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开放战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对外开放战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对外开放战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其次,外贸功能萎缩。
上海长时期发展内向型经济的结果,造成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大大减弱。
从1981年起,上海出口贸易额不断下降,直到1987年才开始回升,1988年达46.05亿美元,第一次超过1980年42.66亿美元的水平。
然而,在这期间,上海工农业总产值几乎翻了一番。
再次,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滑坡,上海长时期发展内向经济的结果,使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有削弱,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不利影响,再加上原材料紧缺,价格猛涨,工业成本大幅度上升,从1980年起,上海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不断下降(个别年份除外),仅1986年至1988年三年内,净减28.6亿元。
平均每年减收9.5亿元,上海财政陷入了重重困难。
由此可见,上海和内地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上海长时期发展内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困难,证明上海继续采取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战略已不适宜,必须由内向型经济的战略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战略。
1988年3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上海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的报告中指出:
“加快上海经济向外向型转变,不断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搞大进大出,是实现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改造、振兴上海的根本途径。
”如果说,上海过去根据国内外条件,为建立民族工业体系,发展内向型经济是必要的,那么,今天根据新的条件,为适应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实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转变,同样是必要的,轻率地全盘否定过去,或忽视现阶段这一历史性的变化,都是不对的。
二、上海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条件
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有客观条件,良好的客观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上海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外靠太平洋,内联长江三角洲,既是国内江、河、海、陆的交通枢纽,又是国际交通运输的重要港口,早在30年代,已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198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1.33亿吨,占全国三分之一,居世界前列。
上海港绵延百里,加以整治后,吞吐量可达2亿吨以上,是一个发展国际交通运输的天然良港。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解放前,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远东著名的贸易、金融中心。
解放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作为贸易、金融中心的功能虽然退化了,但作为工业基地却得到很大发展。
1987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十二分之一,出口商品总值占全国十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国十分之一。
1987年,全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4.9%,上海为142.2%,居全国首位。
(三)丰富的智力资源。
上海历来是人材荟萃之地,也是人材培养基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要的各类人材,上海均有一定的数量,特别是科技人材更具优势。
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达42.65万人,平均每万职工拥有1056人,科研水平属全国上乘。
1988年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属国际首创的有446项。
上海对引进先进技术有较强的消化、推广、创新能力。
(四)有利的机遇。
当前,太平洋经济中心的兴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亚洲有些国家和地区货币的升值,都为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上海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带来良好的机遇,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些机遇,是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要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模式
战略模式是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运行体系及其功能所作的总体谋划。
世界各国发展外向型经济,都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模式,如加工业导向型,第三产业导向型,科技导向型等。
上海是我国的一个工业城市,不同于一个国家,它的战略模式必然受到以下限制:
第一、上海是一个城市型的地区,不具备独立发展经济的条件,它的战略模式需要与全国总体战略模式相衔接;
第二、上海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它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不论是资源利用,还是商品流向和资金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而,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模式必须是国内国外相互联结的双向循环体系;
第三、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求建立适合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经济体制,但上海不是经济特区,对现行经济体制改革只能在中央统一布置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上海采取什么战略模式,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提出了不同构想,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认为,借鉴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走进口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的道路。
在战略上完成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的转换,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高级化,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这种循序渐进的战略,对于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因为它有利于克服因资金短缺而无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因劳动力过剩而需要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双重矛盾。
但是,这一战略模式,对上海来说,则是不可取的。
理由是:
