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367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主题

1.出示算式

师: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两道算式,看谁计算的又对又快。

生计算并回答。

师:

请同学们结合这两道算式想一想,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找生回答。

2.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那小数加、减法又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

p72主题图。

 

师: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说)

2.列出算式。

师:

要求:

“一共花了多少钱?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找学生列出算式)

6.45+4.29=

3.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着探究计算方法。

师:

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注意: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

(2)理解算理。

要求:

板演的同学到讲台上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

在列竖式时,你注意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注意点:

①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②小数点要对齐。

师: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求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的数位怎样对齐?

为什么要对齐?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3)这个结果正确吗?

怎么判断它呢?

(生回答验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进行验算.

4.探讨小数的减法。

师:

同学们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明确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出示: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1)学生自己解答。

(2)集体订正答案,完善课题的板书。

(3)课件展示计算方法。

(4)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5.总结方法。

(1)通过这两道题你认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2)小组讨论并汇报:

◆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追问:

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整数加减法中的相同数位要对齐;都从低位算起)

师:

咱们共同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中能注意这些,进行正确计算,能做到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下面的计算对吗?

错的改正过来。

2.45+0.65=3.002.35+14.84=7.195.53-4.67=1.96

(重点强调2.45+0.65相加后和的末尾的0怎么办?

2.计算并验算。

6.07+4.89=15.62-7.46=

3.课本72页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的加减法

从低位算起

最佳解决方案

作业设计:

基础:

1.口算(课本74页第1题)。

2.5+0.97.8+1.611.7+20.39+0.15

1.2-0.54.7-2.88.6-5.30.96-0.33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课本74页第2题)。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综合:

3.

 

拓展提升:

5.小糊涂计算6.5+1.3时错把1.3看成了13计算,正确的计算结果和错误的计算结果相差多少?

学情分析

借助学生熟悉的买课外书的情景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的笔算方法。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价值。

效果分析

《小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前提下,继续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学生熟悉的买课外书的情景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小数加减法比算的方法,只是个别学生说的不够完整。

通过巩固练习,我发现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

 

《小数的加减法》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和意义之后,本单元承接前面的学习内容,继续学习小数运算的相关知识。

例1教材选择书店买书为背景,安排两个问题教学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为后面继续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混合运算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联系整数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为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评测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

错的改正过来。

2.计算并验算下列两题

6.07+4.89=15.62-7.46=

3、(备选)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来教学的。

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先通过练习让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算法理为学习小学加减法做铺垫,然后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景自然的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运用迁移规律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然后出示学生易错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辨明出错原因,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收到良好效果。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思考:

1、运用迁移规律推出算理和算法

因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基础,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这节课中,我先通过让学生计算两道整数加减法题,让学生回忆、交流整数加减法的算法。

出示情景图学生列出横式后,我先让学生试做,学生计算时自主的迁移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不自觉地把小数点对齐。

即把小数加减法转化整数加减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最后再通过提问、交流、巩固“小数点对齐”的问题使学生明白,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如果遮住小数点,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

让学生学会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去,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法,在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然后引发小组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学生在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来。

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

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辨析,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虽然课堂上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错,但在课后练习中,我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很粗心,计算正确率不高,主要是需要进位和退位时容易算错,还需要强化练习。

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缺少激励性语言。

 

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二、课标解读

(一)选取生活素材,培养应用意识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都是选取学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素材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的。

例如,本单元以买书购物情境为背景引入教学,将计算融于这一现实背景下,分别引出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等教学活动。

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使小数计算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而不是简单的计算,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二)调动已有经验,实现知识迁移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

在本册教材中学生还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打下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

例如,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例1、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迁移、类推,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算能力,体会到算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使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联系,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知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三)形成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以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复杂的智力动作系统。

而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运算能力是数学思考的重要内涵。

1.学习和掌握数的运算,一开始总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之后逐步脱离具体事物,抽象成数与式。

例如,本单元的例1、就借助贴近生活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逐步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

这样编排,重在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展示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目的。

2.运算能力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题量过少,训练不足,难以形成能力;而题量过多,搞成题海战术,反而适得其反,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应单纯地看运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本节课时,应把握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要求,进行适量训练,科学安排,合理调控,发展运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