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144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ppt

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全科医师培训的全科门诊教学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讲人:

主讲人:

李李燕燕一、概述全科医学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全科医师全科医师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学习,取得了全科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

其服务对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服务内容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问题。

全全科科医医生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内容,也就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应以社区基层医疗的需求为导向,以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全科诊疗模式为原则,知道如何做好全科医生工作为目的,共同推进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二、全科医生在社区实习时最需要二、全科医生在社区实习时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的教学与培训1、“基层医疗”原则的应用基层医疗是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顾,是公众为解决其健康问题寻求医疗卫生服务时最先接触、最经常利用的医疗保健部门的专业服务。

它主要是针对初期或未分类的疾病尽早地做出诊断,然后决定适当的治疗、适时准确的转诊并给予医疗服务。

2、“全人医疗”原则的应用在门诊实习的过程中,全科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需要、关注点、忧虑和期望,关注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处境,关注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在治疗方面要以患者重视的结果为依归,治疗方案必须是患者明白的、接受的和可行的,充分发挥患者的能力,并使患者成为治疗的伙伴。

3、“周全医疗”原则的应用全科医生应解决患者求诊的主要问题,兼顾处理其他重要的健康问题和危害健康的因素,利用多元化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详细的解释、健康指导及安慰、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适当的转诊等,有时还会涉及社会福利及社区服务的转介。

4、“持续医疗”原则的应用一个人无论是在健康还是在患病的时候,全科医生都应累积其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

在没有症状时做好预防和普查,对人群担负起整体健康照顾管理的责任;有症状时,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掌握每个病症预期的发展和结果,订立一个全面的治疗计划,并提供其他治疗的选择,建立一种互信的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5、“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医疗”原则的应用在保持患者正常的功能和生活的前提下,把治疗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了解患者在家庭、社交和工作中的处境,顾及其文化、价值观、信念、生活习惯及大众的认同。

6、全科诊疗模式的应用进行全科诊疗模式的训练。

(1)了解医生应诊的目的;

(2)明白患者求诊的主要问题;(3)探求患者患病的经验和处境;(4)为患者的健康问题做出一个正确的诊断、评价;(5)治疗患者求诊的主要问题;(6)考虑其他的(心理、社会、工作环境、社交等)健康问题;(7)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医生与患者的关系;(8)适当分配时间;(9)正确记录病历。

7、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的应用社区的“全科医生团队”要涉及“六位一体”服务的工作内容,除了基本医疗外,还要熟悉掌握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

例如:

社区诊断、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的知识技能,在社区如何开展?

怎样操作?

入户调查、入户访视技巧、社区康复、老年保健服务、计生咨询指导的技能,在社区如何操作?

如何开展?

传染病管理在社区如何实际操作?

这些技能在社区的应用是社区全科医生接受教学与培训时最需要的。

三、全科医生在三甲医院实习时最三、全科医生在三甲医院实习时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需要的教学与培训1、临床专科带教老师要掌握一定的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遇到病例能够应用全科医疗临床思维的模式在诊断和治疗上给予指导和带教。

2、应把社区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培训的重点,当发现一种临床症状时,能够从多系统多视角去考虑、分析、鉴别,同时还应涉及心理和社会因素,使社区全科医生逐渐建立起全科医疗临床思维。

3、应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帮助全科医生着重实践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危险程度的判断和对症处理,熟练掌握转诊指标,准确有效地进行转诊。

4、在心电图、X线、CT、MRI等检查方面进行读片技能强化培训,使全科医生能熟练运用于社区的临床实践中。

5、应注重培训化验项目的正确选择和化验结果的正确分析。

6、正确阅读和使用药品说明书;全科医生不仅要掌握药物的适应证,还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配伍禁忌及毒理作用,做到合理用药。

国内外在某些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循证医疗结果。

四、国内外医学院校门诊教学的发展四、国内外医学院校门诊教学的发展传统的临床实习,尤其是内科临床实习主要采用病房轮转实习形式,1901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采纳威廉姆奥斯(WilliamOsier)的建议,首次在北美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门诊教学活动。

1910年,教育学家亚伯拉罕富列斯内通过访问当时存在的全部155所医学院校,对北美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个评估,在随后提出的著名的富列斯内报告中,他充分肯定了医学生门诊教学这种临床教学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以及给付方式的改变,医疗保健的重心由成本昂贵的病房向成本相对便宜的门诊转移。

2006年,美国内科医师学会教育委员会(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educationcommittee,ACPECA)、美国医学本科教育委员会(AmericancouncilOH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等组织建议对内科临床培训进行改革,特别指出医学生和住院医生需要加强门诊临床训练。

连续性门诊医疗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当今最主要的医疗服务形式,而传统的以病房实习为主的医学生临床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开设和发展医学生门诊教学和实习,特别是内科、外科、儿科等学科。

五、全科门诊教学的优越性五、全科门诊教学的优越性u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和病人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部门,是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第一线。

大多数病人是在门诊治疗,只有部分病情较重或复杂的病人才需要住院诊治。

因此,门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当部分来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尚处于疾病的早期未分化阶段或处于几个专科的交界面上,全科医师第一次与患者接触后,就对其承担起长期的连续性责任,包括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专科会诊或转诊,提供预防性照顾及改进患者的求医行为等。

