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616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隋唐道教石刻造像Word文件下载.docx

现藏于彭州市佛教协会。

在资料发表时垒部认作佛像,后来被看出有一尊应是道教造像,即开皇十一年造像石。

残高45cm,宽32cm,厚3-13cm(上薄下厚)。

造像5尊,主尊插手,坐于莲花座。

左右二侍者,立于莲花座,后有侍从护卫二人。

台座下有二兽。

背面有发愿文,隶书:

  “开皇十一年岁次辛亥朔五月一日,道民谯贾敦奉为亡母杨七女,或造三身□□像一区。

普为七世父母及六道四生,普同斯福。

亡兄谯愿德、亡姐夫杨僧振、亡妇弟女、亡姐夫杨老胡、亡姐女暨亡妹午娘、兄谯奴夫妻、杨定广夫妻、亡姐夫罗缘、姐谯阿闰”。

  像主自称“道民”,这是一般道教徒的习惯,主尊“插手”的姿势,不是佛像特色而为道像常见。

此像与数十尊佛像一起埋于佛塔中,当与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有关。

龙兴寺是一个有长久历史的蜀中名寺,据唐彭州刺史陈会撰《彭州九陇县再建龙兴寺碑》,“厥初寺号大空,天援二年为大云,我唐开元中诏号龙兴,会昌五年废为闲地,僧俄斤像示灭,钟声绝耳,楼台为薪。

”武宗很快病故,宣宗继位,恢复崇信佛教,龙兴寺得以重建。

同碑说“……未经岁……使率土郡府各复其寺,寺之数郡数龙兴居一……啸良工,度贞木……况创浮图,建宝刹。

”由此知,会昌五年(845年)龙兴寺被毁,大中元年(847年)复建。

可推测寺中曾供奉有道像,灭佛时一并砸毁,847年萤建时又一起埋入塔体。

造型颇似山东出土隋代开皇十一年(591年)孔钺造老子铜像。

  有意思的是,四川更早的一件道教造像也是与诸多佛像一起埋入地下的,即1995年成都市西安路一个窖减灰坑中出土的南朝道教石刻,或许从这两件造像中可窥视四川早期道教造像的一种存在状态。

  2 四川第一天尊:

绵阳西山观道士黄发暾造天尊像。

  上述两伴道教造像未能确定像名,所以绵阳的这件有“敬造天尊像”铭文的道像就是四川现存最早的天尊像了。

绵阳郊区的西山观有著名的道教摩崖造像“玉女泉”,位于汉代扬雄读书台西侧,泉水不断从岩石中流出积为深池,水池边沿山石开凿有数十龛道像,据说原有50余龛,现仅余25龛。

绝大多数属初唐,其最早者为隋代大业六年(610年),该龛造像已剥离石壁,移入四川绵阳市博物馆。

龛内有坐像一尊。

发愿文拓片高23cm,宽16cm。

为“大业六年,太岁庚午/十二月二八日三洞/道士黄发暾奉为存/亡二世敬造天尊/像一龛供养”。

题记左侧有一碑形,半圆形碑额,早期拓片上似乎可看出有坐像。

碑身未刻字,下有莲瓣纹碑座。

联系到重庆潼南大怫寺縻崖隋代天尊像(见下例),像旁也刻有这样的碑形,可知在四川不为孤例。

  3 重庆潼南大佛寺摩崖天尊像。

  重庆市潼南县位于涪江下游,县城西北三里的定明山下有著名的大佛寺,坐佛高18.43m,善跏趺坐,外覆阁,是四川八大佛像之一(重庆原属四川省)。

始凿于唐代成通年间(860-874年),但未完工,至宋靖康丙午(1126年)重新开工,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竣工。

太佛东约200m处的河边,有一约高20m的石壁,石下立有1981年建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摩崖造像”标志牌。

