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412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煤矿采矿设计管理规定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硐室地面高出临近巷道底板0.3~0.5m,采用混凝土或其他不燃性材料铺底,厚度100mm,并设3‰的向外流水坡度。

(六)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或石门之间设采区煤仓进行转载,区段运输顺槽与采区上下山之间优先选择区段煤仓转载(运输上山布置在煤层中的可直接搭接转载)。

第一十条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严禁“剃头”开采。

回采工作面范围内不得随意设计施工联络巷等辅助巷道,特殊情况确需施工的,须经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之间施工联络巷,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第一十一条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照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管线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等需要进行计算选取。

第一十二条根据围岩性质、巷道用途及服务年限、巷道受采动影响程度等因素制定本矿巷道差异化支护技术标准,依据标准设计巷道支护形式及参数。

岩石巷道宜采用光爆锚喷支护,煤及半煤岩巷道宜优先采用锚杆支护。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第一十三条采煤方法及工艺的选择,符合下列规定:

(一)选择采煤方法,根据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等因素,以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回收率为目的,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二)大、中型矿井宜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三)合理选择回采工艺,采煤工作面连续可采(即回采区域内无落差大于煤层厚度1.5倍的断层)煤量低于20万吨,应采用炮采工艺。

采用综采工艺回采时,液压支架最小结构高度应低于煤层最小开采厚度0.3m。

(四)采煤工作面设计时,其开采范围内宜避开落差大于煤层厚度1.5倍的断层或煤层厚度低于1.2m的非保护层开采薄煤区域;

煤层煤样灰分超过37%时,不得开采。

第一十四条采区及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符合下列规定:

采区回采率:

中厚煤层不小于80%。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

中厚煤层不小于95%。

第一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编制防治水设计:

(一)提高回采上限开采。

(二)底板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开采。

(三)接近或穿过老塘(老空)区时。

(四)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发育带、陷落柱(疑似陷落柱)时。

(五)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采掘工作面有突水征兆时。

(六)下山采区开采时。

(七)其他需要进行水害防治的工程。

第一十六条采区、采煤工作面编号及设计文本格式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区编号采用SMC格式。

其中:

S—为开采水平序号(使用罗马数字表示,如Ⅰ、Ⅱ、Ⅲ等),一水平采区通常省略。

M—为开采煤层(组)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C—为采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采煤工作面编号采用SMCG-F格式。

M—为开采煤层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当为煤组时,分层号用下标表示,如72煤、82煤)。

G—为采煤工作面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F—为分层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上报设计材料份数及文本格式符合下列要求:

1、文字材料一式二份,图纸一份,并附电子版。

2、文字材料采用宋体、4号字、A4纸张打印,并装订成册,有封面及目录;

图纸采用采矿AutoCAD软件计算机制图。

第一十七条井下运输系统设计遵守下列原则:

(一)运输机械化,系统简单,环节少,取消人工搬运。

煤炭运输皮带化,辅助运输采用电机车,推广无极绳绞车或卡轨车,条件适宜的岩巷掘进采用系统出矸。

(二)上下环节运输能力相匹配,设备能力备用系数合理。

(三)便于设备运输、安装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四)电气设备上方顶板要牢固,并不得有淋水,否则要采取措施。

第一十八条井下煤炭运输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要运输大巷、采区上下山、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等主要运输环节,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因巷道长度较短等不适宜采用带式输送机的,可采用刮板输送机。

(二)开采缓倾斜煤层,采区上下山采用普通带式输送机运煤时,向上运输倾角不宜大于18°

,向下运输倾角不宜大于16°

(三)减少运输、转载过程中煤的破碎及降低粉尘。

(四)采区、工作面运煤路线避免与轨道运输及行人路线相交叉,减少轨道和行人跨越输运机等不安全环节。

第一十九条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区上、中部车场采用甩车场布置形式,轨道下部车场与大巷之间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二)条件适宜时,采区上下山可与回采工作面顺槽组成连续辅助运输系统。

(三)采掘工作面优先采用无极绳绞或卡轨车车连续运输,减少小绞车运输。

小绞车运输时,摘挂钩地点必须设计足够的平车场。

(四)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50m时,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长距离、大垂高的采掘工作面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五)掘进工作面有条件采用皮带运送物料的,可采用皮带运送。

岩石平巷掘进工作面,当人工推车距离超过300m时,要采用机械运输方式。

(六)采区必须具有完善的出矸系统,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煤与矸石分运系统,否则严禁生产。

