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课外名句句.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425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课外名句句.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课外名句句.doc

2017年高考课外名句500句

《诗经》

1、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诗经·大雅》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坤》)——不屈不挠,心胸开阔。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7、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朋友赠答往来。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时局震荡,社会黑暗。

1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1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1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

(《诗经•小雅•棠棣》)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1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人也变迁。

1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对品格高尚的人的仰慕之情。

1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伐木》)

1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20、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乔迁之喜。

2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善始善终。

2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邶风•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尚书》

24、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2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积累坚持。

26、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诗歌的声律。

2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28、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五子之歌》

《左传》

2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事物相互依存。

3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

3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34、不以一眚掩(shěng)大德。

《左传》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37、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3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

4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41、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

4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论语》

4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4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5、朝闻道,夕死可矣。

4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8、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49、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5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5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56、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译文: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5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

5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6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译文: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译文:

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

6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译文:

智慧的人爱水,仁义的人爱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喜静;智慧的人容易快乐,仁义的人容易长寿。

6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6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6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67、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68、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7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7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7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7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译文:

说话必须有信用,做事必须有结果。

7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译文: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75、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论语》

7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7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7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79、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论语》

80、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81、子曰:

有教无类。

《论语》

8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83、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论语》

8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仁,小人怀惠。

《论语》

8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6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6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6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7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7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7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7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7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7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7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

7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

7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80、欲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家语》

8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

82、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8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8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

8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8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8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8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

8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90、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91、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9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孔子家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93.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礼记》

9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9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96、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礼记》

9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译文: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9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99、君子慎始,差若豪厘,谬以千里。

《礼记》

100、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

10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译文:

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10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0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

10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礼记》

10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10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10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10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理运》)

109、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论语•子路》

《孟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

1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11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1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性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1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116、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孟子》

117、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孟子》

1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11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12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12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2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1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12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12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

12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荀子》

128、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

《荀子》

12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译文:

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

13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老子》

1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13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134、、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

《老子》

1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译文: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老子》

13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1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38、哀莫大于心死。

《老子》

13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