.窦房结D.房室柬E.浦肯野纤维

2.房室延搁的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B.有利于心室肌几乎同步收缩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发生同时收缩

E.使心室肌收缩力增强

3.心脏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B.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不受躯体运动神经的支配D.心肌收缩形式是“全或无”式

E.细胞内钙离子储存量少

4.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由于: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了一次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C.期前兴奋所引起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D.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E.以上都不是

5.心肌收缩的前负荷是指

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B.大动脉血压C.平均动脉压

D.外周阻力E.每搏输出量

6.在每搏输出量不变的前提下,决定心输出量的因素是:

A.前负荷B.后负荷C.外周阻力D.心率E.动脉血压

7.在心动周期中房室舒张的关系是:

A.同时收缩而不同时舒张B.心室收缩结束心房立即收缩

C.心房收缩结束心室开始收缩D.心室舒张结束心房开始收缩

E.心房舒张结束心室开始收缩

8.平均动脉压等于

A.(收缩压+舒张压)/2B.(舒张压+脉压)/2C.收缩压1/3脉压

B.舒张压+1/3脉压E.舒张压斗脉压

9.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

A.心肌收缩力B.外周阻力C.心肌前负荷

D.心肌后负荷E.心血管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10.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心输出量B.大动脉的弹性C.血液粘滞性

D.小动脉和微动脉E.循环血量

11.下列因素变化中主要影响收缩压的是:

A.搏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循环血量E.大动脉管壁弹性

12.中心静脉压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B.其正常值为40~120mmHg

C.可作为临床控制补液量与速度的指标D.可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有效循环血量

E.右心衰可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

13.正常情况下决定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E.血浆晶体渗透压

14.当血浆蛋白显著减少时,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组织液静水压升高E.有效滤过压减小

15.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心率加快,传导减慢B.心率减慢,传导加速

C.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D.心脏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E.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16.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小脑

17.动脉血压突然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是通过:

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压力感受器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匕学感受器

E.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五、问答题

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2.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不同?

第五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1.呼吸 2.潮气量 3.肺活量

二、填空题:

1.呼吸的全过程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2.肺通气与肺换气合称为,组织换气又称为。

3.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是,直接动力是。

4.根据呼吸深度不同,可将呼吸运动分为和两种,根据引起呼吸运动的主要肌群不同,又可将呼吸运动分为和。

5.做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量称为,其数值等于、及三者之和。

6.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有和两种形式。

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1.肺与外界环境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3.胸膜腔负压主要是由于肺的回缩力而形成的。

4.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肺活量。

5.通气/血流比值越大,肺换气效率越高。

6.通过肺换气,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通过组织换气,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四、选择题:

1.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A.肺通气B.肺换气C.气体的运输D.内呼吸E.外呼吸

2.正常成人的潮气量为45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则其肺泡通气量约为

A.3000mlB.3500mlC.4200mlD.4000mlE.6300ml

3.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表面张力B.维持肺泡的稳定性C.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D.提高表面张力E.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4.CO2使呼吸加快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A.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肺牵张反射E.直接作用于肺泡

5.缺氧或H+浓度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原因是通过

D.肺牵张反射E.以上都不是

6.呼吸的基本中枢在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层

7.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E.吸气时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8.维持胸内压得必要条件是

A.肺内压低于大气压B.呼气肌收缩C.胸膜腔密闭

D.吸气肌收缩E.肺的回缩力

9.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肺泡Ⅰ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其成分是磷脂类物质C.它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防止肺泡塌陷E.它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10.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

A.肺的回缩力B.无效腔的存在C.气道阻力D.吸气肌收缩E.胸廓的弹性

11.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呼气量B.潮气量+补吸气量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D.潮气量+余气量E.潮气量+功能残气量

12.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碳酸氢盐C.氧合血红蛋白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以上都不是

13.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大于大气压的时期是

A.吸气中B.吸气末C.呼气中D.呼气末E.以上都不是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2.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1.消化2.吸收

二、填空:

