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年牌楼影像下专辑黄城根下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百年牌楼影像下专辑黄城根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百年牌楼影像下专辑黄城根下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的宫苑牌楼数量很多,因为旧时“宫苑”大部分都已开放为“公园”,所以保护的也很好。
要说宫苑牌楼的数量到底有多少?
旧有的、复建的、新建的......,确切的的数量我也说不清,有兴趣的话您也数一数吧。
(2)北京百年牌楼影像--陵墓牌楼北京现存的陵墓牌楼都是石牌楼,其中最大的是明十三陵的石牌楼。
这个牌楼,是六柱五间十一楼。
十一楼的规制,超过皇家牌楼最高九楼的规格,那是因为它是在位皇帝的祖先的陵墓。
比在位皇帝的辈分高,所以有资格使用更高规格的牌楼。
这个石牌楼显示着死去帝王的等级与气派。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牌楼)这座石牌楼位于十三陵神道的最南端。
是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造的,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
石牌楼为汉白玉砌成。
牌楼六柱五间十一楼,通高14米,面阔28.86米。
庑殿式顶,檐下刻四层石制斗拱,明间用六朵,次间、稍间各五朵。
额枋、花板上均有浮雕和隐刻仿木构的彩画纹饰图案。
在龙门坊下用浮雕的雀替,立柱两侧各附梓框、云墩。
挟杆石四方表面凸雕云龙或狮子,石上圆雕卧伏状的麒麟,下为莲瓣础基。
如今的石牌坊虽然已经过几百年的风剥雨蚀,但依旧形体高大雄伟壮观,其雕刻精细、各部位比例谐调适度,堪称我国石牌坊中的艺术杰作。
进入北京明十三陵,遇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石牌楼。
现在110国道和212省道从石牌楼西侧穿过,人们已经不容易看到石牌楼和神路、长陵等纵连一气的整体效果了。
修建如此高大的石牌楼,石柱怎么立起来,横梁怎么架上去的呢?
明代没有起重机,没有吊车,当时的工匠采用的什么办法呢?
这里还流传着“鲁班爷点化”的美丽传说。
据说,正当施工的工匠们苦于无策时,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路过这里,指指点点、嘟嘟囔囔,领班向他讨教,他却淡淡地一笑说:
“我是土没(mo)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办法?
”说完就走了。
领班思考一会儿,兴冲冲地对大伙说,“土没脖子就是办法呀!
用土屯的办法,一边屯土,一边往上立。
”于是马上动手干了起来。
石牌坊按期完工。
民间都传说那是鲁班爷下界点化了他们。
【清西陵牌楼院】
(1900年代拍摄清西陵雍正泰陵的三座石牌楼中的两座)(清西陵清世宗雍正泰陵)泰陵在北京西南的永宁山下,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内葬世宗雍正皇帝。
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泰陵的牌楼不是一座,而是三座,构成牌楼院的形式。
三架石牌坊均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宽31.85米,高12.75米,虽为石结构的建筑,却采用的木结构的手法,构件相连之处全部为卯榫对接,牌坊的每座楼顶都为清代建筑的最高等级--庑殿顶式,显示着皇家陵墓的崇高和牌坊自身的地位。
(泰陵大红门外的三架石牌坊,构成牌楼院形制,等级更高)【皇帝奶妈墓的牌坊】
(雍正的乳母恭勤夫人谢氏墓石牌坊)清皇室为奶母修墓立碑,并保留至今仅此一处。
墓地在北京大兴区榆垡镇黄各庄,这就是雍正的乳母恭勤夫人谢氏墓。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里曾有完整墓地石刻,神道上有神桥,石像生,华表,石牌坊和墓碑等。
从现存的石牌坊之精美,可以想见出当年的气势。
石牌坊是四柱三间七楼(比亲王级的四柱三间三楼级别还高),只是立柱太短,与宽度不成比例。
1985年此牌楼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大臣墓的牌坊】
(房山区皇姑台.伊桑阿墓石牌楼)伊桑阿(1638-1703)是清初顺治、康熙年间重臣,历任内阁学士、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充三朝国史总裁,可谓极人臣之荣。
康熙赞誉其道:
“厚重老成,宣力年久”。
死后谥号“文端”。
伊桑阿墓牌楼在京郊房山区皇姑台,其牌楼特点不光是造型气派,布局也很别致。
与其它牌楼不同的是:
一般的牌楼都是四柱三门,它却有六柱三门两影壁。
这种带“影壁”的石牌坊是极为独特的,不知有何讲究?
