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9478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值价值量与价格文档格式.docx

person'

sdemand"

embodiedinaunitofproductsupplied,thatis,theunitquantityofvalueoftheproduct.Quantitativecomparisonofvalues——“exchangetosamevalue"

——isthereasonforrealizedexchangeactivity.Price,however,isthemonetarymanifestationofvalueofaproductunit.Thisnewtheorycanexplainthefunctionsofvalueperforming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exchangeactivityfrombartertowithmonetaryinstruments.Itmaysolvetheproblemofvaluemeasurement,setupthelogicrelationsofvalueandpricewithsupply-demandinteractionsinmarketsandalsocombinethetheoryofvaluewiththeoryofequilibriumprice.

Keyword:

Value,ValueQuantity,Price,Person’sDemand

JELClassification:

D010,D460,D510

一、引言

在19世纪之前,价值问题是经济学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许多优秀的经济学家都对此问题研究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

但是在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05)①一书问世,其均衡价格理论被西方经济学界逐渐接受之后,经济学对价值理论的研究热情逐渐冷却下来。

西方现代经济学名家在他们广为流传的经济学教科书(萨缪尔森,2004;

斯蒂格里茨,2005;

曼昆,2004)或价格研究的专题著作(弗里德曼,1989)中,对均衡价格理论都作了详细论述,而对价值问题却只是简单提及甚至只字不提(苏东斌等,2002)。

与国际上的“价值研究冷却”相对应,国内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中心的价值理论研究,近几十年也同样呈现逐渐淡化趋势。

如国内经济理论研究的权威杂志——《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2004年至今,4年多没有发表1篇有关价值理论的研究文章。

对价值理论研究的冷却和淡化不得不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价值理论对经济学还有没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如果没有必要研究,是不是意味着历史上曾经花费大量精力研究此问题的经典作家走了弯路(不该提出和研究此问题)?

如果还有必要研究,现代众多优秀的经济学家回避这个话题又究竟是为什么?

是担心这个问题过于困难影响对其他问题的研究成果?

还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真的就是完美无缺而达到了价值、价格理论研究的“绝对顶峰”?

①本文所引用外文文献均为中译本出版年限,故不再单独注明。

本文对价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人类经济交换是由物物交换发展到货币价格交换的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完整过程。

以解释人类经济交换现象为己任的价值价格理论必须要说明:

物物交换是依据什么原则进行的?

物物交换与货币价格交换之间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

均衡价格理论仅仅说明货币价格交换是远不够的。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价值理论——需要价值论,指出:

它是人对客观物品功能的主观评价。

只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不论是否劳动产品(劳动价值论认为非劳动产品无价值)和经济物品(效用价值论认为免费物品无价值)都有价值。

价值通过“需要物品”客观、量化的表现出来——假定需要物品都能得到满足。

单位需要物品就是单位物化的“等效人的需要”。

需要物品总量同时就是“等效人的需要”的总量。

我们可以以“单位需要物品”作为价值(人的需要)的基本计量单位。

通过“需要量(等效人的需要)/供给量”的公式来度量任一单位供给物品内含的“等效人的需要”、即单位供给物品的价值量。

价格不过是单位物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随价值量的变化而变化)。

等等。

这种新的价值理论对物物交换的发生、发展及其成交的原因,对价值、价值量与价格及其市场供需之间的密切关联关系作出了科学而合乎逻辑的量化解释和说明。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节是对价值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论述了价值实体;

第四节对价值量及其度量进行了阐述;

第五节说明了需求强度、价值悖论和均衡价值量;

第六节分析了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

第七节是总结。

二、价值理论的简要回顾

如果不同属性的物品彼此间可以互相交换,一定是“不同属性的东西里面……存有等量的某种共通物”,“这共通物,不能是商品之几何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或任何他种自然的属性”(马克思,1954)。

经济学家把这种使不同自然属性的物品能够实现“等同”、“通约”的“共通物”称之为“价值”。

然而,价值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研究和争论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结论。

较有代表性的几种价值理论是:

1.劳动价值论。

亚当·

斯密(1974)、李嘉图(2005)、马克思(1954)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内含于商品内的人类劳动。

许多学者指出了这种价值理论的不足:

为什么没有人类劳动凝结的自然物也有价值及其价格?

如庞巴维克所说:

“原始土地是劳动的产物吗?

金矿是劳动的产物吗?

煤是劳动的产物吗?

