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742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校本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果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自己的事一定会自己做,不让大人代劳。

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自己收拾。

应该常常对要帮忙的妈妈说:

“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给人添麻烦,从小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自己的事情会做的,要不等、不用、不靠别人的帮忙,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做个健康发展的人。

5、关心他人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6、知书达礼

  古人云: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讲文明、不懂礼仪,就没法在社会上立足。

礼仪就是一种品质,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7、节约从小做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

节约是一种智慧,是对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

节约应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人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古人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1、学会倾听

倾听意味着谨慎言语,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认真倾听他人言语,代表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认真倾听的人才会获得朋友,因为我们分担了别人的烦恼;

认真倾听,才能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他人,也了解了我们自己。

客观看待自己,我们才能取他人之长,去自己之短!

总而言之,倾听是一种习惯,是对人的一种礼貌,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慢慢去领会、学习。

故事屋:

三个小金人

古时,有个小国的使者不远千里来中国,带来了很多的贡品,其中最惹人瞩目的是三个小金人。

那三个小金人一模一样,大小、重量乃至表情都不差分毫,金灿灿的,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一旁观看的大臣都忍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皇帝也高兴得不得了,放在手上把玩,爱不释手。

“这三个金人虽然一模一样,但是其中一个最有价值。

素闻贵国人才济济,想必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我们也希望这满朝文武大臣中能有人给我们一个完满的解释。

”使者口气带着明显的挑衅。

皇帝刚好被激将起来,满口回答说:

“这个自然不在话下,待我的臣子们研究一番后,自然给你们答复。

”可是事情并不像想像的和说的那样简单。

各个地方的珠宝匠来了又去,称重量、查做工,都没有看出一点差别。

使者在一旁看了,阴阳怪气地说:

“你们泱泱大国,怎么连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呢?

”这时,一位素来沉默寡言的老臣站出来对皇帝说:

“老臣愿斗胆一试!

”只见老臣取来三根细铁丝,分别穿入三个人的耳朵,结果,第一根铁丝穿过了一个金人的耳朵,然后从另一只耳朵穿了出来;

第二根铁丝则从第二个金人的嘴巴里出来了;

而第三根铁丝却被金人整个都吞进去了。

“禀告圣上,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老臣说。

使者叹服地点点头,称赞道:

“佩服!

佩服!

当初制作这些金人时,特意在耳朵和嘴巴相连处做了区别,意在说明要少说多听。

这位大人高明,可见也是深谙此理的高人……”造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它是不是意在告诉我们要多听少说呢?

有的人听不进别人的话,他们左耳进,右耳出,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的人喜欢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根本就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还有的人很少说话,但注意倾听。

口才好、能说会道自然惹人羡慕,也是人生的一大资本,但是最有价值的人往往不是最能说的人,而是最能听的人。

虚心纳谏

古代人把皇帝能听进不同意见,按正确的意见办事,叫做“纳谏”(纳是接受的意思,谏是规劝的意思)。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能纳谏的一个。

有个叫元律师的官员犯了法,唐太宗一气之下,决定处死他。

大臣孙伏伽不同意,反对说:

“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死罪。

您的处罚太重了,应当改一改。

”唐太宗想了一下,说:

“你说得对,要不,我就错杀了人啊!

”他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还下令把一座花园赏给孙伏伽。

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了,说:

“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了吧?

”唐太宗摇摇头说:

“孙伏伽敢直接指出我的过错,我就要重重地赏他,好让大家都能像他这样直言规劝我呀!

有一年,益州(在现在四川省)的地方官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说当地的僚人(一支少数民族)起来叛乱,还抢了东西,请求中央发兵镇压。

唐太宗看了奏折,立刻给益州的地方官下了一道命令,说:

“僚人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里,吃的穿的都很差,有时候出来抢些东西,已经成了习惯了。

这不能算叛乱。

地方官只要公平对待他们,就能把事情平息下来,不出大乱子。

万万不可动枪动刀,发兵去杀害他们。

他们也是我的百姓啊!

唐太宗坚决反对派兵去打僚人,避免了一场内战。

他在位期间,能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

国内各民族相处得很好,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既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

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

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

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

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讨论:

1、小组讨论:

听完这两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想一想,我们在课堂上该怎样听讲?

3、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倾听?