【清代亲王墓的牌坊】
(道光第六子恭亲王奕忻--人称“鬼子六”的墓地牌楼)恭亲王墓位于昌平区兴寿镇麻峪村,是一座四柱三楼的汉白玉石碑楼,即为恭亲王奕忻家族墓。
石柱为仿木结构,雕镂精湛,高大雄伟。
据资料介绍:
恭亲王墓在解放前被盗,墓地建筑在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被拆除利用,十三陵水库大坝上汉白玉的大字就是用地宫石料砸碎拼接而成。
现在整座墓地仅存此座牌楼。
【民国总理墓的牌坊】
(张绍增墓地石牌坊额书“故国务总理张上将军之墓”)
位于北京植物园西北部的民国总理张绍增墓前的石牌坊是最简单的。
石牌坊只有一间二柱,无花板,亦无明楼。
张绍增在1923年仅仅当了半年总理,也没什么突出政绩,倒是之前出任绥远将军(相当于内蒙的省长)时,阻止了内蒙随外蒙独立。
算是有功于国家。
后隐居天津,1928年,被张作霖安排暗杀。
1934年秋,其生前好友冯玉祥等集资,为张绍增兴建墓地,并树立起一座北京地区最简单的石牌坊。
(由此这座石牌坊被认定为北京牌楼之最之一。
)北京地区存有大量的陵墓牌楼,皇家坟地的称“陵”,贵族、功臣的称“墓”,两者之间的称“林”(如洛阳关羽墓称“关林”,安阳袁世凯墓称“袁林”),老百姓只能称为坟地了。
(3)北京百年牌楼影像--祭坛牌楼老北京的“坛”与“庙”都是明清两朝帝、后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北京城一般常说有“五坛八庙”或“九坛八庙”。
指的是京城九坛和京华八庙。
其中最重要的皇家祭坛就是“五坛”。
过去,在一些坛庙的大门前有牌楼、祭坛周边都有石牌坊。
现在,祭坛周边的石牌坊都完好,而大门前的牌楼除地坛复建外,其他已经彻底消失。
老北京所指“九坛”:
即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
而“五坛”系指社稷坛和天、地、日、月四坛。
【社稷坛】(社稷坛棂星门牌坊)
社稷坛(即今中山公园):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10年),明迁都所建第一坛。
后来“社稷”一词成了国家的象征与代名词。
“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说明对土地和粮食的重视。
明清皇帝于每年春秋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祭祀社神与稷神。
明初,皇帝对天地、日月、星辰、云雨、风雷诸神一起祭祀。
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年),对诸神分祭,才逐步建设起天、地、日、月、诸类祭坛。
【天地坛】
(又名【祈谷坛】今称【祈年殿】)
祈年殿鸟瞰:
正方形外围墙,象征“地”;
圆环形三层祭台、九级石阶、蓝色琉璃瓦顶,象征“天”;
“天圆地方”是早期“天地和祈”的规制。
原来的天地坛是天地和祈,后来在它的南端建起圜丘坛,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于每年冬至日供皇帝祭天之用。
天坛内的祈年殿即祈谷坛(原天地坛),成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皇帝祈祀五谷丰登之处。
【天坛】
(圜丘坛、祭天台)
(清末拍摄天坛圜丘坛棂星门牌坊)(当代天坛圜丘坛、棂星门牌坊)(1940年代天坛圜丘坛棂星门牌坊)建在祈年殿南侧的圜丘坛,又有祭天台之称,每年冬至日供皇帝祭天之用。
祭天台红墙蓝琉璃瓦(象征天空),外墙正方、内墙正圆(象征天圆地方),祭天台三层,层与层之间,各有石阶九层(象征九重天)。
【地坛】清末地坛正门外四柱三门七楼的木牌楼题额“广厚街”近年复建的地坛牌楼,正面题额“地坛”、背面题额“广厚街”
地坛:
安定门外,明清皇帝每年夏至日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祭坛为正方形、两层祭台,黄色琉璃瓦墙帽,象征大地。
【日坛】
1913年摄影日坛大门外牌楼,题额“景升街”(今不存、未复建。
)日坛棂星门牌坊,红墙绿琉璃瓦,三座石牌坊,用于春分日祭日。
