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94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是正组长与学科组长搭配式。

正组长总体负责,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学习。

这种方式扩大了学生参与管理的面,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强化责任心大有裨益。

第四步是“分”。

召集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

可按“S”型安排,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

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

第五步是“调”,学生分配后往往要作适当微调。

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

第六步是“排”。

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8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8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

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

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对学和结对帮扶。

二、学习小组建设

(一)学习小组初步组建

1、挑选得力的组长

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②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学习成绩良好以上:

④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⑤服务同学的意识。

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每个小组还可以设数个学科组长。

学科组长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给组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再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但应特别注意策略,以下做法要谨慎从事,不要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l、A2、Bl、B2、Cl、C2。

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

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三)小组文化建设

1.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

在制定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班级文化主题,引领学生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以激励每一个成员。

2.共同确定小组目标,并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学习纪律、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让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每周由组长负责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小组成员会、座谈、游戏、比赛等,以和谐组员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四)小组综合培训

1.组长培训

小组长的培训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⑴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

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领头羊角色。

②掌握好组内同学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和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③建立起针对每个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定期公布、总结,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④经常反思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小组活动,研究解决问题,积极向老师建言献策。

⑤)负责维持本组课堂学习秩序和课外纪律纪律等。

⑵系统培训小组长。

训涉及如何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如何营造小组的学习氛围,如何提高小组的学习成绩,如何落实小组的帮扶机制,如何处理与组员问的关系,如何对组员进行评价,如何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和如何开展小组活动等。

⑶帮助行政小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

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

这样既能给行政小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⑷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

⑸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⑹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使他们体会到心理满足、荣耀感,激发他们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2.组员培训

⑴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

⑵关注学困生的表现。

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

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

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⑶采取捆绑式评价。

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

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通常放在组内评价。

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产。

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⑷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营造小组问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

3.常规培训。

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

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详述。

三、学习小组评价

坚持以小组总体成绩捆绑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原则。

1.综合性评价。

从评价时间上来讲,可以体现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

从评价对象上来讲,可以体现对组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

从评价内容上来讲,可以评价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专项。

从评价的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师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可以是生生互评。

评价最终要产生价值:

可以据此评选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最佳记录员、最佳协调员、最佳评价员、最佳监督员、质疑之星、展示之星、自学之星、对子帮扶之星、合作之星等等。

值得说明的是,课堂评价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征。

不同阶段,评价的重心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2.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但同时也要避免虚情假意、流于形式的“满堂夸”。

3.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具有评价及时、方式灵活、操作简练、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

在高效课堂上,即时性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体现在生生互评上。

即时性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随时起到导向性、激励性的作用;

4.其他形式评价。

比如等级式评价、学生成长档案袋、学业发展报告等长效性评价行为。

【《中国教育报》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五·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的可靠依托

当下,学习小组已经成为课堂中普遍的组织形式。

那么,对于小组,到底该如何运用?

【学校案例】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价等——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代红娜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习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学生,而是小组。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把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的组建、小组的有效运用、小组作用的发挥和小组的评价等。

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与方法

我校的学习小组是在班主任召开学科教师会的基础上,对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的。

小组的组建原则包括男女生比例分配适中、学生的性格搭配与互补、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结合、座位安排的合理等。

学习小组通常由6至8名同学组成,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同学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在同学中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

然后按照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将学生编排到每组,每组6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1-6号);

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评选出得力的小组长、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定目标。

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包括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习成绩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团队中预期要达到的水平。

小组交流的有效运用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

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

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

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

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小组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的单一舞台型走向“师生搭台师生唱”的小组合作型。

当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学生搭台学生唱”。

为了动员全员参与,我要求小组长在每次交流时,都先由小组里学习相对弱一点的6号同学开始表达见解,然后由5号、4号质疑或补充,较强的其他成员再解疑、补充,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小组交流容易存在的问题

流于形式,没有讨论和解决实质问题。

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是:

小组交流要就实质问题进行讨论,如本节课重点的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交流内容;

小组交流要有方式,如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讲析式等,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

小组交流要有时间限制,要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话,课堂就会混乱,时间就会白白溜走,完不成教学任务。

个别学生不参与。

这个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自己能基本学会,不想和其他同学交流,没有合作意识,认为交流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学生,小组长要引导他,慢慢影响他,让他逐渐融入其中。

如果引导之后仍无改观,那就需要老师出面做工作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学不会,因自卑而不敢交流。

对于这样的学生,组员要主动帮扶、教师要重点指导,让他学有所成。

在提问展示环节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赞赏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打消他的自卑心理,这个问题的前提在发现、关键在解决。

个别活跃,其他被动。

组长要合理安排,使组员都有机会发言,可以采用一对一方式,然后指定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放就乱。

老师要加强巡视,在交流完后表扬那些秩序好的小组,增强各小组的荣誉感。

对那些说闲话的同学,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说影响了本组的交流和荣誉。

深入小组中间。

全面掌握每个小组交流进度与效果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拨瓶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

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拨,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必须就交流问题提问展示。

学生用心交流、认真活动,就是为了能在展示的时候一显英姿,但是往往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会忘记设计提问展示环节。

学生总是白忙活,就不会再认真的去交流去活动。

小组交流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知道学会了什么,需要再学什么。

小组交流是脉,是自主学习和提问展示之间的桥梁。

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均衡调配为前提,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

