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Word下载.docx
《气象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时日期(月末一天21~23时的日期D取0);
T:
北京时。
11、Z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54个要素的正点值,以ASCII字符写入,除能见度和最小能见度为5个字节外,其他每个要素长度为4字节,最后两位为回车换行符。
12、Z文件中的气压,当气压值≥1000.0hPa时,先减去1000.0,再乘以10后存入。
13、Z文件中若要素缺测,除有特殊规定外,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均存入一个“/”字符。
14、Z文件中的降水量,无降水时存入空格(4位),微量降水存入“0000”,雨量缺测或雨量传感器停止使用期(含冬季停用或长期故障停用)一律存“----”。
15、当使用湿敏电容测定湿度时,除在湿敏电容数据位写入相应的数据值外,同时应将求出的相对湿度值存入相对湿度数据位置,在湿球温度位置一律存“****”作为识别标志。
16、ZZ.TXT为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简称ZZ文件。
17、ZZ文件中存入54个要素的每分钟瞬时值,以ASCII字符存入,共218个字节。
18、ZZ文件中降水量是当前时刻的分钟降水量,存储规定同Z文件。
19、ZZ文件中要素位数不足的,在前面用空格填充。
20、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包括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1分钟平均风向风速等,其文件分别为PIIiiiMM.YYY、TIIiiiMM.YYY、UIIiiiMM.YYY、WIIiiiMM.YYY、RIIiiiMM.YYY。
21、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为随机文件,每月一个,记录采用定长类型,其中本站气压、气温的每一条记录246个字节,相对湿度、降水量的每一条记录126个字节,1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每一条记录366个字节,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存盘,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22、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
首先检测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
23、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按北京时计时。
24、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中第1条后的每一条记录,存1小时内每分钟的要素值,以ASCII字符写入,每条记录的第1~4个字节为日时。
25、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中,本站气压和气温每分钟4个字节,相对湿度每分钟2个字节,当相对湿度为100时,以%%存入。
1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每分钟6个字节。
降水量每分钟2个字节,无降水时存入“00”,微量降水存入“,,”,当分钟降水量≥10.0mm时,一律存入99。
26、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中,记录缺测时,用相应位长的“/”填充。
27、大风数据文件名为FJ.TXT 。
28、按照《危险天气报告电码(GD-22II)》和《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II)》规定的瞬时风速的发报标准为:
风速≥17m/s;
风速≥20m/s;
风速≥24m/s;
风速达到17m/s大风后又小于17m/s,并已持续15分钟。
达到以上标准之一时存入有关数据,大风数据文件内各条记录采用滚动方式存贮,最新一次数据放在第一条记录。
29、大风数据文件为随机文件,以ASCII字符存盘,共40条记录,每条记录22个字节,包括年月日时分12个字节、风向4个字节、风速4个字,最后为回车换行。
30、正点气象辐射数据文件HIIiiiMM.YYY,简称H文件。
31、H文件为随机文件,每月一个,记录采用定长类型,每一条记录112个字节,记录尾以回车换行结束,用ASCII字符存入,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32、H文件的日界为地方平均太阳时的24时00分。
33、H文件中计算大气浑浊度时的直接辐射辐照度共27个要素的正点值,以ASCII字符存盘,除时间为6字节外,其他每个要素为4字节。
34、H文件中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B=60/曝辐量累积时间×
24,N=(D-1)B+T,上式中,B:
每天记录条数;
N:
日期(1~31);
地方平均太阳时(1~24)。
35、H文件中“曝辐量累积时间”各定时可以为1小时,30分钟、20分钟等。
36、H文件中要素的最大值存指定时段内出现的最大辐照度。
37、实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名为:
HH.TXT
38、实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中计算大气浑浊度时的直接辐射辐照度共27个要素的正点值,以ASCII字符存盘,时间和每个要素为4字节。
40、正点气象辐射补充数据文件名为IIIiiiMM.YYY,每一条记录54个字节,第1条记录为本站月基本参数,每项参数长为5个字节,高位不足补空。
41、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是指气象站通过自动气象站或人工观测的地面气象记录实时形成的数据文件,该文件可用作为实时上传的地面气象报告 。
42、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由以下文件组成:
Z_R_AWS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用于上传正点自动气象站的状态值;
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用于上传正点或加密地面气象要素值,包括人工观测项目;
Z_O_SAD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用于上传正点或加密气象辐射要素值;
Z_O_AWS_DAY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用于上传每日北京时20时形成的有关日数据。
43、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由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日数据文件 和状态信息文件组成。
