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746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反镜头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

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

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

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

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

如佳能EF50mmF1.8约700元,EF50mmF1.4USM约3000元,EF50mmF1.2LUSM就要上万元了。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1、光圈系数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

因此,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

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

通常镜头上f系数的表示方法有一档的变化,如f1、1.4、2、2.8、4、5.6、8、11、16、22、32、45、64等;

有二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2、2.4、2.8、3.5、4、4.8、5.6、6.7、8、9.5、11、13、16等;

还有三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4、4.5、5、5.6、6.3、7.1、8、9、10、11、13、14、16等。

具体到某只镜头,其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5至8档。

对不同的光圈系数f,我们可以用“2n”计算其进光照度的倍率关系,n为两档光圈之间相差的档数。

如f4和f11相差3档,2n=23=8,即表示f4的进光照度是f11的8倍。

当n为1时,2n=21=2,即对相邻两档光圈来说,大光圈的进光照度是小光圈的2倍。

2、光圈的调节

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连续光圈和不连续光圈。

连续光圈能实现无极调节,可以调节在两档光圈之间的任何位置上。

不连续光圈按光圈的一档、二分之一档或三分之一档来调节,调节时有明显的定位手感。

有的品牌的自动对焦镜头没有光圈调节环,靠相机的光圈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和尼康的AFG系列镜头。

调节光圈时,光圈始终处于最大孔径状态。

只有当按下快门按钮释放快门的瞬间,光圈才自动收缩到调定的f系数,曝光完毕光圈又恢复到最大孔径。

3、光圈的作用

光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进光照度。

这是光圈的基本作用。

光圈调大,进光照度增大;

光圈调小,进光照度减小。

它与快门速度配合解决曝光量问题。

(2)调节控制景深。

这是光圈的重要作用。

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3)影响成像质量。

这是光圈容易被忽视的作用。

任何镜头,都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的影响最小。

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

使用专门仪器可以测出最佳光圈的准确位置。

一般来说,最佳光圈位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约2至3档处。

大于、小于最佳光圈,镜头的球差、纵向色差、慧差、场曲和像散等像差就会增大,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使用最佳光圈,以提高成像质量。

光圈孔径的形状也会影响成像质量,其多边形越接近圆形,成像质量越好一、总称

镜头的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

比如可以按焦段划分,按照定焦和变焦划分,按照最近对焦距离划分,也可以按照品牌和卡口划分,或者是按照等级划分。

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先来说镜头的焦距。

我们在了解或者选择购买一支镜头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因素就应该是镜头的焦距,这个参数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视角,也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题材。

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35mm、85mm、105mm等等。

焦距越短(数字越小),视角就越宽;

而焦距越长(数字越大),视角就越窄。

除了视角的宽窄,焦距的变化还跟我们另一个直观的感受:

焦距越短,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远;

焦距越长,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近。

所以大家该明白了,消费类数码相机上的变焦功能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拉近拉远”的感觉,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的。

对于135规格的数码单反而言,我们通常把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24mm~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50mm~8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85mm~135mm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200mm以上的镜头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果焦距达到了400mm以上,那就是超长焦镜头了。

各个焦段的镜头究竟该如何使用呢?

广角镜头的视角宽,所以适合拍摄风景,尤其是超广角镜头,视野宽广,拍摄出来的风景特别有气势。

标准镜头的视角跟人眼的视角接近,因而得名。

标准镜头的应用十分广泛,风景、人像都可以胜任,但也相当难以驾驭。

普通人用标准镜头拍摄出的照片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有经验的摄影师完全可以利用标准镜头跟人眼视角类似的这种特点,拍摄出很多具有现场感的照片。

85mm~135mm的中长焦镜头一般用来拍摄半身人像,利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

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通常就用来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等。

因为焦距长,可以把很远的物体拉近到我们的眼前,所以不必离被摄物体很近就能拍出来清晰的画面。

在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的时候,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当然,各个焦距段镜头的使用场合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广角镜头去拍摄一些人像作品,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

也可以用长焦镜头去拍摄一些风光作品。

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获得经验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的焦距对应不同的拍摄场合和题材。

但是,如果对于不同的拍摄题材,我们就要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这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有没有一种镜头,可以兼顾多种场合的拍摄呢?

当然有!

变焦镜头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要求。

变焦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所以,拍摄的自由度自然扩展了。

比如,一支24~70mm的变焦镜头,除了可以拍摄风景,也适合拍摄人像。

而焦距固定的定焦镜头则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怎么去衡量一支变焦镜头的使用场合呢?