(七)轨道运输线路道岔应按标准道岔设计,因巷道、地质、通风等条件限制造成敷设标准道岔确实存在难度时,可以敷设简易道岔,但必需经过机电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同意,道岔使用单位制定运行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非主要斜巷辅助运输(除斜井井筒、暗斜井、采区上下山以外的斜巷)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主要斜巷辅助运输有正规设计,包括上下部平台长度、线路坡度和曲线半径、信号硐室和躲避硐室、绞车选型等。

(二)线路平曲线半径人力推车时不小于6m、机械调车时不小于9m,竖曲线半径不小于9m。

(三)采用绞车提升的:

1、斜巷上部必须有足够的过卷距离。

过卷距离根据巷道倾角、设计载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实际制动力等参量计算确定,并有1.5倍的备用系数。

2、斜巷上、下部必须设信号硐室。

信号硐室规格为净宽1.4~2.0m,净高2.0~2.2m,净深1.4~2.0m。

信号硐室位置在变坡点附近平巷段,以保证把钩工操作安全和直视运行车辆为原则。

斜巷上部信号硐室与绞车窝合二为一的,其空间满足绞车安设及操作要求。

3、斜巷运输必须设计安全设施。

(四)斜巷兼作行人道时,必须每隔40m设置躲避硐,躲避硐规格为净宽不低于1.2m,净高不低于1.8m,净深不低于0.7m。

(五)支架进出线路转弯半径不小于6m(整架进出不小于9m),组装、拆除硐室中心线应与轨道中心线保持一致,并保证液压支架两侧与硐室帮部之间有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

组装、拆除硐室车场必须采用平车场,长度不小于10m。

第二十一条通风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矿井必须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局部通风规范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二)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计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

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水平、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高瓦斯矿井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须至少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矿井和采区的绞车房、变电所、炸药库、充电硐室等硐室必须实现独立通风。

炸药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的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瓦斯泵站设在新鲜风流中。

采用扩散通风的硐室,其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

水平、采区胶带运输巷不应兼作回风巷,已兼作回风巷的,要制定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应满足瓦斯治理和热害治理的需要,严禁使用局部通风机处理瓦斯。

(三)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

(四)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根据该处全风压供风量和瓦斯涌出量编制通风设计。

(五)巷道布置要考虑风流顺畅,降低风阻。

第二十二条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设计符合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压风系统设计满足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安全救护等使用需求。

第二十三条排水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区排水系统尽可能实现自流排水,采用设备排水的,减少多级排水,水害威胁较为严重的采区,布置专用泄水巷。

(二)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三)采煤工作面设计时,对受上覆松散层含水层、砂岩裂隙水、灰岩水威胁的采煤工作面,涌水量达到150m3/h及以上的,实现自流排水,不能实现自流排水的,必须设计专用泄水巷;

涌水量小于150m3/h的,不能实现自流排水的,必须设计具备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及设备。

在采煤工作面回采或巷道掘进过程中,实际涌水量达到150m3/h及以上时,必须补充设计专用泄水巷。

第二十四条供电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一)集约化布置,减少中间环节。

(二)采区变电所位置选择在负荷中心附近。

(三)移动变电站与巷道和皮带机的距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四)井下各级电压等级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八条规定。

第二章采区设计

第二十五条编制采区设计前具备下列文件或资料:

(一)矿总工程师下达的采区设计任务书。

(二)经公司审批的采区地质报告。

采区地质报告包括地质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

附图主要有采区井上下对照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储量计算图、勘探线剖面图、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采掘工程平(立)面图、主要运输和回风大巷水平地质切面图等。

(三)矿井设计文件。

包括矿井初步设计、矿井改建设计、水平设计等设计文件。

(四)经公司审批的矿井生产规划。

(五)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第二十六条采区设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矿井根据采区接替安排,由矿总工程师下达采区设计任务书。

采区设计任务书包括采区地质报告提交时间和采区方案设计编制、审查、上报时间;

对采区设计生产能力、采煤方法、开拓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改革的要求等内容。

(二)矿有关部门根据采区设计任务书进行采区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进行采区设计,编制采区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报公司批准。

第二阶段是进行采区施工图设计,根据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对采区巷道断面、采区上、中、下部车场、采区巷道交岔点及采区硐室等单位工程进行具体设计,计算有关尺寸、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绘制图纸和表格,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采区设计说明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矿井概况。

