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名师整理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延伸拓展法,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层次。
3.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方法: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
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
手。
板块一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 荻港(dí
)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
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
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
枯:
指枯草,朽:
指烂了的木头;
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
利南渡长江》: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
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
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
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
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
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
明确性、真实性、时效性。
(4)新闻的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新闻的六要素:
“五个W”+“1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
这个导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导语为正文第一句话。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
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交流点拨】何时:
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何地:
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
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阅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交流点拨】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
“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交流点拨】此句中的“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说明解放军的英勇。
“溃退”指因被打垮而后退。
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交流点拨】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
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
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2.小组合作交流:
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
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
②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这一战役
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七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 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
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3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
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
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1.写出新闻的要素。
(1)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11点38分。
(2)地点:
美国。
(3)事件: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2.介绍阿波罗飞船事故属该则新闻结构中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介绍此事件在于说明这次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
第二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
,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2.(配乐朗诵毛泽东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
(20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大军):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
(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
(汤恩伯认为——结束):
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①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百万”是实数。
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
可见新闻的准确性很重要。
②导语从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导语可知渡江的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
③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
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本文依时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
最后详说东路
激战,文势涌起高潮:
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
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④本文中的议论句(此种情况......都很泄气)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这处议论透辟的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
闻的思想性。
三、角色体验,合作探究
㈠来当制片人
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
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
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
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
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
㈡进入演播厅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
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讨论明确: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
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战况分析:
二十日夜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二十一日下午开始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并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形势预测:
解放军很快会占领南京,国民党大势已去。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设计示例:
导播语:
大家知道。
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
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
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
①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最新战况作些介绍。
②请您预测一下明天的战事。
③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
④现在的情况对哪一方有利?
⑤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
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的形势也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
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㈢坐上观众席:
如果你是观众,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①你听出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吗?
②对军事家的分析,你还有异议吗?
③对这场战争,你好可以补充一些“独家”的资料吗?
四、语言品味,学习提高
1.看谁读得好,讲得好。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2.语言的准确、概括。
(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
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
(“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
(“到达”,泛,)“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
“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
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3.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
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
感情色彩鲜明。
②第4小题①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
而②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
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③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
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
又如我军的“英
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
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
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另外阅读时还要注意新闻的要素,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这样就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
2.课外延伸:
①阅读下面新闻,并与课文作比较。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
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
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
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
北岸的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
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
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
“过去了!
”“过去了!
”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
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
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
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
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
“同志们,再见了!
”“老乡们,辛苦了!
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我们比较一下两文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
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的无能。
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
《人》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
《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
《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
《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
《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
《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
《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
《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板
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特点:
及时
准确
真实
叙议结合
导语:
渡江概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东路军战绩辉煌(较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