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批评艺术观Word格式.docx
《小学生批评艺术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批评艺术观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就事论事。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事不对人,二是一事论一事。
首先,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应当批评他这种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批评他这个人,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会被批评,需要改进什么,这才是批评的目的。
其次,批评学生时要一事论一事,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要翻出“陈年旧账”,否则会让学生觉得雪上加霜,更为难堪。
3、以理服人。
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犯错误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同时必须明确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批评学生时,老师尤其要以事实为依据,讲明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一视同仁。
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其平时的表现好与坏,犯了错误一视同仁。
许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往往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对平时调皮任性的学生却“小题大做”,这种无意的厚薄分明之情却给表现较差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事实上,那些平时表现差而又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更期望得到关心、帮助和鼓励。
三、注意批评教育的艺术批评,是一门艺术,一门教育和爱的艺术。
教师的批评尤其要讲究艺术,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1、明确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事而不对人,不应是发泄解恨,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批评就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引导学生走向进步。
2、言辞慎重。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言辞。
在批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为言语交流,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批评艺术的核心,教师批评学生的言语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批评教育的成效,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言辞一定要慎重。
3、倾注情感。
古人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之心,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
老师的批评要发于内心深处,出于真切关怀,学生才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4、饱含期待。
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现象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饱含期待情感的批评,往往会收到奇效,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你很快就能改过来的!
”“再坚持下去,你就成功了!
”这种尊重、期待式的批评,学生听了不但不会灰心丧气,倒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5、先扬后抑。
即先表扬后批评,当学生犯错时,为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批评之前,老师先表扬学生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绩或表现出的优点,然后再批评学生当前存在的缺点错误,希望学生改正。
这种表扬在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先得到良好的积极心态,为后面的批评做铺垫,使批评的效果更好。
6、旁敲侧击。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
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
“小树苗也会哭吗?
”“是呀!
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
它说,将来长大要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
”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红了。
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了护林小组。
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小学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老师可以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生动的事例中,促使学生感悟、理解。
7、寓贬于褒。
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即使他们犯错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表扬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做错事的同学跟着好的同学学习,从而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改正错误,这就是寓贬于褒的批评艺术。
8、刚柔相济。
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批评学生也要学会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老师批评时的语气应该委婉而平和,而对于性格较倔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的批评语气就应该肯定而凝重。
9、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会运用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直接批评教育,也要会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
这样可以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
10、暗示预警。
教师用语言、神态、人格等为暗示手段对学生点拔提醒,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
只要老师稍稍给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拔,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
摘要:
批评是教育的必用策略。
只有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当,方能行之有效。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具有艺术性、技巧性、机智性、灵活性。
笔者集三十余年之教学经验,在本文中阐述了因材施教巧批评六法。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批评六法 古人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成人尚有犯错的时候,何况那些乳臭未干的未成年人。
自然,小学生犯点“小毛病”那是“家常便饭”,时时让许多让老师哭笑不得。
而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是好呢?
是大发雷霆,还是弃而不管,这就需要深思。
如何去尊重和爱护又收到教育,让他知错能改呢?
