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300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澳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来到澳洲的第一站,是墨尔本的皇家森林公园。

这里的天空湛蓝,树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澄澈,有一种“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这里栖息着许多说不出名的鸟儿,看到游客一点也不惧怕,要么飞过来,热情地打招呼,要么视而不见,各行其是,仿佛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公园里还有三三两两来此或观光,或运动,或休憩的人们,闲适自在,怡然自得。

11月12日是周末,我们去距离阿德莱德市区75公里的北部山区参观葡萄酒庄。

进入市郊,映入眼帘的是广袤的原野,大片的麦田和牧草一望无垠,在阳谷的照射下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愈发静谧。

突然,金黄的原野上出现了一抹新绿,起初是星星点点的几块,进而越来越多,连成了一片绿色的海。

这儿山峦起伏,线条柔美,光照充足,适合葡萄生长。

尽管此时葡萄并未挂果,但看到这充满生机的新绿,谁不会生发出对丰收的遐想与期待呢?

新绿与金黄相交织,起伏的远山为屏障,湛蓝的天空为背景,天地之间呈现出的是一幅未经雕琢的巨幅油画。

11月13日早6:

30,在阿德莱德大学湖畔散步。

此处有绿草茵茵,湖水碧碧,黑天鹅、野鸭在水面上游弋,一群群海鸥在一会在水面上盘旋,一会落在岸边的草地上休息。

造型各异的公路桥、铁路桥、步行桥横亘在水面上,尖顶的教堂、圆顶的火车站等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别有一番景致。

可天空并不怎么作美,阴云密布,使画面有些凝重,也好,这更像是西洋画的意境。

11月19日,出悉尼,奔堪培拉,300多公里畅通无阻。

公路两边是辽阔的碧空,广袤的原野,无垠的牧场,茂密的原始森林,处处展示着澳洲广阔的胸襟和原始的秀美。

星星点点散落的在牧场上的牛羊,让人不禁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牛羊好似珍珠撒”的意境。

11月20日早7点,在酒店周边散步。

沿着小路徐行,竟意外地在丛林中发现了两只野生袋鼠。

它们正在林中觅食,见我远远走来,竟不曾躲避,而是与我对视一番,仿佛向这个山外来客打个招呼。

我悄悄走近,按动快门,又悄然离去。

白色的大鹦鹉、长嘴的鹳鸟,步履蹒跚的野鸭,在山林里忽隐忽现,我与它们擦肩而过,却不曾打搅他们,因为他们才是山林中的主人。

登上小丘,举目四望,方看得清这家酒店地处堪培拉郊外的一个山坳里,四周幽僻,唯有森林和草地与之相伴,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把大树的倩影倾泻到碧绿的草地上,草地上缕缕金光和道道树影明暗交替,层叠的山峦渐远渐隐,厚厚的云层在天上匆匆掠过,偶或露出蓝天的一隙。

好一方躲在深闺的净土呀!

2.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阿德莱德市的公交车呈辐辏状由郊区向市区中心聚拢,一般每500米为一站,越是郊区,站牌好越大,越接近城里站牌号越小,乘客可通过站台的编号判断乘车的距离。

同一车次,不论远近,票价相同。

两小时内换乘市内其它线路或其它交通工具(有轨电车、火车等),不重复收费。

60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市内公交免费。

11月14日,我们入住阿德莱德市郊的Homestay,此处距离中心城区10多公里,地处乡下。

但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也是可圈可点,居民点周围有两个葡萄园和几片绿地,游泳池、网球场、儿童乐园等健身场所以及学校、超市遍布四周。

期间,越南房东霍少平带我们去逛COLSE(超市名),这是当地的一家连锁超市,遍布阿德莱德城乡的每个社区。

在这儿看不到集贸市场,小商小贩,一切物品都要到超市购买,因此也保证了商品质量。

超市里出售的包括打折商品在内的所有物品,凭老年证购买时,还可以享受0.5折的优惠。

顺便说一下,这里的物价和工资收入相比,真的是物美价廉。

工资实行一周已结算,一位普通教师的月工资为6000澳币。

一升汽油只有1.3澳币,一桶4升装的鲜牛奶,只有2澳币。

一瓶干红只有4澳币,一辆迷你骑车仅售28800澳币。

回想在澳期间游览过的国会大厦、皇家公园、海滨公园、葡萄酒庄、博物馆、艺术馆、等景点,无一例外的都是免费。

按照澳洲的规矩,这些地方都是公共场所,就该对所有公民免费开放。

我们一共去过三处收费的地方:

