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Faithfulnessisthebasicsocialistethicalstandards,theworkethicisabasicmoralsintheaccountingworkinspecificindustries.Accountingistheessentialactivityinthefieldofmarketeconomy,whosequalityofservicedirecteffectsoperators,investorsandsocialpublicinterests,whichaffectedthesocialandeconomicorder.Thebuildingofaccountingethicalisanimportantpartof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moralsystem,whichtoucheson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marketeconomy.Writingthisarticleistoanalyzeandthinkthecurrentstatusquoandcausesofthetheprofessionalethicsandintegrity,andtoputforwardtheappropriatesolutions.
Keywords:
Accountant;
Integrity;
Professionalethics
引言
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
“明礼诚信”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一条。
在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诚信”不仅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规范。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而会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行为是否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有关方面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正是由于会计职能的特殊重要性,整个社会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特别亟需增强诚信意识,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研究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意义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充满竞争、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更加严格的监督。
因此。
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职业道德约束与讲诚信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会计人员将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
现代会计管理推崇伦理道德与诚信,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客观要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行之本。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因此,笔者提出以“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为题。
1.2研究的意义
会计行为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过程,是提供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还必须具备与其能够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古代贤者认为“人无诚信不立,事无诚信不成,国无诚信不威”。
“一诺千金”的成语体现了古代人对诚信的价值判断。
因此,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会计道德的精髓。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2.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2.1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体现会计职业的特征,是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
爱岗放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
这是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从业者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不断充实和发扬光大的美德。
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刍议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闻、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行业发展之源,是会计工作之本。
诚实守信,就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不为利益所诱惑。
要执业谨慎,信誉至上,说到底就是诚信为本,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朱镕基同志给国家会计学院的的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就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2.2会计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就是老实忠厚,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诚实扣守信两者的意思是相通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
会计诚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大光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要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
服务于单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
模范执行财会法规,忠实维护财经纪律,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强化“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为中心,以提高财务管理增加效益为重点,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理念,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工作的新发展。
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会计工作同样以诚信为本。
3.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是会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会计职业道德是随着会计职业的形成而形成的
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实践逐渐形成的,会计职业道德也是如此。
由于两次社会大分工,会计从“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工作.即对经济活动的计算和记录工作不再由生产者本人从事,而是由专门人员进行,这就是早期的会计人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计职业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会计职业关系的日趋复杂,人们对会计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也逐步明确。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会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和会计理论的趋于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道德规范,即会计职业道德应运而生。
3.2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会计职业产生的初期,由于经济关系尚不紧密,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利益比较简单,不可能存在稳定的会计职业道德,此时的职业道德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但随着市场经济进程化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经济利益的内在需求影响着每一位社会成员。
同时,会计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于促进和提高会计职业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又对会计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起会计理念、会计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3.3会计职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会计职业关系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单位内部关系和单位外部关系。
随着会计职业活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这种会计职业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企业资产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及社会公众都十分关注会计从业人员“生产”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人们对会计工作质量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促使会计从业人员应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等,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客观上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
这种发展特出地表现在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
如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注册会计法》,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进行了原则规定,如独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
1999年全国人大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写进了《会计法》。
4.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现状分析
4.1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状
当前我国市场还不完善,受多元化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诚信意识也受到利益的驱动,传统的“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朴素商业信用被消弱,主要表现有: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膨胀,法制观念淡薄,会计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会计资料。
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这种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新形势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会计诚信缺乏
大量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
几乎都与财会人员的诚信分不开,主要表现在:
1.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小团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报表。
2.违背原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会计遣假行为。
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失真的保护伞,给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3)假名目繁多
主要表现为帐外设帐、假帐真算和真帐假算。
帐外设帐的最问题就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为腐败、偷税漏税各种违法犯罪提供有利条件。
假帐真算与真帐假算则一是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利润虚假。
二是会计当期的成本、费用结转不实。
该列的成本、费用挂账不列,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该的变相提取,乱挤乱摊成本费用。
(4)职业道德监督体系不完整
现阶段我国对财务管理监督的部门很多,但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惩治偏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甚至直到犯罪发生,已经远远超越道德与诚信的范畴。
4.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行为规范最普遍的标准是会计制度、准则,这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对会计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会计行为准则。
但是现实中,由于制度的局限性、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与会计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使会计道德产生偏差。
分析其成因,主要有:
(1)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职业道德丧失的根本
一些单位的管理者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做假账,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
虚报利润,欺骗社会,骗取银行信贷,偷逃国家税款,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另一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从而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歪风。
甚至连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
(2)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性
目前财务人员基本上由本单位领导聘任,并决定其任职岗位及报酬,因此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实际上已成为企业的“内部人”之一,不具有独立性,不能依法正常行使其职权。
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有利益上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生存的压力。
无奈只能对不正当的行为曲意逢迎,甚至是同流合污。
