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500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情况的影响。

3、硬件接插件的故障。

4、灰尘对微机系统的影响。

5、来自电源的影响。

6、静电放电导致微机系统的故障。

7、电磁辐射的危害。

8、病毒的影响。

9、人为的影响。

二、微机故障的分类:

从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和现象来看,可将微机故障分为五大类:

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计算机病毒故障、人为故障和假故障。

如图:

2-1

图2-1

<一>、硬件故障

硬件是构成微机的物质基础。

硬件故障是指微机系统部件中的元器件损坏或失效而造成的微机故障,如元器件失效后造成的电路短路、断路,元器件参数超过极限值,电网波动等。

从总体上看,硬件故障主要有:

1、元器的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组成部件中的各种元器件、接插件和印刷板损坏造成的。

2-2.2-3

2-22-2

2、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主要发生在外部设备,如软盘驱动器磁头磨损或定位偏移,打印机断针或磨损,键盘按键接触不良等。

2-4

2-4

3、存储介质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是由于软盘或硬盘存储介质损坏而导致微机系统引导信息数据丢失造成的。

2-5.2-6

2-52-6

<二>、软件故障

1、软件故障是指由于程序本身的编程问题或操作人员误操作使文件被删除、破坏,以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损坏,造成微机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死机”的现象。

2-7

2-7

2、对于计算机使用者来说,微机系统因故障而停机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其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软件故障造成的。

除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微机系统故障外,多数情况还是由于系统配置不当、微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损坏造成的“死机”。

2-8

2-8

<三>、计算机病毒故障

计算机病毒故障是由计算机病毒引起的微机系统工作异常。

这类故障虽然可以用硬件手段、杀毒软件和防毒系统等来进行防御和杀毒,但是,由于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其产生和发展趋势很难做出预测和判断,所以,目前计算机病毒也是造成计算机故障的一个公害之一。

3-9

<四>、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对微机性能、操作方法不熟悉,导致操作不当,甚至错操作而造成的故障。

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

1、电源接错。

这种错误大多会造成破坏性的故障,并伴有火花、冒烟、焦臭和发烫等现象。

4-10

2、带电拔插。

在通电的情况下拔插各种板卡或集成块而造成的损坏;

硬盘运行时突然关闭电源或搬动机箱,导致硬盘磁头未能推至安全区而造成的损坏。

4-11

4-11

3、接线错误。

直流电源插头或I/O通道接口板插反或位置插错,信号线接错或接反。

一般来说,除电源线接反会造成计算机损坏外,其他错误一般对计算机影响不大,只要更正即可。

4-12

4、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对操作系统引起的错误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初学者。

常见的有写保护错、读写数据错、设备未准备好和磁盘文件未找到等错误。

<五>、假故障

假故障是由于某些硬件设置或系统特性不为人知而造成的假故障现象,平时常见的故障现象中,有很多并不是真正的硬件故障,而是假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2

5-13

1、电源插座、开关问题。

微机系统中很多外围设备都是独立供电的,所以在运行计算机时只打开计算机主机的电源是不够的。

如显示器电源开关未打开,会造成“黑屏”和“死机”的假象;

音箱电源开关未打开,会造成无声音假象等。

碰到独立供电的外设故障时,首先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电源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5-13

5-14

2、连线问题。

微机系统中外设与计算机之间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数据线脱落、接触不良会导致该外围设备工作异常。

如显示器接头松动会导致接头插不到位导致移动硬盘检测不到等。

碰到这样的现象,应先检查各设备间的线缆连接是否正确。

3、设置问题。

如果用户对外设的设置,如显示器的对比度、亮度,音箱音量的大小,双硬盘的主、从盘等的设置不正确,就会导致微机系统出现假故障,所以掌握一些外设的设置知识,有助于检查各外设间的线缆连接是否正确,对维护微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是有利的。

5-14

5-15

4、系统新特性。

很多微机“故障”现象其实是硬件设备或操作系统的新特性。

如带节能功能的主机,在一段时间无人使用或无程序运行时会自动关闭显示器、硬盘的电源,此时,按下键盘任意键就能恢复正常,某些用户就因为不知道这一特性而认为是显示器、硬盘出了毛病。

所以,平时要多了解计算机、外设、应用软件的新特性,向经验丰富的计算机维修专家请教。

5、其他易疏忽的地方。

这类现象如用户无意中将光盘正反面放倒了,或将软盘的写保护滑到了“只读”的位置,导致光驱读不出磁盘或软驱读不出软盘。

对于这类故障,首先应先查看操作是否有疏忽之处,而不要盲目、武断地下结论认为是某个设备出了故障。

光驱5-15

光驱内部结构:

5-16

三、微机系统的检查诊断原则和步骤

对微机系统故障进行检修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除需要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检修方法和步骤。

