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81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整装勘查文档格式.docx

工区处于天山西段,Ⅱ级构造单元属塔里木板块陆缘活动带。

行政区属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管辖。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万化探696平方公里,1/2千地质草测10平方公里,槽探225立方米,水系沉积物样品3050件,土壤样品120件,化学样30件,异常检查3处,地化剖面5003米。

本次工作共圈定了1/5万单元素异常281个,综合异常21个,对其中的3个异常进行了检查评价工作,发现了阿沙哇义含金矿化蚀变带及川乌鲁金铜矿化点;

在马场--布隆,川乌鲁地区划分金锑钼银成矿远景区6个;

在喀拉嘎依特地质划分了铜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3个。

报告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评审,被评为“良好级”。

4.1/25万基础调查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报告

600000216,技术方法研究,新疆巴音郭楞州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方洪宾等,1999/12/1

项目以航天遥感技术为手段,以新疆阿尔金山、内蒙得尔布干地区作为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技术研究的试验区。

在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研制方面,从填图应用角度出发,以不同岩类或岩石类型显示出的特征影像单元标志为依据,所创建起的影像单元法、影像岩石单元法、单元--剖面法,科学地解决了区域地质填图不同工作阶段填图单元(单位)建立、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以及精度要求;

明确了影像单元、影像岩石单元分别作为影像单元图和遥感地质图的填图单位或实体,实现了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的系列化。

在GIS支持下的集成系统研究中,建立的遥感地质影像库、矢量库和地质符号库,实现了多源数据的集成管理。

尤其是建立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模块、专题地图制作模块、空间分析工具模块、空间数据模块的集成,实现了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数据管理、挖掘、分析、处理、提取、人机交互解译等一体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突出了遥感地质填图的科技创新。

报告,根据遥感技术特点,总结归纳出以前期工作准备、野外地质踏勘、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编制、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综合分析整理五大工作阶段为内容的1/25万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规范了填图过程中方法技术、技术指标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1091,灾害,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闫中学等,2002/4/1

新源县行政区总面积7874.2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5个乡,108个自然村,3258个居民点。

本次调查面积7874.2平方公里,调查路线2910公里,完成调查点592个,地质灾害点421个。

本次工作基本查清了调查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四类:

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以滑坡为主,共计387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2.7%;

报告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以发生地质灾害共造成23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157.39万元,预测地质灾害威胁人数882人,可能造成经济损失3819.12万元;

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区划分,圈定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提出了防治目标和要求。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1093,灾害,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新疆地矿局第3地质大队,甘宁等,2002/7/1

和静县行政区总面积39686平方公里,下辖1个区,4个镇,8个乡,7个农牧场,56个自然村。

本次调查面积29369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74%,调查路线33000公里,完成调查点365个,地质灾害点135个。

本次工作基本查清了调查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泥石流、塌陷、滑坡,其中以泥石流为主,发育较为密集,危害最为严重;

初步掌握了和静县境内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突发性地质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500-3500米的中高山区,渐变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前平原和北部山涧盆地;

报告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区划分,圈定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提出了防治目标和要求。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1094,灾害,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新疆地矿局第7地质大队,肖令才等,2002/3/1

乌苏市行政区总面积13728.6平方公里,下辖1个区,10个镇,8个乡,7个农牧场,188个自然村5个国营林场和113135个。

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滑坡,其中以崩塌灾害为主,崩塌点共计64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57%;

8.新疆区西天山地区巴斯台一带斑岩铜矿集中区1/10万地球化学普查报告:

水系沉积物测量

600001242,区域物化探,1/10万,铜矿银矿,新疆伊犁地区尼勒克县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县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新疆地质调查院,王平等,2003/3/26

新疆区西天山地区巴斯台一带斑岩铜矿集中区1/10万化探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中地调函[2000]27号文下达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的项目。

项目组经过一年努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于2001年3月提交了地球化学普查报告。

测试分析Cu、Pb、Zn、Ag、Au、As、Sb、Bi、Sn、Mo等10种元素定量分析的准确度、精密度及监控指标以及三层套合方差分析结果均满足地球化学普查规范的要求。

分析测试质量达到"

优"

