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979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Word格式.docx

对自然的态度

依赖自然、敬畏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善待自然

环境问题

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

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

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人类行为

听天由命

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

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1.尊重与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2.为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

答案 节约用水;

使用无磷洗衣粉;

出行多乘公交车;

少用空调;

使用节能灯;

选购环保产品;

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

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不吃野生动物等。

探究点一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探究活动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产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

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________。

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答案 

(1)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类的经济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 人类作用于环境

(3)环境污染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生物物种锐减 臭氧层破坏 酸雨

(4)②③ ①④ ⑥ ⑤⑦⑧

反思归纳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图的分析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①②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箭头③④表示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4)箭头⑤⑦表示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这个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

二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如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⑥⑧表示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探究点二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漫画说明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人与人、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应如何调整?

答案 

(1)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任何人对待环境的行为都会影响整个环境,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会限于个人,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

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主要依据

尊重与善待自然

①要控制和制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②要保护和爱护自然,为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

②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是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本行为规则

①任何个人对待环境的行为,其环境效应都不会限于个人,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

②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

①人与自然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繁衍和照顾后代的本能;

②意识到人类对后代承担着道德义务与责任

对点训练一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2017年3月25日20:

30~21:

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世界各地展开。

今年地球一小时日的主题为“蓝天WE来”。

回答1~2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B.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C.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D.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2.为了实现“蓝天WE来”的目标,我们应(  )

①少使用私家车 ②多使用清洁能源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多食用绿色产品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地球一小时”活动可节省的能源和减排的CO2数量有限,其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2题,少使用私家车和多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使天空变蓝。

对点训练二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4.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c表示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第4题,a表示资源开发,煤的开采容易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沉降。

对点训练三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

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D.后工业文明

6.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

C.市场D.交通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矿产、能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经济资源,因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对矿产、能源的依赖性最强。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使人类文明的经济资源发生变化,这与科技的进步有关。

课时作业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表示①②③④中②处所填内容的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2.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内容及箭头的指向,可判断出①表示物质资料生产,②表示改善环境质量,③表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表示人类与环境统一。

第2题,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类应合理地从大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能源;

人类应在尊重和善待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  )

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

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

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

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

4.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  )

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

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

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

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3.B 4.C

解析 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五届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园林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车生泉围绕“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三方面做了题为《城镇绿地低碳规划与建设途径》的主题报告。

据此回答5~6题。

5.该主题报告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哪一种态度(  )

A.依赖自然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D.善待自然

6.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报告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D.挖掘“发菜”

答案 5.D 6.A

解析 第5题,“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们善待自然的态度。

第6题,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2016年世界地球日主题: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②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它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

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

(椎尔威尔《白鲸》)

③打死虎,打死豹。

……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

啾!

(傣族古歌谣《欢乐歌》)

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1)四段文字中,描述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材料②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人类对自然的________态度(  )

(3)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________描述的文明时期(  )

(4)培根有一句名言:

“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

”该观点反映的是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1)C 

(2)C (3)A (4)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解析 第

(1)题,四段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场景。

(2)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第(3)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

第(4)题,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培根认为,人是大自然之主,人有驾驭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了人定胜天的人地思想,在其指导下的人类采取征服自然的态度。

8.结合“我国某地农村生态农业实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该地农民生活用的能源是________。

(2)分析图中农业模式突出的优点。

(3)在我国被称为“生态农业第一村”的是留民营村,请指出它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答案 

(1)沼气

(2)降低污染,净化了环境,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改善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3)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产业与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利用的是清洁能源——沼气。

(2)题,这种生态农业有利于净化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且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3)题,答案合理即可。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