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9462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知识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

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例题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参与经济决策 

D.进行财务预测

AB

三、会计的目标

会计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或直接目标是向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

投资者是企业分析企业的理财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预测投资风险和报酬。

债权人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贷款风险,作出贷款决策

社会公众了解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变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信誉等,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五、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和资金的退出三部分。

1、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

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人工费等,构成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3)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

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例题3】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的几个阶段是()

A.资金投入 

B.资金退出 

C.资金耗用 

D.资金循环与周转

ABD

【例题4】下列业务中,属于资金退出的有()。

A.购买材料

B.缴纳税金

C.分配利润

D.银行借款

BC

解析:

BC是资金退出。

A是供应过程,属于资金周转和循环过程,D是资金的筹集,属于资金的投入

【例题5】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A.成本 

B.费用 

C.资产

D.负债

C

不管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还是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只要投入企业后就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1、会计主体

(1)含义:

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2)要求:

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企业的所有者,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其他企业的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包括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销售部门、生产车间等等。

法律主体只能是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持续经营

含义;

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3、会计分期

(1)概念: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半年度、季度、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核算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货币计量前提的作用在于确认了以货币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6】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

ABCD

【例题7】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例题8】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二、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3、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

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

例如:

①对于企业本期已向客户发货而尚未收到货款的交易,应作为本期的收入,不应作为收到货款期间的收入。

②对于本期已经预收货款而尚未发出商品的交易,由于本期不具有收取货款的权利,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而只能作为一项负债。

③对于企业本期应付的借款利息,尽管本期尚未支付,但由于本期受益,就应作为本期的费用,而不作为支付期的费用。

④对于本期预付下期的租金,尽管款项本期支付,但由于并不受益,就不能作为本期的费用。

5、收付实现制也称为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企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例题8】《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确实、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例题9】收付实现制是以收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例题10】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A.权责发生制

B.应收应付制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

【例题11】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

预付全年仓库租金12000元;

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5400元;

以现金68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

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1500元。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元。

A.19580 

B.7080 

C.14180 

D.3180

D

12000÷

12+680+1500=3180元

第三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8项: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首要质量要求、基本质量特征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次级质量要求

(1)可靠性: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2)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

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②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单单以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虽然法律形式看承租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

(6)重要性原则:

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适当的简化处理。

在评价某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判断重要与否,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7)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8)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行提前或延后。

【例题12】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充分体现了()的要求

A.权责发生制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可靠性

【例题13】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理解性

B.相关性

C.权责发生制

D.谨慎性

C属于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

【例题14】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体现了()原则的要求。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客观性

B

【例题15】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重要性 

B.可比性 

D.相关性

A

【例题16】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A.不高估资产

B.不低估负债

C.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D.确认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答案】AB

【解析】谨慎性原则要求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选用一种不会导致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方法,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例题17】下列属于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

A.资产计价从低

B.负债估计时从高

C.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

D.利润估计时从高

ABC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例题18】谨慎性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6个)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核算内容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要素为内容构架的,因此会计要素又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

(一)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

(1)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现实的资产,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将要购买的设备,此设备就不是企业现有的资产。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拥有:

是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者处置。

控制:

是指不拥有所有权,却实际控制,所谓实际控制: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3)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最重要的特征)

资产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企业已经取得的某项资产,如果其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不复存在,就应该将其剔除。

3、分类

流动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货(包括: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其他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等

无形资产:

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特许权等

其他资产:

包括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它所代表的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或义务。

负债的确认意味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

负债的偿还,表明权利、义务关系的解除。

(1)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注:

企业预期将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

如企业与其他单位签署购货意向书。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需要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日用资产或劳务偿付,企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掌握分类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实际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与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

(3)留存收益:

历年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净利润的留存额,在我国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按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①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

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过程中取得的由投入资本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包括资本溢价等。

③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④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一般而言,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

3、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

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关系。

(四)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点: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偶发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收入可能表现为增加资产、减少负债,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是并非所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企业收入。

(3)本企业的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3.收入的分类

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营业执照上的主营业务和兼营业务确定。

(五)费用

1.概念: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注意: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因违约支付罚款,对外捐赠、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等均不属于费用。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或现金股利属于企业利润分配的内容,不构成企业的费用。

3.掌握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4、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1)联系:

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即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

(2)区别:

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会计期间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

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企业的产品销售后,其生产成本就转化为销售当期的费用,称为产品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

例题:

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制造费用。

A.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D.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A应属于直接人员,计入“生产成本”;

C计入“营业费用”;

D计入“管理费用”。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而确定的,是企业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

2.构成:

利润总额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收益的利得和损失。

具体形式有: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收益)-投资损失(加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营业外收入包括:

固定资产盘盈;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罚款收入;

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转销的应付款项。

营业外支出包括:

固定资产盘亏;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罚款支出;

捐赠支出;

非常损失。

2010年会计基础知识培训:

第二章会计账薄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简称账簿。

它是会计账户的表现形式。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行业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二)会计账簿的意义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所以,它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

2.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3.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4.是进行会计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账簿是形式;

账户是内容。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

由于各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经营管理的要求不同,账簿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为了便于了解和运用会计账簿,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按用途的不同,会计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1.序时账簿

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它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序时账簿按其记录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

(1)普通日记账是指用来逐日逐笔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序时账簿;

(2)特种日记账是指用来逐日逐笔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序时账簿。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每个单位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分类账簿

分类账簿是指对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分别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按其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1)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以总括反映经济业务的账簿。

总账对明细账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

(2)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以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账簿。

明细账是对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会计主体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为不同的总账账户设置所属的明细账。

3.备查账簿

备查账簿也称辅助账簿,是指对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未记录或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它不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账簿;

同时它也没有固定的格式。

租人的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

应收票据的备查账等。

(二)按格式的不同,会计账簿可分为两栏式、三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和多栏式账簿

1、两栏式

两栏式账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金额栏目的账簿,各种收入、费用类账户都可以采用两栏式账簿。

2.三栏式账簿

三栏式账簿是指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个主要栏目的账簿。

一般适用于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

3.多栏式账簿

多栏式账簿是指在借方栏或贷方栏下设置多个栏目用以反映经济业务不同内容的账簿。

一般适用于成本、费用类的明细账,如:

管理费用明细涨、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4.数量金额式账簿

数量金额式账簿是指采用在借方(收入)、贷方(发出)、余额(结存)三个主要栏目的基础上,需要反映数量与金额双重指标的账簿。

一般适用于具有实物形态的财产物资的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