实践活动:

1、我当“播音员”

老师讲《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再讲一遍,看谁是最佳播音员。

2、传话小游戏

(1)游戏规则:

老师喊6位同学走上讲台,排成一行,把几句话悄悄地说给第一位同学听,第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话语轻轻地传给第二位同学,绝对不能让第三者听到,依此类推。

最后一位同学大声宣布自己听到的答案。

(2)用小黑板出示传话内容,学生进行游戏。

(3)小结倾听的重要性。

名言屋: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

公冶长》

注释:

吾:

我。

于:

对于。

观:

观察。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④己者孤。

                   ——《盐铁论·

制议》

博:

知识广博。

闻:

听。

谏:

意见。

④专:

专行。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④ 求确义

——《弟子规》

方:

正在。

通:

迎刃而解。

札: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

④问:

请教。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偏④信也。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

明:

看得清楚。

兼听:

多方面的听取。

暗:

看不清楚。

④偏:

单方面。

认真书写,是一个虽细小但十分重要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

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在书写时要做到“认真、工整、规范、美观”,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更要从小做起,掌握书写的技巧,坚持不懈,努力写一手漂亮的字。

怀素种芭蕉学书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

他从小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练字,从不气馁(něi)。

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

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

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

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

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

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写穿了。

柳公权谦虚学书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

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

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

他很快地写好了一篇,满以为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

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见柳公权这么不谦虚,想给他泼点凉水,走过去对他说:

“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写得比你还要好。

”柳公权听了有点不服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华原城。

他亲眼看到那位无臂老人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用右脚夹住毛笔,龙飞凤舞地写对联,写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

他冷静下来想想,觉得自己那么一点成绩真算不得什么。

他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

“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

”无臂老人沉思片刻,给他写了四句话: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解释说:

“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

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

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

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牢牢记住老人的话。

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地练字。

他搜集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反复琢磨,吸取各家的长处。

他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

他还时常请同学、亲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上的不足之处。

柳公权在书法领域不知满足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1、同位之间互相交流:

读了这两则小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你在写字时是怎么做的?

你知道写字的“三个一”吗?

3、仔细观察下面这张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是怎么做的?

4、记儿歌,我能行:

学写字,要牢记:

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字要牢记。

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

手离笔尖要一寸。

大指二指对齐捏,

三指在下来托起,四指五指往里卷,

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

提笔就是来练字。

1、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写字姿势,学生观察,说说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全班同学做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比一比,谁的姿势最正确。

2、夸一夸身边写字姿势正确的小朋友。

3、展示台:

比一比谁的字最漂亮。

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

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王羲之

均:

匀,平。

播布:

分布。

附:

靠近。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

规:

规范。

篇:

文章。

准:

标准。

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④。

——颜真卿

欲:

想要。

其:

字。

异:

不同。

④巧:

技能。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④均齐。

——欧阳询

初:

开始。

布白:

布置字的点画之间的空白的关系。

务:

务必。

④其:

3、我是文明小学生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也需要做个文明的人。

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更应该积极争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

“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

“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

“鸟儿,我知道它能飞;

鱼儿,我知道它能游;

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

“以礼问路”的故事

从前,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苏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

忽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一位放牛的老人,就急忙跑过去问路:

“喂,老头!

从这里到苏州走哪一条

路对呀?

还有多少路程呀?

”老人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因为他没有礼貌,心里头很反感,就说:

“走中间的那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远的路程。

”那人听了奇怪地问:

“哎!

老头,你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

”老人说:

“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里)了!

这个故事是对不讲礼貌的人的嘲讽,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

1、听了这两则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2、你所知道的文明用语有哪些?

3、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为什么要讲文明,懂礼貌?

1、每组选三个学生表演“以礼问路”的小故事。

(一个扮演老爷爷,一个扮演无礼的青年,一个扮演有礼貌的小朋友)

2、荣耀星:

(1)表扬一下扮演好的同学,给他(她)佩戴荣耀星,并向他们说一句话。

(2)从故事书里搜集文明小故事说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搜集的故事多。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礼:

礼仪。

立:

立身之处。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

安:

安定。

治:

治理。

礼法。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礼貌。

平安。

危:

危乱。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弟子规》

称:

称呼。

勿:

不可以能:

才能。

我们在做事过程中,能够锻炼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事情完成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这对我们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自立又从何谈起呢?

自己动手自理,可以让我们学会认知,积累生活经验,发展多种感官,学会多种技能,学会解决处理问题,增长才干。

从小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步入社会后的生存适应能力更强。

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照顾自己的能力,能使人受益一生。

刘荫枢造桥育子女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

建一座桥。

但是子女却反对他:

“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

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

”刘荫枢很伤心,

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

于是,他用尽积

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

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

“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

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为了彻底消除孩子

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

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神童魏永康

神童魏永康是湖南华容县的名人。

2岁就掌握2000字的汉字;

4岁基本掌握初中阶段的知识,9岁考入重点中学读高中,17岁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物理系的硕士博士连读的研究生。

读大学后他的生活一团糟糕,主要是他前17年的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全是他的父母帮他完成的(洗衣、做饭、洗脚、洗脸、有的时候父母还会给他喂饭等等),而父母现在不在他的身边陪他读大学,他的生活就不能自理了。

这给同学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

1、仔细看图,说一说:

(1)你自己在家能做哪些事?