(二)采地质情况。

1.采区范围:

包括采区边界、回采上下限、与相邻煤层和采区的关系、采区地面情况等。

2.煤层赋存状况:

包括煤层走向、倾向、倾角;

可采煤层层数、层间距、煤层厚度及煤层赋存稳定性、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等。

3.地质构造情况:

包括主要断层和褶曲构造情况;

岩浆岩侵蚀、古河流冲刷情况;

保护煤柱的留设等。

4.水文地质情况:

包括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

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

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

断层导水性;

现生产区域最大及正常涌水量,采区涌水量预计(提供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等。

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包括瓦斯、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地压情况等。

6.分煤层及采区储量。

7.煤种与煤质:

包括各煤层煤种及主要煤质指标(灰分、挥发份、含硫量、发热量等)。

(三)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计算、确定。

(四)采区设计方案(分方案说明,比较方案不得少于2个)。

1.采区准备方式。

2.煤层开采顺序。

3.采区巷道布置。

(1)开拓大巷布置:

包括轨道(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布置方式、巷道平面位置、层位、主要技术参数选择及依据。

(2)采准巷道布置:

包括采区上下山位置、数目、层位、主要参数选择及依据、采区上下山与开拓大巷的联系方式。

(3)区段布置:

包括区段巷道布置方式及层位、区段垂高及个数、工作面倾斜长度、区段开采顺序、区段巷道与采区上下山的联系方式。

4.采掘工作面安排:

包括采区系统贯通路线和首采工作面,采区系统贯通工程量(岩、煤)及贯通工期,投产工程量(岩、煤)及投产工期等。

(五)采区设计方案比较

对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先进性和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定性、定量比较,并附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表,分析确定推荐方案。

(六)采煤方法和主要装备的选择。

(七)通风系统设计。

1.采区生产布局及采掘接替安排情况简述。

2.采区及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

3.采区需风量及配风计划,采区主要通风巷道通风断面校核,通风设施安装的具体位置等。

(八)瓦斯治理设计。

(九)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十)防尘、压风、防灭火系统设计。

1.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分析。

2.防尘、压风、防灭火系统设计。

(十一)防治水设计。

1.采区涌水量预计及主要水害分析。

2.防治水工程设计。

3.采区排水方式的选择及主要设备选型。

(十二)运输系统设计。

1.煤炭运输系统设计:

包括采区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及主要运输设备选型。

2.辅助运输系统设计:

包括采区辅助运输方式的选择及主要运输设备选型。

(十三)供电系统设计。

包括采区用电负荷计算、采区供电方式、采区变电所位置及主要设备选型。

(十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预防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灾害及穿过较大断层、火成岩侵蚀区等地质复杂地区的安全技术措施。

(十五)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包括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率、采区系统工程量、投产工程量等。

第二十八条采区设计图纸包括:

(一)采区井上下对照图(比例1:

5000或1:

10000)。

(二)采区地质和水文地质图(比例1:

2000或1:

5000)。

(三)地质柱状图。

(四)勘探线剖面图。

(五)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比例1:

1000或1:

2000)。

(六)采区通风系统图。

(七)采区安全监控系统图。

(八)采区管线布置图(包括防尘、供水、压风、通讯等管线布置)。

(九)采区供电系统图。

(十)避灾路线图。

(十一)采区上、中、下部车场施工图(比例1:

500)。

(十二)采区巷道断面图(比例1:

50)。

(十三)采区主要硐室施工图(比例1:

200或1:

第三章采煤工作面设计

第二十九条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前具备下列文件或资

 

料:

(一)矿总工程师下达的采煤工作面设计任务书。

(二)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采煤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三)经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及相关补充设计资料。

(四)邻近工作面或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五)邻近区域内巷道布置关系及采掘活动情况。

第三十条采煤工作面设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矿井回采接替安排,由矿总工程师下达采煤工作面设计任务书。

(二)由技术部门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图纸,以电子版形式发给各专业。

(三)各专业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设计图纸,分别提供地质、防治水、通风、供电、设备选型、运输等资料,包括图纸及设计说明,经专业副总签字后,交生产技术部。

供电必须提供详细的电缆长度,合理确定移变硐室长度。

(四)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根据设计任务书和专业设计,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批准。

第三十一条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作面概况。

包括工作面井下位置、范围、对地表情况及邻近开采情况;

工作面储量情况;

