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51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届高三上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伯启曰:

“主上聪明睿断,是不可以不诤。

”乃劾台臣缄默,使昭代有杀谏臣之名,帝为之悚听。

俄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

有诏同刊定《大元通制》,伯启言:

“五刑者,刑异五等,今黥杖徒役于千里之外,百无一生还者,是一人身备五刑,非五刑各底③于人也,法当改易。

”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

泰定初,引年北归,优游乡社,砀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

至顺四年二月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元史·

曹伯启传》,有删改)

【注】①左验,证人。

②八番:

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元苗族部名。

③底,到。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徇:

巡行示众

B.命伯启往诘其事诘:

追查

C.止奏坐前帅擅兴罪 坐:

因为

D.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尚:

崇尚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伯启公平断案的一组是(3分)( )

①俄得真盗,尉以是黜  ②伯启执不可,杖遣之

③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④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

⑤伯启核实,抵民罪      ⑥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诬陷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屈服认罪。

曹伯启审得实情,定土豪杀人罪。

  B.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

朝廷命曹伯启前往处理,为了大局,曹伯启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百姓得以安宁。

  C.御史观音保等因请求缓建西山庙宇而被杀,为此曹伯启弹劾台臣不及时劝阻,致使皇上蒙受了杀谏臣的坏名声。

  D.皇上诏令曹伯启参与修订《大元通制》,曹伯启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只是由于曹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他的建议未能实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

(3分)

  

⑵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

(5分)

道间即事(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①怡怡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释】

(1)方寸:

指人的内心。

(2)怡怡:

安适自得的样子。

(1)首联和颔联运用怎样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试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二、名著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天下大雪,众姐妹在栊翠庵再起诗社。

宝玉和湘云在那儿割腥啖膻,大吃鹿肉。

在联句中,宝玉的联句最多,大家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红楼梦》)

  B.觉民躲在黄存仁家,在觉慧的安排下,趁张太太不在家,觉民与琴终于见面了。

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互相诉说着别后的思念。

(《家》)

  C.杜竹斋虽是吴荪甫的姐夫,但他谨小慎微好贪小利,对吴荪甫的事业不但不支持,反而在关键时刻拆吴荪甫的台,直接造成吴荪甫的破产。

(《子夜》)

  D.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马丝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

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

(《复活》)

E.神父说:

“这才是牌局里最妙的一着呢。

”公证人说:

“赢了个大满贯。

”两人妙语双关,说法不一,但说的都是欧也妮嫁给德·

篷风这件事。

(《欧也妮·

葛朗台》)

8.简答题。

《子夜》中吴老太爷代表哪一类的人物?

为什么?

请简析。

答:

(2)文化经典阅读(5分)

9.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1),慎而无礼则葸

(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

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①在孔子看来,光有美德____、____、____、____、还不够,还需要用____来加以约束,否则容易让美德走样。

②文中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怎样做才能形成仁民爱物的风气?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网开三面

红苇

往往是在环境不能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

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

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

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

如果炭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作环保吧。

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

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

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也没有逃生的路了。

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

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

就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

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

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

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

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不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

这让子产非常生气。

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

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

结果屠击、祝款、竖柎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

《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

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

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

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夫子曰:

‘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这就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

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

“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

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

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当下许多环保宣传策略是“恐吓”式的。

B.作者认为商汤“网开三面”可称作环保。

C.作者认为应该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

D.作者倾向于把“直钩钓鱼”视为姜太公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

11.作者对“恐吓”式环保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12.本文大量引用古人“环保”的主张和做法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劫后