和定焦镜头一样,我们也是通过焦距去考察的。

只不过对于变焦镜头,就有两个焦距了。

一个是广角端(Wide)的焦距,一个则是长焦端(Tele)的焦距。

一支变焦镜头的焦距,就可以在这两个数值内连续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来说,我们通常不提“几倍变焦”这个概念。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就明白了。

一支焦段为24~70mm的变焦镜头和一支焦段为70~200mm的变焦镜头,都可以称为是3倍光学变焦(几倍变焦的计算方法是:

长焦端的焦距除以广角端的焦距,得到的数字就是几倍变焦。

70/24和200/70都略等于3,所以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3倍光学变焦)。

但是很显然,两者的应用范围完全不同。

24~70mm的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而70~200mm的镜头则更适合拍摄生态、体育、舞台等题材的作品。

所以,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而言,谈几倍变焦意义不大,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焦段是多少。

不过,另一方面,必须要承认的是,镜头的变焦倍数越大,那么这支镜头的应用范围也就越广。

比如,一支18~200mm的镜头,焦距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所以几乎什么样的拍摄题材都适合,带上这么一支镜头,就可以“一镜走天下”了,使用十分方便。

那么是不是变焦倍数越大越好呢?

当然不是。

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变焦镜头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在光学素质上,仍然比不上定焦镜头。

而且,定焦镜头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要远远超过变焦镜头。

例如,对于变焦镜头而言,光圈做到F2.8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对于定焦镜头,光圈可以做到F1.4甚至是F1.2。

所以,对于对图像质量要求极端苛刻的应用,定焦镜头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另外,如果你对大光圈有特别大的兴趣,那么定焦镜头也是首选。

同样,那些光学素质很好的变焦镜头,其变焦倍数一般都控制在3倍以内,过大的变焦倍数对于优秀的光学素质仍然是一个负面因素。

所以,选择定焦镜头或者是变焦镜头,要从自己的要求出发去选择。

不过,一般来说,变焦镜头已经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了。

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

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较常见的有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还有长达2500mm超长焦望远镜头。

镜头根据其焦距的长短,也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等。

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这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从标准镜头中观察的感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景物基本相同。

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

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

而数码相机由于其成像介质(CCD或CMOS)有大有小,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致。

为了方便直感,说起DC镜头时经常采用等效于35mm相机的所谓等效焦距,这个等效就是指视角上的等效。

以下就只说35mm相机的镜头,其他片幅的相机以及数码相机可以类推。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有时用来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以及透视。

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为焦距28mm,视角为72度。

常用的还有比28mm略长一些的35mm,38mm的所谓小广角(多见于傻瓜机)。

比一般广角镜头视角更大的是超广角镜头(如焦距为24mm,视角84度)以及所谓的鱼眼镜头,其焦距为8mm,视角可达180度。

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

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如85mm,视角28度,105mm,视角23度以及135mm,视角18度。

中焦距镜头经常用来拍摄人像,有时也称为人像镜头。

135-500称长焦距,如200mm,视角12度,400mm,视角6度。

5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其视角小于5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

如球场上的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的拍摄,因无法靠近被摄物,超长焦距镜头就大有用武之地。

镜头焦距的定义是什么呢?

一般我们说:

焦距就是透镜是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但这仅仅是单片薄透镜的情况,由于照相机的镜头都是由许多片透镜组合而成的,因此,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

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

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

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变焦镜头的倍率是指长焦端的最大焦距与广角端的最小焦距之比。

变焦镜头由于视角可变,给拍摄取景带来很大的方便,深受一般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但是由于变焦镜头结构复杂,相对运动的光学组件较多,而且光学设计时也无法保证各焦距段的成像质量、分辨率和畸变等参数的一致性。

所以,变焦镜头的总体成像质量难以达到较高水准。

特别是变焦倍率大的变焦镜头更难以获得较高像质。

因此,在相同的技术水准条件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低于定焦镜头,大倍率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低于小倍率变焦镜头。

在FC(以35mm相机为例)的情况下,高质量的摄影往往采用定焦镜头,即使采用变焦镜头,其变焦倍率也是不大的。

但是在DC的情况下,由于CCD的成像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其变焦镜头的几何尺寸(焦距,镜头直径)也较小,在光学设计时就比较容易实现大变焦倍率。

由此可见,变焦倍率与焦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下图上边是一支70-210mm的变焦镜头,倍率为3X,下边是一支28-105mm的变焦镜头,倍率为4X,但是,远摄能力显然是3X变焦的(210mm)要强于4X变焦的(105mm)。

本论坛有时出现的“用10X变焦来欺负人家的5X变焦”,“10X变焦的拍摄”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顺便再说一说数码变焦。

所谓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图象处理的手段,把拍摄的图象中间截出一部分来,以达到改变视角的效果。

如一张1280X960的图象中间截出640X480的一部分,就可以看作是2X数码变焦。

在目前存储介质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较大的尺寸拍摄后再进行切割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

因此本人认为,在DC中的数码变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只有在DV中,由于拍摄的尺寸是由制式决定的,数码变焦才是有一定意义的。

