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988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选 

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粉(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干燥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将 

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的烧杯中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 

和 

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8.向一定质量的 

AgNO3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克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 

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B.滤液中一定无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9.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接龙游戏,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若常温下A 

是一种无色液体,B、C 

为无色无味气体:

A转化成E 

为放热反应,且E、F物质类别相同,D、G物质类别相同,E 

与G反应可生成F。

(1)A的一种实验室用途是______;

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转化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F固体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B.转化①、③、⑤分别对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C.转化②一定是化合反应

D.C和F可反应,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

现有家用食用碱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图中,m的值为______

(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

(3)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11.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______,这是因为浓盐酸有______性。

(2)根据如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

亚硝酸钠(NaNO2)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

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NaNO2、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的鉴别 

NaNO2、NaCl 

固体的方案如下:

20℃时,取 

6.0g 

NaNO2 

NaCl 

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 

10mL 

水(水的密度为 

1g/mL)。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 

观察现象。

你认为此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2)除去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NaCl,实验步骤,加 

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3)20℃时,将 

182.2g 

饱和溶液蒸发掉 

50g 

水,再降温到 

20℃,可析出晶体的 

质量为______。

(4)根据溶解度曲线,关于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60℃时,NaNO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20℃时,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 

溶液大于 

NaCl溶液

C.40℃时,NaNO2 

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D.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时,NaNO2 

析出的晶体较多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3.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试管 

A中的现象是______,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 

A、B 

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烧杯底有固体剩余。

该同学们继续对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进行探究,他将烧杯内的物质过 

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滤渣的成分是①______;

②______。

【进行实验】该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答案详解

1.【答案】C

【详解】

解:

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稀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A

A、可以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硬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A。

A、根据可以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硬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A、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常用来洗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B。

A、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氯化钠的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不能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OH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OH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无需使用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

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D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

3C+4NH3

2N2+3CH4。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Y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

12):

(2×

28)=9:

14,故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3,故不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保持不变,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故正确。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A、Fe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A、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

故选项图象正确。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氢氧钙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氢氧化钡的质量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A、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进行分析判断。

B、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8.【答案】D

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2AgNO3=Zn(NO3)2+2Ag,Zn+Fe(NO3)2=Zn(NO3)2+Fe,

65 

216 

65 

56

由以上数据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和硝酸亚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g,说明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都发生了反应,并且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即可能是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两种溶质,因此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溶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正确;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即至少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滤渣中含有铁,滴加稀盐酸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一定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错误。

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如果锌过量,则锌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答案】做溶剂配制溶液等 

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BCD

(1)若常温下A是一种无色液体,那么A是水,水常用做溶剂配制溶液等;

B、C 

为无色无味气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因此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做溶剂配制溶液等;

O2;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

Ca(OH)2+Na2CO3=CaCO3↓+2NaOH;

(3)A.F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正确;

B.转化①、③、⑤分别对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错误,因为③不是复分解反应;

C.转化②一定是化合反应错误,如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C和F可反应,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

BCD;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若常温下A是一种无色液体,那么A是水,水常用做溶剂配制溶液等;

A转化成E为放热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E是氢氧化钙;

且E、F物质类别相同,D、G物质类别相同,E与G反应可生成F,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F是氢氧化钠,G是碳酸钠,D也是碳酸盐。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

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

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0.【答案】4.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g+12g-107.6g=4.4g;

设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44

100gy 

4.4g

=

x=10.6g 

y=7.3%

答:

(1)该图中,m的值为4.4;

(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

(3)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钙和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1.【答案】白雾 

挥发 

Ba(OH)2+2HCl=BaCl2+2H2O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接触,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2)由图中微观示意图,是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HCl═BaCl2+2H2O。

(1)白雾;

挥发;

(2)Ba(OH)2+2HCl═BaCl2+2H2O。

(1)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中微观示意图,是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与实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可行 

降温结晶 

41.1g 

A

(1)20℃时亚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2.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2,2g的亚硝酸钠,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g;

故取6.0gNaNO2和6.0g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亚硝酸钠可完全溶解,氯化钠最多溶解3.7g;

所以观察现象:

全部溶解的是NaNO2,有剩余固体的是氯化钠,因此该方案可行;

(2)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NaNO2、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所以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3)20℃时NaNO2的溶解度为82.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2.2g的亚硝酸钠,将182.2g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溶液中最多溶解41.1g,可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1.1g;

(4)A.60℃时,NaNO2 

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说法正确。

溶液小于 

NaCl溶液,故说法错误。

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该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故说法正确。

D.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则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的晶体较多,故说法正确。

(1)可行;

(2)降温结晶;

(3)41.1g;

(4)A。

(1)据20℃时亚硝酸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解答;

NaNO2、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据此确定除杂方法;

(3)据该温度下亚硝酸钠的溶解度分析析出晶体的在;

(4)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结晶的方法等,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CuO+2HCl=CuCl2+H2O 

氯化亚铁 

铜 

铁 

稀盐酸

(1)A中稀盐酸和铁片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O+2HCl═CuCl2+H2O;

该同 

学们继续对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进行探究,他将烧内的物质过 

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可知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单质;

则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亚铁。

滤渣的成分是可能是铁,也可能是铜;

【进行实验】该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通过观察现象得 

到结论。

故填:

(1)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CuO+2HCl═CuCl2+H2O;

(2)氯化亚铁;

铜;

铁;

稀盐酸。

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位于氢前的金属和酸反应,可置换出酸中的氢。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炼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