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60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把罩内的空气抽取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7.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s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二、多选题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用超声波治疗结石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9.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10.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把小铃铛放在水中摇动能听到铃铛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12.下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蛟龙”号先进的声呐通讯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走在植物园里,我们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嫦娥二号”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将月球表面信息发回地球的

沿海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小

1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4.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信息”的是( 

用超声波碎石 

用声纳探海深 

利用B超做体检 

利用回声定位

三、填空题

15.超声波可以测量海底深度,说明声音可以________;

我们可以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16.雷雨天,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光速________声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 

_______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 

________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 

________

18.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

19.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熟悉的歌手或同学,你一听便知是谁,你是根据他(她)的声音的________来识别的.班里的一位男同学是个大嗓门,那是由于他声音的________.

20.南开实验学校周边的工地的打桩产生的声音干扰了师生的学习和休息,我们用________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 

减弱噪声.

21.音调、________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其中________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比人通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高的声叫________.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四、实验探究题

22.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

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的关系.

(2)图乙:

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________.

(3)图丙: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 

(填“高”或“低”).

(4)图丁: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的关系。

五、计算题

23.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深是多少?

24.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5.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

(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六、综合题

26.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

v/m•s﹣1

水(5℃)

1450

空气

34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00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例如在5℃、15℃、20℃的水中时,声速大小不同,说明声速大小与________ 

有关.

此外,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 

有关.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多少?

27.星期天,小明正在家中完成作业,突然听到窗外有鼓号声,打开窗户一看,原来是对面有一家酒店正在举行开业典礼。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鼓声是通过________介质传播到小明的耳朵里的。

(2)小明看到敲鼓者的动作与听到的鼓声不和谐,这是由于________。

(3)如果敲鼓者的动作与鼓声相差0.2S.那么酒店大约距离小明家多远?

________

(4)鼓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发生的。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鼓面在振动。

(5)酒店老板想要让鼓声更大一些,场面更热闹一些,鼓手应当如何去做?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B

A、物体振动能够发声,若没有满足声音传播的介质,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故A错误;

B、只要能听到声音,说明有声音产生,所以物体一定在振动,故B正确;

C、人听不到声音,也许是没有满足声音传播的介质,故C错误;

D、结合上升三个选项,可知D错误;

故选B.

【分析】人耳若能听到声音,需满足:

物体振动发声→在介质中传播→人耳接收,三个过程缺一不可.

2.【答案】B

【解析】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为了美化环境,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因此,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按住琴弦来控制琴弦振动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C.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4.【答案】C

解:

A、禁止考场附近的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不允许考场旁的建筑工地施工,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教室作为考场,与减弱噪声无关,符合题意;

D、播放英语听力时,监考员要避免发出声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具体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5.【答案】C

A、B、C土电话在通话过程声音通过土电话的纸杯和棉线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土电话在通话过程不能说明声音可以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产生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答案】D

把罩内的空气抽取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A不符合题意。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由于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变高,B不符合题意。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说明了发声体在振动,振动发声,C不符合题意。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纸屑跳动越大,说明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能够完成“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D符合题意。

D

【分析】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发生: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7.【答案】B

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错误;

D、固体能传播声音,故D错误.

【分析】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不同,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8.【答案】B,D

A、用超声波清洗清洗眼镜,属于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属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治疗结石,属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

BD。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9.【答案】A,C,D

A、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A正确;

B、只有物体振动的频率在20~20000Hz之内,且达到一定的响度,人耳才能听到,故B错误;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ACD.

(1)声速与介质和种类和温度有关;

(2)根据人耳的听觉范围和听到声音的条件进行判断;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0.【答案】C,D

A选项,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选项,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B不符合题意。

C选项,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C符合题意。

D选项,把小铃铛放在水中摇动能听到铃铛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D符合题意。

CD。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1.【答案】B,D

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A不符合题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D、真空不能传声,不能利用超声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符合题意。

B、D.

【分析】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B、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控制噪声的声源、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在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C、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D、超声波的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较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12.【答案】A,B,C

A、“蛟龙”号的声呐通讯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正确;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我们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将月球表面信息发回地球的正确;

D、沿海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故D错误。

故选ABC.

【分析】声呐系统是超声波;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水的比热容大

13.【答案】A,B,D

A、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推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B符合题意;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避免产生噪声.C不符合题意;

D、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符合题意.

ABD.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14.【答案】BCD

用声呐探海深、利用B超做体检、利用回声定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而用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选BCD.

【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15.【答案】信息;

能量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可以测量海底深度,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都是声音传递信息;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

信息;

能量.

【分析】声音在生活中有两个应用,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6.【答案】大于

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大于

【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速和光速的辨别,光速比声速快的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理解.

17.【答案】发声体都在振动;

共振;

频率

(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共振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频率.

发声体都在振动;

频率;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共振发生的条件是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一致.

18.【答案】音调;

响度

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由于男女声带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即会有女高音与男低音;

“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音调,频率,响度.

【分析】音调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声源距离有关;

音色用来描述声音的特色,与材料结构和特色有关.

19.【答案】振动;

传播途中;

声源处;

音色;

响度大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城市道路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嗓门大”是说声音的振幅较大,声音的响度也会很大。

振动;

响度大。

【分析】声源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也可以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利用音色可以辨别发声体,声音大指的是响度。

20.【答案】dB(分贝)

响度

传播过程中

声音的强弱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

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B(分贝);

响度;

传播过程中.

【分析】①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②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21.【答案】响度;

音调;

超声(波)

音色

声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超声波的频率较高,高于人的听觉范围,人是听不到超声波的;

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区分不同的声音主要是靠音色这一特征.

超声(波);

音色.

【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传播途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22.【答案】

(1)振幅

(2)真空不传声

(3)低

(4)频率

(1)图甲中丝线悬吊的小球靠近音叉,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因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的越慢,故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硬卡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故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振幅;

(2)真空不传声;

(3)低;

(4)频率.【分析】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3)响度:

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3.【答案】解: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

6s=3s;

则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

3s=4500m.

答: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4500m.

 

【解析】【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的深度.

24.【答案】解:

(1)根据v=

可得,

笛声在2s内通过的路程为:

s′=v声t′=2s×

340m/s=680m,

设从开始鸣笛到听到笛声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则有s+s′=2×

400m=800m,

s=800m﹣680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