级。

编制了10种元素地球化学图为该地质找矿、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成果资料。

圈定单元素异常207处,综合异常18处,其中筛选出甲类异常2处,乙类异常13处,丙类异常1处,丁类异常2处。

划分成矿远景区5处,其中A类远景区1处,B类远景区2处,C类远景区2处。

经过综合研究认为,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为铜,伴有铅、锌、银等元素,成因类型有中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

主要成矿期为华力西中晚期。

成矿有利地区为上石炭统东图津河组(C2d)和下二叠统乌郎组(P1w)火山岩地层及斑岩发育地段。

9.新疆巴斯台、可克苏河、天格儿达坂资源评价报告

600001243,矿产地质,矿产预查,铜矿,新疆伊犁地区新疆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新疆地质调查院,胡克兵等,2003/3/26

新疆巴斯台、科克苏河、天格尔达坂资源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中地调函[2001]13号文下达新疆地质调查院的地质调查项目。

在研究分析2000年新疆西天山巴斯台、科克苏河、天格尔达坂1/10万及1/5万化探成果资料基础上,优选9处具有找矿潜力的金铜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工作,对其中的5处进行了重点查证。

在巴斯台Hs-13号异常发现了塔尔得套铜矿产地一处;

Hs-18号异常新发现铜找矿靶区一处;

在天格尔THs-9号异常区发现胡尔哈拉东金矿化点、巴不尕依金矿化点等。

塔尔得套铜矿共有三个铜矿体组成:

Ⅰ号矿体控制长190米,宽2-28米,Cu最高品位4.16×

10-2;

Ⅱ号矿体控制长320米,宽2-7米,Cu最高品位1.06×

Ⅲ矿体,控制长度300米,宽11米,铜最高品位2.75×

10-2。

巴斯台Hs-18号异常内的甫太依乔克找矿靶区,有两处综合物探异常组成。

其中Pwt-1号异常视极化率极大值7.81%、平均值为5.87%、表现为高极化率、中-低电阻率、弱磁性特征。

天格尔达坂THs-9号异常区圈出三条金异常带。

北带较连续,长4千米,宽平均200米,金元素极大值922.96×

10-9;

中带有三个异常组成,金元素极大值254.73×

南带有三个异常组成,金元素极大值1500×

10-9。

南带发现一条长410米,平均宽48米的蚀变带,含金一般在0.33-0.70×

10-6之间,最高1.97×

10-6。

胡尔哈拉东金矿化点Au含量0.03-0.42×

10-6,最高1.97×

金矿化点位于韧-脆性剪切带内,属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

巴斯台工区划分出铜矿远景区5处,科克苏工区共划分出找矿远景区8个,天格尔工区划分金成矿远景区5处。

提出对塔尔得套TWt-1号综合物探异常进行工程验证。

对甫太巴依乔克PWt-1、PWt-2物探异常进行钻探工程验证。

10.新疆尼勒克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1909,灾害,新疆伊犁地区尼勒克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张建平等,2003/4/1

尼勒克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以北,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八县之一。

调查区包括尼勒克县全境及县原行政区外围属尼勒克县实际管辖的草场分布区。

东以喀什河的源头伊连哈比尔尕山为界,西与伊宁县相邻,南与巩留县、新源县接壤。

北以科古尔琴山及博罗科努山分水岭为界。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81°

57′00″--84°

57′00″,北纬43°

25′00″-44°

15′00″,共17幅1:

10万国际图幅。

东西长约245km,南北宽约71km。

全县总面积10375km2,其中高山区面积5956.34km2,占57.41%;

低山丘陵区面积3954.34km2,占38.12%;

河谷平原区面积462.42km2,占4.47%。

喀什河呈东西向流经尼勒克县中部并贯穿全境。

尼勒克县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个最大的牧业县。

全县下辖十乡一镇和五个国营牧场,计87个行政村。

总人口147,537人,平均人口密度14.29人/平方公里。

通过对尼勒克县实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查明了该县地质灾害隐患,圈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健全了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效的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置报告

600001971,灾害,新疆伊犁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邓晨等,2004/3/31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新疆天山山脉西部,是新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

报告介绍了本项目的总体目标与任务、工作区范围与交通位置、社会经济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往调查研究程度、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

报告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结合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成果以及区内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系统总结和论述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指出现状条件下伊犁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以黄土滑坡和黄土滑坡为物源的泥石流最为发育;

