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14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塑料卡子应按不同的厚度定做,水泥砂浆垫块应具有相应的强度,大理石垫块应厚度合适。

垫块应绑扎在双向钢筋网的外皮钢筋上。

(2)剪力墙竖向钢筋绑扎时采用梯子筋来定位,保护层垫块设置合理,模板安装准确,砼施工时看护好钢筋防止钢筋移位,对有偏位的钢筋按1:

6调整。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钢筋位移,应在剪力墙模板上口增设一道水平筋,此水平筋与竖向钢筋的交叉处全数绑扎。

在墙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撞斜碰歪的钢筋,要及时纠正。

(4)板筋的定位:

板筋马镫纵横间距不应大于1500mm,且应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变形。

3、钢筋施工制作与绑扎质量控制:

(1)、钢筋制作前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母材抽样复试。

制作尺寸、角度严格按图纸要求并符合规范规定,成品运输时确保不变形。

(2)钢筋绑扎应用20~22号铁丝,对直径12mm及以上的钢筋绑扎应用20号铁丝,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

(3)、剪力墙外伸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可在模板安装完毕后设置柱箍一道,柱端部分箍筋绑扎牢固,防止因振捣及撞动,产生偏移。

(4)、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严格按设计绑扎,如绑扎困难可采用上下对口箍焊接,并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于浇筑混凝土。

(5)、绑扎板筋时,注意板上部的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等悬壁板,要严格控制负弯矩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6)、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4、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控制:

现浇钢筋砼结构中柱的钢筋,其直径≥14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

(1)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同肋对齐,电渣压力焊适用于柱、墙、构筑物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不得在竖向焊接后横置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

(2)焊接接头质量要求如下:

1)四周焊包应均匀且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5、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

(1)钢筋下料宜采用砂轮切割机等专用切断设备。

不得使用普通切断机和电焊、气割等方式切断;

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2)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为1/2连接套筒长度,丝头公差为+2p。

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3)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带上丝头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

(4)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应相互顶紧,减少接头残余变形,规定外露螺纹不超过2p。

滚轧直螺纹接头

规格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丝扣数

16

15.1±

0.2

M16.5×

2

20~22.5

≥8

18

16.9±

M19×

2.5

2~27.5

≥9

20

18.8±

M21×

27~30

≥10

22

20.8±

M23×

29.5~32.5

≥11

25

23.7±

M26×

3

32~35

28

26.6±

M29×

37~40

32

30.5±

M33×

42~45

第二部分模板工程

第一章模板工程施工管理规定

一、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见《程序文件》模板工程设计计算说明),编制方案时应根据基础、主体工程的结构关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等综合情况,合理地选择模板和支撑系统,并符合以下原则:

1、模板及支撑应能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设计应合理,尽量使用专用模板。

2、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模板接缝处理方案必须保证不漏浆。

4、模板及支撑系统构造要简单并装拆方便,要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砼的浇筑、养护。

5、应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以及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及支撑体系图)。

二、施工现场应对模板质量、外观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以及相应的附件(角模、连接附件)、支撑系统都应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可用于工程,提出修正意见。

重要部位应采取预拼装措施。

钢管必须平直,严禁弯曲,木楞必须刨平刨直,尺寸一致。

三、隔离剂应即有利于提高砼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又能降低模板工程费用。

脱模剂应不影响砼表面粘结,不使砼表面污染和变色;

冬期施工时,要选用冻结点低于最低气温的脱模剂;

雨季施工时,要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脱模剂;

脱模剂应具有合格的热稳定性。

四、砼整体结构的模板拆模原则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板支架拆除必须有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手续及混凝土强度报告。

2、模板拆除顺序应按设计方案进行。

当无规定时,应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

3、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4、当水平支撑超过二道以上时,应先拆除二道以上水平支撑,最下一道大横杆与立杆应同时拆除。