第一、上海的产业结构,虽然从总体上看还比较落后,但毕竟已有一个门类齐全、协作配套的工业基础,有的高技术产业(如航天工业,汽车工业,核能工业)已开始起步,某些方面还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如果继续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将不利于发挥这些潜在优势。
第二、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却是比较高的。
目前,上海出口商品构成,已和亚洲“四小龙”当初实施出口商品构成高级化时的水平相差无几。
1987年上海重化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商品总值的20%,而南朝鲜在1971年外向型经济起飞时,重化产品出口仅占外贸出口商品总值的10%;
台湾和南朝鲜类似,1975年,重化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商品总值的25%,略高于上海。
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上海已经具备提高出口商品构成的条件,无需回过头来重点发展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上海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占出口创汇第一位,有较好对外出口的基础,但是,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困难不少,如原材料短缺,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城市容量饱和等,这些困难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克服的。
另一种思路认为,借鉴世界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把上海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会两套本领,实现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利用国际资源为主,城市重大建设和生产发展所需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从而使上海整个经济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这种战略思路,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的是:
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国内市场十分庞大,在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市场需求扩张的压力,不会减弱,仍将是制约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而,在国内市场压力尚未极大缓解时,上海要做到企业产品以外销为主是不可能的。
第二、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利用国际资源,需要有外汇。
按照现行财政包干体制,相当长时期内,上海不可能有大量外汇储备。
据测算,上海每出口1美元,约用进口原料0.18美元,而且全部由地方留存外汇支付。
这样,出口商品所用进口原材料越多,地方留成外汇则越少,甚至可能出现一分不留,还要倒贴外汇的情况。
所以,利用国际资源为主的设想,实难兑现。
第三、利用外资,为城市重大建设和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是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利用外资还需要国内资金配套。
据测算,上海引进1美元外资需要10元左右人民币配套。
按此计算,即便以近几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基数,每年也需要20亿元至30亿元,这对每年只有5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支出的上海来说,已难以承受,如果再要“为主”,那就根本无力负担了。
我们认为,根据上海的特点,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模式是:
有重点地组织外向型高科技产业集团,发展新产品,建立新产业;
有计划地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
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企业外向型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会两种本领,将上海经济置于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之中,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以新兴工业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这种战略思路与以上两种战略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
(1)前一种战略思路是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视为相继发展的两个阶段,我们的思路是把“继起”改变为“同步”,在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有计划地改造传统产业和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后一种思路是把出口为主,利用国际资源为主,和利用外资为主作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思路是把“三个为主”,改变为“三个兼顾”,即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兼顾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
兼顾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当然,兼顾不是平分秋色,如产品出口量必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无需高于产品总值的二分之一。
(3)我们的思路要点之一,是要求企业具有外向型企业的素质,在微观活动上,能够经受国际经济波动的风险,从而使宏观经济的外向化具有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产业
制定战略模式的另一重要问题是要选准战略产业,这是影响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所谓战略产业,就是出口战略产业,即在出口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这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所使用的战略产业在含义上有所不同。
选择出口战略产业的原则是:
(1)出口战略产业必须是先导性产业,产品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有可能成为“国际产品”;
(2)出口战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要有附加价值高、规模经济效益好和收入弹性大的特点,能为生产国带来战略利益;
(3)出口战略产业要有较强的波及效果,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选择出口战略产业的原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国际市场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上海出口战略产业,面临三种抉择:
第一种是继续沿着过去的路子,把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轻纺工业作为战略产业;
第二种是从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出发,把基础较好的传统机电工业作为战略产业;
第三种是从长远出发,高瞻远瞩地将目前机电工业和轻纺工业中所占比重最小的新兴工业作为战略产业。
很显然,不论是从上海现状考虑,还是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考虑,把轻纺工业或传统机电工业作为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产业都不适宜。
在历史上,轻纺工业曾以投资少、技术难度小,收入弹性大,和规模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夺得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口战略产业的宝座,并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腾飞。
但是,轻纺工业毕竟附加价值低,波及效果小,在国际分工中,属于低层次的分工,何况上海轻纺产品出口已占出口贸易总额的62%,如果再以轻纺工业作为出口战略产业,潜在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那我们将长期处于落后地位。