1、病种较全:

到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疾病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包括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需要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慢性患者,有家庭功能障碍且明显受其影响的患者等。

全科医师作为一名新型的高素质医师,其知识结构应全面、将各科知识技能相融合,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生物医学基础及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诊治及急诊处理技能等。

2、沟通方式佳:

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和与职能科室的沟通。

要求学员在面对每例患者时充分了解患者的就医背景,从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采用可亲、可近、可信的语言,尽可能消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与患者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使医患关系更为密切,以增强患者的遵嘱性。

3、要求学员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注重条理性,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其次,要求学员注重与各专业问、职能科室的沟通,以尽快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4、独立性强:

学员在门诊单独接诊患者,从询问病史到体格检查、开出相关医嘱,均独立完成,带教老师只听取其汇报后作相应的补充。

这样,很好地锻炼了学员独立思维的能力,改变了以往培训时学员单纯跟诊,学员缺乏独立判断病情及主动与患者沟通机会的状况。

综上所述,应充分重视门诊教学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使全科医疗作为一种高素质的基层医疗体系,从不明确和低层次的专科化结构转向整体性的全科化结构,更好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六、全科门诊教学模式六、全科门诊教学模式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的构架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的构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基于全科医师培训中门诊教学的重要性,针对上述培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

垂直带教本院将卫生计生委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要求的6个月社区轮转时间分散到培训的整个过程中,自培训开始,由全科专业的带教老师带领住院医师一起,在本院及社区每周固定时间进行门诊实践,每周保证23个半天的时间,让全科医师在培训一开始就接触门诊及社区患者,同时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因此住院医师的门诊实践贯穿于3年的培训过程中。

本院门诊带教模式大致分为4个步骤:

全科医师单独接诊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患者在诊室等待,全科医师到带教老师的诊室汇报病史及体格检查结果,并给出诊断及处理意见。

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会指出全科医师忽略的问题及诊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其开展鉴别诊断,并指导正确的处理方案。

、带教老师和全科医师一起回到患者所在诊室,由带教老师再次诊治患者,示范正确的诊治流程。

就诊结束时根据病情与患者约定随访时间,保证住院医师对其进行连续性医疗服务。

带教老师和全科医师回到带教诊室,一起讨论接诊过的患者,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分层教学对于3年制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不同的年级在门诊带教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1、一年级全科医师因为刚刚接触临床,偏重于对其基本功的训练,如病史询问要详细,注意阴性症状的询问,体格检查要全面正确。

使之能形成初步的诊断意见,并开展一定的鉴别诊断。

对于每个一年级全科医师看过的患者,带教老师都会重新一起再看一次,以保证患者的医疗质量。

再看一次,以保证患者的医疗质量。

2、二年级全科医师应扎实掌握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的能力,重点在诊断的正确性及鉴别诊断的思路训练,并根据全科医学的专业特点,不断强化全科医师将慢性疾病的管理、预防保健与医疗相结合的意识。

3、三年级全科医师基本上应能独立处理患者,要求其接诊的门诊患者数相应增加,重点对其诊断及处理的正确性进行把关。

垂直分层门诊教学的优点和问题垂直分层门诊带教模式的优点:

1、有全科专业的师资全程带教,将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实践与社区患者相结合,既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又坚持了全科的专业特点,真正体现连续性医疗,全人医疗,将预防、保健与临床医疗相结合,避免了全科医师培养沦为专科轮转的叠加。

2、使全科医师尽早接触门诊及社区患者,了解综合性医院门诊与社区患者的病种和能借助的医疗手段的不同,熟悉社区的工作环境及患者特点,从而逐渐热爱自己的专业,将来成为真正适用于社区基层的全科医师,减少了培训人员的流失。

3、有利于训练全科医师的独立接诊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临床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并且通过每周固定的门诊时间可以进行连续性医疗服务,建立自己的患者群。

4、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熟悉带教的全过程,有助于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教师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及教学能力。

同时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力,拓展其患者群,使培训基地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保持紧密的关系,互惠互利。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目前大多数全科培训基地还未建立全科医学科,不能保证全科的专业特色。

2、该模式要求医院具备全科专业的带教师资,对其质量、数量要求都较高。

3、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综合性医院与社区是独立的医疗机构,需要有政府配套的政策、措施及医院、社区的领导来支持门诊带教工作,以保证带教师资有足够的积极性小结以往的门诊带教,全科医师多为被动式思考,缺乏独立实践的机会。

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恰可弥补其不足,虽然此种模式对培训基地、带教师资、投入的时间等要求都比较高,却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门诊的实践能力。

我们希望不断总结经验,使这种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能在更多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推广。

病历书写病历的四个种类:

门诊、急诊、留观、住院。

病历书写的10字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病历书写的时间表达方式:

24小时制门诊病历内容及要求1、封面填写完整2、首诊与复诊书写要求不同3、文字通顺,字迹清晰,不随意涂改一)初诊格式一)初诊格式1、要求写出“主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