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471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归去来兮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从29岁起因生活所迫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归去来兮辞(并序)》可以说是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

5、文学文化常识

A辞:

“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B诸侯

①、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

②、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C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公:

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如周公

伯:

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小国之君,

D仲秋至冬。

仲秋:

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6、研读课文

补充: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

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

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

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

1、基本方法:

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具体方法:

留、删、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

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

“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

“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

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

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

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

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A研读序文

1.梳理文言知识,翻译课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2.概括序文内容

序文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交代了写作的原由。

3.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结合全文看,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另外三点才是根本原因。

B研读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第一段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

“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

“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

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3.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4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C研读第二段

1.梳理文言知识,翻译课文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第二段:

第一层开头到“熹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

第二层“瞻横宇……有酒盈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

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

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3、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4、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5、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

“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6、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A.作者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引导体会:

)回家的过程——先乘船,后上陆。

B.你能想象出此时作者怀有怎样的心情?

引导体会:

“轻飏”、“吹衣”——轻舟摇荡,和风吹衣,表现出冲出牢笼后的前所未有的欢快和迫切之情;

前路、晨光;

问、恨——归心似箭的心情。

C.这样的心情在下文哪几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出作者刚入家门狂喜飞奔的样子(突出强调:

载……载……)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浓浓亲情的自然表现,能不引起作者的欣喜之情吗?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写出作者举家欢宴、兴高采烈的情景。

作者在这里开怀畅饮,欢喜异常。

D.“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写“松”“菊”有何作用?

庭院虽已荒芜,但松、菊却保存完好,这给作者很大的精神慰藉。

松、菊傲霜耐寒,一向是忠贞坚强的象征,陶渊明更是从来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写松写菊,从中表现了陶渊明的清高人格。

家居生活

D研读第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第三段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

“游”“求”两韵述志;

“忧”韵乐以忘忧;

“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

“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3、“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

4.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F.作者写田园生活时,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交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作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和亲戚们谈家常,弹琴读书,准备劳作,驾车出游,充分表现出了农村生活的乐趣。

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农村田园生活图。

生活在这样的自由王国中,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作者的心境是恬淡的。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田园生活

E研读第四段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3.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

依据何在?

“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4.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乐天知命”的思想,即弃绝世情,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消极避世、鄙视官场的人生观、世界观——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F背诵指导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尝试背诵。

G主题理解

本文通过脱离官场之后对田园生活乐趣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向往及热爱之情。

 

附:

原文讲解与鉴赏

第一段:

原文:

归去来兮!

翻译:

回去吧!

讲解:

“来”为助词,表示“去”为“将而尤未之辞”(钱钟书 《管锥编》P1225)

鉴赏:

开篇直抒胸臆,实浪漫之宗。

有“噫吁嚱!

危乎高哉!

”之境界!

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胡”为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同。

“田园将芜”似显其对田园之爱,然陶公真爱田园乎?

其实未必!

以其恨“樊笼”之甚于“田园”耳!

序文“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可证。

(既然)自己已经把心灵当作形体的仆役,为什么还要悲愁失意独自伤悲?

“既”为副词“已经”,“以”为介词“把”,“役”为名词“仆役”,“奚”为疑问代词“为什么”,与“何”“胡”相当。

肉体疾苦或可承受,精神沉沦实在让人不能接受(此“沉沦”为存在主义哲学所讲的沉沦,不能作一般意义讲)。

这大概就是陶渊明的心思了罢!

此说亦可用序文“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来证明。

感悟到过去的已经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不可追寻。

“之”为偏下结构中的结构助词“的”。

此句实非上句“奚惆怅而独悲”的答,而是决意辞官的精神冲动。

我误入迷途可能真的不太远吧,(我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是”而昨天是“非”。

“其”句中语气词,有“大概”“恐怕”之意。

此乃陶公自我庆幸之辞也!

第二段:

小船遥遥地轻轻流荡,微风徐徐地吹动衣襟。

“以”与“而”同,皆为修饰关系的连词。

返乡之陶公实在是爽也!

即便是“心先一一想”,真如“身一一经”也!

(我已经)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了),可恨(这)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以前路”实为后置了的介宾短语作的状语。

“之”实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想”能想到“恨”之想,乃“真想”也(此“想”为写作学所讲“想象”之想)!