张晓风

①那天早上大概是被白云照醒的,我想。

云影一片接一片地从窗前扬帆而过,带着秋阳的那份特殊的耀眼。

②阳光是真的出现了,阳光差不多可以嗅出来——在那么长久的风雨和阴晦之后。

我没有带伞便走了出去,澄碧的天空值得信任。

③琉公圳的水退了,两岸的垂柳仍粘惹这黯淡的黑泥,那一夜它们必然曾经浸在泥泞的大水中。

还有那些草,不知它们那一夜曾以怎样的荏弱去抗拒怎样的坚强。

我只知道——凭着今天的阳光我知道——有一天,柳丝仍将毵毵如金,芳草将仍萋萋胜碧,生命永不会被击倒。

④有些孩子,赤着脚在退去的水中嬉玩,手里还捏着刚捉到的泥腥的小鱼欢乐仍在,游戏仍在,贫困中自足的怡情仍在。

⑤巷子里,巷子外,快活的工人爬在屋顶和墙头上。

调水泥的声音,砌砖块的声音,钉木桩的声音,那么协调地响在发亮的秋风里。

受创的记忆忽然间变得很遥远,眼前只有音乐——这灾劫之后美丽的重建之声。

于是便想起战争,想起使人类恐惧了很久却未出现的战争。

忽然觉得并没有什么可怕,如果在那时只剩下一对男女,他们仍将削木为梳,裁叶为衣,并且举火为炊。

生活的弦将永不辍断。

⑥局促的瓦屋前,人人将团花的旧被撑在椅子上。

微温的阳光下,那俗艳的花朵竟也出奇地动人。

今夜,松香的软褥上,将升起许多安恬的梦。

今夜将无风,今夜将无雨,今夜是可预料的甜蜜。

⑦菜场里再度熙攘起来,提着篮子的主妇愉快地穿梭着,并且重新有了还价的兴致。

我第一次发现满筐的鸡蛋看来竟有那么圆润可爱。

那微赤带褐的洛岛红,那晶莹欲穿的来亨,都像是什么战争中赢来的珠宝,被放在显要的位置上炫耀它们所代表的胜利——在十一级的风之后,在十二级的水之后。

⑧隔楼的琴声在久久的沉寂后终于响起,那既不成熟又不动听的旋律却令人几乎垂泪。

在灾变之后,我忽然关心起那弹琴的小女孩,想她必然也曾惊悸过,哭泣过。

而此刻,她的琴声里重新响起稳定而幸福的感觉,像一阕安眠曲,平复了日间的忧伤。

⑨简单的琴声里,我似乎渐渐能看见那些山石下的死者,那些波涛中的生者,一刹那间,他们仿佛都成了我的弟兄。

我与那些素未谋面的受难者同受苦难,我与那些饥寒的人一同饥寒。

有时候,我甚至能亲切地想到几万年前的古人,在那个落地玻璃被吹破,黑暗中榉木地板上流着雨水的夜里,我便那么确实地感到他们的战栗,以及他们的不屈。

我第一次稍稍了解那些在矿灾之后地震之余的手足。

我第一次感到他们眼泪在我的眼眶中流转,我第一次感到他们的悲哀在我的血管中翻腾。

⑩于是学会了为阳光感谢——因为阴晦并非不可能;

学会了为平静而索然无味的日子感谢——因为风暴并非不可能;

学会了为粗食淡饭感谢——因为饥饿并非不可能;

甚至学会了为一张狰狞的面目感谢——因为有一天,我们中间不知谁便要失去这十分脆弱的肉体。

⑾并且,那么容易地便了解了每一件不如意的事,似乎原来都可以更不如意。

而每一件平凡的事,都是出于一种意外的幸运。

日光本来并不是我们所应得的,月光也未曾向我们索取过户税。

还有那些焕然一天的星斗,那些灼热了四季的玫瑰,都没有服役于我们的义务。

只因我们已习惯于它们的存在,竟至于习惯得不再激动,不再觉得活着是一种恩惠,不再存着感戴和敬畏。

但在风雨之后,一切都被重新思索,这才忽然惊喜地发现,一年之中竟有那么多美好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个欢欣的感恩节。

⑿有一天,当许多许多年之后,或许在一个多萤的夏夜,或许在一个炉火半温的冬天黄昏,我们会再提起艾尔西和芙劳西,会提起那交加的风灾雨劫,但我们会欢欣地复述,不以它为祸,只以它为一则奇妙耐听的老故事。

