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519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3.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经络之14任脉.pptx

经络腧穴各论-奇奇经八脉经八脉2022/10/251奇奇经经八八脉脉阴脉之海-任脉2022/10/252任任脉脉任脉:

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摄阴经的作用,被称为“阴脉之海”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又是起于胞宫的,所以跟女子的生育功能有关,包括调节月经、孕育胎儿,为生养之本。

2022/10/253任任脉脉主管生殖生理活动全过程的主要脏腑是肾(先天),起主要辅助作用的脏腑是胃和脾(后天),起具体反应作用的是胞宫(子宫),起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功能的是经络中的“冲任”二脉。

任脉相当于女性的性激素!

补肾,非任脉莫属!

2022/10/254任任脉脉一、任脉循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素问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2022/10/255任任脉脉2022/10/256任任脉脉n体内:

起于小腹内,出会阴。

n体表:

从会阴沿腹、胸、颈正中至口唇下。

支脉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2022/10/257任任脉脉二、主治概要1、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2、主治下焦病:

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经不调,痛经。

中焦病:

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吐,纳呆,水肿。

上焦病:

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面颈部疾病:

失语,口眼歪斜,齿痛。

2022/10/258任任脉脉3、任脉不通的表现:

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色白,小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睾丸胀痛,疝气。

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小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目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无力。

2022/10/259任任脉脉三、腧穴1、本经穴本经共有24个穴,任脉起于会阴(冲、督脉会),曲骨(足厥阴会),中极(足三阴穴),关元(足三阴会),石门(丹田),气海,阴交(冲脉会),神阙,水分,下脘(足太阴会),建里,中脘(足阳明、手太阳会),上脘(足阳明、手太阳会),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阴维会),廉泉(阴维会),止于承浆(足阳明会)。

2022/10/2510任任脉脉2、交会穴:

交会穴:

承承泣泣(足足阳阳明明、阳阳跷跷)、地地仓仓(足足阳阳明明)。

此外,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通于任脉。

此外,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通于任脉。

2022/10/2511任任脉脉任脉任脉二四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近,石门气海阴交穴,神阙水分下脘临,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剑突分,中庭膻中玉堂过,紫宫华盖璇玑扪,天突廉泉结喉上,唇下宛窝承浆寻。

2022/10/2512会阴会阴huiyin(RN1)【定位】仰卧屈膝。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取法】截石位,于肛门与阴囊根部(女性为大阴唇后联合)连线的中点取穴。

【特异性】任脉、别络、夹督脉、冲脉之会2022/10/2513会阴会阴huiyin(RN1)【功用】醒神镇惊、通调二阴【主治病症】阴痒,阴痛,阴部汗湿,阴门肿痛,小便难,大便秘结,闭经,溺水窒息,产后昏迷不醒,癫狂,阴道炎,睾丸炎,阴囊炎,疝气。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慎用;可灸。

2022/10/2514会阴会阴huiyin(RN1)【配穴】1、配三阴交,有强阴醒神的作用,主治产后暴厥。

2、配鱼际,有养阴泻热的作用,主治阴汗如水流。

3、配中极、肩井,有行气通络,强阴壮阳的作用,主治难产,胞衣不下,宫缩无力,产门不开等。

4、配肾俞,治遗精。

5、配蠡沟,治阴痒。

6、配人中,阴陵泉,治溺水窒息。

2022/10/2515曲骨曲骨qugu(RN2)【定位】仰卧位。

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取法】仰卧,于腹部中线,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取穴。

【特异性】任脉、足厥阴之会【功用】通利小便、调经止痛2022/10/2516曲骨曲骨qugu(RN2)【主治病症】赤白带下,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五脏虚弱,虚乏冷极,膀胱炎,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穴位内为膀胱,故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可灸。