才远远望见自家的屋顶,我就一边欣喜跳跃一边往前奔跑。

“乃”为副词“才”,“载……载……”为连词“一边……一边……”

我们就想像年已四十的陶公如何像一个童子一般地“载欣载奔”吧!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

“欢迎”实为两词,即副词“欢喜地”和动词“迎接”。

“候门”实为“候于门”之省,“于门”为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僮仆们也是迎出了很远的!

也是远远地望见陶渊明就欢喜地跑去迎接了的!

庭院里的小路接近于荒芜,(可是园中)松菊仍然在(旺盛地)生长。

“三径”为隐者庭院中小路的喻称,“就”为“接近,将要”之意。

一“就”一“犹”之间,可见其喜于“松菊”之情。

“松”乃“后雕”之“松”也(语见《论语·

子罕》篇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菊”乃“季秋”之花也        (语见《礼记·

月令篇》“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淳香的)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杯。

有松也,有菊也,又有酒,此时更待如何?

且看下文: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随随便便地看着庭院里的松枝来舒展我的容颜。

“以”有二解:

一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一为目的关系的连词。

这里取第一种说法,取其说方可使文意顺畅。

此为饮酒之第一重境界:

忘忧怡颜。

靠着南窗来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实在地觉出才可容膝的陋室(更)容易让人心安。

“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容膝”为动宾短语活用为名词性短语“容膝之室”,“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此为饮酒之第二重境界:

心安傲世。

园子(由于)每天涉足已经成了有趣的园子,大门虽然安设了却常常闭关。

“日”为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

似是在园子里生活已久了,园居精神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拄着手杖漫步,随意地停下来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扶老”就是“手杖”,“扶老”是以功能名之;

“流憩”即漫步和漫步中的随意休息;

“时”为副词“时而”;

“矫”即“翘”,抬头的意思;

“遐”就是“远”,与“迩”相对。

四十已需“扶老”“流憩”,可见其体弱,其心老,其意闲。

云气油油地从山间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以”和“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云儿和鸟儿都是自由的啊!

人可以不如云与鸟乎?

日光渐暗,(太阳)就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景”通“影”,“阳光”之间;

“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幻乎?

真乎?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第三段:

回去吧!

叹号,实因其语气强烈,与首段相较亦不逊色。

请息交以绝遊。

请让我断绝与世俗人物的交往。

“请”为祈使动词“请允许我”,“息交”“绝游”乃互文见义。

拟己为人而与己言语。

(既然)世俗与我互相违悖,(我)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

“而”为主谓之间的连词,表示一种情况已成事实;

“言”为补足章节的助词,不译;

“焉求”实为“追求什么?

”属疑问代词作宾语。

此实欲归隐的第二种表白。

在亲戚们的知心话中求得心情欢悦,以抚琴读书为乐自然可以解闷消愁。

“悦”后省略了介词“于”,与“亲戚之情话”组成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乐”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乐”,“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

亲情、琴、书亦可比于松菊酒了。

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去耕耘播种。

“以春及”“于西畴”都是介宾短语作后置了的状语。

孔子曾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被人耻笑,陶公此语亦曾为人所笑,笑虽同,孔子与陶公却不同也。

我可以是驾着篷布小车,也可以是划着一叶小舟。

“或”在此应解作“时而”,这里译为“可以是”实因其为猜想。

若解为有人则实在不通。

想像归农之景,如此潇洒,实因其为庶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因其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故而才能有如此潇洒的想像和将来的隐居。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时而沿着幽深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介宾短语,“以”“而”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

从住家到大田,一路之上居然如此丰富多彩!

直如游戏,真乃隐逸之陶公所能有之心思!

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

充满了生命的春天啊!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此实为欲归隐的第三种表白。

第四段:

算了吧!

一实词,二虚词,语气之强,可与“俱往矣”比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

何不随着自己的心意决定去留?

“曷”与“何”“胡”“奚”等词实为同义。

“委心”为“随心”。

此实为欲归隐的第四种表白。

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

想去哪里(追求什么)?

“乎”为语气助词“呢”,“之”为动词“到”。

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

这是“交病”之后的感悟,实有切肤之痛在里面!

只盼好天气我独自下田(干活),有时又将手杖插在田边,(然后)去除草培苗。

“以”为修饰关系的连词,“而”为承接关系的连词。

“心先一一想”而想到了“盼”,又是“想”啊!

(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有时)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

真爽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

人教版原文后为叹号,改为问号,表示反问语气,与文字意义相谐。

最后再表归去的决心,真铁了心了

背诵指导:

自责之辞

安慰之辞

辞官归田

(第1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