墨尔本的小企鹅岛、阿德莱德的野生动物园、悉尼海港乘船观光。

前两个地方所收费用全部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并不是将其作为赚钱的招牌。

后者收取的是乘船和就餐费用。

从公共场所免费开放这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澳洲的民本理念,纳税人将钱交给政府,政府理应将这些公共资源维护好,运营好,最大限度的用之于民,为民服务。

3.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论是在墨尔本,还是在阿德莱德,民居都以平房为主,就连海边的别墅,也是平房居多,少有双层或多层的。

在高楼林立的悉尼,也有七成以上的住平房。

民居前都有一个不大的院落,院前是一排装饰性的栅栏和一道夜不闭户的栅栏门,甚至有不少院子连栅栏都没有,与前面的道路浑然一体。

院子里修葺精美,或是绿草茵茵、姹紫嫣红,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垂下满地的绿荫,有些院子里还有小型雕塑或喷泉……院子里的空地上停放着一辆或几辆汽车,还有些停放着赛艇或房车。

不论哪种布局,都体现了主人的贴近自然的生活情趣。

他们没有用高高的围墙将院内的景致封闭起来,而是尽量地与周围的环境融会贯通,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

当我们告别四合院,住上小高层,努力挣脱地心引力的时候。

这里民居告诉我,什么才是最接地气的生活。

走在墨尔本的街头,能看到大汗淋漓的长跑者,牵着宠物犬悠闲散步的人,骑着自行车在专用车道上奋力前行的人,有骑着摩托疾驶而过的人……走进墨尔本的公园,有躺在草坪上悠闲地晒太阳的人,有坐在遮阳伞下喝着咖啡聊天的人,也有盘腿打坐修炼瑜伽的人,有也有穿行其间的长跑者……墨尔本的海滨,更是健身者的天堂,有或躺或卧进行太阳浴的男男女女,有打沙滩排球的,也有在海面上划帆船和开赛艇的……河道上还有划皮划艇的人。

4.文明礼让的言行

抵达墨尔本机场的时候,这里滞留了大批等待出港的乘客。

尽管人员众多,但秩序井然。

大家都在自觉排队,耐心等候,绝没有人声鼎沸,拥挤加塞的现象。

入驻酒店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将行李横七竖八地放在了大堂里,显得杂乱无章。

大堂的一侧还有几位外国旅客,他们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翻阅报纸,行李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沙发旁边,与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马路并不怎么宽敞,双向四车道就算很奢侈了。

但马路两边都会留足人形通道,马路外侧留出字形车道,甚至用绿色路面加以强调,有电车的马路,还会留出专用车道。

几乎每个路口都设有供行人使用的过街按钮,路面上还有一些提示字幕。

所有车辆都会主动避让行人,马路上听不到嘈杂的喇叭声,更看不到违章的车辆。

走进景区,发现这里的导游比国内的同行少了两样道具,一是手里举着的花花绿绿的棋子,二是放在嘴边的喊话器。

他们恰到好处地压低音量,与游客悄悄交谈。

惟其音量小,游客听得格外用心,关键是不会打搅他人。

景区里的这愿者会微笑着送上please,并热心地提供服务。

拍照的时候,他们会主动避让或耐心等待,或绕道而行,如果不小心闯入了镜头,会报以sorry以示歉意。

11月6日中午,我们在阿德莱德海滨的一家自助餐厅用餐时,遇到了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

尽管老先生的背不怎么挺拔了,但身上的西装却有版有型。

老太太身着一身大红色的外套,头戴一顶白色礼帽,帽檐上还插着五彩的羽毛。

如果不是步履蹒跚,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太太。

老先生小心地搀着老伴来到餐柜前,细心地询问她想要点什么,然后按照她的意愿盛菜盛饭。

这对老夫妇用他们的举止展示了澳洲人的优雅,也成就了这家餐馆最美丽的风景。

5.敬业乐业的精神。

11月5日,在墨尔本一战纪念馆的楼梯口,我们见到了一位年过花甲的志愿者。

老太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尽管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依然不忘回报社会。

她安详地坐在楼梯口,微笑着同每一个准备上楼的参观者打招呼,然后伸出右手,示意我们由此上楼。

我们一行20来人,老人始终面带微笑地重复着同样的手势和hi、please,不耐其烦。

11月6日,在飞往阿德莱德的城际航班上,一位男乘务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乘机安全需知,尽管安全带、氧气面罩、救生衣等知识,他已讲过无数遍,但依然一本正经。

尽管我听不懂他的语言,但通过他规范准确的手势,依然能领会他的意图。

回想起出国前乘坐的济南飞上海的航班,乃至上海飞墨尔本的航班,中国空姐的讲解大多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不禁感慨良多。

