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285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docx

传播的偏向结构笔记docx

问题:

1.莎草纸和象形文字如何影响埃及文明?

2.泥版和楔形文字如何影响巴比伦文明?

3.字母表和口头传统如何影响希腊文明?

4.口头传统和文字传统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知识特征?

如何影响文明?

5.羊皮纸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中世纪?

6.中国纸和象形文字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知识特征?

如何影响中国?

7.纸和印刷术、书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知识特征?

其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8.报纸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知识特征?

其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关系?

9.电报、电台、电视、网络等的偏向是什么?

如何影响知识特征?

如何影响文明?

 

第二章传播的偏向

一、研究问题:

传播的偏向对文化特质消长的意义

1.媒介的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

2.媒介影响知识特征及文明。

 

二、埃及文明

1.象形文字(时):

尼罗河特性、绝对王权、知识垄断

2.莎草纸(空):

寡头政治、文字思想世俗化、僧侣阶级上升、普通人享政治权利、国家行政管理延伸、入侵与反入侵、建成庞大帝国

3.日轮崇拜(时):

用宗教解决时间,来解决空间管理;但宗教对文字保守,口语和文字脱节。

 

三、巴比伦文明

1.泥版和楔形文字(时):

泥版非集中化特征、楔形文字的抽象性

2.城邦征战——权力向国王集中——强调法律

3.征服加速文字定型:

汉穆拉比、赫梯、亚述——民族融合与贸易要求高效率的文字,阿拉米文字——腓尼基文字(拼音文字,22个辅音)。

4.字母表(空):

小国产生、希伯来语、口头传统有了文字记录、血缘—伦理(法典)、反绝对王权、一神教(《旧约》)

5.无法解决时间问题:

波斯帝国和亚述帝国一样,面对巴比伦和埃及的2个宗教中心垄断,无法解决时间问题。

 

四、希腊文明

1.口头传统(时空):

字母表加入5个元音:

政治组织注重口头讨论传统、莎草纸+里拉琴,史诗没落而抒情诗发展。

2.口头传统修正文明:

神的人性化、关注自然和科学、几何学(空)、民主、艺术、数论(时)、太阳历(时)、轮流选举制,城邦取代家族国家。

3.写作开始侵蚀口头传统:

法律—法典、散文—剧本、书写法从左到右。

4.后果:

分化—战败、文字传统使口头传统的活力走到尽头、希腊文化成功解决了时空问题、希腊文化影响罗马文化(平民权力日益增长)

 

五、罗马文明

1.口头传统的灵活性:

法律的普世主义、律师、机制创新、平民地位上升。

父权制崩溃、合同—财产观念、个人发展、个体观念、人们更关心共和国。

元老院公报、朴实文风、演讲、平等得到提倡、旧风俗遭批评、严刑峻法有减轻、强调主观意图。

2.罗马帝国扩张——帝国取代共和国(莎草纸—书籍贸易—图书馆—文字流布—编制法典—官僚行政机构—皇帝崇拜—改朝换代的时间威胁—加强军队和官僚行政机构的力量)——个人转向东方宗教(罗马帝国不能给希腊和波斯架设联系的桥梁,被迫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一个接近波斯模式的政权)——帝国分裂

 

六、中世纪(5-15世纪)

1.羊皮纸(时):

非集中化、重宗教损法律、隐修制传到欧洲、基督教垄断知识

 

七、文艺复兴(14-16世纪,书)

1.中国(纸(空)+象形文字):

按空间组织帝国、仕宦阶级和儒家势力的行政管理、面临改朝换代的时间问题。

2.造纸术传入西方:

巴格达成为翻译中心:

9世纪,希腊学问和拉丁学问复活。

13、14世纪,造纸术从巴格达传到西方。

城市、大教堂、大学发展,乡村修道院削弱。

有利于城市发展、君主地位上升、通俗语日益重要、律师地位上升、政治组织的力量加强、基督教组织的力量下降。

加强了民族主义的空间观念。

3.印刷机:

书的出版业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法镇压异端出版物、俗语发展、学术下降;英教育改革、文艺复兴、戏剧文学。

俗语文学——民族分裂。

 

八、近代文明(报纸+电报)

1.英:

国会代议制、报业发展、咖啡馆兴起、政治小册子、印花税、小说及儿童读物、图书馆、哲学思辨性著作、广告、国会辩论稿公开、新闻报道代替社论、浪漫主义文学。

2.美:

殖民地报业发展、《权力法案》保障新闻自由。

3.法:

禁书与革命

4.电报:

边缘与中心竞争。

教育发展、读者群、新新闻。

5.美:

新闻业与技术发明。

俗语文学引起民族分裂,引发一战。

王朝失灵,印刷业倚重自决,自决产生分割。

报纸(时,民主)+广播(空,集中化)。

 

 

第二章传播的偏向

一、

1.准备研究传播的特征(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以评估传播对文化特质消长的意义。

2.一种媒介的长期使用会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从而导致新文明的产生。

汤因比的文明研究倚重宗教问题(时间)而忽视空间问题(行政和法律)。

现代文明偏重视觉(报纸广播)。

“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

”(p28)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二、埃及文明

3.“埃及文明似乎受到尼罗河特性的强烈影响。

”(p28)(泛滥——恒星年——宗教节日固定——促进绝对王权建立(空间控制)——永生观念加强君主地位(木乃伊、金字塔:

时间控制)——葬礼中的象形艺术和象形文字的雏形——向腓尼基人的拼音文字前进)

4.“以石头和象形文字为核心的知识垄断,受到莎草纸的挑战。

”(p28)(太阳历发现,同时王权衰落,寡头政治取代绝对王权——莎草纸和软管笔日益普及,僧侣书写体和职业抄书人出现——文字和思想世俗化——普通人获准参加宗教仪式——读书写字普及后,国家的行政管理随之而延伸——僧侣地位日益重要——这给埃及文明构成了强大压力,使之暴露在入侵者的锋芒之下——为驱逐入侵者引进轻型马车——赶走入侵者,并征服大量领地,建成庞大帝国。

5.“用时间办法解决空间问题的行政管理。

”(p29)(日轮崇拜提供了帝国宗教以解决帝国的时间延续问题。

——宗教对文字产生保守影响,难以书写的象形文字支撑的知识垄断抗拒变革的要求,口语和文字脱节,帝国走向衰落。

 

三、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

6.“和尼罗河文明相比,两河流域缺乏团结的必然要求,所以它一早就出现了若干个神权政治的城邦。

”(p29)(难以运输的泥版促进非集中化——潮湿的泥版上刻字困难,象形文字因而消失;约定俗成的符号和程式化的楔形文字模式随之产生;硬笔应运而生——语言基本上是单音节词汇,字符的开发要满足简单和一致的需要,以确保分散城邦的交流。

——寺院财产和贸易的管理,要突出数字的作用,强调抽象过程的作用。

7.寺庙财富的积累引起城邦之间的竞争和战乱——权力向国王集中——为控制广袤领土而强调法律——毁旧都城建新都城以增加国王的名望——被征服都市的神祗被放在征服者的神祗之下——苏美尔帝国崩溃,闪米特入侵者胜利;但苏美尔帝国的文化制度保留下来。

8.巴比伦新都城、汉穆拉比改革,是闪米特民族取得胜利的标志——君主集权有利于宫殿建筑的发展——闪米特语是官方语言,但书面语言却是苏美尔人的非闪米特文字,征服者的需要加速了文字的定型——共同的成文法、首都和历法;统一度量衡促进贸易;60进位制促进数学发展;24小时计日的进位制保存至今。

9.在操亚利安语的几个民族的统治下,略有修正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保留下来。

战争工具是马和战车。

——赫梯人久攻巴比伦不下——亚述人成功颠覆赫梯人的联盟,靠的是骑兵和赫梯人开发的铁制工具——亚述人摧毁巴比伦,在尼尼薇建立一个图书馆,来收藏苏美尔人的文献——亚述人入侵埃及,但难以管理两个强大而迥异的宗教中心,不久尼尼薇城就被毁掉了。

10.亚述帝国扩张——大规模驱逐异族——促进贸易——骆驼驯化后,骆驼商旅线路得以延伸——贸易和产业的发展要求高效率的文字,阿拉米文字日益加强主流地位。

11.受僧侣组织支配的知识垄断阻碍了政治组织的发展。

——摆脱这些知识垄断的现象发生在巴比伦文明和埃及文明的边缘地区;——腓尼基字母表(闪米特民族在和埃及接触中,在巴勒斯坦发明了一种拼音字母,然后在腓尼基海岸边完善了这个字母表。