【月坛】
1931年拍摄月坛正门四柱三门七楼木牌楼题额“光恒街”(今不存、未复建)(月坛复建效果图,从图示看没有复建大门外“光恒街牌楼”的计划)
月坛:
全称夕月坛,阜成门外,为秋分日祭月。
【先农坛】:
永定门内西侧,祭祀神农氏之地,皇帝于春季第二个月的亥日吉时,来此行祀礼,亲御耒耜。
【太岁坛】:
先农坛东北侧,因太岁是值岁之神,皇帝于每年春、冬两季需择吉日祭祀,以求岁岁吉祥、国泰民安。
【先蚕坛】:
北海公园东北角,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已日,皇后要来此躬行桑礼,是唯一由皇后领衔祭祀的祭坛。
(目前为幼儿园使用,不对游人开放。
)同样是祭坛,也有等级之分,以圜丘坛的规格最高,坛台共三层,地坛、社稷坛为二层,其余为一层。
连地位崇高的祭坛都如此,何况其他呢?
(4)北京百年牌楼影像--袁世凯牌楼【袁世凯牌楼】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至入值军机,升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1912年合法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然而1916年初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年号“洪宪”,意为弘扬宪法。
前云南都督蔡锷领导护国军誓师北上讨袁,袁世凯在内外交困的无奈情况下废除帝制,“洪宪皇帝”袁世凯从1912年12月12日接受拥戴到1916年3月23日撤销帝制,这洪宪王朝不过维持了83天。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在北京街头有两座水泥的牌楼,与袁世凯有关。
一座位于公安街北头、称作公安街坊,上面额曰《履中》;
一座位于司法部街北头,称作司法部坊,额曰《蹈和》。
两座牌楼均面向长安街,全是为纪念袁世凯登极而建的。
【为纪念袁世凯登极而建的牌楼】
(1917.蹈和牌楼司法部街北口牌楼题额“蹈和”)
(1930年代履中牌楼位于公安街北口额题“履中”)【履中蹈和】词解 解释:
走路脚不要偏,做事要和为贵,做人要平和点。
出自:
汉.焦赣《易林蛊之兑》:
“含和履中,国无灾殃。
” 汉.刘向《说苑修文》:
“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
” 履,是实行的意思;
蹈,是遵循的意思;
履中蹈和,就是《中庸》所主张的“致中和”。
这里所说的“中”,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中庸”,即无过无不及,恰如其分;
“和”,就是和谐。
“致中和”,就是在追求适度中实现和谐。
中与和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各个部分都做到中,才能有整体的和;
和是根本的目标,而中则是达到和的前提和条件。
所以,中和不仅指出了和谐的目标,也指出了应如何去求得和谐的基本方向。
传统道德,目的就在于求得社会的和谐;
而各种道德规范,则为人们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行为的度,即中的标准;
每个人都遵守道德规范,社会的和谐就有了保证。
【袁世凯牌楼的拆除】袁氏的“蹈和”“履中”坊,本是为其“登基”所竖的标志,一座位于公安街北头(大致在今公安部大楼东北侧),称作公安街坊,上面额曰《履中》;
一座位于司法部街北头(大致在今人民大会堂西街北侧),称作司法部坊,额曰《蹈和》。
1950年9月初,在天安门前、长安街道路展宽工程中,北京市建设局拆除了东公安街的“履中”牌楼和司法部街“蹈和”牌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拆牌楼,先拿袁世凯的水泥牌楼开刀,自然没有阻力。
附:
【袁世凯小妾和儿子的牌坊】
(“袁进南夫妇墓”石牌楼)在北京香泉环岛,公共汽车停车场的西侧大门,有一座袁世凯为自己的小老婆立过的石牌楼。
她是袁世凯最宠爱的五姨太杨氏。