1.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和。

2.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和。

3.胆汁由分泌,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

4.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这是因为食物在小肠内已分解为,且停留时间;

加之小肠粘膜上的、和,使小肠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

5.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胃肠运动;

括约肌,消化腺分泌。

1.机械性消化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2.胃液中的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

3.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是脂肪酶。

1.有关机械性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消化腺的分泌促使物质分解B.通过消化管平滑肌肌的舒缩运动实现的

C.蠕动是消化管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D.通过蠕动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

E.通过紧张性收缩,维持胃内压力,使胃液渗入食物

2.唾液成分中不包括

A.无机盐B.粘蛋白C.溶菌酶D.麦芽糖酶E.蛋白酶

3.关于胃酸的作用错误的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适宜pH值B.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C.促进小肠铁钙的吸收D.促进维生素B12吸收E.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原因之一是胃液中缺乏

A.盐酸B.胃蛋白酶C.粘液D.内因子E.Na+

5.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

A.HC1B.NaHCO3C.KHCO3D.NaCIE.Na+

6.下列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B.胆汁C.胰液D.小肠液E.胃液

7.消化分解糖类的主要酶是

A.胃蛋白酶B.胰脂肪酶C.胰淀粉酶D.肠致活酶E.胆盐

8.下列哪一种不是胆汁的成分?

A.胆盐B.胆固醇C.胆色素D.淀粉酶E.卵磷脂

9.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胃肠运动增强B.蠕动加强C.括约肌收缩

D.加速肠内容物的推进E.消化液分泌增加

五、问答题:

1.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作用。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1.基础代谢率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变动。

体温一般在清晨2~6时________,下午1~6时________。

其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_______℃。

3.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排卵日体温_______,排卵后期体温_____。

这种变化与______有关。

4.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

5.人体主要散热部位为________,其散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

6.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起调定点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2.不显汗的蒸发不易被人们察觉,与汗腺活动无关。

3.甲亢时基础代谢率比正常值高20%~80%。

1.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低

A.安静时B.熟睡时C.外界温度高达30℃时D.寒冷时E.禁食达12小时后

2.影响能量代谢的最主要因素是

A.寒冷B.高温C.肌肉活动D.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E.精神活动

3.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升高最为明显

A.贫血B.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红细胞增多症E.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4.正常人的直肠温、口腔温和腋窝温的关系是

A.口腔温>

腋窝温>

直肠温B.口腔温>

直肠温>

腋窝温

C.直肠温>

口腔温>

腋窝温D.直肠温>

口腔温

E.腋窝温>

直肠温

5.在安静状态下,产热量最多的器官是

A.胃肠道B.脑C.皮肤D.肝脏E.肌肉

6.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辐射和对流散热

7.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部位是

A.脑干网状结构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丘脑D.脊髓E.大脑皮质

五、简答题

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简述人体皮肤散热的方式。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1.肾小球滤过率2.少尿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4.肾糖阈5.渗透性利尿

1.正常成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约为;

每昼夜尿量长期超过称为多尿;

持续界于

范围内称为少尿;

不足称为无尿。

2.尿的生成过程包括、和。

3.有效滤过压=—(+)

4.促进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有效刺激是和。

5.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和对的通透性,使尿量。

6.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1.大量饮清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尿量增多。

2.能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3.当尿中开始出现糖时,此时尿中糖的浓度为肾糖阈。

4.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及小分子物质滤入肾小囊的过程。

5.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有效刺激主要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和循环血量减少。

1.直接促进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力量是

A.全身动脉血压B.出球小动脉血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动脉血压

2.滤过分数是指

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3.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A.120ml/minB.660/minC.125ml/minD.180ml/minE.200ml/min

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种两肾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种每肾肾小球形成的滤液量

C.每分种每侧肾脏血浆滤过容量D.每分钟每侧肾脏通过的尿量

E.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尿的总量

5.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髓袢升支细段E.远曲小管

6.近端小管重吸收率总是滤过率的

A.55-65%B.65-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