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英语学困生学科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4年英语学困生学科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年英语学困生学科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个案基本情况登记表:
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的爱好、性格特点、行为习惯。
之所以将表设计得如此具体,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学困生成因分析时,才能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
(2)个案辅导方案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
(3)转化情况记录表:
对每一小阶段内实施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小结,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同时使研究工作更为有序地顺利开展;
(4)转化结果阶段评价:
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转化情况进行总评,从中也可反馈出教师一学期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及时对个别学生实行成长情况进行追踪,记录下学生在研究期间内不同的时间段的情况,以此观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有利于教师反思与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争取更好的转化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教育杂志、专家访谈、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状况及成果。
同时通过阅读有关学困生研究的专著与文章,以及运用天河部落这个教育平台,及时了解并借鉴区内一些兄弟学校的经验与做法。
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2、个案分析法:
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的调查及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况,并从各个层次的学生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为他们建立电子档案,进行跟踪记录,记录下了学生在研究期间内不同的时间段的情况,以此观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同时促进了自己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争取更好的转化效果。
3、行动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并逐步积累经验。
主要做法就是通过采集学生平时作业、单元检测或其他辅助练习题的典型错误,从学科的角度,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再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将这些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并将这些较强操作性的做法、经验上升成理论,撰写成有指导意义、辐射性较强的经验论文。
4、统计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错题进行统计,分析原因。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对我校的英语学困生的学科成因得出以下结论:
1、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在:
(1)单词识记差。
学生之所以记不好单词,通常是因为: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记单词的意识;
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英语语音知识,如辅音字母及一些常见的字母的发音规则;
单词识记的效率低下,缺乏单词记忆的方法,仅凭死记硬背。
(2)没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
如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搭配使用、各种时态动词的变化形式等对于学困生来说经常混淆不清。
3、学习迁移能力弱,不能学以致用。
如有的学困生可以清楚地说出一般现在时动词变化的规则,但是在做题时,却不能正确地运用,经常出现动词后面漏加“s”或“es”。
(三)教师教学原因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做到很好的因材施教。
(2)英语教师还不能完全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情进行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欠佳。
(3)教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不到位。
从采集的错题的比率分析,可看出某些错题学生的得分率整体偏低,由此反映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整体情况不理想,侧面说明了教师在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处理上有不当之处。
基于以上成因分析,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是:
1、关注学困生,减少两极分化。
(1)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英语。
(2)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在设计教学情境的内容选择上做到紧贴生活、从身边找素材。
(3)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给学困生创设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4)多元评价,减少两极分化。
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以激励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提出缺点和不足。
2、注重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1)在单词教学时,渗透语音教学,并从音、形、义上进行归类,帮助学生提高识记单词的效率;
(2)在教授语法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进行,并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
如:
将语法要点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法等。
(3)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如听力练习中的听句子把句子中所缺的单词补充完整这一道题,学生经常只写单词而忽略了单词的正确形式。
教师在平时的练习时就要训练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检查。
在做语法选择填空时,教会学生从给出的词句中找出关键的提示词等,这些指导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3、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注重以旧引新,创设适宜语言学习的情境。
4、利用错题资源,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提前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从而完善课前的认知准备及促进教学策略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与不足
研究的成效
(1)丰富资源
错题研究有效地促使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将课题实验老师错题研究的反馈作为学科资源,成为科组全体老师的教学资源。
从学校科组层面来说,错题研究为学困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有效地推动了学科建设。
而从通过“天河部落”这个区域教研平台,错题研究的成果也为区的学科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2)形成预见
通过错题研究,课题实验老师的研究资料与反馈结果成为下一届教师超前的经验,使老师们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能更好地提前预见,从而完善课前的认知准备及促进教学策略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有效反思
在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时,如果学生在某一知识点的出错率较高,并且出错的面也较广,那就反映出教师在呈现、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处理不当之处,因而才会造成多数学生在认知上存在误区或没有掌握知识的要点。
通过错题,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教师的预期之间的差距后,将此作为反思的依据,对应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寻找问题的症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针对性并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4)提高成效
错题分析使教师对学困生的学科成因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通过对学生典型错题的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缺陷,再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辅导效果。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部分学困生的学科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帮扶效果较明显:
(三)思考
1、如何更好地运用一些激励、评价的措施与方法,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2、如何更好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工作效率。
3、如何更大幅度地提高学困生学科成绩上升的空间,此项实验才是开端,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获得更多的实验成果。
农村小学生“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1-12-2714:
04:
40|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王庄集王店小学赵素霞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撤点并校后形成的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来自农村。
由于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产生的不同影响,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困生”。
如何使这类学生的学习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符合义务教育的质量标准,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普遍性问题。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学学困生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通过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2、班主任工作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二、概念定义
学困生:
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
策略:
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式。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根据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学校、教师、家长的不同角色、不同作为来考虑的组织、操作、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比较系统的行为和方式。
三,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个性差异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而儿童的智力因素是有差异的,智力因素体现在个性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素质、能力也不同。
