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869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临习《包山诗》马于强Word文件下载.docx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偃仰向背,穿插避让,给人以不激不厉、清静绝俗的美感。

  因此,临习《包山诗》可得魏晋人书法自然质朴的意味。

 

一、学习小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临习《包山诗》之前,有必要对学习小楷谈几点要求,以便使学习者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尽快达到成功的效果。

  1、小楷的用笔虽不像大楷那样过分强调顿挫,但仍需笔笔送到,分出轻、重、疾、涩,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笔画要精到,不可因字小而马虎。

小楷用笔,要持久练习,才能使精细的书写动作熟练,速度加快,进而熟能生巧。

练小楷,也不是字越小越好,大约以2.5厘米见方为宜。

  2、小楷的结构要宽绰有余。

“舒展开朗,间可跑马”,这是对小楷结构特点的形象比喻。

如将小楷放大观察,就会发现结构松散,不如原大精美,因为大字的结构要求是“结密无间”的。

  3、学写小楷尤其要掌握执笔的方法。

书写小楷,执笔宜浅,当以指端贴管,因为指端处感觉灵敏。

执笔浅则掌自然虚,掌虚则运动适意,无滞碍之势。

书写小楷,执管不可太紧,亦不可太松。

太紧则用笔易于僵硬,太松则点画易于靡弱。

故执管当用“软硬劲”,紧而不死,松而不脱,不宽不猛,有中和之道乃佳。

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说:

“握管太紧则力止于管而不及毫,且反使笔不灵动,又安能指挥如意哉!

”书写小楷,若执笔太深,则掌势必不能虚,指深掌实,运笔时就不能自如地回旋进退,容易导致气机阻滞、调运不灵的毛病。

书写小楷,执笔又不能过高,以离笔头一寸左右为佳。

低则沉着而坚实,字无飘忽之弊。

执笔过高,则画势虚浮,缺少实力。

况且小楷以端重沉着为要,执笔稍低可以更好地控制笔力。

书写小楷还应注意腕要平、掌要竖。

腕平掌竖则笔锋易正,锋正则四面势全。

  4.学习小楷要注意掌握正确的运腕方法。

书写小楷,要做到“指死腕活”,即手腕要松动灵活,不可过于紧张。

用力过甚,反使手腕僵死,纵有腕力,亦不能将此力发挥出来。

腕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笔锋,通过提按、衄挫等动作,暗换笔心,使之达到中锋行笔的目的。

只有藏锋画中,才有沉劲入骨,使笔力充沛,笔势圆活。

当然,这里讲的“指死”不是指手指僵死不动,腕活则指随腕动,指亦能活。

姚孟起《字学忆参》中谓:

“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

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二、学习小楷的方法

  小楷具有楷书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的书写方法,但因其“小”,令有些人不敢问津。

其实,这大可不必。

如果在动笔之前对如何练习小楷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小楷是可以练好的。

  点画得当,字体工整,行气匀称,墨色秀润,这是小楷的基本要求。

只写几个字,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但如果是数千、上万字,要想一气呵成,就有一定的难度。

写小楷不但要有相应的笔力,更需要有顽强的意志,两者缺一不可。

这要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做到。

  在练习小楷之前,最好已经具备一定的中楷或大楷基础。

但小楷对练习者在目力、精力等方面的要求比中楷、大楷更高。

要适应这—特点,练习者在初学时至少应坚持每天练笔半小时至一小时。

有条件的话,时间再长>

些也无妨。

在这段时间里,用心写上五百至八百字,待初见成效后,即目力、精力均已有所适应,再有计划地逐步增加时间和数量。

务必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不间歇地写一两千字的程度。

  初学小楷,切忌操之过急。

有些初学者以为小楷然字小,行笔运力必不如写大字那么讲究,因此行笔如走马看花,一掠而过。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众所周知,楷书讲究间架结构,这对大字、小字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书法要求意在笔先、笔到意至、笔收意不尽等,也是不分大字、小字的。

如果认真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即使是蝇头小楷,放大数十倍,或者擘窠大字,缩小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恐怕除了笔画粗细略有差别外,在字的间架、笔意等方面,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区别的。

所以,作小楷,一笔一画、一字—篇,均应以写大字的态度对待,来不得半点儿马虎,更不可贪多求快,只求时间和数量,不重视质量。

心力并用,持之以恒,乃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学习书法,不外乎临、摹、拟三种方法。

对初学者来说,临、摹二法用得更多。

学习小楷,也是如此。

有人根据小楷的书写特点,认为摹写是一条捷径,不无道理。

   

初学阶段,限于目力,如果用临写法,难免顾此失彼;