⒀我们将淡忘那些损失,我们不复记忆那些恐惧。

我们只将想到那停电的夜里,家人共围着一支小红烛的美好画面。

我们将清晰地记起在四方风雨中,紧拥着一个哭泣的孩童,并且使他安然入睡的感觉,那时候那孩子或许已是父亲。

我们更将记得灾劫之后的阳光,那样好得无以复加地落在受难者的门楣上。

   (摘自《一一风荷举》,有删节)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叙写了在劫后日常生活中,孩子水中嬉戏,阳光下晒被等景象,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B.第③段描写垂柳以荏弱抗拒坚强,与劫后人们的表现形成对比,旨在衬托自然生命永不停息。

C.第⑤段中作者写到调水泥、砌砖块、钉木桩的各种声音,突出工人们劫后投入到工作的极大热情。

D.“令人几乎垂泪”就是因为作者于琴声中感受到了稳定与幸福,琴声如安眠曲,平复了忧伤。

  E.全文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多处使用修辞手法,用语讲究,字里行间流溢着诗意清隽的气息。

14.第⑩段划线部分有何特点?

请加以赏析(4分)

15.“我们更将记得灾劫之后的阳光,那样好得无以复加地落在受难者的门楣上”,联系全文,请从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你对“阳光”的理解。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①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

②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③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④“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3“微”特征,使的过去(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

⑤它的低门(Kǎn),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

  

(1)文中句②有语病,请改正。

(1分)

改正:

 

(2)请在句④中补出一个恰当的成语。

  成语:

 (3)根据拼音,写出句⑤的汉字。

  Kǎn:

17、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①日前,武汉科技大学汉字书写测试结果公布,30%学生不及格。

②以前,写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读书而写不好字,那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

③步入键盘社会以后,写字真的“没用”了吗?

不!

④端正、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⑤具备熟练的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⑥其实,汉字中蕴含着很多美学道理,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

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

(1)在②句括号中填上歇后语的后半截。

(2)③—⑤句有1处语病,指出并改正。

(3)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第⑥句空格处填上一个成语。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7分)

今年高考将执行新的考务规定。

教育部日前出台《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与旧版考务规定相比,新规有一个变化是:

语文作文不能用繁体字。

有高三语文老师分析,这意味着学生写作文时不能用繁体字,同时也杜绝了前些年出现的个别学生用甲骨文写作文的现象。

(5月17日《北京日报》)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请加以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19、(附加题,10分)

①如果根据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作文,你会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

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信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不同角度立意。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

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

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

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

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

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

“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

”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如果根据上面材料写一篇作文,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70分)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

“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

“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

“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全面理解材料,认真审题,写一篇作文。

2013-2014上莆田二十四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①渐车帷裳②宁溘死以流亡兮③榆柳荫后檐④畏途巉岩不可攀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幽咽泉流冰下难⑦沧海月明珠有泪⑧雕栏玉砌应犹在

2.C(犯……罪) 3.C(③⑥与断案无关)4.A(原文不是诬陷自己的佃户,而是黄甲用钱贿赂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去替自己顶罪服刑)

5.①伯启因无证人,没有相信他。

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县尉因此被免了职。

(“以”,“未之信”句式,“以是”“黜”各1分。

②丞相认为这个意见很对,正好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这个建议未能实行。

(“是”“除”“不果行”各1分)

参考译文】

曹伯启,字士开,是济宁砀山人。

二十岁时,跟从东平的李谦游历,专心求学。

至元中,任兰溪主簿,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人。

没有相信;