镜头的焦距有时还可以通过加上一些附件来改变,以达到拍摄的要求,如增倍镜,近摄镜等。

增倍镜可以把镜头的焦距增加一倍。

增倍镜实际上是一个负透镜组(图上),在FC中是接在机身与镜头之间的。

一个28-105mm镜头接上了增倍镜后变焦范围就成了56-210mm了(图下)。

近摄镜(CloseUp)是接在镜头前面的,实际上的一个正透镜,它能够增大拍摄时的横向放大率(即像与物的大小之比)。

由于目前大多数DC(DSLR除外)都是不可更换镜头的,因此,在DC中,这些附件都采用加接在镜头前端的形式,如增倍附加镜,广角附加镜等。

由于DC的镜头实际焦距比较小,DC镜头的微距拍摄功能就显得更加突出。

在本论坛中就有许多微距拍摄的作品。

从光学上来说,微距摄影所改变的并不是镜头的焦距,而是拍摄时的像距。

根据成像公式,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当像距增加到等于焦距的2倍时,物距与像距相等也是焦距的2倍,此时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横向放大率为1(即1:

1)。

当DC镜头设到微距档时,焦距不变而改变像距,也就是把镜头中固定透镜组与可变透镜组的相对位置锁定而移动整个透镜组。

因为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像距等于焦距,由于可知,从对焦在无穷远到1:

1微距,透镜组要移动的距离约为焦距的长度。

对DC而言因为其焦距较小,就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FC的镜头也是有微距功能的。

但是由于FC镜头的焦距比较大,要做到1:

1的微距就比较困难。

如前面所贴的图中那支28-105mm镜头微距只做到了1:

5。

除了镜头的微距功能外,SLR相机还能在机身与镜头之间接入近摄接图(图下)或者专用近摄皮腔(图上)来改变像距,以达到大于1的横向放大率。

当然如果横向放大率很大(6:

1至10:

1以上),就属于显微摄影的范畴了。

除了上述的附件外,微距摄影还可以能过用专用的微距镜头或者镜头倒置等其他办法来做到。

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使像距增加以达到横向放大率的增加,就不细说了。

1.0X的DSLR通常也被称作全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

由于其镜头焦距转换系数是1.0,也就是说没有放大。

因此接在机器上面的28mm焦距镜头依旧是28mm焦距,也就是一个标准广角镜头。

这种全画幅DSLR与后面我们讲到的有镜头转换系数的机器比,可以充分的体现广角的优势,相应的在长焦部分将失去不小的一段焦距范围。

很多时候更加专业的来说明焦距的方法是通过水平视角,象一款具有28mm焦距的镜头其水平视角约75度,这种描述方式更加能够说明你通过相机的取景器所能够看到的视场宽度。

讲完了1.0X的DSLR,我们再来看看并不多见的1.3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在28mm焦距的效果图。

具有1.3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目前在市场销售的比较少见,只有佳能公司出品的1DMARKII使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称它为APS-H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

对于很多刚入门或者想买DSLR的朋友来说,可能比较晕的就是经常听说一款镜头在具有镜头转换系数的DSLR就会焦距变长,到底怎么变长呢?

听听下面的解释也许你就明白了。

按照上面提到的标准,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根据不同的DSLR有不同就要在当前焦距下乘以镜头焦距转换系数后得到的才是实际的焦距。

1.0X代表没变,而1.3X就意味着是28mm×

1.3=36.4mm。

也就是说你拍出来的片子实际上是36.4mm焦距下的效果了。

水平视角约为60度。

当然片子不会是上图示意的那样缩小了一块,而是把1.3X显示的部分重新充满整个图象。

比如说1.0X时拍了一张具有800万象素的照片其焦距是28mm的广角风景,到了1.3X的机器上就等于你拍了一张具有800万象素焦距是36.4mm的标准风景。

除了焦距的改变而象素一样都是800万,是不是就是说一个场景被放大了呢。

讲完了1.0X和1.3X剩下的几个原理基本上与上面的相同,区别只是焦距不断的变大,水平视角又不断的变小而已,而始终不变的是照片的象素。

目前的DSLR市场最常见的是具有1.5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产品,其中以尼康、柯尼卡美能达、宾得为主。

更多情况下被成为DX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

同样我们以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来简要说明它们的实际焦距。

28mm×

1.5=42mm,就是说一款28mm焦距的镜头按到DX画幅DSLR上就成了可怜的42mm焦距了,水平视角约52度。

根本无法体现出广角效果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厂商为了更好的推广DX画幅DSLR推出了很多专门用于这种机器上的广角镜头,它们的普遍特点就是广角端都在17mm-18mm左右,这时通过镜头转换系数18mm×

1.5=27mm来实现在全画幅DSLR和FSLR上的广角效果。

而1.6X只是被佳能所采用,通常情况下我们也称它为APS-C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

