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436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第六中学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3题,台湾岛东部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年日照百分率小;

西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年日照百分率高,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等值线判读方法及太阳辐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M2近年来,我国三大谷类粮食已全部进入净进口时代,使得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加大。

图2为2013年1~5月中国稻米主要进口国及其所占比重。

据此回答4~5题。

4.在中国的主要稻米进口国中,越南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质量最优良 

B.商品率最高 

C.总产量最大 

D.价格优势最明显

5.要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我们应该

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②通过政策手段有效调控 

③发展科技,增加单产④减少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国农业。

【答案解析】4.D 

5.B

4题,我国在粮食进口中首要考虑的是价格因素,不是某国的商品率高低,产量大小,D正确。

5题,降低对外依存度,不能依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我国的耕地有限,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①错。

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有效调控不同作物种植面积,②正确。

主要应发展科技,增加单产,③正确。

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可能增大,不能改变对外的依存度,④错。

所以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我国农业特点、发展方向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M2 

G2图3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

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

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

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

7.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

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

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

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

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

【知识点】本题考查产业结构。

【答案解析】6.A 

7.B

6题,农业受天气影响最大,故而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最强,结合选择项可知,A正确。

7题,我国南方以水力发电为主,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导致煤炭需求减少,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产业结构特点、我国能源状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D1图4中L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冬季输人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9.L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四地芦苇分布差异最小的影响因素是

A.湖水盐度 

B.主导风向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答案解析】8.D 

9.D 

10.B

8题,芦苇是淡水植物。

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

则该湖西侧有甲河补给淡水、又有乙河起到排盐作用,而使西侧湖水为淡水,适宜芦苇生长;

东侧盐度高而不适宜芦苇生长。

D正确。

9题,根据最低和最高水位变化可知,④地变化大,说明其地形平坦,而且④地有甲河流经过,水分条件好,因此芦苇分布面积最大,D正确。

10题,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水面深浅、盐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响,与风向无关。

B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规律及准确解读河流增盐和排盐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C4图5为世界某区城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B.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12.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13.对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如有河流发育,流向自西向东流

B.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C.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D.乙城气候类型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

【答案解析】11.A 

12.B 

13.D

1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南半球,夏季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受地形抬升作用和沿岸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高压影响,降水较少。

纬度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小。

A正确。

12题,乙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较少,B正确。

13题,乙城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由于非洲大陆在30°

S以南地区分布范围较小,所以导致地中海气候最高纬度较低,D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非洲气候分布特点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C4 

B3 

M1图6为世界某区城简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人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气候、世界地理。

【答案解析】14.C 

15.B

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时间和2月5日关于12月22日对称,结合选择项可知,11月7日最符合条件,C正确。

15题,①为热带草原气候,②两为地中海气候,两地河流进人汛期时间不同,A错;

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B正确;

①地为热带草原带,②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

②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①地不受寒流影响,D错。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整体难度中等。

【题文】C4 

D1图7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17.马更些河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

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

【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河流水文特征。

【答案解析】16.C 

17.B

16题,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分布,确定好方位。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线大致按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其垂直方向就是降水量的分布递变方向。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确定,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正确。

17题,图中马更些河上游源地有许多3000米以上的高山,且流域纬度高,而降水量基本在400mm以下,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结冰期长;

流域内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河流总体由低纬(暖地方)流向高纬(冷地方),而且冰期长,所以有明显的凌汛。

【思路点拨】准确定位和熟悉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方法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C2 

B3读南美洲局部图(图8),完成18-19题。

18.图甲是我国气象卫星中心公布的M地某火山灰云监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火山喷发是板块张裂造成的

B.受西南风影响,火山灰云向东延伸

C.火山灰覆盖了该地山麓地带的常绿硬叶林

D.该火山灰云卫星监测图通过RS技术获得

19.我国某游客于P地拍摄了乙图景观,此时P地

A.1月日出 

B.4月日落 

C.6月日出 

D.10月日落

【知识点】本题考查风带、日落。

【答案解析】18.D 

19.C

18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地区,该火山喷发是板块挤压造成的,A错;

受西北风影响,火山灰云向东延伸,B错;

该山地基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火山灰覆盖了该地山麓地带的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

RS主要是“面”的信息收集,所以该火山灰云卫星监测图通过RS技术获得,D正确。

19题,当北京时间为20:

40时候,P点69°

W大约为8:

00,说明p点大约8点日出,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对图中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较大。

【题文】B2 

B3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20-21题。

时间

当 

次 

日出

日落

9:

00

23:

8:

58

02

7:

19

18:

41

20

40

5:

48

39

49

20.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1.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知识点】本题考查日出、日落。

【答案解析】20.B 

21.C

20题,纬度越高,昼夜的变化幅度(即昼夜长短的差)越大,故直接根据三个城市该日的昼夜长短的差可判断纬度高低。

21题,根据图示③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该日北京出现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A错;