<一>、微机系统的检查诊断原则:

微机故障检测的原则是先静后动,先软后硬,先外后内,先源后载。

5-16

5-17

1、先静后动是指维修人员在对故障进行检测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保持冷静,考虑好维修方案后再动手。

(2)、不能在带电状态下进行静态检查,应在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后再通电进行动态检查。

(3)、电路先进行直流检查,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后再接脉冲信号进行动态检查。

2、先软后硬是指先从软件、操作系统上来分析故障原因,确实解决不了后再从硬件上分析故障的原因。

3、先外后内是指先检查各设备外表情况,如机械是否损坏、插头接触是否良好、各开关按钮位置是否合适等,然后再检查部件的内部情况。

4、先源后载是指先检查电源后检查微机。

微机系统的工作能源是电源,因此其对电源是比较敏感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微机带来损坏。

一旦电源发生故障,微机便不能正常工作。

电源故障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唯有排除电源故障,才能有效分析和检查微机的其他部件。

<二>、微机系统的检查诊断的步骤;

就先从软件的故障进行了排除而后是硬件故障。

1、.软件故障的检测的步骤:

软件故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不但要观察程序、系统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出现什么错误信息,根据错误信息和故障现象才能查出原因。

(1)、系统故障。

有些软件要求操作系统的版本较高,内存较大,所以要先检查操作系统的版本是否符合要求,系统文件、系统配置是否正确,内存大小是否符合要求等。

(2)、应用程序故障。

应检查程序本身的编制有无错误,程序是否完整、装入方法是否正确,程序的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步骤是否正确以及有没相互影响的软件等

(3)、计算机病毒影响。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它不但影响软件、操作系统运行速度,还影响微机的硬件。

由于目前大多数用户对计算机病毒还不太了解,所以在操作系统中遇到莫名其妙的现象,如硬盘不能启动、文件不能存盘、运行速度明显变慢时,除要考虑上述两种原因外,还应当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

2、硬件故障的检测步骤

检修计算机故障的基本步骤可归纳为由系统到设备、由设备到部件、由部件到器件、由件到故障点。

5-18

(1)、由系统到设备是指检测时应先确定是系统中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如主板、电源、磁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和打印机等。

先确定故障的大致范围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测。

(2)、由设备到部件是指在确定出现故障的部分后,再对该部分进行检查。

如判断出是主板出了故障,则进一步检测是主板中哪部分的问题,如CPU、内存、总线和接口部件等。

(3)、由部件到器件是指确定某一部分出问题后,再对该部件中的具体元器件或集成块芯片进行检查,以找到故障器件。

(4)、由器件到故障点是指确定故障器件后,应进一步确定是器件的内部损坏还是外部故障,是否是器件引脚、引线接点的接触不良,焊点的虚焊,以及导线、引线的断开或短路等问题。

总之,故障的检查须头脑冷静,检查的步骤应该由大到小,由表及里,集中检查,逐渐缩小范围,直到查找到故障点为止。

图5-19所示为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的一般流程图。

3、常用的硬件故障检测方法

在排除计算机故障的过程中,常用的硬件故障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法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来看,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即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断最基本的软、硬件有故障,缩小查找故障配件的范围。

最小系统有硬件最小系统和运行软件最小系统两种形式。

(1)、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和显示器组成。

整个系统可以通过主板报警声音和开机自检信息来判断这几个核心配件部分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2)、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硬盘组成。

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以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清洁法

对使用环境较差或使用时间较长的计算机,机箱内会有较多的灰尘,它们将直接影响计算机内部元件的散热或使元件接触不良,这时应该首先对计算机进行清洁。

用小毛刷或用吸尘器轻轻将主板、外设上的灰尘清除。

如果灰尘清除后,故障仍然存在,则有可能是由于震动、灰尘或其他原因,使主板上一些板卡或芯片插脚接触不良或引脚氧化,这时可以将板卡或芯片拔出,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3)、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即“看、听、闻、摸”。

1)、“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

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板卡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

2)、“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帮助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3)、“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4)、“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

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例如,出现故障时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可能是该芯片损坏引起

1)、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避免故障范围扩大。

2)、在维修时,须查验、核对装箱单及配置。

3)、必须充分与用户沟通。

了解用户的操作过程、出故障时进行过的操作等。

4)、维修中要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包括电源环境,其他高功率电器、电、磁场状况,机器的布局,网络硬件环境,温湿度,环境的洁净程度,安放计算机的台面是否稳固,周边设备是否存在变形、变色、异味等异常现象。

②、对硬件环境的观察。

包括机箱内的清洁度、温湿度,如机箱内的灰尘较多,应先除尘再继续检查;

部件上的跳、接线设置、颜色、形状、气味等;

部件或设备间的连接是否正确;

有无错误或错接、缺针/断针等现象;