所以,这种选择是不可取的。
同样传统机电工业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1)产品附加价值比较高,以上海为例,整个工业的附加价值为32.7%,而机电工业为35%;
(2)波及效果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世界市场容量大,不仅发展中国家对传统技术装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保持一定的需求量。
但是,从上海的具体条件考虑,若以传统机电工业作为战略产业,却有很大困难:
(1)产品等级不高,品种和质量远不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目前出口依存度仅有3.4%,大大低于其他产业;
(2)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大部分为国际5、60年代水平,达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水平的不足10%;
(3)技术升级快,上海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适应。
以上这些困难即使都能解决,要赶上世界新水平,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的具体条件,从长远看,从上海全局看,上海的出口战略产业以选择附加价值高的新兴工业为宜,即采取以新兴工业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我们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依据是:
(一)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新兴工业的发展,传统产品的出口比重趋于下降。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不能创出具有世界水平附加价值高的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那将长期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即使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有了发展,出口创汇有了增加,也难以改变这种局面。
(二)新兴工业并不全是尖端技术,也有中高级技术,关键是要开拓创新,攻克一些科技攻关项目,逐步转化为新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新产业。
一旦这些产业创出名牌,打入国际市场,获得一定市场占有率,那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上海的历史上,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60年代,上海发展六大重点工业和十八项新技术,很快出现了一批赶超世界水平的产品,不幸因十年动乱而被中断。
70年代,上海开始研制光导纤维,1979年便建成国内第一条光纤通讯试验段(长1.8公里)。
其他如激光技术、宇航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也都取得进展,可惜这些技术成果都未转向工业生产,形成新兴工业。
这些历史事实证明,上海有能力创建附加产值高的新兴工业。
(三)近几年来,上海新兴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如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已建立了适度规模的专业化企业,工艺装备达到国外70年代中、后期水平,有的具有80年代初期水平;
发展新产品的中试环节得到一定程度加强,建立了一些中试基地和中试车间;
发展新产品和新兴工业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兴建了微电子工业开发区,制定了《上海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等等。
(四)1988年,上海又迈出了发展出口战略产业的重要一步,市政府决定把一批能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并能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产品,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业会战项目,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生产企业密切结合,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在三、五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兴工业,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是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希望所在。
这些重点产品有:
轿车、程控电话交换机、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组合机床、彩色显象管、多层复合织物、计算机、超临界火电机组、2万公里光纤通讯设备、照像机、彩色感光材料、乙烯装置、合成氨装置、核电设备等。
为了保证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市政府建立了专门领导组织,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
建立出口战略产业是个复杂的过程,当新的产业正在酝酿产生和发展,尚不足以替代现存的支柱产业的时候,还必须处理好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安排好新兴产业及其相应的产业序列,使各工业部门协调一致,同步发展。
建立出口战略产业,不能只是产业结构重组,还要解决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建立国际销售网络,改变完全依赖国外代理商出口制度。
其次,发展国际运输事业,国际保险事业,国际金融事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
第三、培养有见识、有胆略,敢于闯向世界,开拓市场的外贸人材。
第四、在指导思想上,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急躁冒进。
三、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战略模式和市政府有关规划,我们认为,2000年上海经济外向化的目标是:
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商品化、现代化水平为出发点,建设一批新兴工业,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使多数传统工业老企业得到改造,把出口商品占商品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为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中心之一准备条件。
(一)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上海经济向外向型转变的报告》,上海的出口贸易必须有大幅度增加,“争取到1992年,上海出口商品占商品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40%以上”。
要在五年内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经过很大努力。
1987年,上海工业总产值为979亿元,工业商品总值为390亿元,其中出口101亿元,占30%,内销289亿元,占70%;
到1992年,预计工业商品总值为520亿元,要使出口商品占商品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就需要使出口商品达到20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
但是,在过去十年中,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只有6.8%,所以,完成这一战略目标需要经过很大努力。
另外,出口商品比重增加,意味着内销比重下降,按照内外销比例为40∶60计算,今后五年内净增加的130亿元商品中,用于外销的为107亿元,用于内销的为23亿元,国内市场出现的缺口,必须由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商品来填补。
假定1992年以后,上海出口商品增长速度不变,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上海每年生产的商品将有半数进入国际市场,大体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现有的比重,上海经济外向化的初步目标基本实现。