然而人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有很高的交换价值”(1959)。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劳动价值论是一种客观价值论。

它仅仅以内含于商品内的抽象人类劳动来说明价值及其价值量,而未考虑当事人对商品的主观评价。

而现实中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及其价值量、价格几乎完全依赖于当事人的主观认定。

当事人评价高,商品价值及其价值量和价格就高;

反之则低。

病人对药品有需要、评价高,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就高;

健康人对药品无需要、评价低,即便再便宜也不会购买。

股票更是如此。

股票价格瞬息万变,股民并不知道股票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等发生了怎样变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变化),愿意购买和愿意出售完全是个人对股票价值的主观评价。

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评价,单纯根据所谓“抽象人类劳动”而孤立确定商品的价值及其价值量和价格,不可能正确反映价值、价值量及其价格的本来面貌。

2.边际效用价值论。

以庞巴维克(1964)等人为代表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认为,“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决定的”。

“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

边际效用价值论克服了劳动价值论“忽视人的主观评价对价值的作用”及其不能说明“没有人类劳动付出的原始土地等还有价值”的不足,但它也同样存在两个缺陷。

其一,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度量问题,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白暴力,2006)。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并不存在度量效用的唯一办法”(斯蒂格里茨,2004)。

其二,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是对事物的高度抽象,说明该事物“是什么”及其与其他事物的不同,它没有也不应该包含数量概念;

量则是“质”的数量表现,说明具有该质的事物“数量多少”。

比如,钢材、军舰、房屋、书、人等,这是对事物“质”的表述;

但1吨钢材、2艘军舰、3间房屋、4本书,5个人等则就是对具有不同“质”事物的数量表述。

就价值和价值量的关系而言,价值是“质”,价值量则是“量”。

价值回答“是什么”或“不同自然属性商品互相交换的质的同一性”;

价值量则回答“是多少”或“具有同质的不同商品的数量比较关系”。

边际效用价值论对价值与价值量的理解及其描述是混淆和不清晰的。

它一方面说,“价值是由……边际效用量来决定”,另一方面又说,“物品的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

即“边际效用量”既是价值,又是价值量。

这是明显的价值与价值量的混淆。

我们要问,“边际效用量”究竟是“价值”还是“价值量”?

如果价值由“边际效用量”决定,“边际效用量”(即价值)的量又如何表述?

就像把“4个人”定义为“质”,“4个人”之“质”的“量”又如何表述?

可见,不论其它方面的表述是否正确,就价值与价值量(质与量)的混淆而言,边际效用价值论存在着方法上的错误。

3.均衡价格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890年提出的均衡价格理论,回避了价值问题的争论而直接从价格研究入手,说明了价格及其变动与需求、供给之间的关系。

因其对现实有较强的解释力,几乎被现代经济学普遍接受。

因而,现代经济学几乎不再讨论价值问题,似乎只要了解价格的变动规律就足够了。

笔者对这种认识实在不敢苟同。

价格绝不是从天上突然降临人间的一个怪物,也不是哪个天才灵机一动的恩赐。

在价格交换出现之前,人类曾经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物物交换过程(即便货币交换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某些场合还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物物交换)。

在这个物物交换过程中,人们依据什么进行物物交换的比较,原始的物物交换与现代的货币价格交换之间有没有联系?

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是经济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也是均衡价格理论不能回答和解释的问题。

不说明物物交换的原因及其物物交换向价格交换的发展及其必然联系,就不能科学、完整的解释和说明人类经济交换活动的全过程,也就不能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价值价格理论。

三、价值实体——价值是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

1.价值起源——远古的交换实例。

假定远古时曾有1个农民和1个渔民。

他们分别以种植大米和打鱼为生。

尽管单调,但也保证了他们多少年甚至多少代的基本生存。

有一天,农民和渔民见了面,他们都感受到了对方的不同食物对自己的诱惑,都愿意用自己手中的食物与对方进行交换。

但难题产生了:

按什么标准交换?

无论是重量、长度、高度、个数,竭尽他们的聪明智慧,也想不出一个公平合理且互相都能接受的交换标准。

情急之下,渔民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食物——大米和鱼,你吃我的鱼,我吃你的大米。

我们先饱餐一顿再说。

农民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一顿饱餐,农民吃掉了渔民的1.2斤鱼,渔民吃掉了农民的0.8斤大米。

某人(渔民或农民)偶然发现:

既然1.2斤鱼和0.8斤大米满足1餐食用需要的能力是相等的,我们岂不是可以以此为标准而进行交换。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对方的赞同。

于是,一个“满足人的一餐食用需要”能力相等的“1.2斤鱼=0.8斤大米”的交换标准就这样“偶然”诞生,①并被双方共同接受和用于指导今后的交换。

这个最原始的交换关系虽然极其简单,但却可以告诉我们,决定人类经济交换活动得以进行的那个“等同”、“同一”、“可通约”的“共通物”即价值,就是人对物品的“需要”或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

渔民的鱼内含着农民的需要,农民的大米内含着渔民的需要,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上,鱼和大米具有质的同一性,并通过“1.2斤鱼=0.8斤大米”获得了满足“1餐需要”的量的等同。