44、对于人工观测的气象站,实时上传的地面气象数据文件仅有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和日数据文件。
45、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文件为顺序数据文件,共4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第2条记录为器测项目,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第4条记录为目测项目和天气报、加密天气报有关的编报项目。
最后一条记录的后面加上“=<
CR>
<
LF>
”,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
”结束;
文件结尾处加“NNNN<
”,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46、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4条记录中各包含若干组要素,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
第4条记录由相应软件自动形成。
云状位数不足时,高位用“/”补足。
风向为方位时,按照方位对应的中心角度记录,静风时,固定记为PPC。
其他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
47、气象辐射数据文件为Z_O_SAD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共2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0个字节;
第2条记录为要素值,共152个字节。
48、气象辐射数据文件中的曝辐量记录扩大100倍后存入,不含小数点;
日照记录扩大10倍,不含小数点。
49、气象辐射数据文件中各辐射的曝辐量为前1小时正点至当前时刻的曝辐量。
50、日数据文件为Z_O_AWS_DAY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每日12时(国际时)形成一个,为顺序文件,共3条记录。
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20个字节;
第2条记录为要素值,共72个字节;
第3条记录为天气现象,为不定长,按A格式规定记录;
51、日数据文件数据记录单位:
各要素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
若要素缺测或无记录,均应按规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个“/”字符。
52、状态信息文件为Z_R_AWS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每小时一个,为顺序文件,共2条记录。
第2条记录为状态值,共87个字节。
53、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包含有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格式、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中心站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格式、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格式、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格式。
54、中心站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是指自动气象站组网后,中心站对各子站的实时地面气象数据文件进行汇总,形成的包含各子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的文件。
55、中心站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由以下文件组成:
文件
文件名
说明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Z_O_AWS_ST_C_cccc_yyyyMMddhhmmss.txt
用于上传正点或加密地面气象要素值,包括人工观测项目
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Z_O_SAD_ST_C_cccc_yyyyMMddhhmmss.txt
日数据文件
Z_O_AWS_DAY_C_cccc_yyyyMMddhhmmss.txt
表中的cccc为中心站所在省级或地区级气象台的字母代号,yyyyMMddhhmmss为文件生成的时间(国际时)。
txt固定编码,表示此文件为ASCII格式。
56、中心站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由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
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
汇总而成。
文件最后一条记录为“NNNN”,表示文件结束。
57、中心站气象辐射数据文件包含若干子站的数据,由气象站实时气象辐射数据传输文件<
Z_O_SAD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
58、中心站日数据文件包含若干子站的地面观测要素日数据,由气象站日数据传输文件<
Z_O_AWS_DAY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
59、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是以中国气象局2003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为依据,对2001年版A格式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60、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由一个站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包括A文件和J文件两个文件,附加信息即2001年版的“气表-1封面、封底V文件”,作为A文件的一部分。
因此本格式涵盖了气表-1的全部内容。
61、J文件为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作为A文件的补充。
62、A文件全称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由17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其结构为“AIIiii-YYYYMM.TXT”。
63、A文件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附加信息四个部分构成。
以上后三部分的结束符分别为“?
?