(二)上述同一报告,规定了“到1992年,上海口岸出口总值力求达到50~60亿美元”。
我们认为这个目标不但可以达到,而且有可能超过。
首先,从近几年来上海外贸出口实绩来看,1987年上海外贸出口商品总值为4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本市货源占70%,增长8.1%;
外省市货源占30%,增长27.1%,说明上海口岸的作用有了进一步发挥,同时也说明上海必须把争取外省市货源作为增加出口的重要手段。
如果在今后五年内,这个增长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到1990年,上海口岸出口总值将达55.54亿美元,超过50亿美元目标;
到1991年将达64.42美元,超过60亿美元的目标,随着代理制的不断完善,上海口岸的作用必将增强,增长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
其次,从国外实践来看,出口额从40亿美元水平提高到50亿美元水平,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南朝鲜出口额从44.6亿美元(1974年),增长到50.87亿美元(1975年)只花了一年时间,台湾从44.8亿美元(1973年),增长到56.39亿美元(1974年),也只花了一年时间。
(三)按照市政府计划规定,十四个科技攻关项目,要求三、五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如果条件适宜,从新产品试制到出口新兴产业形成大约需要10~15年时间。
按此计算,上海到2000年,就能形成战略出口产业。
从亚洲“四小龙”发展过程看,大致也是如此。
台湾从70年代中期开始重点发展电子工业,至80年代中期,电子产品出口额就超过了纺织产品,居出口创汇产品首位。
1987年电子产品出口额高达180亿美元,远远超过纺织品的114亿美元。
其间大致花了十年时间。
南朝鲜1973年颁布重化工业宣言,确定以电子、钢铁、造船等六大产业为战略产业,15年后,到1988年电子工业出口额将达到130~140亿美元,首次超过纺织业,成为第一出口创汇产业。
目前,上海的对外经济实力,大致与台湾和南朝鲜70年代前期的水平相当,按此推算,上海新兴工业发展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大致也需要10~15年。
与此相适应,上海市政府计划规定,在1992年以前,要建立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必须遵循“兵不在多而在精”的原则,优先考虑和重点扶持新兴工业方面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争取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形成几个具有国际影响、能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根据《2000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构想》,上海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要选择重点,使其主要产品技术达到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80%的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科技进步率达到50%左右,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我们认为,这个目标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上海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是个科技改造问题,而且是个结构调整的问题。
要使传统产业的改造符合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使那些耗能高、用料多、附加价值小的产品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使那些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通过技术改造有个大的发展,力争到2000年,将上海传统产业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第三节 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突破口
一、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矛盾
正确选择突破口是实施战略的关键。
上海理论界对战略突破口的选择,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破口,持这种看法的理由是:
(1)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产业结构的转换是上海经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条件;
(2)产业结构的外向型化转换,是外向型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3)产业结构的外向型转换有利于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第二种意见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破口,其理由是:
(1)对外贸易是外向型经济的核心,国外一些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依靠对外贸易起家的;
(2)对外贸易是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3)抓住了对外贸易,就可带动其他方面,如引进外资、发展国际金融等。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以利用外资为突破口。
持这种看法的理由是:
(1)亚洲“四小龙”都是利用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起飞;
(2)利用外资,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自借自还,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利用外资天地广阔,如大量发展“三资”企业和扩大“三来一补”,吸收外资和到国外办企业等。
以上三种意见,我们认为,都不是战略突破口,真正的战略突破口,应以解决战略实施起步时的主要矛盾为对象。
在现阶段,上海经济发展,包括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矛盾是资金短缺,特别外汇短缺,这已成为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过去有许多发展战略之所以受阻,主要是由于资金短缺。
以上述三种意见为例,不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贸易,还是利用外资,都要有巨额外汇投入。
没有外汇投入,引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如何改造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传统产业;
没有外汇购买原材料,如何扩大出口商品货源;
同样,没有必要的外汇如何建立新兴工业。
可见,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储备,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破口。
在这方面,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在外向型经济成长时间,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一直长期实行抑制性政策,既抑制政府消费,也抑制人民消费,使每年平均积累率,高达35.7%,在1971年以前,各级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未超过20%,但其中政府投资部分却高达7~9%,主要用于道路、港湾、码头、机场、城市等公共事业建设,而不是建造高级宾馆。
这种抑制政策,为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资金来源。
台湾的外向型经济也是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发展起来的。
50年代中期,台湾在创建它的“塑料王国”时,人均所得不超过200美元,外汇匮乏相当突出,用他们的话来说,全靠“洗冷水澡,吃高丽菜”起家。
台湾在60年代建立的著名高雄出口加工区,与其说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毋宁说是为了赚取外汇。
一直到80年代,台湾的电子产品出口跃居首位时,才开始放宽限制,放慢积累的增长,调整外汇政策,允许洋车、洋烟、洋酒进口。
二、增加外汇储备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采取各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