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9410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度的就业政策措施与社会保障体系.doc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总人口已超过10亿人,其中劳动人口超过4.05亿人。

印度的人口年增长率1991年为2.03%,1998年为1.68%(注:

(印)塔塔服务公司:

《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

),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1997年为41.8%)(注:

(印)塔塔服务公司:

《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61页。

)。

因此,就业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独立5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印度经济仍然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就业问题仍然未能较好解决。

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失业和向千百万无业者提供有报酬的就业机会。

然而,5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如1951年印度的失业人数仅为330万,到1990年已上升为2800万(注:

鲁达尔·达特:

《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10页。

)。

这意味着在这期间印度经济发展未能吸收同期正常增长的劳动力,更不用说减少积压的失业人数。

印度未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一是人口及劳动力过快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使印度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影响之一是加重了印度社会的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严重而又长期存在的问题。

虽经独立后50年的发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印度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例如,1992年这一比例为41.7%,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3.548亿(注:

鲁达尔·达特:

《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18页。

)。

据有关资料分析,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失业或就业不充分。

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与消除贫困问题是紧密相关的。

虽然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但50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付出的持续努力却不能说没有作用。

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努力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印度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印度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印度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欠发达所造成的。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能动作用。

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作用,把国家置于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度政府一方面发挥“企业家”作用,直接参与并调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发挥经济调控者作用,通过编制实施经济计划,颁布法令、政策,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印度市场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注:

参见陈继东著:

《独立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3页。

)。

可以说,如果没有50年来印度政府的这种双重作用,印度经济是不能取得显著发展和进步的。

换言之,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就业压力,印度政府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

--empirenews.page--]  第二,印度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从印度这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从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的国情出发,印度政府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印度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从“二五”计划开始,也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颁布相关政策,为小型企业保留了部分行业领域,不许大型企业参与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亦显著增加,从1979~1980年度的670万人扩大为1997~1998年度的1670万人,增长约1.5倍(注:

(印)塔塔服务公司:

《1988~198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84页。

《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91页。

),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三,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强调控制人口增长规模,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印度政府从“四五”计划开始重视人口问题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印度的出生率已从1961~1970年的平均41.2‰下降为1981~1990年的平均32.5‰。

印度人口增长率也相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1971年的24.8‰下降为1991年的23.8‰,1998年估计人口年增长率为1.68%(注:

(印)塔塔服务公司:

《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

)。

人口及劳动力增长规模控制,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四,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减轻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

    二、印度的就业计划及其措施  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尽管这些计划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但积极作用是应予肯定的。

  

(一)经济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失业和就业不充分是印度贫困的重要因素。

因此,从一开始起,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就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经济计划的重要目标。

  “三五”计划明确规定经济计划的长远目标:

“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这些都是目前条件为人们所接受的计划目标。

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不同的概念,而是国家须致力实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这些目标没有哪一个能在排除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计划必须对所有目标给予均等的重视(注:

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28页。

)。

”印度经济计划的制订者认为,增加投资就会带来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随着投资的扩大而增加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自动提高,就业便会扩大。

因此,在印度的第1个五年计划至第5个五年计划中,虽然增加就业一直是这些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但在每一个计划里却找不到为每个经济部门和地区所专门拟定的就业计划,以便一方面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增加国民收入。

之所以出现这一弱点,在于计划的制订者未认识到只有在选择了适当技术的情况下,投资和国民产值的增加才能相应创造出更大的就业。

其结果就是五年计划关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落空了,失业率随着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持续增加。

例如,“一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仅2.9%,失业人数为530万人;“二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上升为3.6%,失业人数增加为710万;“三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为4.5%,失业人数达960万(注:

鲁达尔·达特:

《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0页。

)。

[!