连续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买通佃户让他去顶罪服刑。

伯启审得实情,于是定黄甲杀人罪。

升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一齐举荐,提拔做西台御史。

关陕地区自从许衡倡导道学后,出了很多人才,伯启奏请立祠堂,设立学校,来表彰许衡的功绩,朝廷认为这个提议很对。

泾阳有人诬告县尹不守法,伯启查实后,判了这个人诬告罪。

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征百姓闻名,伯启免了他的官。

延祐元年,升迁内台都事、刑部侍郎。

宛平县尹偷盗官府的钱,丞相铁木迭儿要同时诛杀守卫的人,伯启执意不同意,后改为杖刑后放逐。

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已经派人代替了他,又命伯启前去追查此事。

驻扎沅州,路不通,伯启恐怕带兵前往就会让那些人受惊,将会导致暴乱,于是先派遣令史杨鹏单人匹马去告诉新帅,并详备地了解到有关情况,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边境百姓得以安宁。

大同的宣尉使法忽鲁丁,用鞭子强迫岭北的百姓运粮,每年达几万石。

他肆意欺上蒙下,累计贪赃数以万计。

朝廷派使臣去监督征收,先后受他的贿赂,都反而替他说假话。

最后派伯启去处理,此人已经过世,伯启开导他的后代子弟说“欠官府的钱,虽然人死了也一定要征收。

与其用钱向别人贿赂,不如偿还给官府。

只要列出你父亲行贿的数目,官府替你征收。

”那些受贿赂的人都很害怕。

把钱偷偷送还给他的儿子,仅钱钞就有五百余万缗。

伯启后出任真定路总管。

在任期间,崇尚刑法宽容,治理简明,百姓过得非常安稳。

英宗即位后,召他任山北廉访使,当时诏令建西山庙宇很急,御史观音保等因是荒年请求缓建,激怒了皇上,于是杀了谏阻的人。

伯启说“皇上英明果断,这样就不能不诤谏”。

于是就弹劾台臣缄口,使政治清明时代有杀谏臣的名声,帝听后不禁有些惊恐。

不久授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诏令他参加修订《大元通制》,伯启说“所谓五刑,即刑分五等,如今受黥刑、杖刑者均服役于千里之外,百人中无一人能活着回来,这是一个人身受五种刑法.而不是五等刑法分别给哪一个人。

这法应当修改调整。

”丞相认为这个意见很对,正好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这个建议未能实行。

泰定初,伯启告老还乡,在乡里悠闲地生活,砀山的人因他贤德,称他的住处为“曹公里”。

至顺四年二月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6.

(1)上两联用对偶句式,展现了繁花凋谢,春光消逝,雏莺渐大,春天归去,桑已采摘,蚕已养大的景象,把各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鲜明生动的江南乡村的初夏风景图。

(2)颈联的“谁能择”和“尽偶然”隐约透出有志未酬的失意、无奈与不得不与世俯仰的感慨和曲衷;

尾联“怡怡”“地行仙”等语又表现出恬淡闲适,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记行述怀之作。

诗人以鲜明的笔触,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

诗的前四准确地写出了诗人行旅生活的时令及行经的地区特色。

7.AD(A应该是芦雪庵,湘云的联句最多,大家都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D“一起流放”错,是提出与马斯洛娃结婚的建议)

8.吴老太爷是一个满脑子封建伦理、纲常的地主,也是一具封建僵尸。

他长年生活在“双桥王国”里面,整天捧读着一本《太上感应篇》。

他自己顽固不化,还不准他的“金童玉女”沾染半点时代风潮和新的生活时尚,因而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必然风化灭亡。

9.①“恭”、“慎”、“勇”、“直”、礼

②忠厚地对待自己的亲族,不遗弃自己的老同事和老朋友。

【参考译文】

孔子说:

“一味恭敬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疲劳,一味谨慎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畏惧,一味勇敢无畏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作乱,心直口快而不用礼来指导就会尖刻。

在上位的人忠厚地对待自己的亲族,百姓就会走向仁德;

在上位的人不遗弃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淡无情。

10C 11①态度:

肯定其出发点,但不赞同其策略。

(或,有保留地接受)(1分)

(2)原因:

①肯定其出发点,是因为它毕竟是有利于环保的,“比不环保要好”。

②不赞同其策略:

是因为它太功利化,只能浅层次地、暂时地解决环保问题(或“只能让人从危害上认识到‘不能’破坏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