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清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
《6明清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明清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
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
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
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康熙帝
①强化君主专制②强调农商并重③推行文化专制④实行海禁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1759年,有一位官员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10.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
“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11.明朝海瑞说:
“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
“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
”“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正确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指出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
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2.明代张居正认为,“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病;
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他的这一言论
A.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B.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3.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发达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劳资矛盾尖锐
14.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
这是因为
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官营织造作坊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15.明代造纸业雇佣的刷蜡纸工,每日刷纸四刀为
一工,如果一天多刷四刀,另加伙食工银五分。
这说明这些劳动者的工资
A.由劳动的熟练程度来规定B.由劳动的工作时间来规定
C.每日工资计日受值D.不
同工种有不同工价
16.清朝曾规定:
第一:
严禁火药、铁器外销。
第二:
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
第三:
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
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A.无意与西方竞争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
C.禁止对外贸易D.以天朝上国自居
17.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8.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
“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19.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20.明朝官员丘浚说:
”材料反映丘浚
A.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B.主张以道德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C.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D.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21.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
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
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
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
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22.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976
福建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
72
1270
71
1959
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3.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庶(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庶者”。
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B.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
C.促进了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D.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24.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海禁政策的必要性B.海禁政策的恶果
C.小农经济的脆弱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25.比较以下两图,可以看出宋朝和明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籍贯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2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2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这体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
28.清人陶煦在《租核·
推原》中写道: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29.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
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
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
综合分析上述现象突出地说明了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手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地区性分工扩大
30.《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C.③④
D.①④
31.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立的《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如有不法棍徒(指织工),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
”此碑
①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时期经济史的重要材料
②可以作为中国先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的有力佐证
③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④反映了封建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2.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
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
“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
"
上述主张
A.奠定了“工商立国"
思想的基础B.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D.肯定了商人的作用
33.下表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康熙后期
雍正年间
乾隆中期
嘉庆道光年间
山东船税
786两
0.8万-0.9万两
10793两
2万-3万两
天津关税海税
较少
1万-2万两
5万-6万两
8万-l0万两
山海关关税
3万-4万两
10万-11万两
合计
数千-1万两
3万-5万两
9万-11万两
20万-24万两
A.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清代“海禁”政策的松弛D.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3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
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
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5.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C.保持着浓厚的乡情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3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B.②③
37.下列四部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
38.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
C.①③④
39.《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
“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这反映在当时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抑商传统仍然盛行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40.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到了辉煌的极至,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却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减少,没有发展
B.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但仍以传统经济为主
C.中国经济总量将要被英国超过
D.“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增长,但总量在下降
41.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42.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工人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卖主
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解体
43.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
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
44.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嘲更广,规模更大。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45.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46.《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嘱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
“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
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B.土地兼并C.赋税沉重D.重农抑商
48.读《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49.右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反映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对外贸易发达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50.据《宋史·
张逊传》载:
太宗二年:
“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
(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
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
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
”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C.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
51.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
“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
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
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
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
贫者皆自织……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
”据此可知
A.政府的倡导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B.新兴市镇的兴起侵夺了行政机构附属的经济职能
C.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
D.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52.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
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53.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不能得出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棉纺织业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54.明成祖朱棣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这说明他
A.反对向夷人征税B.反对与外国人进行资易
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重义轻利的心态
55.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
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据此得出结论:
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56.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
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B.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C.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D.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57.“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此政策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5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59.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
“悯念穷黎起见,渝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符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
……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至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严格限制民间开矿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
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
60.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40分)
6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
“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
”又说: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常禁其往来。
”明成祖说:
“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
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
”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41匹。
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入官。
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
”
——引自丁长清《中国对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