不论是在公园、博物馆,还是在酒店、商场,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服务员、志愿者,还是普通的民众,他们都是面带微笑地与人交往,热心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与他们相处,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要回报以赞许的眼神和微笑,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6.尊重多元文化和敬畏历史的态度。

走进墨尔本美术馆,这里不仅陈列着反映澳大利亚历史的各种油画,还以包容的胸襟陈列着欧洲、亚洲等各大洲的绘画、雕塑、瓷器、家具、书籍等文物,不一而足。

这些文物不是通过野蛮的手段掠夺而来,而是通过民间渠道汇集于此。

走进这儿,仿佛走进了万国艺术博览会。

走在街上,会看到各种肤色的人,包括占澳大利亚人口6%以上的华裔,他们在这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这些充分体现了这个国度包容的胸襟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11月11日,恰逢一战纪念日。

我们在班克斯亚公园国际高中会议室听取Lyndallbaim校长的汇报。

此时,时间已经11时许。

她突然中断了正在汇报的内容,说道,按照澳洲的习俗,每年的11月11日11时11分,全校师生都要默哀1分钟,悼念为国捐躯的英雄,祷告世界上不再有战争。

11月13日,homestay的房东邀我们去游览阿德莱德海滨,10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由此踏上了南澳的土地。

码头上陈列着首航至此的舰船,矗立着铭记这段历史的纪念碑,旁边的博物馆里镌刻着首批登陆者的名单,陈列着反映那段历史的蜡像和油画,以及当年人们用过的各种器物。

他们敬畏历史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7.热情友善的民风

在阿德莱德考察学校期间,驾驶中巴车的司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天早上,他早早地在公寓门口等候我们上车,我用少得可怜的英语单词加上手势与他闲聊。

他指了指他的表,又指了指我的表,然后不住地摇头。

我连忙指了指我的表,然后竖起了大拇指,意思是我的表质量很好,跑得很准。

他摇了摇头,指着表上的指针让我看。

我恍然大悟,连忙说“China-Peaking-Time”。

他还是不住的摇头,像是在说这儿是阿德莱德,应当换成当地时间才对。

说话交谈之间,他总是笑眯眯地友善地望着我。

第二天,我拿出在街边照的几组石头砌成的建筑让他看,问他“What’sthis?

”他说“beehive.”蜂窝?

见我一脸迷惑的样子,他补充道,蜂窝是他的形状,可能是一些安葬土著人遗骨的坟墓。

第三天一早,他兴冲冲地告诉我,昨晚特意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可以确认是坟墓了。

“Verythankyou!

”我实在找不出别的话语来表达对他的敬意。

阿德莱德山区的公路陡坡很多,他总能保持匀速行驶,不疾不徐,尤其是下坡的时候,也不挂空挡。

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他的敬业精神和文明程度。

Homestay的女房东原籍越南,能讲一口比较标准的国语,跟她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也少了几分身在异乡的感觉。

有一天早上,她用牛奶为我冲泡了一碗雀巢巧克力,看到我迟迟没有进餐,她觉得不对劲,忙问我为什么。

我说,吃了巧克力胃不舒服。

她连声说,sorry,不想吃的就直说,不要客气。

此后的餐桌上,再也没见到雀巢巧克力。

晚餐的时候,她总要做上三四道荤素搭配的中国菜,既营养又健康,最令我感动的是,她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煲汤。

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劝我,煲了那么长时间,营养都在汤里面,一定要多喝。

营养跟上了,才有精力去上学。

晚饭过后,她有时会开车带我到Cityg逛商场,有时会陪我在小区周围散步。

一次,她陪我从夕阳西下一直走到夜幕降临,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参观了周围的两所学校。

要知道,她已是花甲之年,左腿还有点跛,走这么远的路,可真难为她了。

她叫霍少萍,祖籍广东,后漂泊至越南,又辗转至澳洲,人世沧桑,但华人之秉性历久弥新。

8.无处不在的环保意识

澳大利亚是一个真正称得上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国度。

但这丝毫没有助长澳大利亚人的奢靡之气,反而处处体现了环保、节能的意识。

澳大利亚生产铁矿石,就地取材建设钢厂,肯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他们宁肯将铁矿石卖出去,再不远万里地将钢材买回来,钱是少赚了且多花了,但环境保住了。

四个城市一路走来,除了悉尼的市内交通略显拥挤、高峰时段临界堵车以外,其它城市都通行顺畅,当然这与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无关系。

尽管澳大利亚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很高,但选择步行、乘坐公交、骑车上路的人却不在少数。