石壁光鉴如切削,其上有三龛隋代造像。

龛形一样,都是圆拱顶,外刻有尖拱边,但大小不一,由左至右错落排列。

  左龛最大,为佛龛。

造像7尊,主尊结跏跌坐于束腰方台,面残,左右二菩萨立于莲台,中间有二弟子,为浅浮雕。

座下为香炉双狮,两边备一力士,各持金刚杵。

龛下并凿二碑形,螭首,线刻正面龟趺。

无碑文。

碑面各有一圆轮,轮中各有线刻坐佛一尊,仰覆莲花座。

应为隋以后刻。

碑外左侧有题记“开皇十一年作”,下剥落。

其上方还有两行字,酋行不清,第二行可见有“口大口兄三老”。

  中龛为遭像,造像三尊,中间像未见长须,坐大莲花座,着对领衣,内束带,头上戴冠似折巾,在两侧形成Z字形折叠后下垂至肩。

形似观音菩萨花冠上垂下的宝缯。

座下有兽似正面龙形,又有蹲狮二。

左右各一侍者,着宽袍大袖,双髻,立于莲花座。

三像都有圆形头光。

龛下有线刻图像,中间有一坐像,坐莲花座,有背光。

两边为线刻供养人,上下两层,共有20余人,穿窄袖紧身长袍,双手合于胸前。

龛左侧有题记两行:

“大业六年二月什日作天尊象/弟子杨佛潋□□记”。

由此可知这是由杨佛造的天簿龛。

存这段题记的外侧,即左龛与中龛之间,还刻有一个方框,内有三字“记此吉”。

  右龛位于中龛的右下方,造像三尊。

主尊面残,束发,着对领衣,内有束带。

左手握衣角,右手作施无畏印,结跏跌坐于束腰叠涩方座。

座旁二蹲狮。

主尊左右各一立侍者,冠特大,似圆帽状,两边垂有宽带,胸前有大X形披帛,立于莲花座。

从胁侍农着看,应为佛龛。

  这三龛龛形一致,应该时间相距不远,有两处隋代题记,可见凿于隋代。

开皇十一年作佛龛在前,大业六年造天尊像在后,第三龛(右龛)可能最后,但似乎没有完成。

碑面没有文字。

佛遭混合,延续了来自北魏陕西关中的传统。

  离此处不远的大佛寺西约500m处,又有千佛崖造像,共有121龛,佛遭混合,但主要是佛龛,其资料未见系统介绍,据笔者初步考察,其中有唐代大中七年(8533年)造佛龛记。

还有许多晚至宋代。

有人认为有隋代三龛道教造像,笔者认为不早于唐代,留待后文再说。

  4 佛道之间:

巴中水宁寺第18龛。

  四川巴中县水宁寺摩崖造像位于距巴中市区37km处,散布于水宁寺、千佛崖、佛龛村八组等处,现存造像39龛,316尊。

其中第18号龛位于千佛崖,圆拱形,外龛高95cm,宽75cm,深25cm,龛楣是二方连续的回纹和连珠纹。

龛内共造像五尊,呈弧形布置,主尊位于中央,头残,看不出是高发髫还是戴道冠,双耳垂肩,有耳环。

身着双领下垂农,内束带,双手合于腹前似坐禅定印,后有桃形头光,结跏趺坐于低平方座。

左右各立一侍者,着宽袍大袖,头有高发髻,双手置于腹前,似为女像,有圆形头光。

又左右侧各立一人,头残,着农似袈裟,身体粗壮似弟子,立于覆莲圆座上。

  巴中石窟的始建年代没有记录,报告者认为始于隋代,水宁寺千佛崖部分小龛就是,但没有具体指出哪几龛。

看来第18龛可能属于其一。

造像性质,报告者也认为主尊是天尊。

从样式看,与佛像医别不很明显,约略接近道像,着宽衣广袖的二侍者也不是菩萨,有道像的可能性,似可看作道像在四川东北部这个偏僻乡村的初期形态。

  二、唐代道教造像

  唐代皇帝因姓李而攀老子李耳为先祖,使自己的家谱得以神化,虽然其间有的执政者偏爱佛教(如武则天),但道教的特殊地位却在唐代得到空前的提升,道教艺术亦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唐玄宗当朝的盛唐之际,由于皇帝数次亲自颁布推行,道教造像和壁画遍布全国各地,尤以东西两京为盛。

但由于各地唐代道观建筑均已不存,原置于道观的雕像流落于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手中,在原址保存的唐代道教石窟和摩崖造像主要在四川一些偏远山村才得以躲过历次浩劫保留至今,以下分别叙之。

  1 老君与天尊,从相同到相异:

四川绵阳西山观摩崖造像。

  如上述,玉女泉的道教摩崖造像始于隋代大业年间,在初唐达到高潮,多数龛像造于高宗时期。

原有造像50余龛,现存约30余龛,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龛。

即便如此,也是目前最为集中的初唐时期道教造像。

延续隋代造像传统,最早的道像造于武德二年(619年),这是唐王朝刚刚建立的第二年。

其它初唐造像题记有“贞观八年”(634年)“乾封三年”(668年)“成亨元年”(670年)和“上元二年”(675年)。

前者是一个单尊造像龛,道像坐干双层莲化座,双手合与胸前。

龛外左侧有题记:

“咸亭元年十一月二三日,弟子阿□□□妻母邓阿口敬造天尊一龛供养”。

在该龛旁就是上元二年造像,龛内作双坐像,两像大小相等、各坐双层莲花座,头戴芙蓉冠,蓄长须,轻抚三足凭几。

姿势相同,都是双手握扇,区别只是左右手不同。

题记为“(上)元二年□月二日,道□(民)任智斌奉为亡父任士□亡师任土銮敬造天尊、老君二口供养”。

龛内两尊造像相同,虽然名称不同,说明初唐时期没有在图像志方面对天尊和老君做出明确区分。

这种天尊老君不分的情况到中唐以后发生了变化。

西山子云亭有一龛更大的唐代道教造像,主像亦为天尊老君双坐像,二像并坐于方台,其中右像右手持扇,左手扶三足凭几,蓄大胡须。

左像则没有凭几和扇。

两侧有长篇题记:

“三洞道土孙灵讽,当州紫极宫焚献兼神仙云(下缺)一坛,各愿合平安,永为供养。

(下缺)声犹如独□,愿结一社,用答恩。

敬造天尊、老君一铺。

以成通十二年岁次辛□三月十一日,修黄?

斋雨中三夜表庆毕。

专主社务兼书人景好古、三洞真一道士孙灵讽、洞玄道士张大仙”。

从铭文中可知,该造像龛开凿于成通十二年(871年),由道士孙灵讽牵头,组织当地民众信士约百人,结为邑社,共同出资建造。

主像为天尊和老君,位于左者应为天尊、右者应为老君,即老君保留了持扇的特征。

主像两侧各立一位真人,外侧为供养人像,左五排、右四排,现存近百躯,面向主像站立,戴?

L头,着圆领长衫,手持笏板,各有姓名榜题,如“张元□”“申公”“田公”等。

这种庞大的实名供养人阵营不多见。

  2 现存最大的盛唐老君龛:

四川安岳玄妙观。

  位于安岳县城两北20km黄桷乡玄妙村集圣山一所小学旁,交通不便,需步行而至,所以造像得以保留。

原有一座七重大殿的道观,现已不存。

全部造像集中在一块巨石四周,巨石高约6m,周长约43m,町分为五面,布满大小窟龛,现存有主要造像窟龛29个,以道救为主,参杂佛像。

有几处纪年题记,其一是开元十八年(730年)邑人李玄迷书《般若波罗蜜心经》。

其二是天宝七载(748年)安岳县博士张庭训撰文的《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景碑》,其中记载了该地造像开窟的过程。

据该文,有玄元弟子左识相父子于开元十八年起“住此营造”,除老君外,还有“张、李、罗、王”四天尊,有“救苦天尊乘九龙”,有“真像廿区”,有“小龛卅二龛区”,有“上下飞天、神王”。