说明时间应在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则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则公转速度不断减慢,B错。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则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不断扩大,C正确。

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为春秋分日。

D错。

【思路点拨】熟悉“纬度越高,昼夜的变化幅度(即昼夜长短的差)越大”规律及准确解读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题文】B3读某地竿影端点日运动轨迹图(图9),回答22-23题。

22.图中立竿处(O点) 

A.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B.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C.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D.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23.同一日期竿长不变,若O点的纬度变高,则

A.OA变长,OB变长 

B.OA变长,OB变短

C.OA变短,OB变短 

D.OA变短,OB变长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

【答案解析】22.D 

23.B

22题,读图可知,该地立竿全天都有日影,表明该地发生了极昼现象,又因为OA小于OB,说明OA表示正午日影且指向南,进而推知该地位于南极点附近,再根据太阳视运动特点可知,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23题,若O点纬度变高,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小,则OA变长;

根据发生极昼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零时)太阳高度之和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这个规律可知,零时的太阳高度会变大,因而OB会变短。

【思路点拨】熟悉太阳视运动规律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B3图10,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

据此回答24-25题。

24.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B.20°

C.0°

D.30°

25.此图所示季节

A.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B.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知识点】本题考查光照图判读、太阳高度角。

【答案解析】24.A 

25.C

24题,根据图示可推算北极点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

,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

N,而O点应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其纬度为70°

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

-纬度差”规律计算即可,所以0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25题,根据24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

N,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极大陆此时为冬季,A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夏季,B错;

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故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流动,C正确;

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D错。

【思路点拨】熟悉光照图判读方法、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二、综合题(共计50分)

A2 

J1 

M1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农业灌溉区(图11)。

(1) 

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

(4分)

(2)试推测该半岛沿40°

纬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蔬莱的主要产地,其收获的蔬莱几天或几小时即可在欧洲西部各国的市场上市。

(3)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因素。

(8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判断、降水量变化及原因分析、农业区位、气候。

【答案解析】

(1)地势中部(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低(2分);

河流流向(2分)。

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来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

图中河流总体是往东、西两侧流向海洋,所以其地势总体为地势中部高,东部、西部低。

(2)年降水量沿40°

纬线由西向东减少(2分)原因:

该半岛(属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2分),由于该半岛中部地势高,东西低,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2分),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分)。

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半岛沿400纬线附近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

结合上题分析,该岛中部地势高,所以西侧为迎风坡东部位于背风坡,年降水量沿40°

纬线由西向东减少。

(3)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2分);

河流多,灌溉便利(2分);

距欧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阔(2分),交通便利(2分)。

根据题中信息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主要是热量和市场,其次是水源。

与欧洲西部比,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

与其他地区比,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距欧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图中河流众多,水系发达,灌溉便利。

【思路点拨】地形地势判断、降水量变化及原因分析、农业区位是常考的热点,平时要注意总结其规律,能够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H2 

D1 

27.(24分)读图12、图13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徒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

(2)读图,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

(3)据图二、表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6分)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影响、河流水文特征、气候、农业区位分析。

(1)开发土地(1分)带去了农耕技术(1分)缓解了劳动力不足(1分)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1分)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蒙古、宁夏等北部地区人口稀少,无数山西人的到达,缓解了当地的劳动力不足;

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也就是带去了农耕技术,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开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北内陆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2)水量较大(1分)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夏汛(2分)有结冰期(2分)有凌汛(2分)

含沙量较小(2分)水流平稳(2分)(8分,答出四点即可)

由图中经纬度及其河流流向等信息,结合中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断:

流经Q地河流是黄河在宁夏境内河段,河水主要来自上游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降水也多,所以主汛期为夏汛,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

该段河流流向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因而有凌汛现象。

该河段流经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小,河流水流平稳,含沙量较小。

(3)①R地海拔较低;

(2分)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

(2分)③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2分)(共6分)

由表2可知法国R地海拔较低,海拔低气温高。

由图可知法国R地位于40º

N至60º

N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气温较高,而Q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大,温度较低;

而且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法国R地气温也应当高于宁夏Q地。

(4)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②劳动力丰富廉价;

③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

④土地租金低(6分)

由图甲中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贺兰山东麓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

冬季气温低,病虫害难以越冬,病虫害少。

该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土地租金低,人口较多,就业机会较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熟悉地理骨干知识点及准确解读题目文字和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题文】N528.(10分)图14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

(2) 

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

【知识点】本题考查滑坡成因及危害。

(1)等高线密集。

坡度大,山脊地形;

(2分)顶部有断层发育;

(2分)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2分)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结合图例信息可知,顶部有断层发育;

所以多滑坡发生。

(2)阻塞河道;

摧毁村庄;

冲毁道路(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的主要危害有:

阻塞河道;

冲毁道路。

【思路点拨】熟悉滑坡的成因、危害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