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0033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世荣儿科学术思想阐释.doc

【摘要】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著有《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其对小儿基础理论知之甚详,如小儿生理病理、护养保育、面部望诊、指纹诊、脉诊等,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证候分类治法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

【关键词】曾世荣;中医学家;中医儿科学;中医各家学说;医经

曾世荣(约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湖南衡阳烝西人,元代儿科医家。

著有《活幼心书》[1]、《活幼口议》。

曾世荣习医60余年,尤精于儿科。

其对小儿基础理论知之甚详,如小儿生理病理、护养保育、面部望诊、指纹诊、脉诊等,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证候分类治法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

1.重视优生优育

曾世荣详细论述了环境、情志、饮食、起居、生育年龄和药物等与优生的关系[2,3]。

《活幼口议》曰:

“夫人立室安家,求嗣必纯,纳妇种子,在贤且德,然而妇乃贤淑,夫又质良,生男不肖者有之,非夫妇之失情,人伦失序,事有不备者,良由公始不能善胚胎之气,妯娌不与矜顾护爱之理,气胎涵养,宜在冲和。

冲和者,同其天地之宽量,应乎四时之运行,妊娠之间,怀育之次,但常令孕妇乐以忘忧,不作怖畏,亦无恐惧,饮食有常,起居自若,此乃以顺其中而全其神,以和其气而益其脉,是与调而助之,扶而补之,何患胎气不安,生子不伟。

”由此可见,夫妻二人身心俱健,品德高尚,这是优生优育的先决条件。

同时夫妻生活要与天地四时相适应,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家人对孕妇要多方加以爱护和关照,无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要做出妥善安排,孕妇本身要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视听言行有所讲究,情志乐观稳定,不可忧愁烦恼和恐惧,夫妻必须恩爱和睦,彼此互相尊重,讲究文明礼貌,不可多饮多欲,这样才能保证所生子女聪明健康。

否则,“致胎中受病”。

如:

胎病作热、胎气蕴热、胎病风热、胎病惊热、胎病结热、胎病卫热、胎病潮热。

曾世荣这些对于妊娠妇女,由于内伤七情、饮食不宜、外感六淫等,与产生婴儿发热的关系的论述,时至今日仍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2.望诊要精观形气

曾世荣十分重视四诊,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儿科望诊的重要性,故在强调四诊合参的同时,尤重望诊。

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面,小儿病情的虚实,不应仅看外表的肥瘦,而应把形态和气色结合起来,辨别疾病的虚实。

曾世荣在《活幼口议》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凡理婴孩先看面部,定气察色最为要也,良由内有疾而形于外,是以本位与地位一体。

”同时在望诊中,认为“要精观形气”,“细察盈亏”,并指出“观形气”主要观察小儿面部气色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活幼口议》对小儿望诊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分别从“五脏五色本立”、“分定五位所属”、“五脏伏敌喜伤”、“面中气色忽现”、“五脏分部定位”等方面论述。

其中“五脏五色本立”,叙述了五脏所主五色及五行生克、五位生本相临、五脏胜伏相交等内容。

“五脏伏敌喜伤”,则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叙述了五脏伏敌喜伤及所主疾病。

此外,形体之外重视气色,曾世荣认为,“小儿虚实有非系肥瘦,而系乎气色。

”他认为,望诊不应只限于外部形态,而应重视气色。

这主要是因为小儿“有肥而气怯,瘦而气壮,气怯则色必嫩,其为虚可知矣;气壮则色必盛,其为实可知矣。

”可以看出,曾世荣认为小儿病情的虚实,不应仅在外表的肥瘦,而应把形态和气色结合起来,辨别疾病的虚实。

3.精研脉证,提出三部五脉说,归纳小儿指纹十三种脉形

曾世荣精研脉证并以脉统证[4]。

对小儿脉诊很有研究,提出了“三部五脉”说,即“小儿三部,面看气色为一部,虎口纹脉为二部,寸口一指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诊太冲,并前三部,谓之五脉。

”曾世荣认为,小儿一息六至是平脉,如《活幼心书》[1]:

“叔和《脉经》曰:

孩儿三岁至五岁,呼吸须将八至看,乃以八至为平,及观张氏《脉诀》云:

小儿常脉只多大人二至为平。

余尝指下审之,果一息六至为平,若七至八至乃是数脉,主发热作惊。

由此而论,则脉之微妙,不可不察,学者当审而切之,庶无错误。

”可见曾世荣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小儿一息六至是平脉,八至为数脉,实为发热作惊之病脉,从而纠正了自晋·王叔和的《脉经》以来认为,孩童脉搏一息八至为平脉的讹误,发展了儿科脉诊,对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疑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曾世荣在重视小儿望诊和强调以脉统证的同时,对小儿指纹进行认真的研究。