例如,有的儿童在音乐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在语言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强等等。
入学时将这些不同能力的孩子集中接受同一种方式的学习,可想而知,有的儿童就显落后。
所以,常听见家长这样说:
我这孩子什么都行,就学习不行。
这就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2、望子成龙心切,过分溺爱作为老师,大凡都见过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
一是望子成龙心切,一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其实家长的这两种态度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我们就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作业完成了不行,还要另加作业,限制孩子玩的时间或根本不给他时间玩。
时间一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恐惧感。
不知家长想过没有,从心理、生理的角度讲,7、8岁的孩子正是玩的年龄,玩的过程有助于孩子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也不是无益的。
适度的玩、适度的看书、学习,相得益彰,如果这么小的孩子就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势必影响他今后的终身学习。
还有儿童的逆反心理,你越是叫我学我越不学,对学习逐渐形成厌恶——恐惧——不想学——不学这样一种结果。
同这件情况相反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如今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有呼必应,不想写作业了,家长代笔,不想上课了,谎称生病告假,这样做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另一方面使在校学习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和巩固,渐渐地,孩子学习就跟不上,接受新知也感到吃力。
3、学校的分数歧视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业成绩达到基本标准就算合格。
可是现在不少学校为了争名次,对学生的要求十分苛刻,分数歧视现象较普遍。
——以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好、中、差”三等,分数低的学生就是:
“差生”,这样武断的定论过早地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以分数为标准,将分数低的学生长期置于不利的学习空间和“存在消失”的氛围之中。
说通俗点,就是将分数低的学生放在教室的后面或旁边置之不理,上课也从不提问题。
不顾及他们的听课效果。
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一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损伤了他们的健全人格,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以分数为标准,武断地说:
“你不行”。
小学生天真无邪,他们崇拜老师,非常在乎老师的评价,往往老师一个欣赏的语言和延伸能够让他们振奋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有不少学校推出了赏识教育,这很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可有的老师以分数为标准,经常表扬那些成绩考得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被作为参照物提出来加以批评,甚至说出:
“你不行”,这样的评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了恐惧感。
4、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如今是开放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电影、电视、图书、杂志五花八门,诸多的“少儿不宜”已渐渐溶入他们幼小的心灵。
加之网络游戏的出现,更加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
在城市、县城、学校周边,电脑网吧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长驱直入,虽然国家明文禁止16以下少儿不得随便进入网吧,可又有几家网吧照章执行?
那种网上游戏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模拟世界。
一旦某个孩子玩上瘾是很难丢开了,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小学阶段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考试成绩也非常好。
到了中学,很偶然的机会迷上了网上游戏,刚开始是背着父母每天放学过把瘾,到最后是全身心地迷上了,学也不上了,整天呆在网吧。
可怜他的父母全然不知,直到学校老师找到家长告知孩子常不上课,而且成绩是一落千丈,由原来的前十名落到倒数第几名。
当家长在网吧找到他时,只见他两眼直直的满嘴的胡言(网上语言),手不由自主地抽动着,到目前为止。
听说还没有回过头醒来,家长只得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一天四趟。
尽管这样,也还是送去一个人,而他的神还是想着网上游戏。
由此可见,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已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
四、转化策略
1、广泛收集资料,科学制定计划。
专题组成员按学科、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全面调查和分析,依据对学困生的界定初步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刻、准确的观察了解,然后建立学困生个案情况记表。
个案情况登记表项目设置合理,查阅登记表便可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和发展变化。
每位教师坚持对研究对象跟踪观察,定期记录,做到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从而保证了由事实资料的可靠性达到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最终取得课题研究成果的可行信。
按学困生的类型研究——成因研究——对策研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深入研究。
每一个阶段或单兵作战,或联合攻击,有资料、有分析、有阶段性成果——研究论文。
进行个案研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跟踪教育。
2、走访特殊家庭。
问卷调查结束后,针对性地对有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从走访中得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
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心疼孩子,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
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要求。
这种养而不教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是百般庇护,为孩子开脱,而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沉迷于打牌,在家里夫妻谈的较多的话题也是切磋牌技,让孩子深感父母玩之乐,自己学之苦,导致孩子没有上进心。
3、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联系。
“家长委员会”由各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
主要任务是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交流信息。
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
学校重大决策,工作安排、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由校长向家长通报。
家长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为学校教育教学献计献策。
分析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的问题,起到了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作用。
学生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
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小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式的:
家庭——学校。
转化学困生,争取家长的配合,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同家长交流情况,双方达成共识,针对孩子们的某种表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有家长反映孩子常上网吧,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让他读儿童课外读物,如《少儿十万个为什么?
》《寄小读者》等书,并要求他将读后的内容和感受将给老师听,这一做法非常有效,既分散了孩子对游戏的注意力,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总之让家长参与活动,也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困生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4、办家长学校
使家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分期分批按类型,针对学生家长教育孩子出现的误区,从理论解决家长在家教中出现的问题,更新家教观念;
请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榜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就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新生入学后,举行家长学校的第一课,向新生家长汇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做到“三个转变”,即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片面主张书包知识向教育孩子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帮助家长理清“三个关系”,即实行家庭民主,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摆正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
系统地向家长传授指导孩子的方法:
要善于理解和鼓励孩子;
别让孩子对你失去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5、校不断完善学困生转化奖励办法。
为了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树立“不选择学生,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得到改善”的意识。
所有教师应当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品德、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为宗旨,努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形式,逐步改善和提高学困生的状况。
五、研究成果几年来,通过对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及家长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家长增长了见识,观念得到更新,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效果明显。
各班的学困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转优率也由原来的10%上升为20%左右。
学困生家长认识提高,逐步树立了新的家教观念,把“为果教子”“教子做人”做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增强了家教行为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家庭的民主意识,改变了学困生家长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当家教方法,采取耐心的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等方法,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积极的配合。
教师在进行课题实验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此项实验才是开端,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获得更多的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