他们的儿子袁克轸夫妇也葬在这里。
这是一座四柱三门的白色石牌坊。
其中一个立柱的右侧不太显眼的位置处,挂着一个铜牌匾,上写着“袁进南夫妇墓”字样(袁克轸字“进南”),牌匾上注明“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二零一二年一月立”等字样。
如今的石牌坊已经成为了一个汽车维修厂的大门,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5)北京百年牌楼影像--耻辱牌坊在北京众多的牌楼中,有一座石牌楼是专门为外国人修的,它标志着大清帝国的奇耻大辱,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座“耻辱牌楼”。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参与镇压义和团而粘满中国人鲜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4月20号前往东单北面的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
途中在东单牌楼下与义和团盟军恩海发生枪战,恩海躲过敌弹,击毙克林德。
这一事件成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导火线之一。
1901年清朝战败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第一款中就有在克林德被杀地点修建一座品级相当的石牌坊式纪念碑。
“克林德碑”牌坊横跨在繁华的东单北大街上,于1901年6月25日开工,1903年1月8日竣工。
牌坊是汉白玉蓝琉璃瓦庑殿顶式,形制是四柱三间七楼,碑文用拉丁语、德语、汉语三种文字,表达清朝皇帝对克林德被杀的惋惜。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将牌坊迁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将坊额改为“公理战胜”。
1920年7月4日,北京政府在中央公园内为新落成的纪念坊举行落成典礼。
1953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再次改名为“保卫和平”牌坊。
【克林德牌坊】
1902年12月20日举行"
克林德纪念坊"
落成典礼时情形,该坊建在东单北面的总布胡同西口。
图中可见带刀清兵与德国士兵在排班、列队,等候高官大员。
落成典礼时,醇亲王载沣前往致祭。
1903年1月8日竣工的“克林德碑”牌坊横跨在繁华的东单北大街上,是汉白玉蓝琉璃瓦庑殿顶式,形制是四柱三间七楼,碑文用拉丁语、德语、汉语三种文字雕刻,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耻辱纪念碑。
【克林德牌坊拆除】
1918.11.13.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牌坊拆除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沦为战败国。
中国因北洋政府1917年参战,此时成了“战胜国”。
战胜消息传来,中国政府决定11月13日拆毁克林德牌坊。
上图显示牌坊即将拆除,“坊额”已被先期取下。
“克林德牌坊”拆除中“克林德牌坊”拆除后,散件运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重新组建新牌坊。
【公理战胜坊】
1920年7月4日,北京政府在中央公园举行“公理战胜牌坊”落成典礼。
19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将克林德牌坊的散件运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重新组装竖立,但规模由七楼缩小为三楼。
局部装饰略有改变,并将原有文字全部除掉,另外镌刻了“公理战胜”四字,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纪念。