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的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对组员学习进展的关心。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多边进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交流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强调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要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因此,建设、培训好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才学校教师)

【校长观点】

评价是小组保持活力的关键

“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耿华武

小组活动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也一直深入研究。

小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以班级内的各小组为依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师生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小组活动是对传统课堂最根本的改革,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变为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由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变为全员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讲台”,提高了教学效果。

给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提高了课堂效率。

全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当一部分疑难,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小组活动得到解决,这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给学生取长补短、个性展示的舞台,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性。

由于小组活动形式多样,赋予学生尽情发挥的可能,通过各成员之间淋漓尽致的展示,互相补充、整合、升华,学生们在激情中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探讨的好习惯。

给学生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平台,强化了学习效果。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刚刚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传递、共同检验,不仅夯实了已学的基础,并且丰富完善了已有信息,同时成员之间在交流时还不时碰撞出火花。

给学生创造成功、享受快乐的空间,培养了学习兴趣。

人人都想展示自我从而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可,享受成功的愉悦,由于小组活动的全员参与,使同学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多起来。

小组活动意义深远

提高自信,培养了自主能动性。

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组内的展示交流合作,学生从中得到了语言上的锻炼,每一次的成功让他们自信倍增,能在各种场合发言不怯场,谈吐自然,充满自信。

通过自我探究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擅长沟通,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

在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小组活动的开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走入社会的适应性。

全员参与,提高了全体同学的全面素质。

小组活动强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能力得到锻炼。

组间竞争,打造了集体荣誉观念。

小组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集体,由于在课堂中处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个体行为效果时时与小组的荣誉相关联,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对本小组负责的责任感、荣誉感在短时间内就能树立,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逐渐强化。

评价确保小组活力

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如此突出,如何让小组长期充满活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对小组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润滑剂。

小组科学的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

目前各地对小组的构建原则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在进行大量小组活动实践之后,利于各组积极竞争的一个构建小组的基本要求。

需要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各小组由于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变化,当组间不能符合“同质”的时候,应适时调整。

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

经调查发现,各地小组活动的评价都是经过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也就是一开始对各小组的评价仅限于课堂表现,后逐渐延伸到作业完成、生活习惯、日常规范等。

对此,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评价对象既面对小组,又要落实到学生个人。

比如我校在课堂中对小组的评价,哪个小组活动进行得好,首先要明确是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明确给本小组加多少分数。

这样既激励了具体同学,又激励了小组整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生的出色表现,更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进步。

评价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又要注重整体规范。

评价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尽管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完成目标,但是落落大方,语言得体,也要进行肯定。

评价方式、激励手段要多样。

要专门研究赞赏鼓励语言的适切性,对教师也要不断培训,评价方式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

激励小组的手段要精神物质齐头并进,橱窗展示合影、颁发奖状、奖杯、奖品、网站展示、公开表扬,等等,动用一切校园资源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小组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是小组活动的推动力,是小组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作为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

(作者系河北省威县赵庄人才学校校长)

【教师体会】

给学生一块责任田他们会还你一个秋天

■王晓莉

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都是6人或8人围桌而坐,教师的黑板变成了6-8块组板,学生时而在组板前娓娓展讲,时而在组板上写下并不很漂亮的板书,我把这里称为学生的合作责任田。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得到有效落实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学生的眼睛“亮”了。

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身体疲劳,被动接受泯灭了孩子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合作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在与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中找回了自尊,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幸福快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发展较高层次动机,这一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方式多起来,兴趣高起来了,眼睛亮起来了。

学生的大脑“活”了。

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大多是直接的正确答案,合作学习中,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可正是在走进误区、寻找出路的迂回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个潜能生展讲成功了一道并不很难的习题,当一名优秀生展讲时处处是重点、句句都精到时,这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学生的双手“巧”了。

合作的智慧是无穷的,当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后,他们的表达方式绝不仅仅限于平铺直叙。

面对语文课上《背影》中车站送别的场面,学生们自制了简单的棉袍、马褂、黑布小帽,用桌子代替较高的月台,“父亲”那蹒跚的步态、艰难的动作留给学生的哪里仅仅是几个动词的把握,一个片段的背诵!

那种舐犊情深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数学课《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习中,学生自制的课件在白板上生动再现。

小组合作,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达到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综合提高。

摒弃教师讲授的单一方式,让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在自己的学习责任田中合作付出,他们收获的定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作者系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中学教师)

【专家观点】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韩立福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潮流和新思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在班级授课制视野下,主要采取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特征如下:

其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我对您”的讲授、指导和管理形式;

其二,在师生关系上是单向的或双向的、“上对下”的封闭式关系;

其三,在教学关系上是“一对多”的大一统的教学方式;

其四,课堂逐步变成一种“官本位”,教师往往像“领导”,学生学习逐渐变得被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失真,甚至低效。

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会合作,善于单打独斗,即使是能够考出高分,但是缺乏创新思维、终身学习意识和创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教育进步的表现,也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呈现了以下特征:

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能建立起双向或者多元的对话关系,通过多元对话来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二是在物质环境、精神关系上呈现开放、民主、合作的人文关系,能营造出自主、温馨的学习氛围;

三是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关系;

四是在学习方式上以平等、互助的团队学习为基础,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真实、高效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它绝非只是教室里桌椅摆放形式的改变,而是对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的超越;

它不仅能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型,更是在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文化的变革,更是改变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