其在前人指纹诊法的基础上,对小儿食指络脉形态进行拓展,将其归纳为13种脉形,如“流珠形”、“环珠形”、“长珠形”、“来蛇形”、“去蛇形”、“弓反里形”、“弓反外形”、“枪形”、“鱼骨形”、“水字形”、“针形”、“透关射指面”、“透关射甲”等,进一步扩大了小儿食指络脉的主病范围。

4.重视小儿疾病的保健和预防

曾世荣非常重视小儿疾病预防,直言“与其病后求良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对孩童保健有精辟的论述[5]。

而在具体的保健、预防上,认为小儿吃得过饱或穿得过暖,非徒无益,反而有害,适足以成为致病因素。

有些父母只要听到孩子啼哭,便误以为是饥渴所致,“遂遽哺之以乳食,强之以杂味,不亦多乎!

有数岁者,娇惜太过,不问生冷甘肥时果,听其贪食,岂能知足!

爱之实以害之,遂伤脾胃,不吐则泻,或成疳积浮肿,传作异证,此则得于太饱之故。

”另有一些父母,唯恐孩子受寒,“有遇清朝薄暮,偶见阴晦,便加以厚衣重衾,或近于红炉烈焰,又且拘之怀抱,惟恐受冷。

及长成者,所爱亦复如是,遂致积温成热,热极生风,面赤唇红,惊掣烦躁,变证多出,此乃失于太暖之故。

”这种饱食厚衣的方法,名曰爱之,其实害之。

因此,“大凡幼禾犀,要其常安,在乎谨寒暄,节饱食,夫复何虑!

”认为最好的保健方法是让孩子经常保持一种微饥微寒的状态。

又谓:

“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余故曰:

孩提之童,食不可过份,衣不可太厚,此安乐法也。

为父母者,切宜深省。

”曾世荣用格言的形式明确提出: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这是幼儿卫生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颇得民众的欢迎,至今仍被广泛流唱。

5.提出五软病名,阐发脑与神的关系

关于五软的病名,宋代以前的医书未见专题论述,多数医家将其纳入“胎弱”、“胎怯”,或“迟证”等疾病中综合论述。

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五软”的名称,并具体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与“胎弱”、“胎怯”和“迟证”等疾病加以区分。

其病因多为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又因母血海久冷,用药强补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好色贪酒,气体虚弱;或年事已迈,而后生子;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堕胎药不去而竟成孕者,徒尔耗伤真气,苟或有生,比如诸阴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

由是论之,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爰自降生之后,精髓不足,筋骨痿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才为六淫所侵,便致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

治疗上强调健脾补肾复元,并以调元散治疗。

后世医家对“五迟”、“五软”的研究无不是从曾世荣学术思想中得到启发,并发挥光大。

曾世荣对小儿颅囟及脑很重视[2]。

曾世荣在《活幼口议》中阐发[1],“颅囟者,乃精神之门户也,关窍之橐龠也,上下贯通,百会相通,七孔应透,五脏所籍,泥丸之宫,魂魄之穴……”,将头、脑、神三者的关系阐述清楚。

解释“泥丸”即脑,曾世荣的认识要早于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近三百年。

并清楚地认识到肾与脑髓的关系,正如其解释解颅的原因时所谓:

“肾气不足,肾主骨而脑为髓海,肾气不足则脑髓不满,故不全也”,而发为解颅。

6.论治惊风详述“四证八候”

惊风证始见于北宋《太平圣惠方》,至钱乙将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并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治疗原则。

对惊风的证治,金元医家有其独到之处。

如张子和善用攻邪之法治疗惊风,李东垣在《兰室秘藏·小儿门》中专列“治惊论”,提出“外物惊,宜镇心,以黄连安神丸,若心气动致惊,宜寒水石安神丸”的治疗方法。

南宋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1260年)已载有惊风“四证八候”,惜较简略。

曾世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惊风的临床表现做出了概括,详述“四证八候”的概念,即“四证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

……四证已备,八候生焉,四证既无,八候安有。

”这对临床惊风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沿用至今。

辨证上,曾世荣认为急惊风病变重在心肝[6]。

急惊风之病由外感风热、暴受惊恐等致“郁蒸邪热积于心,传于肝”而发病,把病变主要归于心、肝脏。

盖心有热,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肝风心火为阳物,风主乎动,火得风则烟焰起,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魄,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则发惊,热极生风则能成搐。

曾世荣将惊风分为三证,即“惊生于心,风生于肝,搐生于气,是为三证。

”因其由外感风热、暴受惊恐等导致,临证可见“气促痰喘,忽而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

心主乎神,独不受搐,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曰急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