从此,这座牌坊被称作“公理战胜牌坊”。
【保卫和平坊】1953年10月2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期间决定将“公理战胜”牌坊改为“保卫和平”牌坊。
郭沫若为此题写了《保卫和平》四个大字。
保卫和平牌坊至今矗立在北京中山公园。
克林德死后被埋在德国坟地,就是现今北京火车站的站台。
百年前,那里有教堂和小河、城墙。
在城墙与小河之间,就是德国人的墓地。
如今,克林德的墓地早就没有了,留下的只有对那个屈辱时代的耻辱记忆。
由一座牌坊的两次建立、三次改名,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风云变幻和祖国由衰败到强盛的历程。
(6)北京百年牌楼影像--规制与题额 牌楼是老北京城市的独特景观,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
牌楼也叫牌坊,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牌楼的组成部分】1.基座:
牌楼的地下基础。
2.立柱:
由木杆或条石竖立起来的柱子。
3.夹杆石:
夹住立柱、使之固定不动的石块。
4.坊梁:
立柱支撑的横梁。
5.坊额:
给牌楼题写名字的地方。
6.楼顶:
之所以叫牌楼,因为它有顶,而且顶是等级的一个象征。
皇帝最高的是九个楼。
皇陵的可用十一个楼。
7.楼瓦:
民间牌楼只能用灰色筒瓦,皇家以黄琉璃瓦牌楼档次最高。
8.戗杆:
木牌楼一般都有戗杆,数量不一。
9.彩绘与雕刻【牌楼的形式】1."
冲天式"
,也叫"
柱出头"
式这类牌楼的立柱是高出楼顶的。
街道上的牌楼和商家门脸的牌楼大都是冲天式。
冲天柱式的门脸牌楼,在旧北京城内多如牛毛。
凡是有点起色的商家为了壮门面,都把自己的铺面打扮成牌楼式样。
这种形式的门脸牌楼,在清代大为流行,以两柱单间、四柱三间的为多。
(老北京“广和号”绸布店的四柱三间冲天式牌楼)2."
不出头"
式牌楼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宫苑之内的牌楼、陵墓牌楼大都是不出头式。
以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的多少为依据,可有"
一间二柱"
、"
三间四柱"
五间六柱"
等形式。
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不同。
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
五间六柱十一楼"
。
(顶楼均为单数,没有双数的。
)
(北海公园的四柱三间不出头式“积翠”绿琉璃瓦木牌楼)【牌楼的构造种类】牌楼的构造和种类可以按照它们使用材料分为:
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木石混合的牌楼、木砖混合的牌楼、水泥牌楼、彩牌楼。
【木牌楼】 这类牌楼数量最多,基础以下用柏木桩。
基础以上各根柱子的下部用"
夹杆石"
包住,外面再束以铁箍。
街巷木牌楼顶部出檐甚短,做成悬山或庑殿式。
冲天式则每根柱端耸出脊外,柱顶覆以“毗卢帽”以防风雨侵蚀。
楼顶所用之瓦,亦因其作用和地点不同而相异。
宫廷各坊之顶用各色琉璃瓦,街巷诸坊多用黑色布瓦。
街巷、商家的木牌楼一般做成柱端高出脊外的冲天式,是风水柱,柱子越高,越能接天之力而发财。
(图为冲天式东四牌楼木牌楼和冲天式商家木牌楼)
【琉璃牌楼】 这类牌楼多用于宫苑、佛寺建筑群内。
它的结构是,在石基础上筑砌6~8尺的砖壁,壁内安喇叭柱、万年枋为骨架。
砖壁上辟圆券门三个,壁下为青、白石须弥座,座上雕刻着各种风格的艺术图案。
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揩柱、龙凤板、明楼、次楼、夹楼、边楼等均为仿木结构。
一般用黄、绿二色琉璃砖嵌砌壁面,远远望去威严壮观。
北京仅有三间四柱七楼的一种形式。
【石牌楼】
(北京香山碧云寺雕刻极为精美的石牌楼)
石牌楼以景园、街道、陵墓前为多。
结构繁简不一,有的只有一间二柱,无明楼。
复杂的有五间六柱十一楼者。