(2)在学校你又自己做过哪些事?

2、记一记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会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

我们勤奋好学,热爱劳动,个个好样的,相信自己,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定会辉煌。

1、穿衣服比赛

比赛方式:

比赛分男女两组,采用计时计分方式进行,穿衣服所用时间少,而且整齐的为胜。

比赛结果分别取前十名。

比赛规则:

(1)参赛者必须是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受他人帮助。

(2)参赛者所穿衣服必须是长衣长裤。

(3)参赛者先进入赛场,把所穿外衣裤子鞋子全脱掉放在各自一旁,然后由裁判统一发令,参赛者开始穿衣,提前穿或不听裁判命令的取消比赛资格,待学生穿好所有衣服为结束。

(4)参赛者穿衣必须整齐,衣服裤子鞋子里外前后不能穿反,没完全穿好衣服的不能结束比赛。

评奖办法:

比赛成绩由以下几点综合评定:

(1)穿衣服时间,越少者胜。

(2)穿衣的整齐程度。

2、整理书包比赛

(1)学生赛前将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和书本放在桌上或桌肚里。

(2)要求分为三类:

文具、书、作业本。

(3)学生在听到老师统一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做好整理,最后以书包整理得有条理、整齐、美观,动作迅速为依据。

以参赛组员整理书包的情况评选出前三名,并颁发奖状。

3、唱一唱: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都会做,洗衣服呀,洗手帕呀,洗袜子呀,缝纽扣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

妈妈她说我是个好孩子呀,爸爸他也常常夸奖我,夸奖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卫灵公》

诸:

于。

己:

自己。

人:

别人。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文子·

上德》

怨:

埋怨。

求:

求助。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知:

知道。

临:

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勤奋篇》

锋:

锋利。

砺:

粗磨刀石。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把关爱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关爱放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成为我们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

用自己的真心关爱他人,用自己的诚心温暖社会,用自己的奉献美化环境,诚心诚意的、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朱总司令捐鞋

1938年的正月十五,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由洪洞出发,到太行山去开辟抗日根据地。

第二天到达安泽县府后,发现日本侵略军前来截击。

朱总司令等总部首长亲自指挥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和特务团,一鼓作气把敌人打退了。

战斗一结束,直属政治处就立即组织总部机关干部、战士捐献了—些东西,送到医院慰问伤员。

事情刚办完,朱总司令就叫警卫员把负责募捐慰问品的总部吴指导员叫去。

吴指导员来到总司令的住处,总司令像招待客人一样,连忙拉来凳子递过水,说:

“我从山上下来,就听说你们募捐慰劳伤员了,都募集些什么?

”吴指导员汇报说:

“战斗一下来,我们就安慰伤员,组织机关同志捐献了鞋、袜子、毛巾、肥皂、牙粉等,送到医院去了。

”“这好!

可我还没有捐呀,把我的鞋子拿去。

”总司令边说着边脱下他穿着的那双布鞋,弹掉尘土递给吴指导员。

吴指导员知道总司令只有这一双鞋,实在不忍心拿去。

可总司令用眼紧盯着他,像下命令似的。

吴指导员有些为难,便借故推脱说:

“我们捐献的东西都送到医院去了。

如果早些也好办,现在就你一双鞋子,还要跑一趟,我看就算了吧。

”“早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不知道哇。

吴指导员为了坚持自己的意见,便拿出最充分的理由来阻止总司令:

“你就一双鞋子,明天穿什么?

还是留下吧。

“今晚打草鞋,明天就能穿。

咱们八路军有的是办法,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拿去,拿去!

吴指导员知道再坚持也没有用,只好双手接过那双半新的布鞋,向总司令行了个军礼。

走出不远,就听见总司令叫警卫员:

“小唐,来,打草鞋,现在就打!

朱德总司令向伤病员捐献出了自己脚下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事情很简单吗?

不!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哪怕是一双布鞋,也是很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朱总司令对伤病员无私的关心。

这种饱含了伟大的温暖的关心,使党和人民群众情系情,心连心。

黄香温席

东汉时,有个小孩叫黄香。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父亲,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人们想,这样孝敬父亲的人,一定很爱自己的国家。

黄香果然没让大家失望,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在黄香的领导下,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

1、朱德总司令为什么要捐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