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工作面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瓦斯、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等情况。

(二)回采工艺选择和采掘设备选型。

(三)工作面巷道布置、断面和支护设计。

(四)通风系统设计。

(五)瓦斯治理设计。

(六)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七)防尘、压风、防灭火系统设计。

(八)运输系统设计(综采工作面考虑安装、拆除路线)。

(九)供电系统设计。

(十)防治水设计(包括排水系统、水仓、沉淀池等)。

(十一)避灾路线。

(十二)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二条采煤工作面设计图纸包括: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比例1:

1000)、剖面图(比例1:

500)、巷道断面图(比例1:

(二)工作面主要生产系统图(1:

1000,可在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上加绘)。

(三)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四)主要联络巷、硐室施工图(比例1:

(五)避灾路线图。

第三十三条矿井在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前,必须编制工作面安装、拆除设计,作为工作面安装、拆除系统准备的依据文件,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进出架主要路线宜优先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

(二)组装(拆除)硐室及工作面顺槽靠近切眼附近设置车场。

(三)推广综采液压支架快速组装(拆除)硐室系统。

第三十四条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设计按下列程序进行:

在综采工作面系统贯通前、回采收作前,由矿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完成工作面安装、拆除设计,经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批准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三十五条综采工作面安装、拆除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一)进出架线路设计。

包括线路长度、坡度、线路联接方式、轨道型号及轨距、轨枕型号及间距。

(二)组装(拆除)硐室设计。

包括位置、断面尺寸及支护形式。

(三)进出架线路上的车场设计。

包括位置、断面尺寸、支护形式及双轨中心距。

(四)绞车布置及选型。

包括数量、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方向、钢丝绳规格及提升能力校核等。

绞车(大件)安装、回收要打专用起吊锚杆,在设计中要进行明确规范。

(五)起吊装置布置及选型。

包括起吊装置布置图、起吊设备规格型号等。

第三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准备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在掘进期间完成工作面改造及准备工作:

(一)工作面内存在落差大于煤层厚度1.5倍的断层;

(二)连续煤层厚度低于1.2m区域面积大于2000m2。

第三十七条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实施停产改造:

(一)炮采工作面内连续全岩长度超过10m或累计全岩长度超过15m;

(二)综采工作面内连续全岩长度超过30m或累计全岩长度超过50m。

第四章专项工程设计

第三十八条专项工程包括矿井及采区主要生产系统、主要硐室等改造工程。

第三十九条编制专项工程设计前具备下列文件或资料:

(一)矿总工程师下达的专项工程设计任务书。

(二)施工区域地质资料和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专项工程地质说明书。

(三)邻近区域巷道布置关系及采掘活动情况。

(四)机电设备布置图及位置关系资料。

(五)与专项工程有关的设计资料(矿井设计、水平设计、采区设计等)。

第四十条专项工程设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由总工程师下达专项工程设计任务书。

(二)由有关部门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编制专项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报公司批准。

(三)引进的新设备由机运专业编制安装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技术部门根据安装设计进行井巷工程设计,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报公司批准。

第四十一条专项工程设计说明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专项工程目的及用途。

(二)专项工程设计方案。

1、巷道布置(包括巷道平面位置、层位选择以及同周围巷道的关系)。

2、巷道断面尺寸及支护设计。

(三)专项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通过技术可行性、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十二条专项工程设计图纸包括:

(一)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断面图。

(二)主要硐室施工图。

(三)其他相关图纸。

第五章设计管理

第四十三条成立采矿设计管理小组,总工程师任组长,安全生产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技术部设计人员和各专业主管技术员组成。

设计管理小组负责采矿设计的草案讨论及正规设计的审批,生产技术部负责日常工作。

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根据设计计划向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委托书,并组织方案讨论和审批工作;

副组长负责对本专业设计进行指导,成员负责编制采区、采煤工作面、专项工程等设计中涉及到本专业的各项设计。

第四十四条设计管理小组配备专职采矿设计人员至少3人。

机电、运输、通风、地质等部门配备本专业专职或兼职设计人员至少1人。

设计人员必须由工作责任心强、具备生产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政策水平、取得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担任。

第四十五条设计编制、审查、报批等时间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区地质报告、采煤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提前1个月送交设计单位。

(二)采区设计提前3个月完成报公司审批,施工图提前1个月完成送交施工单位。

(三)采煤工作面设计提前1个月完成送交施工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