石坊的明楼比较复杂,浮雕镂刻亦极有特色。
其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
香山碧云寺的石牌楼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柱式,两侧共有四座石雕影壁屏风,是北京影壁最多的牌楼。
大石坊屏风的芯板刻有佛像、石狮。
牌楼石柱满雕云纹,柱顶为石兽。
基座的夹杆石、抱鼓石,也雕刻得细腻繁复,楼顶的瓦檐及斗拱均为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
其雕刻技法和风格与金刚宝座塔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其精美和硕大,震人魂魄,是当之无愧的石雕杰作,称得上是石牌楼的极品。
【水泥牌楼】 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
新牌楼的数目近年来逐渐增多,大多数是采用古代牌楼的外形,用水泥筑造的。
【彩牌楼】
(1917.为庆祝一战胜利,在中华门前搭建的“公理战胜”彩牌楼) 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装饰物,多用于大会、庙市、集市的入口处,会期一过即拆除。
一般用杉杆、竹竿、木板搭成骨架,外面扎彩绸、松枝、鲜花装饰,或安装五彩电灯泡,一眼望去,色彩缤纷。
庆典活动结束即拆除。
【牌楼的作用】【街牌楼】路标【宫苑牌楼】美化【门脸牌坊】就是把自己店铺的门脸修建成牌坊模样,如同店铺招牌一样。
(如下图眉州东坡酒楼自创的门脸牌楼,虽不合规制,却引人注目,更吸引食客。
)【祠堂牌坊】北平按察使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文天祥被关监狱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府学胡同的两头各立了一座木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
(府学胡同西口“育贤坊”牌楼)
【贞节牌坊】是为了表彰贞节烈女建造。
【庙观牌楼】
(北京道教“白云观”山门牌楼背面的题额“琼林阆苑”)
(北京道教“白云观”山门前牌楼,正面题额“洞天胜境”)【北京牌楼的题额】北京牌楼众多,牌楼上的题额,除个别没有的、有一个规律:
街道上的牌楼一座一个名字;
宫苑牌楼常常一座牌楼的两面分别有题额,名字一般以正面的为准。
选择重点牌楼题额介绍如下:
西单牌楼——“瞻云”(民国初改“庆云”)东单牌楼——“就日”(民国初改“景星”)西四牌楼——南北两座均题“大市街”。
东西两座题“行仁”、“履义”。
东四牌楼——南北两座均题“大市街”。
东西两座题:
“履仁”、“行义”前门大街五牌楼——“正阳桥”司法部街北口牌楼——“蹈和”东公安街北口牌楼——“履中”东交民巷西口牌楼——“敷文”西交民巷东口牌楼——“振武”东长安街牌楼——“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牌楼——“西长安街”北海御河桥牌楼——西:
“金鳌”,东:
“玉蝀”。
大高玄殿牌楼——东里:
“先天明镜”,东外:
“孔绥皇祚”,
西里:
“太极仙林”,西外:
“弘佑天民”,
南里:
“大德曰生”,南外:
“乾元资始”。
历代帝王庙前牌楼——东西均题“景德街”成贤街四座牌楼——东西两座均题“成贤街”,街中两座均题“国子监”。
白云观牌楼的匾额分别写着“洞天胜境”和“琼林阆苑”,相传乃是长春真人丘处机所题。
永安桥牌楼北侧的题额为“堆云”,南侧的题额为“积翠”。
国子监琉璃牌楼牌坊上书“圜桥教泽”和“学海节观”。
颐和园排云殿的排云门牌楼北侧“云辉玉宇”,南侧“星拱瑶枢”。
北京皇城外有众多牌楼,皇城内和宫城内很少有牌楼,王府也不能设牌楼,除非改为寺庙,才可以设牌楼。
(如雍王府没有牌楼,雍正登基后改为雍和宫,才增建琉璃牌楼。
)说明过去建设牌楼是很讲究的,不像现在到处滥建牌楼。
(7)北京百年牌楼影像--拆除与重建
【北京牌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