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高考作文立意思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高考作文立意思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高考作文立意思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这则试题,是材料加标题的形式。
立意时为了符合“切合题意,不脱离材料”的要求,那么在思考问题时就得始终围绕提供的材料,包括提供的引言材料和标题材料。
我们尝试着对些材料进行原点思维。
材料的“引言”和“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有三点:
①从自己生活中选择一种心灵深处特别热爱的事物;
②回答这种热爱深入到心灵的原因;
③可以从《说起梅花》一文寻找灵感。
材料的“标题”提供的信息主要是:
对所选事物的热爱不是普普通通的热爱,而是刻骨铭心的热爱。
结合“引言”“要求”和“标题”所提供的信息,立意的大致方向为:
选择一种事物,这种事物对自己的人格、尊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有着极其彻底的根本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自己对这种事物产生了不可抗拒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支撑着自己的整个心灵世界。
由以上分析,我们对原点思维的方法总结如下:
1.认清原材料。
原材料指的试题所提供的一切材料,既包括引言材料,也包括引出的话题或标题。
认清材料就是把提供的材料看清楚,弄明白,包括四个方面:
①分析原材料,即对原材料的内容进行分解;
②概括原材料,即对原材料的内容进行概括;
③理顺原材料,即对原材料的层次关系理顺;
④提炼原材料,即对原材料的观点进行提炼。
2.围绕原材料。
围绕原材料指的立意时,以原材料为直接前提、直接依据,以原材料为基点直接发散。
形成的主题直接与原材料相联系,不能通过某个中介与材料形成间接联系。
围绕原材料包括三个方面:
①围绕引言材料思考;
②围绕标题或话题思考;
③围绕材料的关键信息或主要信息思考。
二、因果思维立意
因果思维是根据事物因果联系的必然性来寻求创新突破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一般思维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的操作方式。
因果思维的主要思维加工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属于抽象思维。
因果思维包括因果分析和因果综合。
所谓“因果分析”,就是解剖、追问事物与事物这间相互制约、
相互生成、相互决定的内在联系的思维操作过程。
因果综合,就是在针对某种事物现象分析出来的若干原因、背景、功能进行整体上的总体概括性、归纳性认识。
“按事物存在的三种时间状态——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果分析可以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和操作模型:
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
此外还包括由这三种因果分析而产生的措施分析。
”[]我们如何运用因果思维来立意呢?
先看下面一则作文材料。
连恩青于20XX年3月20日到温岭市一家医院进行鼻腔手术,手术后,他经常感到鼻子通气不畅,并多次投诉了医院。
医院组织两次会诊,但未找出原因。
连恩青又到其他医院就诊,其结论均为“手术良好,不需再做手术”。
但他认为,是多家医院串通一气在骗他。
20XX年10月25日,连恩青来到这家医院,寻找之前的主治医生。
但主治医生不在,他就用匕首捅伤主任医师王云杰等3名医生。
王云杰因受伤过重抢救无效离世。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则生活现象材料,对于这类材料如何立意呢?
一般来说,可从因果分析与综合着手来立意。
首先进行原因分析与综合。
所谓“原因分析”,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产生的先在性、环节性、过程性的原因追问、探究、追溯。
所谓“原因综合”,就是对导致某种存在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之后,对这些多种原因进行的整体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最系统最关键的原因的认识过程。
连恩青为什么要杀人报复?
原因分析:
连恩青认为医院欺骗自己;
医生没有给连恩青做出合理的解释;
医生管手术是否良好而不管鼻子不畅是否有其它原因;
医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医生对病人的冷漠;
医生缺少生命关怀。
原因综合:
人与人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冷漠。
其次进行背景分析与综合。
背景分析,也称背景思维,对产生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依附的大背景、大气候进行的感受、探究和追问。
背景分析其实仍然对一种特殊的原因——共时性原因的分析,而上面所说的“原因分析”,则是一种历时性、环节性、过程性的原因的分析。
所谓“背景综合”,就是对导致某种存在现象产生的背景、气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之后,对这些多层次、多方面的背景进行整体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最系统最关键的原因的认识的思维过程。
产生“医患”现象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背景分析:
连恩青找不到其它解决问题的途径;
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社会上确实存在医生道德沦陷现象;
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和沟通;
人与人之间缺少爱与关怀;
对生命缺少应有的尊重。
背景综合:
法制不健全,职业道德堪忧,生命意识淡薄。
最后进行功能分析与综合。
所谓“功能分析”,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将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功能——作用、影响、意义——进行的推断、预见、前瞻。
所谓“功能综合”,就是对某种存在现象产生之后将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功能、影响、意义做出分析之后,对这些多层次、多方面的作用、功能、影响、意义进行整体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最系统最关键的功能、作用、意义的认识的思维过程。
如果这类现象任其发展下去,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功能分析:
人与人之间将更加冷漠,难有凝聚力;
诚信将严重缺失,彼此怀疑难有真情、真爱;
道德滑坡,整个社会充满欺诈、暴力,社会秩序混乱;
人们将生活在极度恐惧之中;
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严重危机;
民族走向衰落,国家走向灭亡。
功能综合:
()最后采用措施分析与综合。
措施分析与综合的成果来源于对原因、背景、功能分析所采取的一种
应对行为。
即过这种应对行为(措施分析与综合)来遏制、消解负面因素(原因、背景、功能)所产生的负面功能,或者通过这种应对行为(措施分析与综合)来催化、促成正面因素(原因、背景、功能)产生更好的正面功能。
你能提出从根子上杜绝这类现象再次发生的解决办法吗?