28mm焦距的镜头按到了这种机器上就变成了45mm,水平视角约50度左右。

很难想象一款好好的广角镜头,竟然快变成了一款标头。

2.0X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目前只是用在奥林巴斯的最新设计理念的DSLR上。

由于奥林巴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标准,使得我们很难在用常规的标准来说明。

奥林巴斯根据自身机型的特点,将机器旗下镜头几乎都设计成比目前主流镜头焦距小很多。

比如说14-54mm变焦镜头乘以2.0X的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以后就正好是28-108mm的焦距范围了。

有利就有弊,全画幅虽好,但是价格很昂贵,并且与具有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比,丢失了不少长焦的优势,需要购买额外的长焦镜头。

而具有不同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DSLR虽然长焦是占了一定便宜,但是广角的优势荡然无存。

以焦距来划分

下面来了解一下以镜头分类时采用的最基本的标准—即以焦距为中心的镜头分类。

超广角镜头

镜头的焦距在14mm~20mm之间、视角在114?

~94?

的镜头称之为超广角镜头。

超广角镜头的弯曲现象十分严重,特别当以高角度或高角度进行拍摄时,广角的特有弯曲现象会更为严重,在一般的水平角度上时弯曲现象减少。

超广角镜头常用于新闻摄影或人物摄影中,可以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常使用于建筑摄影和室内摄影中。

光圈焦距景深与照片成像清晰度关系对成像解析度的一点看法

有几个hs11机友拍大场面成像不好就把这归结为hs11的画质问题

看所发片片的参数基本上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参数设定(光圈选择)造成景深不够

问题二焦点选择(焦距过短)造成景深不够

建议hs11机友拍大场景用f8以上甚至(f11)的光圈对焦点选场景的一半位置这样拍出的片会有惊喜。

(曾发过一张片说明hs11广角端大光圈的景深范围忘了是回那个帖子了)

可能很多机友都不会相信,全幅200定焦f2.8在5米的摄距上景深只有16厘米,也就是说稍不注意就会跑焦(糊片)。

hs11的景深在20米距离上开最大光圈也只有2米也非常容易糊片。

其实hs11的景深也很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长

由实拍测试片可以看出前后虚之间很短假如以上片的参数拍大场景不就是杯具吗?

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UU谈摄影(10)

  什么是景深?

  这是一个摄影术语,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

成像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说得通俗一点,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我们知道,在精确调焦的主体前后,还会有一段相对比较清晰的范围。

比如拍摄时向某人物对焦,那么该人物必然处于清晰点上,而此时在他前后的一丛矮树和一间房子也相对比较清晰,因此,我们可以说矮树与房子都处于清晰范围之内,也就是在景深范围之内。

景深,也就是景物清晰的深度。

这里我们所说的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毕竟不如对焦点上的那个物体,但是可以为人们的视觉所接受。

  习惯上,这个清晰的范围大,就被人称为“大景深”或“深景深”,相反则称为“浅景深”或“小景深”。

  那么,如何来控制一张照片的景深呢?

  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照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调节、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

1.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在控制景深的作用中,扮演一了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拍摄时,若希望主体的前后景物都非常清晰,可以将光圈尽量向小处调节,比如f/16、f/22;

反过来,若希望对焦的物体清晰,虚化前后的另外一些景物,那就尽量将光圈开大,比如f/2.8、f/2,甚至f/1.4。

(根据相机支持的光圈)在调节光圈的同时,还要注意曝光量也会发生变化,必须依靠调节快门速度加以平衡;

光圈收小了,快门速度就要放慢些;

光圈开大了,快门速度就要相对提高些,当然如果你的相机有A档(光圈优先模式)的话,打到A档,速度就不必我们操心了。

请看图1。

  上面两张图片中,全是用50毫米镜头拍摄的,但左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6,而右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4,很明显,小光圈拍出的照片的前后均清晰无比,大光圈只有自行车的车座是清晰的,而后边的自行车只剩下了光斑,其它的全看不清了。

2.镜头焦距的长短与景深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同样的光圈下,焦距越长的镜头其景深就越小,相反则越大。

所以广角镜头有很大的景深,超广角镜头在其最大光圈下几厘米外都会有清晰的成像,但长焦镜头或望远镜头则景深很小,有时仅是几厘米景深,拍人像时弄不好就会出现一只眼睛是清晰的而另一只眼睛则虚化了。

请看图2。

图2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这两张照片全是用2.8的大光圈拍摄的,但左图是135mm镜头所摄,右图则是28mm镜头所摄,把相机装到三脚架上,两张照片拍摄过程中,相机距被摄物——自行车的距离也是相同的,右图是原图片的截图放大,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右图的景深还是比左图大得多。

3.拍摄距离的远近与景深的关系

  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