曾有人说过:
“人类在不损及自尊的情况下,都愿意改过向善,但是若有人当众指责他的行为不对,为了维持面子,他会将错就错,不是错误本身拉着他,不使他改正,而是自尊受到了伤害,使他无法回首。
”所以当遇到犯错误的同学,如何使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当,行之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比表扬学生的时候更具有艺术性、技巧性、机智性、灵活性、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师生双方产生相同和相近的情绪体验,建立亲近感,最终达到心理相容。
我从教三十余年,碰到过许多酸因材施教巧批评教育……
……因材施教巧批评教育们班的荣誉,他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们从他的眼神、低头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以化羞愧为力量,会改过自新,一定会为夺文明班冠军献技献策,不信咱们走着瞧。
”这件事后,这位同学判若两人,班上各种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还主动当小“侦探”,使其别的同学也无违纪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六、“激将”法 一般说来,学生的好胜心和自尊心都比较强。
因此,他们往往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行。
在学生不能控制自己的缺点行为时,如果老师能机智地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也可能在我“偏会”,我“偏能”的心理状态下得到克制。
如遇有学生书写潦草,在不损害学生自心健康的条件下,可以说:
“你潦草的习惯不会改掉了,比不过别的同学。
”这样的激将法,在好胜的同学身上一定会大见成效,立竿见影。
总之,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遇到学生有一点缺点、错误就没有冷静的头脑,盲目的大动干戈,视学生的情感不顾,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就会功亏一篑。
要想充分发挥批评教育的手段,使批评有如和煦的春风,润物的春雨,引导学生改正缺点、错误,教师就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批评的时间、场合、语气、语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满园桃花开”的批评效果。
一、批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不少班主任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处处迁就学生。
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只讲鼓励不讲鞭策,“激励教育”甚至被简化为“表扬教育”,似乎只有表扬才是激励学生的唯一选择。
其实,它是教育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和偏差,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不仅包含赏识、鼓励的表扬性教育,也包含着批评性教育,批评和表扬结伴而行,相融而生。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通过批评及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长善救失,帮助学生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能激励学生上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坚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在表扬、奖励、赏识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受到批评,而且如果批评不当,不仅起不到相应的效果,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形成越批评学生,他们就越“需要”批评的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用好批评这柄教育上的双刃剑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深思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批评教育要注意选择场合,把握时机 对于自尊心强、特别爱面子的大专生来说,班主任想要取得批评的最佳效果,必须要讲究“火候”,即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与场合。
很多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时候喜欢当着同学的面,让当事学生出丑,这犯了批评的大忌。
如果在公共场合,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受到批评,就容易形成对立情绪,即使他知道错了,也会宁折不弯,强词夺理,甚至与你对着干、发生冲突。
这种不分场合、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狂风暴雨”式批评会深深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难以产生自觉改正错误的念头。
批评教育的底线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同学时,才可以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杀一儆百”的敲警钟作用。
所以,尽量不要当众责备学生,注意给他们“下台阶”,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在尊重他的人格,事后再去教育学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班主任应随时发现,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错误所在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切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采取“等到时过境迁”再来批评的“秋后算账”式教育。
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经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发现学生犯错误之后,将他以前犯的“陈芝麻烂谷子”错误都翻出来,越想越气,结果往往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力度,批评过度,对学生造成伤害。
同时,要尽量避免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批评学生,因为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往往会将在其他地方所受的气发泄到学生身上,结果使学生受到的批评远远超过他所犯错误应该得到的批评惩罚。
三、批评教育要讲究平等,又要因人而异 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爱挑差生的刺,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往往是“罚重于过”;
而对于优秀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
很显然,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于惩罚不以为然,批评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因此,班主任在运用批评这种手段时,要一视同仁,没有偏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唯有如此,批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
同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慎重选择批评方式。
正确的批评方式,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节学生的逆反和报复心理,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扬抑式批评这种方式主要针对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抑扬式批评适用于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商讨式批评适用于脾气暴躁、逆反心理严重、行为常被情绪左右的学生,对比式批评方式适用于经历浅、易感化的学生。
四、批评教育要循循善诱,诚心开导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任何教育离开了爱,也就缺乏了力量。
批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改变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达到转化人的目的。
批评不是非得板起面孔穿上讽刺挖苦、粗暴责骂的外衣,“用训奴才的方法是训不出主子来的”,批评同样离不开爱。
因此我们呼唤“绿色批评”,班主任在批评中要伴随着鼓励和期望,在批评中要饱含着诚意和热忱,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尽快步入正轨。
同样是批评别人,我们为何不能换个方式温和地表达呢?