5、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

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应用溜槽滑下或用绳吊下,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6、底摸拆除前,砼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均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上(砼强度应以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结构跨度大于8m的梁、板、拱壳和大于2m的悬臂构件应达到100%。

7、侧模拆除前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拆模后应立即采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包裹要严密,不得有缝隙,严防砼过早失水,影响砼的强度。

8、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可继续拆除。

9、大模板墙体施工,在常温下墙体砼强度必须达到2.5Mpa,冬期施工现浇砼结构砼强度应达到7.5Mpa,内墙砼强度应达到4MPa。

10、对于大体积砼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砼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一般应采取保温措施,使砼内外温差降低到25℃以下时方可拆模。

11、模板拆除必须干净彻底,不得在梁柱节点处遗有木条,防止因梁底钢筋过密阻止砼进入形成的孔洞不易发现。

第三部分混凝土工程

第一章现浇梁、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现浇多层建筑物梁、板模板支设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支撑立杆下应加设10×

10×

5cm的方木垫板,也可铺设5cm厚的通长垫板,不得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并应在支架的两端和中间部位与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二、模板应使用质量好的覆膜木模板或竹胶板,面板厚度不小于15mm。

梁、板底模当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跨度小时取大值,跨度大时取小值,最大起拱高度不宜大于20mm,板的长边方向严禁起拱。

三、当梁侧板高度超过600mm时,可在侧模中部增设对拉螺栓,梁的侧模包住底模。

梁的侧模宜采取散装散拆施工方法,梁模板拼装时,应从两端向中间拼,把拼缝放在梁中间,以保证模板拼缝质量,严禁采用在梁柱交接处补条的做法。

四、梁底支撑采用48×

3.5钢管,必须保证梁底下设一排支撑,纵向间距为60~100cm为宜,梁底下小横杆以40~60cm为宜,但每块模板不得少于3根横杆。

靠近模板端部的横杆距端部宜在10~15cm之间。

对于重量较大的梁支撑立杆与横杆间应采用双扣件,防止横杆下滑。

必须按照规定设置扫地杆,禁止一根立杆做顶柱,上、下端同时使用大头丝。

五、立杆连接宜采用专用扣件对接,不宜采用架卡搭接。

支撑立杆在安装的同时,应架设水平方向纵横向支撑,步距不得大于1.2m,当梁截面较大时,步距不得大于0.6m。

当支撑立于基土上时,应将基土筑高10cm并整平夯实,宽度比梁宽出每边50cm,并铺设5cm厚、15cm宽以上的通长木垫板。

如仍易被水浸泡,应在上述范围内做C10砼垫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以防止支撑下沉。

并应从梁底中部支撑立杆开始设置人字撑,以形成共同受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六、现浇板模板应采用大模板制作,模板拼缝应严密,禁止出现在阴阳角处进行补条或补板头的做法,禁止使用宽度小于100㎜的板条拼模。

所有混凝土与模板接茬处的拼缝均应采取加设双面胶或海绵条等防漏浆措施。

同时在模板的正反面用油漆编号,以便模板的周转使用,同时也便于发现轴线方面的错误,以便及时纠正。

大模板下部采用短钢管或同等厚度的木楞来增加刚度,间距不得大于20cm。

在模板的接缝处应采用10cm宽的木板,以便于大模板的固定。

大模板应压在梁侧模上面,宜在梁侧模上附条,以便于二者固定。

大模板铺设时应从梁侧模处开始,从四周向中间赶,把拼缝或补条放在板的中间,以保证拼缝质量。

七、现浇板模板支撑间距不得大于1200mm,应优先采用碗扣脚手架,模板支架立杆在安装的同时,应架设水平支撑,立杆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每增高1.5~2m时,再增设一道水平支撑。

第一步大横杆高度可采用1.8m,其它大横杆不得大于1.5m。

大横杆采用纵横连续布置,并在建筑物四周及中间部位设置加固点,当立杆高度超过4m以上时,尚应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支撑,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板的支撑系统应与梁或墙体的支撑系统连成一个整体。