他们正在摆脱对汽车的依赖,走向更加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走进公园,经常看到“落叶满阶红不扫”的景象,大树周围散落着枯枝烂叶,树下甚至堆积着厚厚的牛粪,这种绿色环保原生态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能量的良性循环。

阿德莱德市亨利海滩附近,有一片广阔的高尔夫球场,richwang介绍说,这座球场是在垃圾填埋场上建成的,几十年以后,当地下垃圾的沉降结束后,这座球场还可能变成一片民居。

阿德莱德野生动物园里,有一个用报废汽车搭建的小房子,供动物休憩,既舒适,又环保。

在墨尔本美术馆、阿德莱德博物馆等地,楼梯上的电梯宽度仅有60厘米左右,一人站立恰到好处,二人并排门也没有。

为何如此,空间?

经费?

应该都不是问题,大概节能、低碳才是真正原因吧!

Homestay的院子里种着柠檬、橙子、柚子、甘蔗等作物,房檐下有一跟管子一直延伸到一个铁皮桶里,原来这是一个雨水回收系统,主人的生态环保理念可见一斑。

在威廉莱特小学的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掷骰子做算术,算式没有写在作业本上,而是人手一张白色塑料卡,可以用酒精笔在上面反复书写,环保意识真的做到了从娃娃抓起。

三、澳洲之教育

1.面向全体,依法治教

据南澳州教育部国际教育处DarrylCarter介绍,南澳州的学校类型大体分为州立公办学校、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三种。

法律规定,6至16岁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公立学校无权拒收学生。

违反此条规定的,将追究监护人或学校的法律责任。

从法律上保证了每个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未成年的孩子若干不得不中断学业,休学结束后,还可随时重返校园。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个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在办好上述学校的基础上,南澳洲还开办了土著学校、特殊学校、医院学校、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分别解决土著居民及子女、有严重残疾的、患病住院的、偏远地区的、欲修一技之长的、欲接受跨国学习的各种学生的受教育的机会。

2.政府投资,校长治校

校长都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都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都以自己的学校、师生为荣。

校长的职责是治校理教,想方设法为师生服务,将学校办成师生向往的地方。

对于学校的经费开支,校长无需操心,一切由政府买单。

班克斯亚公园国际高中的科学教室就是由政府刚刚拨款建成的。

11月11日,我们来此参观时,尚未正式启用。

校长介绍说,12月8日,南澳教育部部长将来校剪彩。

这个科学教室的内配自不待言,教室的名字也别出心裁——用知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是不是意在唤醒学生景行行止的向往之情?

当时未作深究,但我这样认为。

在坎布尔学校参观时,校长介绍说,南澳洲政府已经决定,斥资300万澳元支持学校建设机器人研发课程,一个新的办学特色即将形成。

在学校参观,深深感动于校长的人格魅力。

他们都深爱着任职的学校,自豪感溢于言表。

走进阿德莱德高中,校长就如数家珍地介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社团活动。

她自豪地说,该校的教师都能开设两门课程,初中和高中都能楷书50门课程供学生必修和选修。

查尔斯坎布尔中学,校长用3分钟的视频介绍学校概况,并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该校学生独立完成的。

好校长都有宽人严己的胸襟。

不论走近哪所学校,校长总是微笑着站在门口在迎接我们,直到最后一位进来为止。

在会议室交流的时候,校长总是忙着让客人坐下来,冲咖啡、沏热茶、端水果,校长本人自始至终站在那儿讲解。

在坎布尔中学参观结束后,已是中午时分,校长和同事们热情地招待我们,不时给我们端水加饭,当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抑或大腹便便的时候,他们依然静静地站在那儿。

尽管身为一校之长,却不能随便进教室听课,不能随便裁掉教师,即使当教师的教学水平欠佳时,也不能开除教师,而要想办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不仅如此,校长还要面临着三年一聘,聘任时面向全澳报名,评委有教育部官员、同行、学生及家长各层面代表组成,评委的男女比例也要严格控制。

3.开放办学,走班上课

我们到过的阿德莱德7所学校,都以开放的胸襟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

外国学生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对于提高本地教育水平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来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阿德莱德高中有60名国际学生,坎布尔中学有57名国际学生,澳大利亚数理学校有15名国际学生,班克斯亚公园国际高中有20多名长期在此学习的国际学生。

此外,该校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短期游学的学生,是南澳接待游学学生最多的学校。

我们根本听课的威廉姆莱特小学,是一所从学前班到高中共13个年级的一贯制学校。

学生一共不足500人,来自40多个不同的文化背景。

格林纳格国际中学是南澳州政府学校中唯一通过(IB)国际课程认证的学校,有87名国际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到140多个国家读大学。

