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22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ⅲ岳麓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C为唐末发明。

D为宋代发明。

应选D。

5.〔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中涉及化学、矿物学等与道家有关的就是火药了,选择C项。

6.〔吉林市普通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一现象发人深思:

在这二十四项发明中,有四项出自史前、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其他十项分属中古和近古,其中唐代两项,宋代六项,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时达到巅峰状态

B、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前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C、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之治”,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的

【解析】此题根据材料选出不正确的说法,分析各选项,D项说法错误较容易选出,各类现象与所处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有紧密的联系,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

7.〔茂名市2018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14、据XX百科介绍,中国古代有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巨著,其资料被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引用。

这本科学巨著是

A、《授时历》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重大成就从达尔文的著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可以推断出引用的资料与动物和植物的记载有关。

而这一系列著作中对植物做了详尽的描述的为《本才纲目》,故答案只能为B。

8.〔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18届高三联考〕1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宽松的经济环境②发达的工商业③繁荣绚丽的文化④科技发明大量应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宋代经济科技。

以上都属于宋朝社会积极开放的一面,都符合题意,应选D。

9.〔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18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

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

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

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

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解析】此题考查四大文明的影响。

题干重心落在前半句,旨在说明四大发明的局限性,应选B。

10.〔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孙子算经》记载:

“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六不积五不只。

”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②马克思说“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④十进位制记数法起源于军事活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

【解析】D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十进位计数法,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源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选择D项。

11.〔浙江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附有121幅插图。

以下插图反映造纸场景的是〔〕

AB

【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

A项描绘的是活字印刷术,B项描述的是造纸术,C项是冶铁,D项是纺织。

12.〔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以下历史现象最早出现的是

A、雕版印制《金刚经》B、火药武器用于战争

C、用灌钢法制作钢刀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雕版印制《金刚经》出现在868年。

唐朝末年,火药武器用于战争。

南北朝时期,用灌钢法制作钢刀。

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故C项最早。

13.〔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抓住这点即可。

14.〔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文科综合试题13题〕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春秋时期发明使用了指南针②战国时期出现恒星方位记录表

③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④明朝时期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古代科学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故①表述错误;

②符合史实;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故③表述错误;

④与史实相符。

15.〔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0题〕“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

蔡伦传》〕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A项错误;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比用缣帛更便宜,对原料的选择降低了造纸的成本,D错误;

此材料属于二手材料,不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B项错误。

人们为了降低造纸的成本选择新的原料,选C。

16.〔2018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4题〕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表达正确的有

姓名

朝代

著作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

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此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著名科技著作及科技发展特征。

分析各选项,①项不符合此题,科技总结阶段是指明清时期;

③项可排除,三本著作分别是农业、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

17.〔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题〕2017年底中国与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简仪”。

关于“简仪”,正确的说法是

①简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②迟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简仪确定天体坐标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简仪

④《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是与简仪等天文观测的发明分不开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人教版必修三第22页有明确的表述。

②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浑仪”,而不是“简仪”。

此题应该选D。

【二】非选择题

18.〔2018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8题〕〔11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那么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理学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

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5分〕

〔2〕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

〔4分〕

【解析】第1问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材料一分析来回答,材料中马克思分别指出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第2问考查了宋代的理学思想,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第3问理学倡导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可根据材料二概括、理解来回答,主要指理学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等。

〔1〕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火药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封建贵族;

指南针为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提供了便利;

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19.〔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26分〕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山脉,东和东南面是浩森的海洋,北和西北面是广漠沙丘和草原,它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加之后来人工修筑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形成了保护中国古文明的屏障,也为自己营造、了发展空间和时间。

材料二:

农业是中国的社基础,凡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就有家族的迁入,就有人口繁衍,就有文明的滋生和发展。

中国农业文明形成了两显著特点:

一是庞大的人口,二是以家族为核心的体系。

……保留有聚居的家族和多家族聚居的村镇,本身就是文明承载和发展的体系,这是中国文明连续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考古证实,从商朝就形成的书面文字具有特殊意义,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尽管所持方言不同,却能认知同一文字的共同意蕴,这是最早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中国文明保持统一和连续性的重要支柱。

……共同以大儒学共融的理论……如影随形地左右着中国文明覆盖区域人〔包括朝鲜日本〕的思想和行动,是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精神和理论基础。

考选用人制度是保证中国文明连续的组织基础……。

两千年多年来,从综合考试发展到从隋朝开始有固定文本和儒学为宗的科举制,不仅保证了治国安邦人才的先进性,而且保证了专一的理论体系,中国文明得到了政治和思想上高度统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哪几类因素将中国文明与其它文明隔绝?