用户加装的或与机器相连的其他设备等一切可能与机器运行有关的其他硬件设施。

③、对软件环境的观察。

包括系统中加载了何种软件,它们与其他软、硬件间是否冲突或不匹配;

观察设备、主板及系统等的驱动、补丁是否安装、是否合适。

④、观察要处理的故障是否为业内公认的BUG或兼容问题。

⑤、观察用户加装的其他应用程序与配置是否合适。

⑥、加电过程中的观察。

包括元器件的温度、气味、是否冒烟,系统时间是否正确等。

⑦、拆装部件时的观察。

要有记录部件原始安装状态的好习惯,且要认真观察部件上元器件的形状、颜色、原始的安装状态等情况。

⑧、观察用户的操作过程和习惯是否符合要求等。

5)、对于不熟悉的应用或设备,应在认真阅读用户使用手册或其他相关文档后,才可动手操作。

6)、在维修过程中要仔细做好笔录来积累维修经验和提高维修水平。

7)、禁止自行为用户安装地线。

如用户要安装地线,请用户联系正式电工为其安装。

8)、如果要通过比较法、替换法进行故障判断,应先征得用户的同意。

9)、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做好备份或保护措施,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

10)、当出现大批量的相似故障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连接的设备,以及与故障部件相关的其他部件或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记录,以找出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11)、慎换硬件,而以软件调整为主。

特别是上门服务时,一定要在充分的软件调试和观察后,在一定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硬件更换。

如果没有把握,最好在维修站内进行硬件更换操作。

软件调整的内容包括设置BIOS为出厂状态,查杀病毒,调整电源管理,调整系统运行环境等。

12)、必要时做磁盘整理,包括磁盘碎片整理、无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质检查。

13)、确认有无用户自行加装的软、硬件,如果有,确认其性能的完好性/兼容性。

14)、与无故障的机器比较。

这种对比的方法是在一台配置与故障机相同的无故障机器上,逐个插入故障机中的部件,查看无故障机的变化,当在插入某部件后,无故障机出现了与故障机类似的现象,可判定该部件有故障。

注意这种方式的对比,应做得彻底,以防漏掉可能有两种部件引起同一故障的情况。

15)、平时应努力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及配置工具的使用等,理解各配置参数的意义与适用的范围。

(16)请求支持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硬件及配置信息。

②、软件及配置信息。

③、周围环境。

④、完整的故障现象描述。

即用户第一次报修时的故障现象,经过维修操作后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

⑤、进行的维修操作。

POST自检与开机常见故障处理

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自检)是计算机接通电源后,系统进行的一个自我检查的例行程序,它对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进行检测。

用户可以根据自检过程中的提示信息来判断硬件故障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故障进行排除。

5-20

POST自检过程

系统的控制权交由BIOS来完成。

由于此时电压还不稳定,主板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信号,让CPU初始化,同时等待电源发出的POWERGOOD信号。

当电源稳定后,芯片组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

这个地址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BIOS还是AMI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由此跳转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

POST检测过程大致为加电?

CPU?

ROM?

BIOS?

SystemClock?

DMA?

64KBRAM?

IRQ?

显卡等。

检测显卡以前的过程称为关键部件测试,如果关键部件有问题,计算机会处于挂起状态,习惯上称为核心故障。

检测显卡后,计算机将对64KB以上内存、I/O接口、软硬盘驱动器、键盘、即插即用设备、CMOS设置等进行检测,并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和出错报告,此时出现的故障称为非关键性故障。

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用户几乎感觉不到这个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很多,要逐一检测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BIOS厂商对每一个设备都给出了一个检测代码,称为POSTCODE。

在对某个设备进行检测时,会将对应的POSTCODE写入80H诊断端口。

该设备检测通过后,接着写入另一设备的POSTCODE进行测试。

如果某个设测试没有通过,则它的POSTCODE会在80H地址处保留下来,检测程序中止,并根据已设定的报警声进行报警。

BIOS厂商对报警声也分别作了定义,不同的设置出现故障,其报警声是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报警声分辨出故障所在。

POST自检响铃的含义

上电自检通过报警声的不同来指示检测到的故障。

但不同类型的BIOS,其自检响铃次数所定义的错误是不一致的,应用时一定要分清。

各种类型BIOS的自检报警声及其含义。

四、微机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实例

实例一:

右击IE属性。

会出现一个rundll32.exe-损坏的图像对话框:

如图下

内容:

应用程序或DLLC:

\system32\inetcplc.dll为无效的windows映像.请再检测一遍您的安装盘。

分析:

一般是卸载软件后;

没有卸载或删除干净的软件和文件残余。

建议你下载Windows清理助手,让它帮助你清理这些软件和文件残余。

处理:

1、运行输入msconfig回车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在启动项中将一个名为“fyrgtr.dll”的选项前的勾去掉,按应用重新启动电脑(如没有跳过)。

2、然后进入C:

\Windows\system32目录,将“fyrgtr.dll”删除。

3、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打开注册表,选编辑查找一个名为“fyrgtr.dll”的键值项,找到后删除,多查找几次删除干净,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可。

4、再运行Windows清理助手清理一遍即可,如没有请下载。

实例二:

AcroRD32info问题:

如图——

分析:

安装不正确,

处理:

方法1.点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复制粘贴也可)

For%1in(%windir%\system32\*.dll)doregsvr32.exe/s%1。

方法:

2.该进程属于Adobe公司的软件AdobeAcrobat或者AdobeAcrobat7.0专业版。

描述:

AcrobatInfo.exe文件位于C:

\ProgramFiles子目录下面。

在XP上的大小是32256位字节。

  该程序不可见。

你可以在控制面板中卸载该程序。

该进程并非Windows的系统进程,去掉acrobatinfo.exe进程

需要删除的键值如下:

(1)[-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Installer\UserData\S-1-5-18\Components\21C0FC0AB3C24344FB30C34266AA5E09]

(2)[-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CLSID\]

(3)[-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AppPaths\AcrobatInfo.exe]

(4)[-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LowRights\ElevationPolicy\]

(5)[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croExch.Document]"

BrowseInPlace"

=-

(6)[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AcroExch.Document.7]"

唯一丧失的功能就是在文件夹里单击PDF文件时不能预览了,但是这个功能可有可无,其它文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也都是不能预览的.

更简单的去掉该进程的方法:

结束说有acrobatinfo.exe进程,找到安装文件夹,删掉acrobatinfo.exe,这就解决了。

丧失的不是预览,是查看文件夹时的缩略图功能。

实例三、蓝屏后XP、WIN7双系统都卡在读取画面

1.一些虚拟性质的软件和硬件冲突,例如虚拟光驱和物理光驱冲突(系统分配给虚拟光驱的某处接口把物理光驱需要的占用了.导致在安装驱动程序时,出现如下提示0x00000019);

2.磁盘坏道;

3.内存条故障;

4.系统服务,例如把WirelessZeroConfiguration服务设置为禁用后使用无线网卡,把PrintSpooler服务设置为禁用却在使用打印机。

对于Windows双系统来说,两个系统并不是绝对独立的。

因为为了避免发生启动紊乱,微软对于硬盘的活动分区进行了限制--任何一块硬盘安装Windows系统都只能有一个活动分区,也就是主分区。

不管你装了双系统还是三系统甚至四个五个系统,所有系统的原始DOS引导文件都在活动分区(通常是C盘,除非你在分区的时候特别指定其他分区为活动分区,否则默认都是C盘)。

所以一旦这些原始DOS引导文件出问题,你就是一百个系统,也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可以启动的,全部废掉,无一可以幸免!

Windowsxp和win7双系统(假定xp在c盘,win7在D盘)的启动过程是这样的:

打开电源,肯定先是读取主板信息,从中知道应该从什么设备引导。

一般主板信息里有三个引导设备,按第一,第二,第三排列。

例如装系统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光驱设为第一引导设备。

平时应该将硬盘设为第一引导设备。

电脑读取主板信息之后按其指定的第一引导设备地址找到第一引导设备硬盘。

然后就是从硬盘的活动分区读取引导文件。

此时屏幕上就出现选择启动系统的选择界面,如果你选择启动win7,那么系统就根据位于C盘的原始引导文件的指引找到位于D盘的win7的上层引导文件,进入win7的引导环境,如果你选XP,那么就根据C盘的原始引导文件的指引找到还是位于C盘的xp上一级引导文件,进入XP的引导环境。

两套系统在这里才开始分道扬镳。

很明显,如果受损的是win7的上一级引导文件,那么只是进不了win7;

如果是xp的上一级引导文件挂掉,那么只是进不了xp,但是如果最底层的DOS引导文件挂掉,那就什么都进不去,所有系统都会无一幸免卡在引导画面那里(win7就看到4个小旗飘啊飘,xp看到那个滚动条滚啊滚,就是都没有下文)。

实例四、开机黑屏,计算机显示屏右下角指示灯由绿变黄,硬盘由于寻道发出高速的旋转声变为低速的旋转声,硬盘灯灭,无开机报警声。

开机黑屏是一类较为头疼的故障类型,提示信息少,计算机完全无法正常启动,经验较少者往往感到难以入手。

因一开机就无法运行,很容易就可判断这类故障属于硬件故障(CIH破坏BIOS数据或BIOS升级失败,往往也会造成开机黑屏,不过这也应属于硬件故障)。

首先回忆故障发生前曾经装卸过第二硬盘,很可能是因为硬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