而维护企业财经纪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工作职责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
(3)会计失信的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
一方面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
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造假者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
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在我国尚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也迎合了公司的不合理要求,串通一气,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使CPA在“让客户满意”的幌子下弱化其监督职能,由此虚假会计信息实现了“多赢”。
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这样就造成了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失信成本。
另一方面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
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
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种惩罚机制的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公司造假闹剧的不断发生和加剧。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后续教育跟不上
国家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已经持续多年,考试规模也逐年扩大,为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会计人员往往一考了之。
缺乏会计实务经验。
随着新的会计制度的不断推出,广大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了解、掌握、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作为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要求,后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会计人员知识的缺陷,必然导致在管理上力不从心,在实际操作中,对会计的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如滥用、误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来虚增利润。
法律
(5)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规范
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与诚信冲突时,会计人员面临着如果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社会现象。
从近年来公开曝光的会计造假、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案件中,可以看出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等是会计人员不能坚守会计职道德,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的原因所在。
另外,我国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和讲求诚信的外部法律保障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诚信。
(6)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从本质上看从来就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会计职业界整体的自律。
因此,要实现会计职业团体自律,建立健全相应的自律管理机构是首要任务,它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这对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对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7)法律规范不力致使会计诚信缺失
当前我国在经济立法方面还不完善,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如信用信息征集法律制度、信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信用服务监管法律制度等不健全,针对单位的信用信息、个人的信用信息等,还很难在权威机构得到。
5.改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策略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而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使用会计信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是诚信行业,会计诚信是会计社会经济性的核心与基础。
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使会计的社会公信度受到影响,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溃,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结束。
会计制度对会计行为规范的有限性,决定了解决会计诚信问题,既要发挥会计法制对会计自律的外力作用,又要加强道德建设使会计自律内化为自觉行为。
5.1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的前提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诚信是会计责任的要求
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
作为《会计法》的执行者,会计人员除了要对本单位及其领导人员负责外,还要对法律负责,对社会公众利益负责。
就林业而言,林业资金安排是否规范,使用管理是否合法,计划执行是否严肃认真,预期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等问题,都对会计人员的履职情况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检验。
会计职业道德,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责任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诚信是时代的呼唤
要建立健康、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
会计行业只有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和重要依据。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措施,是营造清风正气的需要。
只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持清廉自守,诚信为上,做一个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实践者。
(3)诚信是会计人员自身的需要
对会计人员来说,精通业务固然重要,但道德比才干更重要。
有才无德干坏事,有德无才不成事,德才兼备成大事。
如果没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其优良品质就难以体现;
如果没有优良的职业品质,再娴熟的职业技能也不可能为社会服务。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保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可以促进会计人员有效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提高会计的公信力,从而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2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根本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靠自身修养;
二靠教育引导;
三靠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来保障。
破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难题,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建设的重槌应打在鼓心上
“响鼓要用重槌擂”。
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建设,才能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一是用教育来提升。
教育是会计人员的终身课题,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将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相结合,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示范教育,深化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教育方法,明确教育内容,使会计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的要求。
二是用制度来约束。
依靠制度作保障,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一个不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显然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而一个德行不好的人,也不可能自觉遵守纪律。
会计职业道德如果只依赖“良心”,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会计行为。
三是用法纪来保障。
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预防不道德行为,但预防不等于杜绝。
当某些不良行为发生后,只有坚决惩治,才能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限于教育、制度来约束,必须以法纪的形式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2)道德建设的重心应放在诚信上
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编制等,都要求会计人员如实反映、客观公正,不弄虚作假。
为此,重塑会计诚信至关重要。
一是底线管理。
底线就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讲求原则,不做假账”。
守住底线,需要国家、社会、群众三者的共同支持。
国家应制定惩罚失信者、鼓励诚信者的原则,社会应营造诚信法则的风气,个人应有捍卫会计原则的勇气。
二是追踪管理。
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记载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守信和失信、提示和警示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网上查询,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平台。
三是鼓励举报。
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获得群众的广泛参与、支持和监督,是会计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坚持把发动群众举报和职能部门监督相结合,通过政策鼓励、及时查处、打击报复者、畅通举报渠道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四是依法严惩。
目前,有的地方对守信者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不能得到严厉制裁,甚至一些擅长做假账者成为竞相聘请的人才。
在这种诚信度走低的情况下,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从根本上制止会计造假的不道德行为。
(3)道德建设的触角应延伸到环境上
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原因是屈从于各方面的压力而放弃职守。
不能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具有超强的分辨能力和与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但应尽可能地去维护会计职业道德。
一是领导表率是关键。
领导干部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特殊地位,既是教育者,又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推行者,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行为必将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
作为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树威,为人表率。
二是体制改革是根本。
健全有效的管理体制,能为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提供一个宽松的执业环境。
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作为一种新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改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这项制度实施后,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组织关系等相对独立,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其职能,在客观上营造了较好的执业环境。
三是舆论氛围是导向。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惩戒违法者等办法,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5.3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关键环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在责任,重在合力,重在落实。
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坚持常抓不懈
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建设和财会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有效推进。
特别在考核和任用财会人员上,要坚持“先看本色,再看本事”,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切实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教育、管理、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中去,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经常化、制度化。
(2)把握用人导向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都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放在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基本条件的首位,其目的就是督促各单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合格会计人员。
(3)追究强势群体
加大对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强化对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