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031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ppt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中药给药途径的选择,应该以口服为首选,能口服者则不使用注射剂,能肌内注射者则不使用静脉注射。

由于静脉注射给药方法可增加临床用药不安全因素,因此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中药标准之一辩证用药中药注射剂也是中药,也应辩证,在临床中,辩证失误.用药不当,甚或不经辩证、随意滥用,导致中药注射剂ADR原因之一。

热证误用温热药,易导致耗损阴津;寒证乱投寒凉药物,易导致损伤阳气。

药不对证与ADR症状的关系发热反应清热解毒类注射剂腰痛及胃肠反应清热解毒类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剂心悸、眩晕、血压升高补益类注射剂分析与临床遣药未能准确进行辩证有关对虽有体温升高但属中医风寒束表风寒束肺的患者,使用清热解毒类注射液治疗,可使患者卫阳闭束、表寒不解,反出现寒战、发热、体温上升的情况。

对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药性寒凉的注射液,可致寒凝经脉气血,阳气受损,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出现腰痛、腹痛、呕吐等症。

对无体虚的患者使用补益类注射剂则会出现心悸、眩晕、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注意剂量中药注射剂有其安全用量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也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医务人员对剂量给予足够重视,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或规定的剂量给药。

中药注射剂的量效关系和最佳剂量的确定需要药效、药代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注意疗程说明书上一般有给药的疗程,临床遵照执行时也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在于快速取效,适用于急症处理,对于慢性病症,风险比口服用药大。

因此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制剂,避免长期使用注射剂带来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

合适溶媒溶媒是小容量中药注射剂输入静脉的载体。

药液被溶媒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会剧增,而不溶性微粒可引起静脉炎、热原反应、局部组织坏死等。

溶媒的选择对于保证药物成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审慎配伍中药注射剂宜单独使用,说明书上也要求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滴,但两组或两组以上液体序贯静滴的情况还较普遍。

确实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液体治疗的情况下,需适当间隔一定时间或冲管,防止两种药物在血液中混合而引起不良反应。

规范操作-配液-滴速配液时应注意药液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常规注射溶媒中;如果直接用溶媒溶解,可能导致溶解不充分、微粒数增加。

静脉滴速过快(80-120滴/min)是诱发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

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

一般而言,输液速度一般成人60滴/分,儿童20-40滴/分,老年体弱、婴幼儿、颅脑。

心肺疾患者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

建议中药注射剂滴速适当慢些,用药前10min内滴速宜控制在15-20滴/min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10min后若无不良情况发生再将滴速调至40滴/min。

气温较低时,血管刺激明显,要适当采取保暖措施。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特殊人群(老人、小孩)慎用新生儿、小儿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肾功能尚不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高位因素的病人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运输与存放中药注射剂一般存储条件大部分都有做要求,譬如:

参麦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要求常温避光保存,参芪扶正注射液要求阴凉避光保存加强用药监护与不良反应监测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加强对首次使用的患者开始给药后一小时内的观察,发现问题立停药并做相应处理病房需准备好抗过敏、抗休克的急救药物和工具。

对已发生过敏患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其过敏药物,避免再次应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临床药师对怀疑为药品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做出处理。

协助医生查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收集本院的不良反应病例,上报ADR监测部门。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出改进意见。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者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辩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临床使用应辩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它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如确需联合使用其它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6.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