交换过程就是不同物品所有者用自己“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换回他人“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的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过程——这与经济学“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认识完全一致。

这个简单的交换关系几乎包含了价值理论的全部内涵。

无论任何时代的任何交换关系(不论是物物交换还是货币交换),无论交换物品的属性如何不同,数量如何不等,只要双方自愿成交,必定意味着交换物品满足了双方当事人的某种需要。

正是由于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共同属性,既使有不同需要的当事人有激励进行不懈的交换活动,又使不同属性、数量物品彼此间的交换成为可能。

①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出自无意和偶然。

斯密曾说过,蒸汽机汽锅与气筒间通路开闭由手工到自动的改革,就是由于担任此工作某儿童的贪玩而偶然“发明”出来的(1974)。

“交换标准”的发现似乎也不例外。

2.价值的基本定义。

价值就是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

一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都有价值——不论其自然属性如何,人们都有激励付出某种代价去获得;

一切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都没有价值,即便免费赠予,人们可能也不会接受。

只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不论劳动产品还是非劳动产品都同样有价值。

未开垦的处女地、湖泊、山林等非人类劳动的自然物,由于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因而有价值——现实也确实如此(这是需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不同)。

同样道理,只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不仅经济物品,阳光、空气、自留地的农作物等免费物品也同样有价值(这是需要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不同)——至于价值量如何是另一回事(在价值量分析中将详细说明)。

物品是价值的“外壳”,没有物的功能,价值(人的需要)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躯体”;

人的需要则是价值的“内核”,没有人的需要,构造再精美的物品也毫无意义。

从这种意义上说,价值反映的是人与客观物品的一种关系:

人对客观物品的需要使其获得了价值属性,或者反过来说,客观物品因人的需要而有价值。

因而,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价值是人对客观物品需要的高度抽象或质的定义。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女人,健康人还是病人;

也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精神还是物质,有形还是无形。

只要能够满足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物品就有价值。

决定物品价值的“人的需要”只有有、无,没有大小、多少之分。

价值是动态的。

同样的物品,昨天有人需要而有价值,今天可能就无人需要而无价值;

昨天需要的人很多因而价值量很高,今天可能就需要的人很少因而价值量很低。

电报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先进的通信手段,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的普及,绝大多数国家因几乎不再有人需要而取消了这项业务(无价值)。

口罩是需求量较低的商品,但非典期间需求量激增,价格飞涨且难以买到;

类似的,彩色电视对黑白电视、电子邮件对普通信函、私家车对自行车的取代等等,几乎任何人都能从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的发展中找出人的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实例。

价值具有相对性。

因不同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爱好、知识、能力等等的差别,以及时间、地点的不同,人对物品的需要大不相同。

比如,患病的时候有治病的需要,药品或医生对其有价值;

但身体正常时没有对药品和医生的需要,药品或医生对其就没有价值。

饥饿时需要食品,食品对其有价值;

但饱食后不需要食品则食品没有价值(不考虑储存的问题)。

一本绝版古书,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几张废纸,在古籍收藏者眼中则是无价之宝;

陈景润在普通人的眼中连小学教师都当不好,但却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发现其数学研究的天赋,调到中科院数学所从事科学研究,并对“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中国人的研究贡献。

3.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同传统价值理论一样,价值可以划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并可分别从以人为主体和以物为主体两个角度分析。

(以人为主体分析)如果物品被其所有者用于“与他人交换”,或必须通过与他人讨价还价的自愿交换才能获得,该物就具有交换价值,如商品、货币等。

如果物品只被当事人用于满足自己需要,或不需要与他人打交道就能获得,或虽需与他人打交道,但只是团体、企业内的调拨、分配关系(非经济交换关系),则这种物品就只有使用价值。

如:

阳光、空气,自留地的农作物,冰箱里的食物,衣柜里的衣服,企、事业内部的生产要素资源等。

从这种意义上说,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物品使用方面的经济交换关系;

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在物品使用方面发生的非经济交换关系。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交换价值——如果它不被所有者用于与他人交换。

但有交换价值的物品必定有使用价值——它必须既有“与他人交换”的交换价值,又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

如果以物为主体分析,则使用价值指的是物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能力——为人提供的某种利益或满足;

交换价值则指的是物品不会主动向人类贡献自己的功能,人们要获得物品(的功能),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交换代价。

比如,阳光、空气是可以免费获得的,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机能(重症病人需要靠呼吸机维持身体需要的氧气)和到户外活动(瘫痪在床的病人享受阳光就是一种奢望),即便空气、阳光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也不能“交换”到。

自留地的农作物、冰箱里的食物、企业内部的资源等虽然不须付出货币的交换代价,但同样需付出相对应的“自留地劳动”、“打开冰箱”、“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等必要的“交换价值”或“代价”。

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价值物都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如果没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功能(使用价值),人们就不会对该物感兴趣;

同样,如果人们不付出一定的“交换代价”,物品就决不会主动为人服务。

四、价值量及其度量——交换价值量、成交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

(一)单位需要物品是价值(人的需要)的基本度量单位。

价值是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物品功能的一种主观评价,能够度量吗(效用价值论正是因无法解决价值度量问题而陷入了困境)?