--empirenews.page--]  “六五”计划在就业政策的序言里承认:

“在就业方面,情况远远不令人满意。

过去10多年来,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人数大大增加。

因此,我们的就业政策应当包括两个主要目标:

通过提高有偿就业的增长率来减少就业不充分和减少通称为公开性失业的经常性失业。

”“六五”计划开始时的失业总人数为1200万,“六五”计划预计在1980~1985年间将新增劳力3430万,计划新增就业3430万个,到该计划结束时的失业总人数仍为1200万。

“六五”计划的就业目标总体上得到实现,到1985年3月第7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失业总人数为920万(注:

但印度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失业总人数为1390万。

见鲁达尔·达[1][2][3][4]下一页特:

《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2页。

)。

  “七五”计划改进了计划方法,在计划方案中列出了各部门设想的就业增长指标,并预计在该计划期内的4756万个标准人/年的就业总需求中,有4036万个可望得到满足,即就业年均增长率为3.99%,那么,到“七五”计划结束时的失业率将仅为2.1%,失业总人数为722万。

但鉴于80年代期间,劳动力一直在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5%,因此,失业人数增加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八五”计划开始时印度的失业总人数为2800万左右。

“八五”计划估计在1990~1995年间将新增劳动力3700万。

因此,“八五”计划文件把该计划期间的就业增长率定为3%,以保证就业目标的实现。

“八五”计划的前三年,就业人数增加了1878万人,这使1992~1995年的就业年增长达2%,但仍低于计划的年均增长率。

“九五”计划把在增长过程中创造充分就业机会列为计划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在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地区集中发展更多劳动密集型项目、部门和技术。

同时,鉴于失业率很高和临时工不断增加,“九五”计划决定实施一个国家就业保障计划来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

(注:

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

《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设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

《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计划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工具,在每个计划的文件中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基本目标。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上的问题,前5个五年计划未对各部门、行业的就业增长作具体规划,而依赖于经济增长自动增加就业机会,其结果是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第6个五年计划开始,计划文件对总的扩大就业目标进行了按部门的分割性规划,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来增加就业,收到了一定效果,有助于减缓失业压力。

但是“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中都存在就业平均增长率高估的问题,实际就业年均增长率不仅低于计划指标,同时也低于新增劳动力的年增长率。

这样,印度失业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扩大。

尽管有这种问题,但总的失业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还略有下降,应该说经济计划对扩大就业所做的安排和相应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总的看来,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印度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长期目标。

  

(二)乡村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empirenews.page--]  印度政府还通过实施各种乡村发展计划来增加就业,因为印度最主要的失业者分布在广大的农村。

而要促进广大乡村的发展和消除贫困,给农村广大无业者或就业不充分者提供有偿就业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因此,印度从第4个五年计划开始,就陆续在不同地区,不同范围内实施了多种乡村发展计划,以促进增加就业。

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发展计划是一种综合性计划,它包括乡村和安全饮用水、道路设施建设等项目,还包括在乡村开展扫除文盲和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等内容,而不仅仅是安排有偿就业。

在此我们主要对乡村发展计划中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进行分析。

  70年代初,印度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

该委员会提出了农村电气化、修建公路和农舍及小型灌溉工程等方案,以缓解农村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

该委员会还建议,应当最优先实施农村服务中心的计划,因为该计划有助于向工科大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就业或自我就业的机会。

在1973年该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以后,印度政府为提供就业和缓解就业不充分而实施了以下措施:

1.农村工程计划。

该计划以修筑永久性民用工程为重点,以此来缓解实施该计划地区的落后状况。

2.边际农和农村劳动力计划。

该计划是对农村的边际农等贫困家庭发放专项贷款,使之用于饲养家禽、养鱼、养猪和从事园艺之类的辅助性行业,扩大自我就业。

3.小农发展机构计划。

该计划通过相应机构向小农提供专项贷款,帮助他们采用最新技术开发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活动,以此减少季节性就业不充分。

4.综合旱地农业开发计划。

该计划开展土壤保护、土地开发和水利等永久性工程。

这些计划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据估算,每投资1000万卢比,就可为大约1.5万人提供就业,因此可为计划项目实施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5.农村服务中心计划。

该计划是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