阿德莱德高中是一所坐落在城区的公立中学。

学校前面是车水马路的城市主干道,背面是广阔宽敞的绿茵场。

柏油路一直伸展到学校大楼的入口处。

玫瑰花园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居民区内,一道红砖砌成斜坡好似一张红地毯,把马路和学校连接起来。

澳大利亚数理学校坐落在南澳州福林德斯大学校内,与这所大学共用运动场、停车场、图书馆、咖啡厅等设施,这所学校和她所在的大学与周边的街道四通八达,驱车在马路上行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学校之中。

……这里的学校不是孤立的机构,而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把学生带到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地进行学习,社区的其它机构和公民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运动场等设施开展活动。

学校不仅没有有形的围墙,更没有思想的围墙。

瑙晤德中学以弘扬“多元文化”为特色,鼓励教师以国际化视野授课,比如在烹饪课上,教师会渗透中国的餐桌文化。

格林纳格国际中学还设有国际文化节,比如开展“世界各地的糖”“中国的筷子”为主题跨文化的交流。

南澳州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内容、课堂空间的开放上,以澳大利亚数理学校为例,该校倡导跨学科的课程,课程资源不断更新,以便是学生接受全球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这里没有四四方方的教室,所有学生都在大厅里上课,并与教师的办公室连为一体。

南澳洲教育实行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由于学生选修的科目不同,按照传统班级授课制编成的教学班,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多元的学习需求。

以阿德莱德高中为例,这里为学生开始了50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进行学习。

在格林纳格国际中学,同一间教室往往贴着2个标签,比如8.10和M2。

8.10表示这是一个不考虑学生的选修差异,入学时电脑自动分成的班——八年级10班,这个班的学生每周用这间教师4次,周一周三早上用15分钟,学校来此签到。

周二周四安排两节班会,安排学校工作,讨论班级事务。

其它时间就是M2教室,意思是一间编号是“2”的用来上数学的走班教室。

由于来此上课的学生不断调换,因此学生只能将书本等放在行政班门前的柜子里,每上完一节课就要到柜子里整理书包,取出下节课用的材料。

所以每当下课,走廊里总有来来往往的走班上课的学生。

学校里一般都设有厨艺、表演、美术、木工、机械等使用性很强的选修科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甚至以此为今后的职业。

据说,澳大利亚很多杰出的美术家、表演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就是在这些选修课堂上接受启蒙,并一步步走上人生之路的。

4.特色强校,因材施教

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是教育界的共识,南澳也不例外。

阿德莱德高中的特色是语言教学,能同时开始7门语言选修课程。

该校的划艇、板球的体育项目也是办学特色之一,多次在南澳州的比赛中获奖。

坎布尔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厨房管理、婴幼儿保护、高级护工。

学生在这里能接受系统正规的技能培训,毕业后就能胜任相关的工作或者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

澳大利亚数理学校的特色是理工科,实行开放式、跨学科学习,学生人手一机,无线上网,学生用各自的账号登陆学科主页,可实现异地上课。

格林纳格国际中学的特色是国际课程、精英班教育。

威廉姆莱特学校重视汉语教育,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有两位汉语老师分别任教于小学和中学。

学校走廊里到处可见中国的元素,京剧脸谱,中国书画,中国龙的雕塑,蔡伦造纸的图文介绍等等。

今年8月,该校刚刚接待了青岛实验小学的师生。

该校与日本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每年都有三批日本学生来校游学。

威廉姆光明学校小学部实行复式班教学。

尽管是同一门课程,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就会遍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会采取有差异的教学。

学习小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编排方式。

即使是同样的课程,学习内容也因兴趣点不同而不同。

比如,在坎布尔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有的学生在学习多媒体音乐的制作,有的学生在学习动漫设计,还有的学生在进行电脑绘画。

此外,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内容,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

比如,澳大利亚数理学校,项目专家及其团队正在指导学生进行磁场大小项目研究,其中一个小组选择的是运用测定电扇转速的方法,研究磁场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组内围绕这个策略,又进行了分工,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数据……主题是明确的,方法是灵活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但绝不会把方法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5.专心从教,严慈相济

在南澳洲,没有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把教师分为三类九等、鼓励一部分、打击一大片的做法。

教师的工作,由校长负责评价,并根据工作岗位,发放工资。

如果哪位老师的课不受欢迎,校长要想办法帮助这位教师进行改进,而不能随便裁掉他。

学校都想方设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比如,在格林纳格国际中学,每周三上午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