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9036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讲解.ppt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2015年4月30日,一、大体积混凝土概述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如下:

混凝土结构物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体或构件发生裂缝。

因此,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有害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1、材料水泥: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有抗渗要求不宜使用)。

碎石:

粒径由实验室试配确定。

气温高时石子用自来水冲冼,必要时用冰水降温。

砂:

中砂。

水:

自来水(饮用水),气温高时宜在水中加冰块。

外加剂:

缓凝剂(由实验室试配确定)。

2、投料顺序:

按照石、水泥、砂、外加剂的次序投料,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浇筑速度要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C。

对于实体厚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面积大,工程总量较大,且浇筑综合能力有限的工程,宜采用整体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回来浇筑第二层,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逐层进行。

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基础。

浇筑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适用于基础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的基础。

全面分层法,斜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砼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

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基础。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前,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给予再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沁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在混凝土初凝前或预沉后在表面采用二次摸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出现干缩裂缝。

5、测温系统设置,1、监测点的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检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出,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3、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其余测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4、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表面以下50mm处的温度,混凝土浇筑体的底面温度宜为底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1、预防裂缝的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混凝土的表面裂缝。

复季要采取降温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盐水泥),并且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同一品种水泥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如果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宜设置简易遮阳装置。

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

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层上浇沥青胶并撒铺5mm厚砂子,或铺二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3、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温度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里表温差大于25C时(重要结构20C)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覆盖保湿等,当温差少于20C时,可停止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用湿润的麻袋覆盖,覆盖二层,每层麻袋搭接缝不少于100mm,上下层错开,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麻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少于14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