而摹写则便于目光集中,精神专注,容易取得“形似”的效果。

在摹写时,应力求字形、轮廓的准确,笔画结构不能有偏差。

如此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对范本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了,就可以改摹为临了。

临写应仅,侧重掌握范本的“神”。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不断修正自己在形体结构上的不足之外,还应该逐步提高对范本的艺术特点的认识。

因此,临写时不应只注意所写的每一个字,还要考虑到字与字、行与行的呼应联系,由字及行,由行及篇,这样才能达到“神似”的目的。

小楷字多,变化也较复杂,如果缺乏神采,未免有板滞生硬之嫌。

至于拟写,要求更高,但这又不是非过不可的一关。

如果没有在摹、临两方面下过相当工夫,恐难为之。

写小楷时,一般采用腕着案、肘悬起的书写方法。

因为小楷字形小,运笔范围也很小,力量应相对集中,方可提按有度。

用这种方法可缩短眼睛与纸、笔的距离,便于集中目光,再者可使全身之力倾于腕底,便于出力。

二、点画的书写方法

点画是构成字形结构最基本的元素。

尽管点画在用笔方法上,小楷与大楷并无多大的区别,但事实上小楷比大楷要细微得多,它在形态上是很富有变化的。

相传钟繇小楷,点画各异;

右军作书,万字不同——无怪乎姜夔在看到魏晋人的书迹后发出由衷的慨叹。

他在《续书谱》中说:

“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

”故凡艺术造诣愈深,变化就愈大;

变化愈大,就愈觉其无止境;

愈无止境,其所得到的乐趣愈无穷尽。

但作为临习者,不必因此而畏难不前。

  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变化无非是形变,而这些形变亦只不过是从方圆、藏露的笔法中派生出来的。

在令人目

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形式变化之中,我们必须先把它的基本点画掌握好,以形求法。

当掌握笔法中的基本规律之后,再去掌握其具有“共性”的客观规律。

  

1.点。

点在笔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包山诗》中的点变化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侧点。

它的写法是:

露锋入纸,顺势而落,向右下铺毫。

晋卫夫人《笔阵图》云: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

八法解》云:

“侧之祖,妙须三作用,锋向右而势向左。

”这些都是说明侧点的书写要求。

如图一中的“河”、“茫”、“湖”三字的点。

  

(2)上尖点。

尖笔入纸后向下铺毫,用力由轻到重,收笔时将锋向左上轻顿一下即可。

此点如刚破土而出的

小竹笋,显得格外有精神。

如图二中的“行”、“竹”、“何”三字的左边短竖,便是用此种点法书写而成。

  (3)顾盼点。

这主要是指左右相互顾盼的两点。

如图三中的“未”、“足”、“帝”三字中的左右两点。

这两点相互呼应,略带行书笔意,左右顾盼,脉脉含情,极为生动。

左点的写法是:

露锋起笔向下运笔,然后向右上挑出,接着顺其笔意,借势作右点,右点的收笔应向左下,与左点呼应。

两点一线高,错落有致。

  (4)圆点。

这种点在该帖中较多,如图四中的“吟”、“年”、“太”三字中的点,似圆非圆,给人以憨厚可爱、活泼天真之感。

其写法是:

起笔较快,运笔动作较小,点到为止,稍顿即收。

这种点有时只凭手腕的感觉去写,但千万不能写得像一个圆乎乎的小黑点。

2.横。

横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即要求书写时要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述书下》中说:

“平横为勒者,言作平横,必勒其笔,逆锋落纸,卷毫右行,缓去急回。

盖勒字之义,强抑力制,愈收愈紧。

又分书横画,多不收锋,云勒者,示隶画之必收也。

后人为横画,顺笔平过,失其法矣。

”此话道出了横画的书写要诀。

下面我们来分析《包山诗》中有关横画的书写方法。

  

(1)长横。

如图一中的“无”、“首”、“长”三字的长横,先轻锋逆入,将笔略提,然后迅速朝右下作一斜直落点(书写小楷一般都于空中作逆势,直接作点),点后锋尖在上,笔肚在下,已成偏侧之势,然后用腕法迅速调锋提笔右行,至收笔处用腕法轻提、轻顿、疾收。

必须注意的是行笔不可太光滑浮薄。

  

(2)燕尾横。

这种横画略带有隶意,使写出来的字有古朴之韵。

轻锋入纸,行笔略按,至收笔时手腕右转,稍一顿挫后向右上挑出。

如图二中的“楼”、“忆”、“发”三字的横画。

  (3)左探横。

如图三中的“安”、舞”、“歌”三字的横画,它极力向左探出,造成险势,以求和其他横画不同,给人以动感。

它的具体写法是:

顺锋起笔,略按笔,提笔向右行笔,边行边提,最后轻顿回锋收笔。

应注意的是,写小楷的回锋与写大楷不同,不必有回锋时的运笔过程,只要有回锋的笔意即可。

  (4)短横。

如图四中的“殿”、“天”、“诸”三字,其中的短横也是变化多端的,绝无相同写法,或尖起圆收,或圆起圆收,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其倾斜度也各不相同,这正是王宠的高明之处,同时,也预示临习者要注意吸收这些变化,化为自己的东西,以便于日后自己创作。

3.竖。

凡作竖画,要求于直中见曲势,不应僵直无力。

宋陈思《书苑菁华·

永字八法详说·

努势第三云:

“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

又云须发势而卷笔,若折骨而争力。

“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

”《包山诗》中的竖画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1)垂露竖。

轻锋向上逆人,将锋向左上略提,然后迅速向右作一斜横落点,调锋后提笔逆势下行,至收笔处向左上略提,轻顿,点到为止。

如图一中的“怃”、“来”、“阴”三字中的竖画。

  

(2)悬针竖。

其具体写法是:

起笔向右重按,然后转笔迅速向下行笔,边行边提,至出锋时要于空中作势。

写悬针竖顶部要细,腰部宜肥,收笔当尖锐饱满。

如图二中的“平”、“许”、“中”三字中的竖画。

  (3)短竖。

如图三中的“上”、“山”、“川”-三字的由间竖画,犹如铁柱般,无多大粗细变化,力求挺拔、沉着,其写法同垂露竖,只是形稍短。

4.挑。

古又称之为“策”,即有鞭策之意。

述书下》云:

“仰画为策者,如以策策马,用力在策本,得力于策末,着马即起也。

后人作仰横,多尖锋上拂,是策末未着马也。

又有须压不复仰卷者,是策既着马而末不起,其策不警也。

”挑的写法主要是先朝左下轻锋逆入,略提,再向右下切人作点,然后逐步顿挫,边走边提,至出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根据在字中的位置不同,挑也有长短变化。

如图四中的“游”、“北”、“扬”三字中的挑画。

5.撇。

撇画亦称“掠”,是指书写时力要送到。

冯班《钝吟书要》中说:

“掠如篦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

”李溥光在《雪庵八法》中说:

“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

”这句话极其生动地道出了掠的笔调。

《包山诗》中撇画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1)斜撇。

如图一“历”、“有”、“处”三字的撇画,其具体写法是:

轻轻向右上逆人,略提后向右下作—轻点,然后挫动笔锋,将锋调中,由轻渐重,腕翻向左下方,出锋微带曲势。

整个笔画颈部细,腰部曲而丰满。

(2)回锋撇。

轻锋逆人,作点后将锋调中,疾势下掠,收笔微向左上方挑出,有回顾之势。

如图二“绝”、“咸”、“石”三字的撇画。

(3)兰叶撇。

尖锋入纸后即引笔向左下撇出,运笔不可太快。

然后用力由轻渐重,由重渐轻,势欲婉而畅,状如兰叶。

如图三中的“历”、“周”、“庚”三字的撇画。

(4)竖撇。

如图四中的“胜”、“太”、“月”三字的撇画,其起笔如同竖画,下行至收笔处则末锋向左下撇出,势微弯曲,力匀而饱满。

6.捺。

古称为“磔”,是指作捺笔时,要求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笔,重在含蓄。

李溥光《雪庵八法·

“磔法之妙,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

“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也。

后人或尚兰叶之势,波尽处扰搦娜再三,斯可笑矣。

”在《包山诗》中,捺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长捺。

如图五中的“今”、“辰”、“殊”三字的捺画。

作捺须一波三折,势宜开张。

尖锋入纸,向右下逐渐加重笔力,至收笔处重按作顿,然后再提笔出锋,要写得不徐不疾、从容不迫。

(2)平捺。

如图六中的“之”、“回”、“过”三字的捺画。

也是露锋人纸,边行边按,至末处向上折笔时,须借力于下,稍一顿驻,之后边走边提,至收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3)反捺。

如图七中的“服”、“哀”、“蓬”三字。

露锋人纸,至收笔时略轻顿,然后反折回锋收笔。

7.钩。

钩古人谓之“超”法,即有跳跃之意。

陈思《八法详说》中说:

“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所谓“蹲锋”,即生钩之前稍向下做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样。

