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附答案和解析讲义Word下载.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附答案和解析讲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附答案和解析讲义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题,“主导”是题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充足的光照;
图中的棉花产区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充足;
灌溉水源是形成棉花产区的保证。
因此,尼罗河谷地形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第3题,该图描述的是不同类型农业活动的分布形式,它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面状。
第4题,图示区域为非洲(局部),大部分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较低。
【答案】 1.B 2.C 3.A 4.A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应该大范围垦荒和移民,应该发挥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能和原材料的开发,同时还要控制人口的增长。
【答案】 C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6~7题。
6.西电东送是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D.①⑤
7.图中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 )
A.②③B.③⑤
C.④⑤D.②⑤
【解析】 第6题,坑口电站是在煤矿附近建立火力发电厂,就近利用煤矿开采的煤炭发电,因其在煤矿附近,故称为坑口电站。
图中的①地区主要位于山西省,其电能主要是用煤炭作为能源的火电厂,⑤地主要是红水河的水能开发,但也有部分是利用贵州省的煤炭作为能源的火电厂。
②地是利用黄河上游的水能发电。
③和④利用长江中上游的水能发电。
第7题,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黄河上游和珠江上游。
【答案】 6.D 7.D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9.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主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10.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解析】 第8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第9题,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
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农业以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为主。
第10题,田纳西河流域18世纪下半叶是较为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19世纪后期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并开始实施流域内综合开发。
【答案】 8.D 9.B 10.A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陆地斜线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1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⑤D.①②⑤
【解析】 第11题,两国的玉米带都地处温带,人口密度较大;
两地均夏季降水多,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
第12题,两地玉米带的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交通便利,但两地都处于北温带,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不高。
【答案】 11.D 12.C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发达的交通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优质的铁矿D.广阔的消费市场
14.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解析】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答案】 13.B 14.A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国(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16.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
【解析】 图中横坐标是城市化水平,纵坐标为工业化水平,在图中①→③阶段(1800年到1940年之间),很明显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进行,③→⑤阶段(1940年到2005年之间),该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2005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
【答案】 15.C 16.D
17.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领域有( )
①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 ②城市路网规划
③城市环境监测与评价 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⑤城市环境预测与模拟
C.②③⑤D.①②④
【解析】 城市路网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不属于城市环境管理。
【答案】 A
18.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 )
①近20年来广东省GDP的增长情况分析
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
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
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
⑤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基金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
A.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四类基本问题:
与分布、位置相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
近20年广东省GDP的增长情况分布以及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基金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利用一般的数据分析软件就可以实现。
2010年8月,鸭绿江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该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据此回答19~20题。
19.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
20.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 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实现对洪水淹没区的监测。
由题目信息可知,市民发送GPS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GIS分析状况,并制定营救计划。
【答案】 19.C 20.D
二、综合题(共50分)
21.(创新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
“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部分地区图。
甲
乙
丙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对图示区域有关地理特征有所了解。
第
(1)题,甲是长三角,乙是珠三角,丙是环渤海部分地区,它们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带,其中天津滨海新区、深圳、浦东政策优势更为明显。
第
(2)题,丙图中阴影区应是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该商品棉基地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第(3)题,与长三角相比,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但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较低,经济落后。
第(4)题,长三角与珠三角水源有余但能源不足,而环渤海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答案】
(1)政策优惠,临海位置
(2)D
(3)优势:
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
劣势:
经济落后、科技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
(4)由上到下依次为:
能源不足 能源不足 水资源不足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治沙与强农富农”。
材料二
部分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单位:
万平方千米)
新
内蒙古
藏
甘
青
陕
宁
冀
107.16
62.24
43.35
19.35
19.17
2.99
2.97
2.32
(1)①荒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双选)①地和②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水资源的利用不当D.过度农垦
(3)结合表格对比分析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地区
差异
成因
新疆
【解析】 第
(1)题,①为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
第
(2)题,②地为内蒙古,与新疆同属于我国的牧区,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同时都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3)题,由图2可知内蒙古明显沙化面积较广,主要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答案】
(1)塔克拉玛干沙漠 深居内陆,周围高山阻挡,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
(2)AC
(3)
荒漠化土地面积大
比内蒙古离海洋远,降水少
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分布广
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土地退化,沙化严重
23.(2012·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
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
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下图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__________工业、__________工业等。
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
(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
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即可) 水源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24.(2012·
浙江高中会考)下图为长三角一核两翼九大发展带总体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
B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带。
(2)长三角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
九大发展带空间发展格局的共同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在___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____________”的格局。
(4)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该规划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冬)小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上海 交通便利
(3)工业化 二、三、一
(4)地区间经济合作;
跨区域资源调配;
地区间产业转移(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