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分〕〔至少答出四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举例说明传承下来的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化。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文化保持连续性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一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从山脉、大洋、沙漠、长城等因素来判断。

第〔2〕小问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

积极方面可以从免受入侵,促进发展角度思考,消极方面从不利于中外交流角度思考。

第二问影响农业发展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生产工具、政府政策、水利工程等方面思考。

第三问回答对今天有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化。

第四问可以根据材料四概括。

【答案】〔1〕〔8分〕因素:

自然因素〔1分〕:

有山脉、大洋、沙漠等〔2分〕

人为因素〔1分〕:

有长城〔1分〕

影响:

使中国少遭外侵;

为自身营造了发展的时间、空间;

但阻隔了中外交流,不利中国文明的发展〔3分〕

〔2〕〔4分〕因素:

自然条件;

品种改良;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

水利兴修;

重农措施〔任答4点得4分〕

〔3〕〔6分〕传承的文化:

省、县制;

文字、思想伦理、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古代医学〔言之有理即可〕

〔4〕〔8分〕原因:

封闭的环境;

家族聚居的农业生产方式;

文字、学说,考选用人制度的作用。

20.〔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6分〕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

“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1〕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

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

化学教授席位

1704

天文学教授席位

根据上表,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

“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

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

“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

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3〕结合所学,判断张准所述现象发生的历史时期;

并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

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4〕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列举《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解析】此题考察中外古今科技。

第一问,注意结合两人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中国的科技具有实用性,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而柏拉图那么是西方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他的主要观点“理念论”可以看出其科学研究的哲学倾向。

第二问,从表格信息看,自然科学的科目急剧增多,可见其课程变化向自然科学转变。

原因应结合当时的时代大背景进行思考。

以人文学科为主主要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而自然科学的科目增多那么更多取决于现实活动的需要,结合殖民扩张等对自然科学发展现实需要进行回答。

第三问,“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可知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

20世纪提倡科学的是不难知道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内容。

科学本体是针对技术本体而言,它更注重技术背后的人才、研究方法、创新精神的作用,应从方面多去分析。

第四问,借助1956年信息的提示,回顾当时的与科技相关社会相关背景作答。

主要科技成果须回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进行作答。

【答案】〔1〕《九章算术》提出了田亩、粮食、贸易、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认为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

柏拉图创立阿卡德米学园,开设几何学、算术、天文学等课程,认为学好几何学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或理解“理念论”〕的基础。

〔2〕趋势:

新增课程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到以自然科学为主。

〔1分〕

原因:

16世纪中期,英国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大学中增设了人文学科的教席;

17世纪以来,英国逐渐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由于远洋航行、掠夺殖民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大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的教席;

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英国在大学中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创造条件。

〔3分〕

〔3〕历史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

〔1分〕事件:

新文化运动。

科学本体:

科学包括科学法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

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

〔4〕背景:

三大改造〔或一五计划〕临近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

〔2分〕主要科技成果:

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答“两弹一星”,也给2分。

2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5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清廷用10余年的时间,集中大批人力物力,编纂了一部《四库全书》。

据初步统计,《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37部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

这些著作,有的收入了《四库全书》,有的仅为存目。

考察《四库全书总目》对这些著作的评价,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朝官方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书名

备注

《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

《乾坤体义》

是利玛窦的一部科学著作。

“虽篇帙无多,而其言皆验诸实测,其法皆具变通,可谓词简而义赅者。

是以《御制数理精蕴》多采其说而用之。

”“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

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

以水、火、土、气为四大元行,那么与佛经同。

《天问略》

是西方天文历算的一部科学著作。

“皆设为问答,反复以明其义。

末载朦影刻分表,并详解晦朔交食深浅之故,亦皆具有图说,指证详明。

”但是,该书“欲借推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用意极为诡谲。

《泰西水法》

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

“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

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西方要纪》

是一部介绍西方地理科学的重要著作。

没有收入《四库全书》,仅为存目。

“此书那么康熙初年所述,凡二十条。

专记西洋国土、风俗、人物、土产及海程远近。

大抵意在夸大其教,故语多粉饰失实。

《天主实义》

是一部介绍西方宗教的著作。

“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后其君长而以传天主之教者执国命,悖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者哉!

”。

——据吴伯娅:

《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整理

晚清时期中国翻译外国书籍统计表

译著数〔本〕

分类比例〔%〕

来源

1850—1899年

567

应用科学40%,自然科学30%,历史地理10%,社会科学8%,宗教哲学文学艺术3、5%

英美

1902—1904年

573

应用科学11%,自然科学20%,历史地理24%,社会科学26%,哲学6、5%,文学4、8%

译自日本的占62、2%

——据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并评价清政府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15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10分〕

【解析】第1问回答清政府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需注意概括、评价两个要求,对“态度”的概括回答时材料中备注的内容较关键,评价一问回答时材料一《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较为关键。

态度可从官方明确区分西方科学与西方宗教、认可西方科学,排斥西方宗教等内容入手。

评价可从《四库全书总目》不因西方宗教而废西方科学,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充分肯定西方的天文历算、机械制造、农业水利,有利于西学东渐等角度回答。

第2问回答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界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可根据对表格分析来回答,发生的变化可从类别、来源两个角度分析。

背景需根据所学知识从晚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1〕态度:

①清朝官方明确区分西方科学与西方宗教。

②认可西方科学,排斥西方宗教〔或只要西方的科技,不要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文化〕。

③认为西学中源。

〔或西学来源于中学〕。

〔答出2点即可得6分〕

评价:

①《四库全书总目》不因西方宗教而废西方科学,主张学习西方科技,这是值得肯定的。

②充分肯定西方的天文历算、机械制造、农业水利,有利于西学东渐〔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③宣扬“西学中源”说,本质上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以自我为中心,夜郎自大,是一种中华文化优越论。

④只要西方科技的态度,阻碍了中国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答出3点即可得9分〕

〔2〕变化:

①从类别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