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伫思稍息则神纵而不可收也。

出钩时力要送到笔尖,钩要饱满,不可虚尖,法露。

《包山诗》中的钩多含蓄,但又写得—丝不苟,十分到位。

  

(1)竖钩。

如图一中的“则”、“水”;

“何”三字的竖钩,具体写法为:

轻锋向上逆人,将锋向左上提,然后迅速向右下,调锋后提笔逆势下行,至竖下略提,轻顿,然后反折向上藏锋收笔。

细察此画在该帖中的表现,“则”字竖粗钩小,“水”字竖细钩大……变化十分丰富。

  

(2)横钩。

如图二中的“云”、“掌”、“浑”三字的横钩是值得注意的,它们体现出二种漫圆的笔势,且行且按,至收笔处重顿,笔势向左下出锋,引而不发,其味醇厚。

这个顿笔一丝不苟几近夸张,说明此帖表面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在关键部位是绝不马虎的。

  (3)斜钩。

如图三中的“载”、“岁”、“哉”三字的斜钩,具体写法是:

逆入作点,调整后引笔往右下行,笔杆需向左前微倾。

这个斜钩初看如峻壁悬崖,然又险而不危。

  (4)浮鹅钩。

在该帖中,作者对浮鹅钩的处理是非常认真的,他有意地夸张了竖和弯钩的空间距离。

书写时向右逆入,后引笔下行,至转角时提笔用中锋,略提,再朝右行笔。

出钩用蹲锋,得势后稍作停顿,再用力向上推,要力送笔端。

这些钩写得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达到了拙中寓巧的妙处。

如图四中的“也”、“愧”、“包”三字。

  (5)横折竖钩。

如图五中盯“南”、“湖”、“过”三字的横折竖钩,均是用颜体笔法,转折处提笔轻转,竖画呈向外的弧形,即内抱式;

转笔后立即按笔,故中间部分最粗,至收笔处反而变细,耀笔不出锋,骨力内含。

这种笔法在该帖中运用较多,临习时应多加练习。

8.折。

折画在《包山诗》中的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在转折处既有用提笔的,使字形变得疏朗,如图六中“围”、“观”二字,也有用顿笔的,使字变得更加刚劲有力,如图六中的“如”字。

总的来看,该帖在

转折处不是随意运用提笔或顿笔,而是经过了作者精心的安排与考虑。

这一特点要求临习时要对照字帖多加分析,牢记于心,而后下笔才准。

二、结构特征

总的来讲,《包山诗》在结构上的特色是险中求平,古拙中自有妍巧,气韵超逸,婉丽遒媚。

下面进行一下简单分析。

1.拙中寓巧。

如图一中的“包”字,其用笔简练,起笔未用楷书的撇,而是用行草书的笔法,与下边的横折弯钩连在—起。

而“游”字则更是耐人寻味。

作者在处理此字的时候,对其结构加以夸张处理,于是从左到右的三个部分,便成了左高右低的形势:

三点水下笔偏上,中间“方”字起笔略低,下部与三点水齐脚,而右边部分起笔同“方”字,收笔则大幅下移,与三点水的起笔遥相呼应。

“委”字的下边“女”部第一笔,一般都写成撇折,即下笔为撇,顿后转笔,成为反捺,而王宠则径以弯转的笔画写出来,收笔处不顿不挑,自然结束。

这些都是该帖的拙中寓巧之处,值得临习者认真玩味。

2.抑左扬右。

王宠小楷的特征之一是收放得体,其通常抑左扬右,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对比,产生一种美感,如图二中各字。

其中“炼”字左极敛而右极纵,反差极大而又互相呼应、相得益彰。

而“镜”字左边收得较紧,相对来说右边放,有笔画飞扬而出。

这种布白之法独具匠心,引人注目。

3,参差错落。

如图三中的几个字。

这种参差是通过结构中点画或偏旁的长短、开合、高低等变化来表现结构的自然美。

如“烧”字是利用字的左右大小之法来造成参差。

其“火”字旁形状小,而“尧”部又舒展,这样一大一小,增添了字的结构的趣味性。

这种结构在《包山诗》中体现较多;

临习时应多注意分析、体味。

4.促内展外。

这是指疏密对比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为内密外疏,密处宜紧凑,疏处要展开,正所谓“知其黑,守其白”。

图四中的“閟”、“问”、“台”三字均用此法。

其密处有不透风之感,而疏处却可“走马”了。

5.肥瘦相间。

书法讲究肥瘦得体、有骨有肉。

小楷因字小,处理不当便枯瘦无力。

高质量的小楷肌肉饱满、精气内聚。

王宠小楷也是如此。

其通常把右竖钩或捺画表现为“肥”,以增强力量。

但这“肥”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肥”,而是“粗壮”的意思。

如图五中的“行”、“距”、“今”三字。

6.平中求险。

清傅山《霜红龛集》中曾言:

“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

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

”的确,小楷虽要求平正,然不应被正所束缚。

平中求险无疑会给小楷增添很多趣味性。

图一中的几个字虽建筑在乎正的基础上,却都有“险”的特色。

如“眷”字,上部分稍向左倾,而重重的一捺将其拉正,稳定了该字,但这一斜一正却无疑使字表现得更为灵动。

7.增减笔画。

为增强小楷的艺术效果,王宠还善于在字的增减笔画上做文章。

增加笔画主要是以点、短横等形式出现。

如图二中的“石”字增加了一小点,这样就使得一些相同的字有了变化。

此外如“回”、“繃湖”二字则采用了繁复的笔画,以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可读性,这也是小楷的结构特征之一。

这些写法主要是借鉴了行草书结构特征而演变过来的。

这样在符合文字的规范结构范围进行删减个别笔画,会给读者一种新颖感。

8.笔画变换。

王宠小楷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于“变化”。

它不光是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来改变字形结构,赋予其书一股很强的生命力,而且还善于在每个字当中采取变换笔画的书写方法来实现这一“变”字。

如图三中各字。

其中“萦”字下部分“小”部变换为三点,“赤”字也以四点代替字的下部分。

这些不同一般的书写方法,使得其小楷愈读愈有味,每临一遍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

9.移位变化。

如图四中的“胸”、“岛”、“壁”三字,通过位置的移变令观者感到耳目—新。

这种变化通常体现在左右、上下结构中。

如“胸”字,本来是左右结构,而作者却把“月”旁下移,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字;

“岛”字本来“山”要在“鸟”里面,而现在却也成了上下结构的字;

“壁”字原本是上下结构的字,通过把土旁左移,变成了左右结构的字。

这种移位法可以改变人们的视觉感受,在书法创作中适当使用,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包山诗》帖在结构上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还能寻找出许多新的艺术特点来。

如:

图一中“无”字中间四个短竖,表面看来漫不经心,其实作者的笔下分寸把握得极好。

首先是四竖排布均匀;

其次四竖均是上放下收之势,首笔收笔向右,末笔收笔向左,中间两竖几乎向下垂直,故总体看来非常对称;

再次末竖略重,然后与下边同样略重的末点相呼应,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图一中“坛”字的处理可谓更高一招。

该字共有九个横向笔画并列,作者根据它们所在位置的不同,在虚实的运用上把握得非常得体,其中点下首横为半实笔,中间“回”部上横为实笔,下边紧挨着的六个横画皆为虚笔,最下边的一横则为完全的实笔。

这样虚实相间,使本来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字毫无繁琐沉重的感觉。

图二中的“鹤”字,用笔、结构处理得都很巧妙。

此字笔画虽多,但短笔画一般也用虚笔,只有较长的笔画用实笔,有浮雕感。

它表明作者在穿插、避让等方面花费了不少心思。

图二中的“灵”字,其结体从表面上看比较随意,上边雨字头横钩十分放纵,中间三个“口”部又比较靠左,但作者掌握了一个原则,即中轴线始终不偏斜,从上边两头中竖,经中间“口”部直到下边的中竖,一脉贯通,故尽管其他部位较为活泼放纵,但全字仍然十分端正。

图三中的“鼯”字是一个笔画繁杂的字,左边起笔较高,用笔轻盈,几处短横均以点代之,而左下部的浮鹅钩却写得十分开阔,为右边的“吾”部留足了空间。

由于作者的精心处理,该字笔画虽稠,但给人的感觉并不拥挤。

图三中的“异”字,作者把主笔放在“田”部的两边竖而不是中竖,这种安排是耐人寻味的。

图四中“缥缈”二字笔画较繁,作者在造型处理上较为注重平正,这体现了该帖“拙中有巧”的妙处。

“缥”字左边微侧以迎右,右边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正面造型,“示”的中竖和上边“西”的两短竖准确照应,一丝不苟。

图五中“惊”字整个用半分笔、短笔画,点到为止,不事铺陈,只有下部右边的弯钩用按笔写出,使整个字在笔画上有较明显的反差。

图五中的“苍”字,草字头下边的长撇长捺压缩成短撇和一点,下边的长撇也做了相应的收缩,整个字删去了繁冗,显得疏朗明快,但结构却是—丝不苟,毫无轻浮之嫌。

总之,该帖在用笔和结构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只要我们多加分析,就—定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