孕妇禁针。

2022/10/2517曲骨曲骨qugu(RN2)【配穴】1、配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治阳萎、遗精(肾气虚型);2、配膀胱俞、肾俞、次髎、阴陵泉、蠡沟治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3、配中极、关元、肾俞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4、配关元、命门、阴交(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2022/10/2518中极中极zhongji(RN3)【定位】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取法】在脐下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膀胱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功用】益肾兴阳、通经止带2022/10/2519中极中极zhongji(RN3)【主治病症】癃闭,带下,阳痿,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水肿,尸厥恍惚;肾炎,膀胱炎,产后子宫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需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禁针;可灸。

2022/10/2520中极中极zhongji(RN3)【配穴】1、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阳痿、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2、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3、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4、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5、配三阴交、地机治产后、术后尿潴留;6、配气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气虚)。

2022/10/2521关元关元guanyuan(RN4)【定位】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功用】培补元气、导赤通淋2022/10/2522关元关元guanyuan(RN4)【主治病症】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刺灸法】直刺0.51寸,需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可灸。

2022/10/2523关元关元guanyuan(RN4)【配穴】1、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2、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3、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4、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2022/10/2524石门石门shimen(RN5)【定位】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取法】在脐下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三焦募穴【功用】理气止痛、通利水道2022/10/2525石门石门shimen(RN5)【主治病症】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孕妇慎用。

2022/10/2526石门石门shimen(RN5)【配穴】1、配阴陵泉穴、关元穴、阴交穴治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肾气不化);2、配肾俞穴、三阴交穴治遗尿;3、配关元穴、天枢穴、气海穴、足三里穴治腹胀泄泻、绕脐痛;4、配大敦穴、归来穴治疝气;5、配三阴交穴、带脉穴治崩漏、带下。

2022/10/2527气海气海qihai(RN6)【定位】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法】在脐下1.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肓之原穴【功用】益气助阳、调经固经2022/10/2528气海气海qihai(RN6)【主治病症】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中风脱症,脘腹胀满,气喘,心下痛,脏器虚惫,真气不足,肌体羸瘦,四肢力弱,奔豚,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

【刺灸法】直刺0.81.2寸;宜灸。

2022/10/2529气海气海qihai(RN6)【配穴】1、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2、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3、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4、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5、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6、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2022/10/2530阴交阴交yinjiao(RN7)【定位】仰卧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取法】在脐下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足三阴、冲脉之会【功用】调经固带、利水消肿2022/10/2531阴交阴交yinjiao(RN7)【主治病症】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022/10/2532阴交阴交yinjiao(RN7)【配穴】1、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2、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3、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4、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2022/10/2533神阙神阙shenque(RN8)【定位】仰卧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2022/10/2534神阙神阙shenque(RN8)【主治病症】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刺灸法】禁刺;宜灸。

2022/10/2535神阙神阙shenque(RN8)【配穴】1、配关元(均灸)治泄泻(针灸资生经八配百会、膀胱俞治脱肛(针灸集神阙穴胸部腹部穴位图成八配石门(灸)治水肿、小便不利(腧穴学)。

2、配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3、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

4、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2022/10/2536水分水分shuifen(RN9)【定位】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取法】在脐上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功用】通调水道、理气止痛2022/10/2537水分水分shuifen(RN9)【主治病症】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

【刺灸法】直刺0.51寸;宜灸。

2022/10/2538水分水分shuifen(RN9)【配穴】1、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2、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3、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4、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2022/10/2539下脘下脘xiawan(RN10)【定位】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取法】在脐上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特异性】足太阴、任脉之会【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2022/10/2540下脘下脘xiawan(RN10)【主治病症】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呕逆,泄泻;虚肿,日渐消瘦。

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022/10/2541下脘下脘xiawan(RN10)【配穴】1、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2、配陷谷,有行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肠鸣,食谷不化。

3、配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坚硬胀,痞块。

4、配足三里,有行气降气,宽中醒脾的作用。

主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

2022/10/2542建里建里jianli(RN11)【定位】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取法】在脐上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功用】和胃健脾、通降腑气2022/10/2543建里建里jianli(RN11)【主治病症】胃痛,腹痛,腹胀,呕逆,不嗜食,身肿,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腹肌痉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2022/10/2544建里建里jianli(RN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