八、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现浇面铺设前,应及时将楼层+500mm的平线引测到剪力墙钢筋上,作为现浇板模板支设的依据。

同时,对楼层的标高控制线应严格抄测和复核。

九、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梁板模板内的锯末、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若使用水冲法清理,应在梁底预留孔洞,且冲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

禁止将垃圾冲入到柱帽或梁底处隐蔽,造成拆模后混凝土夹渣。

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严格依据标高测量线,对上表面的标高进行挂线复测和找平,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搓平、原浆扫毛,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防止裂纹。

十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上下通道进行封闭,禁止操作人员上下。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前(一般夏季24h,冬季48h内)禁止上人操作或落放重物。

第二章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墙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预拼装,拼装前对胶合板模板应先裁口,使两块胶合板间的拼缝形成台阶缝,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0mm。

两块大模板间的拼缝也要做成台阶缝,台阶与板面平行的长度不得小于20mm。

二、剪力墙的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不变形。

采用覆膜木模板的,面板厚度不得低于15mm,横、竖档间净距不得大于250mm,墙体高度大于3米时,背楞间距不得大于200mm。

两片大模板间采用穿墙螺栓拉结,穿墙螺栓一般采用Ф12钢筋制作,穿墙螺栓应固定在横竖档上,同时穿墙螺栓应垂直墙面。

螺栓纵向间距应控制在500mm以内,且最下一排螺栓距现浇面的距离应小于200㎜,第二排对拉螺栓与第一排的间距应小于400㎜。

横向螺栓间距应控制在600㎜以内,且第一列螺栓距墙体阴阳角处的间距不得大于200㎜,剪力墙与梁相接触处模板应用整块模板套割成型,不得使用补条或补板头的拼接做法。

三、对于墙连柱,柱与墙模板交接处的阴角部位必须采用不小于L63×

5的角钢焊制的拐尺进行固定,间距不得大于40cm。

四、在砼墙内预留洞口时,应采用钢板制作。

钢板厚度4mm,内支撑间距不得大于25cm,洞口下钢板要留设出气孔,出气孔直径不得少于30mm,呈梅花形布置,数量视洞口而定,间距不得大于20cm,同时每隔40cm留设一个直径70mm的振捣孔,在洞口下部,墙模板应留设浇筑口,以便洞口下砼浇筑。

五、剪力墙支模前,应在剪力墙两面分别弹出立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

在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对每一道剪力墙的底口和上口分别检查其轴线位置,同时,校正剪力墙的垂直度。

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每一道剪力墙的轴线位置进行复核。

六、现场剪力墙和现浇面分开进行浇筑的,剪力墙应一次浇筑到板底口上20mm,遇到梁时留出梁的位置。

在模板拆除后,从墙上弹出楼板的底口线,将线上部分浮浆凿出,清理干净。

梁窝位置应预留准确、截面方正。

七、外剪力墙周圈模板应比现浇面高出200㎜左右,并在现浇板上表面下150㎜左右处预埋螺栓套管或螺栓加固预埋件,横向间距不大于1米,螺栓宜为Φ16-Φ18,在支设上层外剪力墙模板前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接触处均应弹出水平线并采取加设双面胶或海绵条等防漏浆措施。

加固示意图如下:

外墙模板支设加固及预埋件做法示意图

八、现浇面剪力墙两侧楼面混凝土平整度的控制:

现浇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剪力墙应凿毛处两侧300㎜范围内混凝土的上表面,用水平尺进行精确搭杆找平,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5mm以内,以便于控制模板底部缝隙。

九、合模前,应对剪力墙根部边线以内进行彻底的凿毛、清理。

合模后,应将模板底口拼缝用石膏掺水泥严密封堵,保证不得漏浆。

禁止采用在底口塞入碎模板的方法进行封堵。

十、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坐浆处理,座浆厚度宜为50㎜左右,灌入同配比的去石子水泥砂浆。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严禁混凝土浇筑时直冲钢筋落下。