”,“******”,“######”。
64、A文件的台站参数由12组数据构成,排列顺序为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感应器拔海高度、风速感应器距地(平台)高度、观测平台距地高度、观测方式和测站类别、观测项目标识、质量控制指示码、年份、月份。
各组数据间隔符为1位空格。
65、A文件台站参数中的观测平台距地高度,由3位数字组成,单位为“0.1m”,位数不足,高位补“0”。
66、A文件台站参数中的测站类别标识符(保留字)为“S”。
67、A文件中观测数据由20个地面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在文件中的排列顺序是固定的。
20个要素的名称(指示码)排列顺序如下:
气压(P)、气温(T)、湿球温度(I)、水汽压(E)、相对湿度(U)、云量(N)、云高(H)、云状(C)、能见度(V)、降水量(R)、天气现象(W)、蒸发量(L)、积雪(Z)、电线积冰(G)、风(F)、浅层地温(D)、深层地温(K)、冻土深度(A)、日照时数(S)、草面(雪面)温度(B)
68、A文件中观测数据每个要素由指示码、方式位及该要素一个月的观测数据组成。
69、A文件中观测数据指示码和方式位是每个要素的第1组数据,其作用是标识要素名称及该要素当前的数据格式,其格式如:
“PX<
”,X为方式位,当方式位为等号“=”时,表示该要素全月缺测,当方式位为0或9(仅限I)、且第三位为等号“=”时,表示该要素有观测全月未出现,例如“I0=<
”表示湿球全月结冰,“R0=<
”表示全月无降水。
70、A文件中观测数据每个要素由一个或几个数据段组成,每个数据段结束符为“=<
”;
每个数据段由若干条记录组成,每条记录结束符为“<
每条记录含有若干组数据,每组数据之间用空格分隔。
71、A文件观测数据中数据组与组之间的间隔符,若无特殊规定和说明,一律为1位空格。
72、A文件观测数据中一种天气现象结束须录入“,”,一日结束须录入“.<
”。
73、A文件观测数据每段数据月结束须录入“=<
每个要素最后一段的月结束符同时也是该要素月结束符。
74、A文件中气压的方式位有7个。
数据由2段组成,第1段为本站气压,第2段为海平面气压。
75、A文件中湿球温度项的方式位有4个。
数据由2段组成,第1段为湿球温度,第2段为露点温度。
76、A文件中云量的方式位有3个。
数据由2段组成,第1段为总云量,第2段为低云量。
77、A文件中云量云量单位为成,取整数。
符号“10”或“10-”一律录入“11”。
78、A文件中云高数据,若无云直接录入时次结束符“,”,若缺测先录入“///”,再录入“,”。
79、A文件中降水量数据,无降水量录入“0000”,微量录入“,,,,”。
若降水量≥1000.0mm,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四位数中第一位用一特定符号表示,即“;
”表示1000+,“:
”表示2000+,后3位为降水量。
如某日降水量1672.4,录入“;
672”。
80、A文件中,自记降水连续缺测一个以上时段,缺测时段的降水量为累计量时,在缺测的起始时段录入“A---”,中间时段录入“----”,终止时段录入累计降水量。
81、A文件中,降水上下连接值每月3组。
第一组由4位数组成,录入当月最后一天20时至下月1日08时降水量,无降水量录入“0000”,缺测录入相应位数的斜杠“/”;
第二组由10位数字、符号组成,录入上月末段连续降水(或无降水)开始日期、月份和年份,开始日期、月份、年份的中间间隔符为“/”;
第三组由5位数组成,录入上月末段连续降水量,若无连续降水量须录入“00000”。
每组录满规定位数,位数不足,高位补“0”。
82、A文件中天气现象数据,若起止时间中间是虚线,则组间录入3个空格;
若起止时间有间断两次或以上者,则每一间断录入一上撇号“'
”
83、A文件中积雪数据,每天2组,第1组为雪深,第2组为雪压。
84、A文件中电线积冰数据,方式位有2个。
方式位X=2时,只有1段,方式位X=0时,由2段组成,第1段为雨凇,第2段为雾凇。
85、A文件中风的方式位共有4个。
数据由3段组成,第1段为2分钟平均风向风速,第2段为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第3段为最大极大风及出现时间。
86、A文件中风向数据,方式位X=N时,风向单位为度,位数不足,高位补“0”,当风向为“C”时,录入“PPC”;
其余的方式位风向按风向缩写(字母)录入,风向按8个方位记载时,不足3位,高位补“A”,风向按16个方位记载时,不足3位,高位补“P”。
87、A文件中风速数据,除方式位X=N时风速不考虑仪器超刻度情况外,其余方式位中风速若超出仪器刻度范围时,3位数中第一位用特定符号“>
”表示,风速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
如风速超过30.0m/s,录入“>
30”。
88、A文件中浅层地温数据,地温超刻度记录,超上限(即>)者,符号位为“.”,超下限(即<)者,符号位为“+”。
89、A文件中深层地温数据,方式位X=0时,若全月无某个深度记录时,在相应位置录入“////”。
90、A文件中冻土深度数据,冻土深度为微量者,上下限分别录入“,,,”。
当地表略有融化,土壤下面仍有冻结时,上限为“,,,”,下限可以有数值。
冻土超刻度记录,在实有值上加“500”录入。
91、A文件中草面(雪面)温度的方式位有1个。
数据分2段组成,分别为草面(雪面)温度和地面状态。
92、A文件中质量控制部分位于观测数据之后,若文件首部质量控制指示码为“0”,则无质量控制部分,在观测数据部分结束符“?