腓尼基文字的演变,要满足海上贸易的需要,和莎草纸的使用有关,把人类语音分解为代表22个辅音的基本成分。

)——阿拉米文字(阿拉米文字的演变和陆路贸易有关,它要一套简明规范的字母、可以写在羊皮纸上的字母。

12.“灵活的字母表有利于贸易的发展,促进腓尼基商贸中心的兴起,依靠独特语言的一些小国应运而生。

”(p31)“对文字抽象的专注,为从血缘关系走向普遍的伦理标准铺平了道路,为反对绝对王权的先知铺平了道路,也为强调一神教铺平了道路。

法律被汇集起来,编制成法典。

《旧约》之类的文献扎根,开花。

”(p32)

13.前536年,波斯帝国居鲁士——前300多年,亚历山大推翻波斯帝国统治——这些帝国能解决空间问题,面对巴比伦、埃及和耶路撒冷等宗教垄断却不能解决时间问题。

 

四、希腊文明

14.希腊人接受了腓尼基—闪米特人辅音型的字母表,用24个字母中的5个字母来表现元音。

——“字母表的使用意味着对语音而不是对视觉的关注,对耳朵而不是对眼睛的关注。

”(p33)——《荷马史诗》代代相传,重视口头讨论,书面语成为适应口头传统需要的工具——晚至前7世纪希腊才引进文字,口头传统无法建立知识垄断。

15.“口头传统及其活力在希腊文明中至关重要。

”(p33)

16.前7、6世纪,莎草纸传入希腊,里拉琴问世,职业行吟诗人的地位因此而削弱,抒情诗歌的大发展令人瞩目。

17.口头传统使希腊人借用的文明得到适当的修正——神祗被赋予了人的形象;对自然和科学的关注取代了超自然力;拒绝了词语含有创造力的观念;神和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观念,突出了空间观念,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

18.希腊人殖民过程中强化了对几何学和空间关系的关注,造成土地垄断——口头传统的力量显示在民主“在全体民众中生长出来的法律”中,建立了一套能够不断调整的机制,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寻求普世的真理。

19.前6世纪僭主兴起,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抵消了太阳神阿波罗崇拜和爱奥尼亚人的哲学,僭主鼓励艺术,——贸易增长使人们对金钱日益关注,对算术和时间的兴趣兴起,——毕达哥拉斯提出数论——克莱塞尼兹采用太阳历管理议事会定期轮流选举的制度,城邦取代了家族国家。

20.“口头传统的有效作用的国家的发展中表现出来。

希腊人成功地阻止了波斯帝国的扩张。

”(p34-35)——前5世纪,雅典文化蓬勃发展(哲学、戏剧);到前5世纪下半叶,写作开始侵蚀口头传统。

(法律、散文、剧本;放弃牛耕式的转行书写法,改成从左到右。

21.雅典文献的增加使希腊人产生分化,战争爆发,雅典战败。

22.“柏拉图试图用苏格拉底对话的形式,来拯救希腊文化的残余。

”(p35)“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建图书馆。

”(p35)“文字传统使口头传统的活力走到尽头。

”(p35)

23.“口头传统为希腊的文化活动提供了社会环境。

”(p35)——对西方、对罗马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希腊文化成功地解决了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

”(p36)——平民的权力日益增长。

 

五、罗马文明

24.罗马文化受到希腊影响,体现在罗马法上:

“口头传统固有的灵活性,在平民地位上升的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

在制度变迁中,在律师的活动中,在机制创新以便适应调整的需要中,都可以看到口头传统固有的灵活性。

”(p36)——父权制崩溃;合同发展,财产的观念独立出来;个体观念出现;人们更加关心共和国,对国家这样一个法律观念产生兴趣。

——前54年,元老院办了一份官方的公报,迫使议员讲话时考虑广泛的公众,形成了一种朴实的文风。

——“罗马风俗受到批评,法律上体现出来的宗教和仪式的风格受到削弱,平等得到提倡,严刑峻法有所减轻,主观意图受到强调。

25.罗马帝国扩张,控制希腊和马其顿。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港建立新都城和图书馆以抵消底比斯僧侣阶级的影响。

俗语系统和硬管笔受到鼓励,从而损害了僧侣书写体和软管笔。

罗马控制埃及后也采用托勒密王朝的政策。

——罗马也面临和波斯完成、塞琉西王朝一样的三地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