按照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的原则与方法,对各主要灾种的经济损失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

对伊犁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区圈定和易发区划分;

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出了防治目标和要求,进行了防治分区的划分与评价;

对11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了分期进行工程治理的建议;

制定了《新疆伊犁地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灾预案(建议稿)》。

该报告可作为当地政府防灾减灾的工作依据。

12.新源县幅K44C001004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

600002180,区域地质调查,1/25万,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朱志新等,2005/6/20

《新疆1/25万新源县幅(K44C001004)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由新疆地质调查院承担。

目的任务是充分收集和研究本区及邻区已有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成果,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区域构造调查与研究为先导,合理划分构造单元,对不同地质单元、不同构造-地层单元采用不同填图方法进行全面的区域地质调查。

通过对沉积建造、变质变形、岩浆作用的综合分析,反演区域地质演化史,建立本区构造模式。

工作年限为2002年1月-2004年12月。

共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13598平方千米,实测地质剖面130千米,修测地质剖面35千米,实测地质路线1400千米,薄片700件,微量元素分析109件,稀土元素分析109件,硅酸盐分析109件,定量光谱252件,同位素测年19件,化学样65件,粒度分析40件,古生物化石53件。

建立了本区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序列,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

新发现了巴音塔拉铜矿化带。

中国地质调查局评审验收结论认为:

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和设计的各项工作任务。

报告章节齐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采用了区调填图新理论、新方法,取得了丰硕的地质调查成果,在西天山造山带物质组成与时代的研究等方面有新进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区调找矿成果突出。

通过成果评审,综合评分92分,优秀级。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2392,灾害,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常志勇等,2005/10/31

玛纳斯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位于天山山系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玛纳斯河东岸。

地理坐标介于东径85°

40′-86°

32′,北纬43°

19′-45°

20′,总面积9597.31km2。

工作区发育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46处,其中泥石流81处,崩塌41处,滑坡11处,地面塌陷13处。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32个,发放防灾明白卡24份,编制防灾预案24份。

受威胁人数455人,受威胁资产369.8万元。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654.47平方公里,中易发区面积1271.79平方公里,低易发区面积1809.29平方公里,不易发区面积5861.76平方公里。

24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初步评估:

危险性小7处,危险性中等15处,危险性大2处;

预测评估:

危险性小4处,危险性中等8处,危险性大12处。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654.47平方公里,威胁449人,财产344.52万元;

次重点防治区面积1271.79Km2,威胁6人,威胁财产19.52万元;

一般防治区面积7671.05Km2,威胁财产5.76万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近期防治32处(2006-2010年),中期防治86处(2011-2015年),远期防治(2016年以后)28处,提出了以避让为主,工程防治措施和监测预警为辅的防治措施建议。

同时制定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建议稿),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说明书,建立了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并完成了数据库工作报告的编写。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石河子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00002420,灾害,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王新中等,2005/10/31

沙湾县隶属塔城地区管辖,石河子市隶属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管辖,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总面积13111.63平方公里,其中沙湾县面积12651.63平方公里,石河子市面积460平方公里。

调查区地质灾害(含隐患)点124处,其中,滑坡点29处、崩塌点33处、泥石流点21处、地面塌陷面积210989.8平方米。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591.17平方公里、中易发区面积2111.65平方公里、低易发区面积3492.5平方公里、不发育区面积6916.31平方公里。

预测重要地质灾害点62处危险性大,4处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隐患预测评估受威胁的人员约1480人,受威胁财产2105.226万元;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68处,发放防灾明白卡35份,编制防灾预案28份。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591.17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面积为2111.65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面积10418.81平方公里。

相应地将地质灾害点划分为近期防治(到2006--2010年)点65个;

中期防治(2011--2015)点59个;

远期防治(2016年以后)。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说明书、防灾预案、建立数据库,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多媒体教学片,进行了县、乡镇领导、企业负责人及农牧民三级培训,提出了重要点防治措施。

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提高当地人民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15.新疆博罗霍洛山东段金铜矿评价成果报告

600002443,矿产地质,矿产预查,铜矿钼矿,新疆伊犁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万阈[等],2005/12/31