第三则题记在西南面一个小龛旁,造像为两尊坐菩萨,下有四天王像,题记可见“大中十四年闰七月拾八日”(860年)。

  天宝七载的碑记位于东面南侧,其旁为此地最大的道龛,龛旁刻有“老君岩”三字。

龛内正中为老君坐像,左手持扇,面前有三足凭几,蓄三缕大胡须,头戴芙蓉冠,坐大莲花座。

左右四位真人,其上仿佛教之天龙八部护法像,或持剑、或持戟、或戴有狮头帽。

龛外左右各站立一位武士,龛下有站立的真人1l位。

龛上沿有坐像13尊,下沿有坐像12尊。

所谓“张、李、罗、王”四天尊像位于北面东侧,为四位立像。

北面还有三坐像龛(或说三清像),可惜毁于文革时期。

三像并列而坐,从文革前的老照片上,可见服饰与姿势相同,各有大蓬花座。

龛外立有武士,龛上和两侧为小坐像,龛下四个壶门,各有一个乐舞像。

北西角有“救苦天尊乘九龙”龛,主像为一天尊,左为力士,右为着铠甲的武士,手持长弓。

天尊脚下刻有九龙,刻有“九头龙”三字。

南面造像以佛道混合为主,释迦牟尼或与老君共坐一龛,或与天尊共一龛,上方有天龙八部,其中可见手捧日月的阿修罗。

龛外立有菩萨或力士。

西南面有佛道混合龛和单独的佛像龛,除上述“大中十四年”龛外,还有立佛龛和倚坐佛龛。

自开元十八年至大中十四年,可知该地造像至少延续了130年时间。

开始时以道教为主,后来佛道并存,佛教渐盛。

  3 现存罕见的盛唐道教造像龛窟:

四川仁寿县坛神岩。

  这也是一处交通不便的乡村,位于仁寿县北偏东35km的高家乡鹰头村,佛教造像和道教造像分别位于相距约1公里的两处地方。

佛教造像十分兴盛,其中有一个高达12m的佛胸像,与乐山大佛颇有几分相似。

这里的地形是丘陵,临近地区分布有十几个较大的石包,一些石包上开凿有大小不等的龛像。

其中道教造像的地方称作“坛神岩”。

据笔者统计,共有56龛(窟),以道教为主,杂有部分佛像。

其中编号第53窟是相当完整的道教窟,主尊为三尊坐像,其中,中间和右坐像有胡须,右像手持扇,左像没有胡须。

左侧壁另有大小相当的坐像一区,头已缺失,有三足凭几。

右壁有民篇题记,为天宝八年(749年)刻《南竺观记》,为三洞道土杨行进等人撰,记道教《三十六部经藏目》,是记录唐代道教经籍撰集与分类的重要资料。

依据题名,可知像名是“三宝”。

道教典籍中的“三宝”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

唐释法琳《辩正论》引《灵宝九天生神章》云:

“有天宝君,是大洞神;

灵宝君,是洞玄神;

神宝君,是洞真神。

”分别号高上、上清、三皇。

又说:

“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

”除这儿尊主要造像外,该龛还有护法武士和胁侍真人多尊。

这是难得保存至今的“三宝”造像,显示了宋代以后流行的“三清”像以前的唐代道教主神系统。

另外一个难得保存完整的是佛道混台立像窟,中问有三尊立像,中央和左边站立的是道像,应浚分别是元始天尊和老君,但图像上没有显著的差别,都是长须、芙蓉冠。

右边站立的应该是释迎牟尼佛,跣足,肉髻高大。

窟两侧壁分布站立有一尊道像和一尊佛像,其中道像双手捧笏板,显示出略低的身份。

窟内没见题记,从风格和图像结构上看,应该是盛唐时期所作。

  这种佛道混合窟最有特色的还有以“大合唱”形式排列的一个石窟,即编号47窟。

窟高2.25m,深2.2m,窟内三面造像共有27尊,也全部是站像,大致等同于人的真实尺寸。

大体上道像位于左部、佛像位于右部,前后分为两排,前排造像均立于大莲花座。

正壁前排7人,中央为立佛,其左为3位道像,均为蓄长须,穿道袍,着履。

或可把这三尊立像看作“三宝”。

佛像之右有一佛、一菩萨和一尊道像。

后排6尊像,有一佛、二菩萨、一弟子、一位持扇子的道像(天尊?

)和一位真人。

左侧壁都是道像,前后排各有4位,有长须的天尊、无须的真人,穿铠甲的武士。

前面一位天尊身着佛之袈裟,若不是三缕长须和脚上的鞋,可能就会混同佛像。

右侧壁6尊像均为佛教,有立佛、菩萨、弟子和护法武士。

除武士外都是跣足,值得注意的是一尊弟子手持笏板,如同真人,若不是跣足也会被看作道像。

两侧壁的武士都位于最外端,形成对称之势,脚踩地鬼,造型相同,没有佛道之分。

另一个“大合唱”结构的窟龛是编号64号的大龛,均为道教,以正面为主,正壁前后造像两排共25尊,前排都是右手下垂,左手平举至胸前。

两侧壁共10尊像。

造像尺寸略等于人的真实大小。

造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有长须的主要是天尊类,或手持扇、或手持如意、或持笏板。