十一、脱模剂的使用:

现场必须使用质量好的脱模剂或机油,禁止使用废机油和废柴油,涂刷应均匀,立模时,不得出现流坠,大片油污污染钢筋及混凝土。

十二、剪力墙的养护:

拆模后,应利用螺栓加固眼挂塑料薄膜、毛毡等及时对剪力墙混凝土进行养护,每天养护不得少于两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夏季可采取覆盖毛毡、洒水进行养护。

冬季必须进行覆盖,有条件的进行封闭楼层、加温等其它养护措施。

第三章框架柱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柱支模前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还弹距柱表皮20cm的控制线,以便检查。

二、柱模板应采用覆面胶合板模板。

配置柱模时,柱模与梁柱接头模板一次配成,留设梁窝,模板一次支设,拆除时只拆柱身,留梁柱接头,保证接头美观。

梁柱接头模板与柱身模板的拼接位置为最大梁底下40cm及80cm,相对的面模板高度一致,梁柱接头的最短两块模板不得少于一道柱箍。

梁柱接头模板与柱身模板为两段,但通过在拼缝处用木楞钉牢,并错槎拼装,拆柱模时先将两节模板连接处的木楞拆除,再将柱身模板拆除,但不得挠动梁柱接头模板。

三、柱模板立档净距不得大于10cm,柱箍间距不得大于60cm,2m以下不得大于40cm。

模板立档可以采用Ф48钢管,但其木楞厚度必须和其相适应,最厚不得超过5cm。

柱箍宜采用[10或[12的槽钢,边长大于60cm的柱中间必须设拉筋,拉筋间距不得大于60cm。

四、对于框架结构,柱的支撑及校正可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间每隔6m设斜撑或剪刀撑一道,以确保立杆的稳定性,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应满足其支撑梁板的受力及构造要求。

五、柱模板拼接时,必须采用阶梯缝,严禁直缝拼接,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六、为固定柱底盘,应在楼板浇筑砼时距柱30cm左右插入Φl4的短钢筋头,外露长度不得小于10cm,间距不得大于40cm,在柱模板支设前用1:

2水泥砂浆找平立模板部位,但不得吃入柱砼内,柱模板支设校正完毕后,用水泥砂浆封堵根部缝隙,防止跑浆造成烂根。

七、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

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

有大的预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筑;

有暗梁或梁穿过;

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八、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扫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并经隐蔽验收;

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砼。

九、模板涂刷隔离剂时,首先应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砼残留物后再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染钢筋,如污染钢筋应用洗衣粉洗去。

十、框架柱浇筑前底部先填以5~10cm厚的同混凝土强度的去石砂浆,柱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下面有人敲打模板,防止出现孔洞。

柱高在3m之内,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斜溜模分段浇筑,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留施工缝时留在主梁下面。

第四章楼梯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对楼梯踏步模板的要求:

各工程项目应依据图纸,制作出专用模板,且保证每楼梯间至少一套,不得多楼梯间采用一套模板。

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刷油、保养。

损坏的及时更换,不得采用破损的模板制作楼梯模板。

支设完成后的楼梯模板不得作为上下人员的通道。

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楼梯间施工应采取固定施工人员的方法,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固定施工楼梯间的工人进行详细交底。

模板支设完成后,现场质检人员应对模板标高逐项复查,特别是对休息平台处的标高应严格控制。

在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模板、钢筋、混凝土各分项操作人员及专职质检人员的名字标识到楼梯间混凝土结构上。

三、对标高控制的质量要求:

现场技术人员应及时将楼层平线准确抄测在楼梯间两侧墙、柱上,其加固、支撑体系应严格按照审批的施工方案执行,每踏步标高偏差应控制在5mm以内。

四、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操作人员应挂平线进行找平,踏步处不得吃模。

施工现场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找平、抹压并用抹子刮净踏步侧面模板上的混凝土灰浆,拆模时防止粘连破坏踏步阴阳角。