2000年2月中国地调局将项目任务下发新疆地调院。

自2000-2005年,项目主要完成了1∶5万、1∶10万化探普查2967平方公里,先后查证了1∶5万、1∶10万综合异常23个,并对10余个矿(床)点开展了矿产预查和矿点检查工作。

经有关专家的监理和检查,项目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总体质量良好。

项目取得了如下成果:

1、圈定了1∶5万、1∶10万水系沉积物单元素异常1650个,综合异常99个,并编制了单元素地球化学图,为本区提供了基础性地球化学资料。

2、在博东工区划分了6个成矿预测区和10个找矿靶区,指出花岗岩类侵入体及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为主控矿因素,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末是主成矿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金、铜、钼、多金属矿为主攻矿产。

3、在特铁-木斯工区划分了2个成矿预测区和3个找矿靶区,指出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的火山构造为主控矿因素,晚石炭世是主成矿期,火山喷发-热水沉积型、火山热液型金、银、铜、铁矿为主攻矿产。

4、通过矿产预查和矿点检查工作,认为莱历斯高尔钼矿床、式可布台铜铁矿床、3571铜矿点等矿床点找矿前景较好。

5、共求得铜资源量(333+3341?

)17689.01吨,钼资源量(3341?

)4029.28吨,为正确评估本区的资源潜力提供了依据。

16.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伊斯基里克金矿评价成果报告

600002833,矿产地质,矿产预查,铜矿银矿,新疆伊犁地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肖力[等],2006/2/20

本报告是国土资源大调查《西部地区以金为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项目的工作内容《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伊斯基里克金矿评价》的工作报告。

研究区位于我国境内天山西段,行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报告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及主要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提出区内存在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具有长期活动特征,对区内的成岩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通过地质工作,指明工作区内生金属成矿期主要为华力西晚期,形成了多种矿化类型的多金属矿产;

分析了区内金、铜等多金属矿矿成矿规律;

在伊斯基里克地区首次发现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银)矿,并指出具有斑岩型铜矿找矿前景;

对于工作区内"

鸡窝状"

铜矿化体进行了初步成因分析;

开展了重点地段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资料,利用路线地质调查及1:

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择优进行了异常的查证工作。

以GIS技术为主要手段,在阿吾拉勒-伊斯基里克成矿带内圈定9个成矿远景区,其中Ⅰ级成矿远景区3个,Ⅱ级成矿远景区2个,Ⅲ级成矿远景区4个;

工作过的大红那海-切特木斯、苏阿苏两个找矿远景区,找矿前景较大。

指出工作区内金资源潜力约为100-350t吨,仍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铜资源潜力为690万吨到1310万吨,有寻找超大型铜矿床的潜力。

项目在工作区内新发现具有中型以上资源潜力的切特木斯铜矿产地。

圈定了3个角砾岩筒型铜(银)矿体,估算铜资源量(334)总计约69076.1吨,银资源量(334)约58.8吨。

此外,项目还发现了一批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金和铜多金属矿(化)点。

17.新疆北天山西段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

600003027,科学研究,新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作衡等,2006/12/15

根据工作内容总体目标和任务,在全面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矿床和相关岩石进行了精确测年及岩石源区示踪研究和系统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初步查明了新疆北天山西段构造活动带的演化机制及与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关系;

完善和修订了西天山构造演化模式;

总结了研究区矿床分布特点和区域成矿规律,厘定了部分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和成因认识有争议的典型矿床的类型和形成环境,建立了区域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

通过解剖典型矿床,分别建立了铜、金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尺度典型矿床模型和区域成矿模型;

总结了区内铜多金属找矿标志,建立了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找矿勘查模式,提出了矿床预测准则,开展了西天山ETM+(TM)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与找矿靶区预测研究,结合地物化遥等资料,进行了找矿预测并确定了一系列找矿评价靶区;

通过西天山与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的对比分析,认为西天山铜金成矿区与上述两个成矿区具有相似的铜金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据此提出了西天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矿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MAPGIS平台上进行了地质、矿产数据库的编制,完成了研究区3幅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矿产数据库。

18.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铜(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600003112,矿产地质,矿产预查,铜矿金矿,新疆伊犁地区特克斯县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新疆地质调查院,王海涛、马海军[等],2006/8/1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铜(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资源评价项目。

实施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