没有长须的男像一般戴有美蓉冠,着长袍,或拱双手、或持香炉,显出低一等的身份。

第三类是女性形态的真人像,相貌文秀,农饰似菩萨,胸前有璎珞类装饰,头戴花冠。

这两个“合唱”窟都没有见到纪年题记,从风格看也应是盛唐之作。

这种佛道并立的类似“大合唱”式的布局不多见,佛像和道像的造型相互靠近,显示出佛道融合,增进共识的观念。

  4 传奇女道人的道场:

丹棱唐代龙鹄山石窟。

  距四川丹棱县城约10km的唐河乡龙鹄山(当地又称中观山)山腰,山下有一石室,或为唐代道人修炼处。

沿山路向上约200多级,总共有近50龛窟,大多残破,头手被砸毁,极少还保留有头部。

由下至上顺山路排列,尺寸大都在高、宽、深各约1m余,没有大龛。

下面略小,主要是坐像,编号1至6龛大致相同,都是一铺七尊,主像为老君或天尊,坐于高大的方形座,座前刻有二立像,或为供养人。

主尊着束腰道袍,头戴荚蓉冠,左右分别立有真人、女真和力士,分别仿若佛教之弟子、菩萨,力士半裸,握拳高举,则与佛教之力士完垒相同。

这种窟龛和主尊座式流行于初唐时期。

极似佛像的造型反映出初创期的特点。

往山上走,道像坐于束腰疗座,胁侍队伍更加庞大,分前后两排站立,女真身上挂满璎珞,只是脚下的鞋显示出道教的属性。

后排的八像若佛教之天龙八部结构,分列于主尊左右。

再往山上走,则主尊的座式变为圆形的莲花座,有的窟门口有站立的武士,如佛教之天王。

有七立像龛、三立像龛,若立佛状,应是天尊并列。

又有双立像龛、双坐像窟出现,应是天尊与老君共龛的结构。

一般有长须,有三足凭几的川’能是老君,没有胡须的可能是天尊。

第22龛较大,主尊坐干圆形莲台,双手结于腹前。

左右胁侍共有14名,包括真人、女真,武士和力士,座前还有双狮,是此地造像最为完备的一窟。

右壁有发愿文百余字,隐约可见有“造元始口口(天尊)”字句。

有的造像风格比较简略,衣纹紧贴肉体,如同佛像,反映出不同工匠或流派的特征,这些都显示出盛唐的特点。

上面龛窟略大,出现了立像龛,有少量等身像。

最有特色的一个龛内有五岳图形,分别位于造像的头上,作群山形,中间的山形最大,山中央有长方形题榜,但未见文字,应是原来题山名处。

主尊有三足凭几,应是老君,显示出唐代道教老君与五岳神山信仰的结合。

最上方有一较大的立像龛,未完工。

  历代文献中对此地多有记载,《蜀中广记》卷十二说:

“县北十五里,龙鹄山三大字宋孝宗书也。

有《松柏山碑记》,云山有三宫九观,乃成无为、杨正见、李炼师成道处,唐天宝年建。

杜光庭题龙鹄山诗:

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道人扫径收松子,缺月初悬天柱?

o。

”所说的《松柏山碑记》至今尚存原地,即彼编号24龛内的《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窟内左右壁刻有站立的天尊像百余尊,仿千佛状。

正壁为隶书碑文,高1.78m,为唐天宝九载(750年)作,撰文师学、书写杨玲。

所谓“成炼师”,即唐代女道士成无为。

碑文说:

“粤若龙鹤山观隐人女道士成无为,通义郡丹棱县人也……誓死不嫁,情敦和道,幼而出家……寻仙未果之间,乃建置祠宇,?

