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914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给家长的一封信.docx

防止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当前,许多家长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望子成龙心切,一味拔苗助长,以便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守旧,在有些家长的心目中认为:

知识是衡量孩子成才的决定因素,因而对孩子早期教育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有些家长只看孩子学到多少知识,会几道加法题就对幼儿园评价的挺高。

反之,不会作题不会写字则认为上幼儿园没用,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地与别的孩子相比,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安与不合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摧残。

尤其是学前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不仅给孩子身心造成伤害,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并能及时调整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培养,让孩子全面和谐发展,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提前教授小学的教学内容,对孩子进行写字、拼音、运算、英语等课程的教授,

2.组织各种课外培训班,进行超前的文化知识教授和超越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如双语班、奥数班、珠脑心算班、特长班、实验班、蒙氏班等等,侵占孩子游戏和自由玩耍时间。

3.给孩子布置大量写、读、算、背等书面作业。

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4.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面试,按文化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5、组织形式过于规整。

上课时要求幼儿小手背后,静坐十分钟,过程中,若有幼儿说话或有小动作,将其静坐时间延长,待幼儿全部按要求静下来为止。

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6、教学方法与一年级类似。

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模式把孩子们圈在课堂里强调纪律,幼儿很少有游戏和户外活动。

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健康发展、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漠视儿童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破坏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性,儿童身体发育得不到保证。

7.选择不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选择不适合孩子年龄的班级就读等。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

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

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

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

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

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

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3.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

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4.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从生理上讲,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长时期地伏在桌子上学习,孩子得不到活动锻炼。

幼儿大脑的完整发展本身需要多方面的刺激,有了这些刺激才能使脑功能各区的神经细胞不断地形成复杂的联系,单项内容的训练不利于大脑的完整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也就失去了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的生长,进而阻碍了大脑的发育。

"小学化"教育方式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只重视幼儿写字、算题等单项内容的训练,幼儿的大脑没有机会接受更需要的刺激,这会影响幼儿大脑健康发育。

由于一些家长只着眼于让孩子获得知识,忽略了孩子用眼卫生,造成孩子视力下降。

不仅如此,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给神经系统造成过多负担,孩子会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重复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不良症状的产生,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有的园所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阻碍。

5、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

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6、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7、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儿童在幼儿阶段,如果过多地学习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

由于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现象。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超前教学会造成幼儿学得快忘得也快。

即使学的好的孩子,他们上了小学,老师教的字都认识,无事可干,缺乏新鲜感,就捣乱,不听老师讲课,孩子过早对学习产生厌倦,养成不认真倾听和不守纪律的坏习惯。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延长的,并通过老师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集中在小、中、大班规定的课时内。

幼儿手的细小肌肉群发育还不是很完善,也不适合长时间的握笔写字。

而有些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在家已经教过孩子写字,有的是些错误的握笔姿势及错误的写字笔顺。

如:

写数字"8",由于笔顺较难,常常出现错误的笔顺,如不及时纠正,以后改起来就比较费劲。

幼儿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中生活,得到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数学题算不对、汉字没写好,拼音没读标准,就会受到家长的呵斥、老师的批评与指责,在学习中不但得不到快乐还有一定的压力,时间一长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因为方法不对依然没有进步,那么老师和家长就会认为孩子笨,当孩子意识到大家都说他笨的时候自信心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研究表明:

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

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务必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

三、如何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象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以及《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结合目前在学前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倾向,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家长要不断丰富科学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配合幼儿园开展纠正“小学化”教学相关要求。

2.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像个孩子”,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天性,遵行幼儿教育规律,遵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孩子广泛兴趣、形成很好个性品质作为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

3.拥有良好教育心态。

家长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要有攀比心理,家长要采用鼓励和赏识教育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富有个性地成长,让每个孩子都在“好孩子”的光环下成长。

4.实施“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

家长要提供给孩子量多类足的玩具,让孩子在与玩具的互动游戏中获得锻炼,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能力,保证孩子每天在家有不少于1个小时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5.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家长要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的思想,淡化分数观念,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尊敬的家长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幼儿健康茁壮成长撑起一片更为广阔的蓝天,让他们自由愉快的翱翔!

黔西县向阳幼儿园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