其实批评可以是甜的。
给批评添上甜蜜的色彩,让学生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启动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当我们发现学生犯错误时,如果仍然能面带微笑,友善地批评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因为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评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次批评教育可以是和学生讲个故事,用故事激励人,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工作完成一项任务。
班主任可以采取忽略式批评,即忽略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用表扬学生的优点代替指责学生缺点,让学生自觉意识自己的缺点,从而积极主动地改正缺点。
这种批评方式可以消除学生面对当面指责而产生的尴尬、惭愧的不安情绪。
幽默式批评就是对学生的过错不正面指责,而用风趣友善的态度缓解学生的紧张,让学生轻松自觉地改正错误。
启发式批评就是运用故事和实例对学生进行熏陶,启发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加以改正。
期望式批评就是利用表扬学生的优点来鼓舞其志气,提出期望,帮助其改正缺点。
五、批评教育要就事论事,不要绝对化 正确的批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缺点,但只看到学生犯错误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优点的这种绝对化批评方式,只能适得其反。
批评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班主任怒气和牢骚的出气筒,不能把学生当作木偶任意操纵。
班主任的批评就要避免绝对化,尽量做到恰如其分的批评。
切忌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一些过火的话,比如:
“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
”“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
”“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学生的主体性。
有时,班主任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有意义的批评是要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和老师有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自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次批评可以是一次师生共同进步的机会,只有当我们真正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敞开心扉,献出挚情,我们才能取得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的双赢。
六、批评教育要注重善后,加强巩固 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
由于大专生自尊心极强,批评之后,感情上很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沉、低落等消极反应。
很多班主任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大错特错的。
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实际上批评之后还有很多善后工作要做。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特别是严厉批评后,首先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
必要时要安排其他同学或者家长亲属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作出逃学、出走、报复等过激行为。
其次要关注他们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错失良机。
批评之后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明白,改正了错误就是一名好学生。
再次要注意安抚技巧,消除感情隔膜。
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并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批评。
对确属自己认定事实有误或批评过火,要坦诚地表示歉意。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各科任教师的协调者,是联络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要的是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教育者按一定目标对学生的思想做法开展引导、控制时,或对学生偏离目标的思想做法开展抑制、纠正时,学生产生的一种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
班主任应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防止并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在教育学生时,是从以下几个地方来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
一、换位法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到充分理解学生,特别是不能妄下结论,武断地对待学生和学生所出现的过错。
同时,也要让学生开展一次“假如我是老师”的换位考虑,让犯错误的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班主任也要频繁将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和态度,这样才能和学生有一同的语言,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办法,使学生理解自己的意图和行动。
只要班主任能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并频繁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达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在工作中及时开展了心理换位,使自己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之急,喜学生之所喜,学生就能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对老师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
二、表扬法
我频繁找学生谈心,时常向他们投去期待的目光,只要发现他们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会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开展表扬,我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同学,最遵循纪律的同学,劳动最积极的同学等等。
这样使不一样层面的学生都受到了表扬,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
当然表扬也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恰当,这样往往能使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自信,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老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更不会有逆反心。
三、宽容法
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多数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性格还不完善,鉴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给学生应有的宽容,才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一些学生错误做法要谅解,要巧妙运用宽容的策略。
不要采取打骂等过急做法,因为有时学生不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批评,难免会产生抵制情绪。
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间的紧张局势,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转变。
四、以身作则法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规定,“为人师表”规定我们为学生处处作表率。
规定我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老师规定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如果自己做不到,那么老师的威信就会降低,你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无济于事。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做法,良好的习惯影响学生。
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其它地方,老师的穿着必须整洁,不能穿奇装怪服。
要有好的卫生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孔子曾说过: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身正自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做人的榜样,教育的效果一定能达到“不令而行”的境界,学生还会产生逆反心吗?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针对学生不一样心理,采用恰当的教育办法,就可以消除逆反心理,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思想、学习全面进步。
无忧研修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无忧研修网(原文出处:
/LunWen/Qita/2008-11-26/xiaoxue_12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