S草开室,因高筑宫……翠柏满于山头,接果艺竹,弥岗蔽野,凡万有余株……仙师年逾知命,而有少容,状如廿许童子,盖还丹却老之力也”。

这通碑文既是对成无为植树之功的赞颂,更是对其生平的记载。

在这一片造像窟龛之中独特造一窟为其树碑,可知这位德高望重的女道士与这些造像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这些窟龛位置和风格判断,大致可以推测出龙鹄山造像的历史过程:

大约在初唐开始,有一些道士在此修炼开窟造像,造像由山下向山上发展,至盛唐时达到高潮,其主要主持人物就是女道士成无为,当时道观的名称是“龙鹤山观”。

她的事迹使得龙鹄山(龙鹤山)远近闻名。

可能在她仙逝之后,造像活动就终结了。

这些其貌不扬的残破龛窟造像,隐藏了一位著名女道士的辉煌历程。

  5 险径仙山:

四川剑阁鹤鸣山唐代摩崖造像。

  鹤鸣山位于剑阁老县城东面二里山顶,其地古称东山,又称鹤鸣山。

站在山上可俯瞰县城,山顶建有七级白塔,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造。

该地原建有“古重阳亭”,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撰有《剑州重?

亭?

》,时为唐大中八年九月一日(854年),刻有李商隐铭文的石碑现存于该地,就在亭旁编号第5号龛内。

现存有6处造像,第1号龛只有一尊立像,在一块大石上刻有天尊一身,膝盖以下不存,但上部较完好。

天尊头戴芙蓉冠,无胡须,身着对领道袍,左手平举齐肩,右手微曲向下。

后有双层圆形头光,外层圆光中又有小圆形。

第2号龛为方形,上方有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刻额“一郡奇观”,龛外左右又各有一碑形题刻,碑首为螭首,中央有坐像一尊,可知与主龛造像同时建造。

龛内主像不存,唯留桃形头光,左右胁侍的二真人亦不存,仅留头光,石面都有整齐的凿痕,可推测原来的主像和二真人系单独刻造,然后移至龛内供养。

左右仰J壁为十二武将(左右各六),主尊和胁侍真人之间还有8位护法武将,龛外左右各有一位持笏板的真人。

下方两尊走狮,龙门石窟亦有类似的造型。

十二武将极有特色,其格式大致仿佛教之药师十二神将,均身着铠甲,有手持宝剑,有手持金刚杵(变化),有手握风袋,有卷发红毛,脚下踩着一对地鬼:

一男一女,其女为裸像,双乳下垂,呲嘴咧牙。

男鬼獠牙外出,肌肉强劲,头戴尖顶帽,这种帽子自汉代以来就是胡人的特征。

“正”与“邪”的斗争反映了唐代汉胡之间的战争背景。

紧挨其左的是3号龛,龛内1尊立像,与1号龛相同但十分完整,天尊头戴芙蓉冠,无胡须,左手张开举至肩,右手下垂,握有一物。

桃形头光,中间又有5个小圆形。

4号龛也比较完整,以1尊立像为主,立像高达2.12m,姿态与前述天尊相同,但左手握有宝珠,脚下有莲花座。

龛左下角有供养人像二身,一男一女。

龛左侧壁有长篇造像题记一则:

“长生保命天尊像赞并序”,作者是当时的地方长官“剑州刺史赐紫金甲袋郑团”,尾署唐大中十一年丁丑岁(857年)。

由此可知这龛造像的三个最基本的信息:

唐代大中十一年由郑团监造的长生保命天尊。

第5龛大致与第2龛相同:

方形龛,中间主像和二真人不存,后有8位护法武士,外有十二神将,只是脚下的地鬼没有最后完工。

龛外左右各刻一碑形。

龛的造像风格和尺寸都与2号龛相同,应出自相同的粉本。

龛内现置李商隐铭文碑,其位置恰好在占重阳亭旁。

亭旁还有唐大历六年(771年)刻颜真卿书《中兴颂》,大字正楷,极有气势。

山坡之下,有一大石,其上刻有12龛小像,大都是单尊坐像,各高约30cm,风格与2号龛、5号龛外碑首小像相同,也应是唐代所作。

  剑阁被当地认为是道教创始者张天师的修道之处,现新建有“张天师炼丹处”刻石,塑有炼丹炉,还刻有“张天师升天处”石碑。

早在1929年也有日本学者伊忠东太来此地调查,所摄照片被误当作佛教造像发表,已经引起学界关注。

无论如何,这些大中年间的石刻道像显示出在这个连接首都与四川的兵家必争之地,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在当地刺史的支持下延续了道教的辉煌,并与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文人李商隐、颜真卿紧密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