”后直接录入质量控制部分结束符“******<
93、A文件中质量控制部分,分为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
94、A文件中质量控制码表示数据质量的状况。
根据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将其分为三级:
台站级、省(地区)级和国家级。
95、当A文件中质量控制码为“012”时,国家级认为数据错误,省级认为数据可疑,台站级认为数据正确。
96、A文件中质量控制码段和观测数据部分各要素的指示码和方式位相同,只是在指示码和方式位前加“Q”。
除天气现象每天一个质量控制码,云高和云状为每时次一个质量控制码外,观测数据部分的每个数据都要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码。
97、A文件中更正数据标识指该更正数据为订正数据还是修改数据,“3”表示订正数据,“4”表示修改数据。
98、A文件中附加信息部分由“月报封面”(标识符为“YF<
”)、“纪要”(标识符为“JY<
”)、“本月天气气候概况”(标识符为“GK<
”)、“备注”(标识符为“BZ<
”)四个数据段组成,各段数据结束符为“=<
99、A文件中纪要栏,本月内连续多天出现的现象,日期记起、止日期,中间用“-”分隔。
100、A文件中“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各组数据之间分隔符为“/”。
101、“分钟观测数据文件”(简称J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由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其结构为“JIIiii-YYYYMM.TXT”。
102、J文件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两个部分构成。
观测数据部分结束符为“?
103、在J文件中,用作数据区分和控制的字符主要有:
1小时结束为“,<
”,1日结束为“.<
”,全月结束为“=<
104、J文件观测数据部分为全月观测数据,时间尺度为分钟,由台站参数部分要素项目标识中标识为“1”的要素构成,排列顺序如下:
本站气压(P)、气温(T)、相对湿度(U)、降水量(R)、风(F)。
105、在A文件中,云状符号用3位符号来表示。
Astra的简写为ASR,Cbcap的简写为CBP,Ns的简写为NSB。
106、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结构为“RIIiii-YYYYMM.TXT”简称“R文件”。
107、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附加信息四个部分构成。
观测数据部分的结束符为“?
”,质量控制部分的结束符为“******”,附加信息的结束符为“######”。
108、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文件测站级别(Zx),“Z”为测站级别标识符(保留字),用大写字母表示。
x=1为一级站,x=2为二级站,x=3为三级站。
109、气象辐射观测数据由作用层状态和各项辐射量构成,排列顺序是固定的,数据间隔符为空格,记录间隔符为“<
”,“=<
”为结束符。
110、气象辐射观测数据项目识别符由1个大写字母标识,Q、N、D、S、R分别表示总辐射、净全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
111、气象辐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部分,分为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
112、气象辐射观测数据附加信息部分由封面、仪器类型性能、场地周围环境及作用层变化描述和备注四个数据段组成。
其标识符分别为FM、YX、CZ、BZ。
113、气象辐射观测数据中场地周围环境变化描述:
在建站开始观测时,应绘制场地周围环境遮蔽图,图像文件名为“RIIiii-YYYYMM.jpg(或TIF/GIF)”,并用文字描述场地周围环境。
114、“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格式”由台站参数、年报数据(结束符为“?
”)及附加信息(结束符为“######”)构成,涵盖了“气表-21”的全部项目内容,简称“Y文件”。
115、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中Sx1x2,“S”为标识符(保留字),用大写字母表示。
x1x2由2位数字组成,x1表示观测方式,x2表示测站类别。
x1=0时器测项目为人工观测,x1=1时,器测项目为自动站观测。
x2=3为一般站(4次人工观测),x2=2为基本站,x2=1为基准站,x2=4为一般站(3次人工观测),x2=5为无人自动观测站。
116、年报数据由地面16个要素的统计项目构成,每个要素在文件中的排列顺序是固定的。
117、年报数据各要素的基本数据格式由指示码及该要素各月、年统计数据组成。
118、年报数据风要素项目由风速、风的统计、最多风向三个数据段组成。
119、年报气候概况数据中的异常气候现象:
指月、年平均气温、降水总量等主要气候要素出现三十年以上一遇,或离散程度达到二倍标准差以上的极端情况。
120、年报文件备注数据中,台站位置迁移,其变动标识码用“05”;
台站位置不变,而经纬度、拔海高度因测量方法不同或地址、地理环境改变,其变动标识码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