找平后的踏步混凝土表面应与模板上棱齐平,拆模后的踏步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阴阳角顺直,无吃模、掉角、脚印等缺陷。

五、对混凝土接槎的质量要求:

楼梯留槎的位置应经过设计、监理、质监等单位的同意,禁止私自留槎。

一般楼梯两侧无现浇剪力墙的工程,应留在楼梯上三步处,在支设上一层的模板前,应将接槎凿毛、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座浆处理。

六、楼梯踏步处留茬要求:

楼梯两侧有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工程,现场留槎应根据设计意见,如设计无要求,留在上三步较困难时,也可留在楼梯平台处,但不得影响楼梯钢筋的绑扎施工。

同时,也应做好接槎的凿毛、清理和座浆等工作。

七、楼梯间两侧墙体接茬的处理:

楼梯间内两侧墙体模板的支设同剪力墙外墙模板的支设方法,严格控制接茬的垂直度和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不得出现错台、歪斜、蜂窝、漏浆、孔洞、清砂断层等现象。

八、其它要求:

楼梯踏步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踏步棱角不被碰掉的前提下方能拆除,楼梯在拆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养护,保证楼梯间整洁、光滑,不得有垃圾、灰浆、以及质量缺陷等。

楼梯间拆完模板后应及时用木板条等做踏步护角处理,确保楼梯踏步混凝土不受破坏。

第五章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必须自成体系,做到模板独立、支撑独立,后浇带模板支撑严禁提前拆除,待该处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方可拆除,其支撑体系上下立杆的位置必须对应。

同时应重点加强对施工缝的处理、空心楼盖或叠合箱处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处钢筋的保护、模板清扫口的留设、支撑体系整体美观性(采用专用架杆、刷漆粉色标识等)的控制。

二、钢筋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处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得大于100mm,必须有附加钢筋加强措施。

同时必须制有专用模具,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

三、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应照图纸说明施工或采用比原结构强度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按要求清理干净垃圾、杂物、钢筋浮锈等,两侧混凝土接茬必须凿毛到位,冲刷干净。

且不得过早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必须满足变形龄期。

在两侧混凝土上涂刷水泥浆或界面剂。

浇筑时应振捣密实,表面应平整、光滑。

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四、防护措施: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后浇带进行防护,现场防护可采用覆盖木模板等措施。

基础后浇带内,应有排水措施,禁止该处后浇带内钢筋浸泡在水中。

五、其它措施: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后浇带梁内不得浇入混凝土,禁止使用风镐等破碎后浇带混凝土。

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梁内侧及板侧面的挡板,以防后期施工中不易拆除。

六、地下室筏板、剪力墙后浇带应按照图纸要求提前预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固定要居中、牢固,地下室处的后浇带一般不提倡采用后置橡胶止水条的做法。

第六章电梯井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电梯井内模板的支设采用整体提升式支设方法,支设井内壁的模板应比现浇面高200㎜左右,在下层电梯井剪力墙上预埋套管,预留孔留设位置宜为现浇板下200㎜,距梯井内阴角为200㎜左右,孔径宜为75㎜,上、下层接茬处模板加固严格按外剪力墙模板支设方法支设。

具体支设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电梯井模板支设加固示意图

二、混凝土表观质量的控制:

电梯井内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阴阳角顺直、色泽均匀、表面不宜有气泡、麻面、掉皮、起砂、接茬错台,严禁出现浇筑上层混凝土污染下层墙面现象。

电梯井开关盒处预留洞模板应采用十字撑,保证混凝土浇筑完后模板不变形。

三、电梯井垂直度的控制:

严格控制井筒全高的垂直度,电梯井在每层均应弹定位中心线,每个电梯井应在底部中心设中心控制点,以控制井筒的对角线及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

必须保证对角线的允许偏差在5mm以内。

四、电梯井上口标高的控制:

上口加固必须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好上口的标高,使其在同一水平面上,若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应弹线用切割机扫平并采取加设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