措施分析与综合:
诚信教育;
健全法制;
法制教育;
生命教育;
道德教育;
提倡人际关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因果综合,将以上分析出来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然后从某个角度确立自己最能写好的主题。
可参考的立意有:
责任和担当,尊重生命,人类需要关爱,信任和沟通,守住道德底线,法制与民生等。
由此,我们总结出因果思维的立意方法如下:
对于生活现象类材料作文的立意,适合运用因果思维。
可以层层追问原因,剖析社会背景,推测现象结果,提出解决措施。
最后才确定写作主题。
三、相似思维立意
相似思维就是从一个具有某种性质特点的事物身上联想到与它的性质、特点相似的另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
相似思维的主要思维加工方法是联想与想象,思维形式属于形象思维。
相似思维包括他相似思维与自相似思维两种类型。
1.他相似思维,是指在两个独立的具有外在差异性的事物上面洞察到其内在性质的相似的思维过程。
他相似思维有三种具体情形:
①物性与人性的相似。
②古代人事与当代人事性质的相似。
③人的此事与人的彼事性质的相似。
一般来说,对于寓意象征型作文的立意,要采用他相似思维进行立意。
主要通过“物性”与“人性”的相似性,将关键词进行转化,在转化成“人性”的基础上着手立意。
2.自相似思维
自相似思维,就是从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相似结构、相似性质上,看到局部和整体的一致性、相似性。
也就是说,从一个事物的微观到宏观的层次上、尺度上,看到其内在的一致性、相似性。
自相似思维的本质就是从细节的信息中看出整体的信息,从而概括抽象出总体的原理、规律和本质。
对于以小见大型作文的立意,要采用自相似思维进行立意。
(20XX,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
“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
“玻璃杯碎片呢?
”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
“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
“玻璃碎片,危险!
首先,对材料进行概括:
①游客做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对别人(尤其是弱势人员)是否造成伤害;
②房东做事要考虑尽量不为他人造成伤害;
③自私的游客在生活中遭遇不顺。
其次,运用自相似思维,从局部的“房东”与“游客”之间的“碎玻璃事件”,进一步升华为整个社会的问题:
“游客”代表了做事只管自己的感受、不考虑他人得失的一类人,是自私的一类人;
“房东”代表了做事处处为他人设想、为他人(特别是一些弱势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一类人,是具有爱心的一类人;
自私的人会因一些小事而处于尴尬不顺的境地。
最后,在自相似思维的基础上着手立意:
就态度而言,可从做人应当宽容,多为他人着想,做事应注意细节等;
就责任而言,可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己度人等;
就整个社会而言,应该弘扬爱心,关心弱势群体等。
对于以小见大型作文的立意,一般运用自相似思维:
首先对局部的或个别的现象在其性质、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概括;
其次由局部向整体进行联想,由局部的性质、结构、特征等联想到整体的、全局的性质、结构、特征等;
最后在整体的、全局的性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着手立意。
四、发散思维立意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的特征,很可能从已知导向未知,获得创新成果。
”[]发散思维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法和形式,而是一种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立意,关键是掌握发散思维的角度,并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发散思维有哪些角度呢?
1.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就是将思维对象从横的方向依照其各相关部分与特点进行思考,从而找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部位,确定如何改进的思维。
横向思维法,就是专门找缺点、找毛病,找到毛病治毛病。
如根据“东施效颦”的故事立意作文,有学生立意为“东施,你何必愁”,规劝东施,丑亦有其美,贵在心灵美,不必愁,不必急。
这位学生就是从东施的“容貌丑”这个缺点说起,提出的补救措施是达到“心灵美”。
2.纵向思维
将思考对象从纵的发展方向上依照其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思考,从而设想、推断出下一步的发展趋向,确定研究内容的思维叫做纵向思维。
如写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可从“我”与心中的英雄如影随形的相处一天,在这一天中,“我”均可根据自己对英雄的了解,从而推测英雄的下一步行动。
前面提到的因果思维中的原因和功能分析立意,就是纵向思维。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不采用人们通常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而是反过来,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地认识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若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势,从这彼的一面去探索,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也就是说顺向思维走不通,就变一角度,走逆向思维的路。
逆向思维既要注意认识事物在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表现和正常属性,又要留心把握事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和反常属性,这是逆向思维的前提。
如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从“班门弄斧”想到“弄斧何不到班门”,从“愚公真愚”想到“愚公不愚”等。
4.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将人们通常思考的问题稍加扭转,另辟蹊径,换一个角度,采用被人们忽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不是从问题的反面,而是从侧面的某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如有学生根据“东施效颦”的故事,拟出标题“莫做东施乡邻”,批评闭门指责是不对的,应当关心、同情,与东施为善。
这就是避开主要人物西施和东施,而从次要的邻居这个侧面进行立意。
在进行发散思维立意时,一定要注意聚敛思维。
所谓聚敛思维,就是将发散思维所提供的众多信息加以改组,从多种多样的立意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
即选择自己理解深透的立意,选择自己掌握材料较多的立意,选择与自己生活接近的立意。
一句话,就是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立意。
五、一分为二的思维立意
一分为二的思维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既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屈原曾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晏子春秋》也曾记载“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白居易感叹
过“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
一分为二的思维的主要思维加工方法质量互变法、对立统一法、否定之否定法,思维形式属于辩证思维。
一分为二的思维是一种动态思维,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理解问题,不能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态度对待事物。
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来立意,能增加作文的理性含量,使作文具有辩证色彩。
那么如何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来立意呢?
(20XX,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
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
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
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
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则作文材料,学生如果只写“老实”或只写“聪明”,都显得单薄;
如果写“老实与聪明”的辩证关系,则文章就具有了理性的分量。
因此,此作文可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加工方法(质量互变法、对立统一法、否定之否定法)分析处理“老实”与“聪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