我们不妨尝试如下的方法:

人的需要是由不同种类的物品需要构成的。

如果把有交换能力的、①人类需要的所有种类物品概括为“需要物品”,则既定交换条件下的需要物品通过不同种类的具体物品及其一定数量客观、量化的表现出来,如粮食100吨,房屋1万间,衣服10万件等等。

如果把同种类物品的人的需要用1表示——1种物品需要,则人的需要就是所有不同种类物品需要之和,即:

人的需要=∑不同种类物品需要。

它说明,人(不论是人类、法人还是自然人)有多少种物品的需要。

如果把同类物品的需要总量用字母N表示,则平均单位需要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就是1/N。

我们可以把单位需要物品表现的人的需要称之为“等效人的需要”,并用“人”——等效人的需要——为单位来度量。

假定某市场(或自然人、企业等经济个体)需要大米100斤,羊10只,上衣5件,则该市场的“人的需要”总和就是3——3种不同物品需要。

不同种类单位需要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分别是:

每斤大米内含的人的需要是1/100=0.01(人);

每只羊内含的人的需要是1/10=0.1(人);

每件上衣内含的人的需要是1/5=0.2(人)。

如果市场可以满足100斤大米和10只羊,但只能满足2件上衣,则该市场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就分别是:

大米:

0.01·

100=1(人)

羊:

0.1·

10=1(人)

上衣:

0.2·

2=0.4(人)

即,大米和羊的“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上衣的“人的需要”仅仅满足了40%。

从绝对数上说,该市场“人的需要”总和仅仅满足了2.4(1+1+0.4),还差0.6没有满足;

从相对数上说,该市场“人的需要”仅仅满足了80%(2.4/3),还有20%没有满足,可见,单位需要物品就是单位人的需要的物化表现(等效人的需要)。

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实现对既定市场“人的需要”(即价值)满足程度的量化评价和度量。

②当然,由于没有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换竞争,此分析仅仅具有理论意义。

(二)单位供给物品的价值量及其计算公式。

现实中的市场交换是多个不同利益个体相互之间的选择、竞争,这种利益碰撞、冲突及其选择、竞争通过需要物品与供给物品之间的关系间接的表现出来,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单位供给物品价值量(单位供给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是解释竞争市场交换的重要条件。

既定交换条件下单位供给物品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

V0=D/S

①有交换能力”有2层含义,其一,要获得所需要的客观物品,要有一定的、满足他人需要的可交换物品——大小多少可暂不论。

赤手空拳没有任何满足他人需要的可交换物品,就没有资格与对方进行交换谈判,因而其需要就是无效需要——不论其需要多么强烈。

其二,即便要获得不需与人经济交换的使用价值物品,也要有一定的交换能力。

需要树上的桃子却没有上树摘桃的能力;

需要水里的鱼却没有下河捕鱼的能力,这种没有获取能力的需要同样也是无效需要。

②马歇尔认为,在货币交换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动力和阻力可以大略用货币来衡量(2005)。

在货币还未产生的物物交换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动力和阻力就可以用“需要物品”和“供给物品”之间的关系来衡量。

在一定意义上说,需要物品代表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供给物品代表人类经济活动的阻力。

需要物品与供给物品之间的差就是阻力的量化表现。

某物品需要100,供给90,则追求该物品的人类活动就有10单位的阻力,用相对数表示就是遇到了10%的阻力。

式中,V0为单位供给物品的价值量,D为需要物品(等效人的需要)量,S为供给量。

V0的计量单位是“人/x”,其中,“x”为物品的物理计量单位,“人”是通过单位需要物品表现的“等效人的需要”。

“人/x”说明,平均单位供给物品内含多少单位等效人的需要(需要物品)。

假定某市场的交换需要量是:

50斤面粉、10件上衣、5头牛,而市场愿意与之交换的供给量是:

50斤面粉,5件上衣,10头牛,则单位供给物品的价值量(单位供给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分别是:

每斤面粉价值量:

50/50=1人/斤

每件上衣的价值量:

10/5=2人/件

每头牛的价值量:

5/10=0.5人/头①

如此,对单位供给物品的价值量——单位供给物品内含的人的需要——就有了一个现实的量化度量可能。

它就是同类物品市场供需关系在单位供给物品中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